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新高考應運而生。目前有一些省份已經實行新高考,2020年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填報志願後被順利錄取。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新高考和以往高考存在很多不同之處,甚至有些「複雜」。
傳統的高考採用文理分科的形式,文科生與理科生分別參加考試。文科除了語數英三門主科之外,還包括政史地三門副科。理科學生也需要學習語數英,副科是物化生三門。新高考與傳統高考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科目。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不多,預計2021年會有更多省份實行新高考。其次在不同省份新高考模式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可以選擇的科目有區別,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3+3」以及「3+1+2」兩種,考生要引起注意。
考生應該如何正確選科?
對於考生來說,新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選科。以前學生只要確定文理科就行,可是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在考試之前需要選科,選科不同,成績也不同,所以學生有更大的決定權。考試科目眾多,各種學科組合讓人很苦惱,考生不知如何選擇。
結合一些學校的招生要求,物理這門學科非常重要,涵蓋專業範圍很廣,很多專業都包括其中,學生在選科時,如果物理不差就選擇物理。物理差的一般是文科生,理科生要選物理,這樣對錄取專業填報有利。
文科生如果物理不好,可以選擇歷史,然後再選擇其他科目。總之選擇了物理科目,在專業填報上有優勢,尤其對於文科生。文科生選擇物理科目,填報專業時,限制相對較少,可選擇專業也比較多。
新高考模式下,推薦幾種選科組合:
第一種:歷史+化學+生物
對於傳統的文科生來說,學好物理非常難,這種學科組合針對物理不好的學生。物理不好就不要選擇物理了,否則學習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障礙。物理非常系統,需要學生弄懂很多知識點,不僅要了解還要運用。
文科生物理不好就選擇歷史,歷史是文科生的拿手科目,偏向於記憶和理解。考生如果物理不好,還選擇了物理,考試之後成績也不理想,很可能從中等生變成了學渣。此時就應該根據自身長處,選擇歷史。
第二種:物理+政治+地理
物理好的學生一定要選物理。這樣的組合兼顧文理科,對考生也有很大挑戰。首先考生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物理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其次學生還要具備理解以及記憶能力,政治和地理這兩門科目對記憶力、理解力要求高。
這樣的組合比較合理,其次覆蓋專業也很多,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狀況來選擇。物理保證了學生日後能夠選擇更多專業,有的學生覺得政治和地理要比生物和化學簡單一些,此時可以選擇這種科目組合。
第三種:物理+地理+生物
這種學科組合與原先理科科目相差不大,只是將化學換成了生物。化學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有的學生並不喜歡這門科目。與化學相比,地理這門科目貌似簡單一些,所記憶的公式也少一些,畢竟是文科類科目。
這種組合更適合化學成績差,對化學不感興趣的考生。學好化學確實不容易,如果化學不好那就選擇這種組合,學好地理也可以考取不錯的分數。這種組合包含了物理,考生填報志願時也可以選擇熱門專業。
第四種:物理+化學+生物
這種組合也就是原先的理科組合,這三門組合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在高中階段,物理很難學,其次化學以及生物也不簡單,這三門組合到一起,難度可想而知。不過這種組合也有好處,幾乎覆蓋了所有專業。
除了一些文科性強的專業,這樣的組合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填報。因為優勢明顯,所以有很多學生準備選擇這樣的專業組合,不過中等生如果這幾門並不強,不建議這麼做,有一門拉後腿都不行,競爭力會大大降低。
考生如何應對新高考?
理性面對,保持平和的心態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不多,新高考在實行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作為學生要理性應對。如果學生所在省份即將採取新高考,也不用過於緊張,畢竟大家都一樣,並沒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鑑。
作為學生,學習最重要,不要因為選科而耽誤了學習。新高考最大的特點就是選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只要學習好,無論高考怎麼改革都能考出好成績。高中階段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心態調整,新高考很陌生,學生要做好準備,從容應對。
遇到問題求助老師,給學生一些選科建議
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與學生相比,老師更關注新高考。這種考試模式還沒見過,對授課也有一定影響。新高考實行的省份,各學校都會制定工作計劃,幫助老師和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如果學生在選科方面遇到問題,可以求助老師。老師可以借鑑其他省份新高考的經驗,給學生一些選科建議,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科組合。在日常教學中,老師也要積極回答學生對於新高考的困惑。
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學科組合
對於學生來說,最頭疼的是如何選擇學科組合。首先應該梳理一下自己在哪些學科上有優勢,找出成績好而且感興趣的科目。其次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感興趣的科目,然後組合到一起,這樣就能選擇出合適的學科了。
學科選好之後也可以詢問老師或者家長,讓他們給出一些建議。選擇學科時,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理性選擇,切不可盲目亂選,否則影響高考。
結語:面對新高考,考生與家長要理性對待,考生切不可因為考試的變化而影響學習。新高考會更有助於選拔人才,給學生更多選擇權,學生也應該把握好這樣的權力,發揮好自身優勢。
今日話題:面對新高考,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