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
了解選科「潛規則」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些關於新高考的基本常識!
什麼是新高考?
你所在的地區是否已經開始執行新高考?
沒開始的話,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新高考有哪些模式?選科有什麼組合?
雖然新高考已經提了好幾年了,但不得不說這些問題,還是有不少人不了解。
一、新高考是什麼?
2014年9月發布《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之後,全國開始逐步推進高考試點改革,這也就是新高考改革的開始。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4、實行賦分制,卷面分數並非最後記錄的分數
5、英語可以考兩次,取兩次考試的最高分
6、只有本科和專科批次,不分一本、二本
二、新高考改革推進時間表
目前新高考改革主要分四批進行,啟動時間指從這一年的高一新生開始進行新高考選科,執行時間指的是這一年的新高三參加的高考將是新高考。
*數據內容整理自網絡,廣西暫緩消息來源於「廣西高考志願填報指導中心」微信公眾號。
三、新高考選科模式
目前已經啟動新高考的地區選科模式主要分為這兩種,分別是3+3模式和3+1+2模式。
3+3模式:指的是語數英三大主科不變,從剩下的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門科目中選出3科作為選考科目,可以有20種組合。
目前,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浙江就是實行的3+3模式,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門信息技術,是從7門學科中任選3科。
3+1+2模式:指的是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1」是指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共有12種組合方式。
目前,2020年即將實行新高考的八個地區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以及重慶,均為3+1+2模式。
四、什麼是賦分制
賦分制是按照你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
例如:
1)卷面滿分為100分;
2)成績分為21個檔位。
舉例說明:比如第13檔,就是從排名前71%(前13檔的人數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數,最終成績定為64分。
02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
以今年2020山東高考錄取數據為例,今年山東作為參加新高考的第一年,高分滑檔、滑檔率增加明顯,成為很多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到底該怎麼選科,如何避免踩雷進入學霸扎堆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新高考地區選科數據一覽
3+1+2模式地區
首先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選考比例差距不大,整體上考生還是偏理,但大部分省份偏文科比例有所上漲,另外生物、物理、地理三個科目選科佔比較高。
說明:表中2019文科佔比數據是基於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3+3模式地區
以山東和天津兩個地區為例,高考選科中傳統的學科組合,仍然是主流,同時物理、地理、生物同樣是選擇最多的科目,不同地區,選擇最多的科目不同。
山東選考地理的最多,天津選考生物最多,化學次之,2021年實行新高考的地區,選考生物的最多,物理此之。
二、到底應不應該選物理?
針對新高考選科的情況,各個院校在招生的時候,根據專業的性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中要求選考必選物理的院校專業佔到了大多數,那麼為了讓自己的報考範圍過窄,有更多的專業選擇,儘可能地選物理成了大家的共識。
而從所選組合與可報專業的比例來看,選擇政、史、地三科的傳統文科組合,可報專業的比例最低。
既然這麼多的專業都要求要選物理,那麼為什麼又會出現棄選物理的情況呢?
原因有兩點:
一、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物理難度較大,即使努力學習也很難有大的突破,這個時候選擇物理反而性價比低,不如棄了物理,選其他科目,自己更有優勢。
二、從山東的高考數據來看,選考物理是學霸集中地,特別是高分學段,尤其是傳統的理科組合:物化生,學霸聚集,再加上本來理科成績中下的學生,選了其他的科目組合,最終就導致,本來中上的學生反而在這個組合裡變成中下,因為賦分制的因素,最終成績不理想,造成高分滑檔。
建議:同學們在選科的時候,如果物理成績不錯的話還是儘可能地選物理,但是要記得避開物化生的學霸聚集組合,當然如果你這三科本來就是優勢學科,也是學霸的話,那麼也建議你選物化生,因為他的專業覆蓋率更廣一些。
03
新高考到底什麼樣的選科組合最優?
