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面前,選什麼「組合」更利於考生上名校?建議趕緊收藏

2020-12-17 妮妮教育指南

文/妮妮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發生著變化,就像我們現在的高考,原來高考是文科和理科分科,而現在各個省份陸續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

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也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新高考改革有很多變化,比如取消文理分科、實行賦分制。

英語一年可以考兩次,然後取兩次中成績最高的,錄取也變成了只有本科和專科。要說變化最大的,當然還是考試科目的模式上。

目前新高考模式有「3+3」模式和「3+2+1」模式,「3+3」模式就是原來數語外不變,在其餘六科中自由選取3科。

這種模式很容易導致選擇物理的人數比較少,因為物理的難度大。所以,也有一部分省份採用「3+2+1」模式。

也是數語外不變,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然後在剩餘四門科目中再選擇兩門,是比較合理的。

那麼,在新高考面前,大家一定好奇怎樣選擇「組合」更有利於大家上名校,同學們快來了解。

新高考「最優組合」選擇,建議同學提前了解

(1)物理+政治+地理

政治和地理都屬於文科類科目,在學習過程中多偏重於記憶和理解,尤其是政治學科,學習難度不大,但是需要記憶背誦。

但是物理學科屬於典型的理科科目,學習難度比較大,需要花費更多的學習時間在物理學科上,這個組合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物理。

物理成績高更有利於高考取勝,考上名校,而且可以選擇的專業比較多。所以物理學科基本上是「必選」,不過實在物理方面不靈光的學生,也可以有其他選擇。

(2)物理+化學+地理

這種組合非常適合有理科思維的同學,學習地理能夠稍微減輕一下學習壓力,這種組合需要同學們多多理解知識點,經常刷題,才有利於成績提高,最終考上名校。

但是好在這三門學科是有關聯的,對於擅長的同學們來說,學起來要輕鬆不少。而且地理之前雖然是偏文科的學科,但是和物理的關聯還是比較大的,能學好物理的同學一般地理都不會太差。

(3)物理+生物+政治

如果想考名校的好的專業,物理學科一定要選上,雖然學科難度大,但如果物理題出的難,競爭力就不是很大。

另外,生物相比化學和物理來說,難度稍微小一些,政治則需要理解記憶,整體這個組合難度不大,選上物理還有利於考名校。

(4)物理+化學+政治

這個組合和前一個組合類似,區別就在於物理和化學之間的聯繫要比物理和生物之間的聯繫更緊密,如果大家對化學感興趣,可以選擇這個組合,只要平時努力學習,多多刷題,考上名校不成問題。

現在的高考越來越重視選拔出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大家在學習數語外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其他學科。

另外,上大學選專業和就業又是緊密聯繫的,想選擇的專業廣泛一些,物理學科最好選上,要比選擇歷史有優勢一些。

當然,除了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們。希望大家找對學習方法,認真複習,考出好成績。

那新高考的實行,對同學們有什麼好處?

首先可以最大限度的維護學生們的利益,本身每個同學所擅長的學科就都不一樣,而這種分科考試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

這樣其實不僅能讓同學們發揮自己的特點,也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專業的人才,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更強,未來發展也會更好。

其次對於學習成績一向平穩的學生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提升。可能看著好像他們比那些偏科的學生偏劣勢了一些。但實際這樣的學生不管到什麼時候,都能考出一個不錯的成績。

而且在會考當中還能在高分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加分,這樣只要在高三的最後階段進行好好的衝刺,這也是一次超過別人的機會。

最後其實不管是不是高考改革,其實對學生們要考察的內容上是沒什麼太大變化的,所以同學們一樣要靠自己的實力取勝,這也是高考的公平性。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逐漸適應新高考的模式,慢慢跟上這樣的節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強的黑馬!

今日討論話題:

