2019年是巖板開始興起的一年,而從今年2月份西班牙瓦倫西亞展來看,通過多種技術的疊加,巖板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應用,在大家居行業如櫥櫃、家電、家具方面以及替代天然石材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未來巖板的市場需求將會高速增長。巖板的火熱點燃了中國和印度陶瓷企業上線的欲望,今年新建和改建巖板生產線的陶瓷企業預計會增多。
但是巖板在應用時會遇到成材率低的難題,在對巖板進行切割、開槽、鑽孔等加工時,會產生切割裂紋,平整度和白度偏差高,導致巖板成材率低,使用成本高居不下。解決這些問題要從配方體系、壓制厚薄誤差、坯與釉的結合性、窯爐的氧化和冷卻機制等多個方面入手。科達在壓制和燒成工序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為徹底解決巖板切割裂難題
科達3.2米超寬體窯發揮核心作用
_四川峨眉山金陶瓷業(以下簡稱金陶)成為國內巖板生產的領先企業,並吸引了國內多個一線品牌企業進行合作。金陶瓷業表示,金陶巖板(品牌:峨壁古巖)的核心優勢在於,通過提高出材率從而降低客戶的應用成本。在解決切割裂方面,金陶和科達一起努力,攻堅克難。
2018年,金陶投產的巖板生產線配置了科達一臺KD16008A壓機和一條超寬體巖板窯爐。KD16008A壓機在壓制800×2600×15(mm)規格的巖板時,可將厚薄誤差控制在0.2mm之內,為避免產生巖板切割裂在壓制環節提供了先決保障。
在燒成方面,巖板與瓷磚相比,平面尺寸更大且更厚,在燒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生產缺陷,導致變形和切割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達根據巖板的工藝和配方,對窯爐做了全方位多項優化設計:
第一、優化「三帶」比例,通過對巖板的工藝和配方的特性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了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的最理想長度比例。
第二、提高氧化氣氛均勻性,科達主導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開發的差壓比例燃燒控制系統,提高氧化過程的氣氛均勻性,優化燃燒系統,保證磚坯氧化完全,燃燒更穩定,窯爐斷面溫差控制在1℃以內。
第三、採用第三代ERS尾冷餘熱回收利用系統,將窯爐尾冷段的低溫熱風打入緩冷段加以回收利用;該系統與窯爐助燃風加熱(SPR)系統相結合,將助燃風溫度提升至300℃,窯爐能耗降低3%-5%。
第四、專門設計高精度傳動系統。科達與金剛聯合開發出了針對巖板的超高溫高強陶瓷輥棒,科達對輥棒的強度、尺寸精度、直線度和圓度都提出了較高要求,保證了輥棒在高溫煅燒下的出色負載能力。
第五、特殊設計的窯內溫度場均勻系統和橫燒方式,提高了燒成時巖板內在結構的均勻性,同時減少了冷卻時溫度梯度對巖板的不良影響。
在金陶的生產實踐檢驗結果表明,科達窯爐生產出來的巖板內應力小,韌性更高;白度偏差在1°以內;四邊無塌角,無黑心;科達窯爐在控制巖板切割裂、平整度和白度偏差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
引領巖板窯爐寬體化
寬體窯之路越走越寬廣
2017年,科達推向印度市場的首條寬體大板窯爐在Sunshine成功投產,產品規格為1200×2400×12(mm),優異的產品質量引起了印度陶瓷界的廣泛關注,窯爐內寬為3.1米,並首創大板橫燒方式,後來多家印度陶瓷企業跟隨,改豎燒為橫燒。
2018年,科達在金陶投產的巖板窯爐內寬為3.2米,生產最大規格為1200×2600(mm)的巖板,厚度有6mm/9mm/15mm三種。而當時國內生產巖板的窯爐多採用1.7-2.5米內寬的窄窯,科達這條3.2米內寬的窯爐是國內、也是全球第一條超寬體巖板窯爐。
回顧寬體爐的發展史,從2.5米到3.2米、從3.45至3.85米,在窯爐寬體化的創新曆程中,科達一路領先,更難能可貴的是每一次創新都實現了一次性成功投產。
科達寬體窯爐創新裡程碑
對於巖板窯爐未來的發展趨勢,業界普遍認為,巖板窯爐將向寬體化方向發展,隨之帶來的將是巖板產量的提升和生產成本的下降。
基於在窯爐技術領域20多年的深厚技術積澱,下一步,科達巖板窯爐將在超寬調節比、產量提升和智能管控等方面做進一步的創新突破,從而為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設備,擁抱巖板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