3+1+2模式可能是接下來選科的主流模式,因此本文主要著重對這12種組合模式進行分析,對於不同學生優勢學科、學習興趣及就業方向都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科組合。
已經選過的同學,也可以對應自己的選科組合,分析組合的優缺點,發揮優點,調整學習方式,補足缺點。
1.物化生
專業覆蓋率:96.22%
科目關聯度:該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科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一般理科特別強的考生會做此選擇。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化學都屬於理科類比較難的科目,生物的學習難度雖然低於這兩者,但是同樣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種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
競爭壓力: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2.物化政
專業覆蓋率:96.58%
科目關聯度: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科類學科,政治注重知識記憶和理解,三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學科領域跨度較大。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工類科目,物理的學習難度較高,知識之間的聯繫緊密,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化學的學習難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間,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求考生具有較高記憶能力還能夠充分理解,政治屬於文科學科,偏記憶性的知識較多,但是又比較貼合生活和時政熱點,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還是比較難的。
競爭壓力:這種組合專業選擇面廣,專業覆蓋率高,同時政治科目的加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幫助,有利於考生考研和公務員。這種組合選擇人數較多,有一定的競爭壓力。
3.物化地
專業覆蓋率:95.84%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學科學習難度:綜合來說,物化地組合的學習難度並不比物化生的學習難度低,學習難度較大。
競爭壓力:能夠選擇物理化學的考生理科學習能力更強,以理科的思維學習地理也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該組合選擇人數較多,且理科優等生較多,競爭壓力較大。
4.物生政
專業覆蓋率:87.66%
科目關聯度:生物學中有很多偏向於記憶性的知識,而政治學同樣也需要記憶和理解兼備,從知識的學習上來看,這兩者關聯度較高,但是這兩者和物理學的學習上有些不同,學科的跨度較大。
科目學習難度:物理和生物雖然都屬於理科學科,但是生物的難度和地理的難度相差不是太大,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政治背誦理解知識較多且貼合生活,取得高分較難,這個組合學習難度不大,想得高分還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競爭壓力:選擇物理保證了一定的專業覆蓋率,政治則為考生後續考驗和考公務員提供了基礎。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競爭壓力大且不利於高水平層次競爭。
5.物生地
專業覆蓋率:87.61%
科目關聯度: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劃定並不是十分的明顯,生物學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較高的記憶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維,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科目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度。
科目學習難度: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競爭壓力: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6.物政地
專業覆蓋率:82.19%
科目關聯度:學科之間跨度較大,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要麼是喜歡物理但是不喜歡生化,要麼就是擅長文科但是想拓寬專業的選擇範圍,也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方式了吧。
學習難度:政治地理偏記憶和理解,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整體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取得高分的概率不是很高。
競爭壓力:這個組合是最具挑戰性的,由於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較少,同組合的競爭壓力小。
7.史政地
專業覆蓋率:49.34%
科目關聯度:歷史+地理+政治,該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科目關聯度密切。
科目學習難度:這個組合相對更輕鬆,注重的是文科思維,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等,這一組合適合不擅長理科的廣大考生。
競爭壓力: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選課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因此,意味著競爭異常激烈。
8.史政化
專業覆蓋率:51.92%
科目關聯度:歷史政治都是文科類學科,這兩者在科目的學習上關聯度較高,化學屬於理科類,但是又不像物理那樣具有很強的理科性質,三者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
學習難度:這種組合各科目的學習難度都不是特別大,此組合適合有文科偏好但是對地理不感興趣的考生,有了一本化學的加入,擴寬可選擇的專業範圍。
競爭壓力: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並不是很多,組合內競爭壓力一般,但是專業可選擇範圍有限。
9.史政生
專業覆蓋率:50.50%
科目關聯度:這一組合在學習上都偏向於知識的記憶理解,學習的邏輯上關聯度較高。
科目學習難度:這一組合偏文科,在專業的選擇上也偏向於傳統的文科專業,但是生物和地理的學習難度差距不大,考生做出此選擇多是因為以理科專業拓寬專業範圍或者不擅長地理學科。
競爭壓力:這一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競爭壓力不大,但是想取得高分有一定的困難。
10.史化地
專業覆蓋率:50.71%
科目關聯度:這一組合在科目上沒有太大的割裂,知識點注重記憶和理解。
科目學習難度:此組合適合記憶力較好、文字表達能力強的考生,學習難度不大。
競爭壓力: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11.史化生
專業覆蓋率:50.25%