大家是怎樣選擇「組合」的呢?歡迎來一起交流分享你的經驗吧!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學渣最好這樣選
    新高考從啟動到現在一共有6年了,今年採取新高考模式的山東省,出現了大面積滑檔情況,可以看出新高考暴露出了很多新問題,模式新並且還是第一次採取,大家對新高考都不了解,而2020高考結束之後,新增了8個省市地區採用新高考模式,那麼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呢,學渣又要怎麼選科呢?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新高考政策下,「物化生」就是高考選科的「王炸」組合?
    然而,父母希望她未來能學電子信息、電氣工程等這些傳統又比較好就業的專業,於是建議她選擇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熱門組合。但她在選科時,自己是有過糾結的,因為自己害怕學物理,基礎不好,想學歷史、政治。但也糾結,萬一選了歷史,可報的專業受限制。最後,還是選擇了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物理、化學和生物這個傳統組合。
  • @新高三,2021高考年度月曆表來了,建議收藏!
    所以小編建議,無論是新高三還是高一、高二,都要做好去年規劃,熟知各種升學途徑的重要事件節點,為步入理想高校做好充足的準備。今天小編就將為大家梳理一下2020-2021年高考年度大事件日曆(具體以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的政策為準。)
  •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讀
    溫馨提示:本文分政策篇、選科篇、考試篇、賦分篇、志願篇,篇幅較長,建議收藏轉發後隨時查看。  政策篇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新高考選科給了考生選擇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喜歡的科目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時同樣也加了限制,大多數理工類的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此一來,考生需要考慮自己未來的專業及職業發展,從往年選考數據來看,選考物理的人數並不少,而且學霸居多。  17、高考選考科目什麼時候選定?是否要一次性選定3門?
  • 「純理科」組合專業覆蓋高達96%,有利也有弊,考生選擇要謹慎
    新高考是我國高考改革試點的推薦,希望高考生們有更多自主的選擇權,可以自由的決定高考的科目選定,新高考模式取消了傳統的文理分科,改為考生自主選擇的模式,新模式下現在分為兩種模式:「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
  • 新高考存在新問題,選不好學科中等生成學渣,物化生並非最優選
    對於考生來說,新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選科。以前學生只要確定文理科就行,可是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在考試之前需要選科,選科不同,成績也不同,所以學生有更大的決定權。考試科目眾多,各種學科組合讓人很苦惱,考生不知如何選擇。
  • 專業覆蓋率96%,新高考【物+化+生】選科組合真的是「絕招」嗎?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對於新高考選科一直要慎重,一方面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專業覆蓋率過低也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化學地位尷尬,怎樣選科才最合理?
    因為從去年開始部分已經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來看,很多大學,尤其是名校的「王牌」專業都是與物理息息相關的,例如近兩年比較火的,計算機專業、信息工程 新高考模式是一門地位尷尬的學科 根據各省考生選科的情況來看,化學的處境並不樂觀,很多考生在選科時都放棄了化學,首先化學的學習難度也不低,幾乎和物理並列,其次歷史、化學不能二選一。
  • 天津高考選科,6選3熱門組合分全面解讀(內附最佳組合)
    天津市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推行高考改革,採用「3+3」模式,前3為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後3需要考生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科中選出3科參加考試且賦分後計入高考成績。2020年已迎來第一輪新高考。那麼,天津市第一屆新高考選科情況如何呢?對即將面臨選科的高一高二學子來說有什麼借鑑意義呢?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高考君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說明: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新高考「3+1+2」的選科模式12種組合究竟該怎樣選?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採用的是「3+1+2」的選科模式。據統計,該模式下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那麼學生們應如何選科?怎樣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3+1+2」模式?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
    但是……新高考,它就這樣來了!本文將詳細分析:面對新高考選科迷茫的孩子與家長心裡現狀與造成原因,以及選科建議與高中學習指導。因為大多數家長與考生,尤其是農村,對於新高考的認識還不足,對於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還未進行考量,那麼在新高考選科時,對於到底該選擇哪三門科目,就沒有明確的目標與結論。
  • 新高考學科組合選擇,別只為獲得高分而選,更需與職業目標匹配
    新高考來臨,對於高中學生來說,除了中考、高考、志願填報等三大關卡之外,又多了一道更讓人揪心的關卡,那就是新高考選科。無論是採取「3+3」模式還是採取「3+1+2」模式,如何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學科組合已然成了一個普遍性的難題。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考生可得牢記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4個省份率先實行「新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除語數英這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報考。今後大多數省份都會推行「3+2+1」或「3+3」的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選科的痛,錯選「史化生」,賦分後簡直懷疑人生,考生注意
    文/小曼聊育兒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高考時間延後,新高考模式實行,很多考生表示苦不堪言,新高考「3+3」模式,給了學生自由選擇權,結果,很多同學選科失敗,非常後悔。 新高考怎麼選科?
  • 2021年新高考全面解讀,全部疑問一網打盡
    溫馨提示:本文分政策篇、選科篇、考試篇、賦分篇、志願篇,篇幅較長,建議收藏轉發後隨時查看。 政策篇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原則上,高考報名開始前考生可以更改選考的科目,但是基於考試的難度和複習準備情況,非特殊情況不建議大家更改選考科目。 28、新高考面臨選,已暫定物理、生物必選,政治、化學選哪個好?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圈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說明: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
  • 新高考物化生選考熱度居高不下,組合優劣一覽無遺!
    往屆選考情況索引 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選考比例很高,且多為學霸。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物化生在兩種新高考模式下的選考數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