科目關聯度:化學生物屬於理科專業但是也需要一定的記憶力,歷史則側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考生做此選擇應該是十分不擅長物理,但是對化學生物有一定的興趣,科目的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度。
學習難度:該組合學習難度不大,考生可以取得不錯的分數,但是在專業的競爭上不佔優勢。
競爭壓力: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一般為成績不是很好的考生,文理分化嚴重,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人數不多。
12.史生地
專業覆蓋率:49.86%
科目關聯度:生物也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偏記憶的知識很多,這一組合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性。
科目學習難度:這一組合的知識沒有太大的開放性,以擅長記憶為主,學習難度不大,但是也因人而異。
競爭壓力:「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
04
各學科對應專業分類
1、歷史對應學科專業分類:
歷史對應學科分類包括: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學、世界歷史、漢語言文學、文物保護技術、地理學科、政治學科、馬克思主義研究等。
2、生物對應學科專業分類:
生物對應學科專業分類包括:生物工程類、醫學類(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科學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環境科學類(生態學等)、森林資源類、環境生態類、水產類、動物醫學類、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草葉科學類。
3、物理對應學科專業分類:
物理對應選科專業分類包括: 物理對應選科專業分類包括: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空航天類和武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力學、材料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類、海洋科學類。
4、政治對應學科專業分類:
政治對應學科專業分類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經濟學類(金融學、稅務等)、政治學類、歷史學類、工商管理類、社會學類(社會工作,家政學等)、教育學類、公共管理類、法學類(法學、智慧財產權、監獄學等)、哲學類(邏輯學、宗教學、倫理學等)
5、化學對應學科專業分類:
化學對應學科專業分類包括:和工程類、生物科學類、地質學類、醫學技術類、林業工程類、公眾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應用化學、化學與製藥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6、地理對應學科與專業分類:
地理對應學科與專業分類包括:氣象類專業、城市規劃類、旅遊類、地質勘探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酒店管理類、地圖測繪類(衛星遙感,GPS專業)。
對於科目的選擇,大家可依據個人的升學規劃,心儀大學的專業要求以及所在高中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選擇人數多的組合併不代表適合自己,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科目才是最重要的。
小圈的話:
適合自己的選科組合就是最優的組合,也是最容易能夠上名校的組合!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優勢的學科是什麼,未來更想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結合這3個因素來進行選科。
1、如果現在的你還不確定,對未來還比較迷茫,那麼小圈建議你從自己的優勢出發,同時選擇報考專業覆蓋面廣的選科組合,不僅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也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因為扎堆而導致滑檔。
2、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同學,選對應的專業,沒有明確規劃的,選覆蓋面廣的專業。
4、感到學習壓力較大的同學,儘量選擇1到2科高二就能考掉的科目,這樣高三的時候壓力會小很多。
39所985高校選科要求
按照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在實行 3+1+2 模式的各省應當一致,一經公布,高考招生錄取時不得變更。
湖北2所: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1、武漢大學
2、華中科技大學
北京8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北京大學
4、清華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6、北京理工大學
7、中國農業大學
8、中央民族大學
9、北京師範大學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上海4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11、復旦大學
12、上海交通大學
13、同濟大學
14、華東師範大學
天津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15、南開大學
16、天津大學
遼寧2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17、大連理工大學
18、東北大學
吉林1所:吉林大學
19、吉林大學
黑龍江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20、哈爾濱工業大學
江蘇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21、南京大學
22、東南大學
浙江1所:浙江大學
23、浙江大學
安徽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山東2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25、山東大學
26、中國海洋大學
福建1所:廈門大學
27、廈門大學
湖南3所:中南大學、湖南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教育部網站未公布)
28、中南大學
29、湖南大學
廣東2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30、中山大學
31、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2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32、四川大學
33、電子科技大學
重慶1所:重慶大學
34、重慶大學
陝西3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35、西安交通大學
36、西北工業大學
3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甘肅1所:蘭州大學
38、蘭州大學
其中,國防科技大學的選科要求,教育部網站暫未公布。
來源:四川高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