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22納米中國芯強化國際競爭力
記者昨天獲悉,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北鬥星通發布了代表目前國內衛星定位晶片最高水平的中國芯,22納米級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其定位精度已可達到釐米級。
它支持全球所有衛星導航系統和頻點,將是一顆在國際市場更「能打」的高性能晶片,有望助推基於北鬥的各類應用加速走向全球。
北鬥星通相關負責人介紹,和芯星雲NebulasⅣ是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的高精度晶片,作為一款22納米級別的晶片,其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
歷經一年半的潛心研發,其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納米,並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了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在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都較上一代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可以更好地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
據介紹,這款晶片最多支持5天線雙頻,可滿足5G等典型應用場景;啟動時間小於10秒,比同類產品快一倍以上;晶片封裝面積較上一代縮小50%;功耗降低5倍,顯著降低應用成本。
美團與北鬥星通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該晶片將落地美團無人配送車與自動駕駛領域。
記者昨天獲悉,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北鬥星通發布了代表目前國內衛星定位晶片最高水平的中國芯,22納米級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其定位精度已可達到釐米級。
它支持全球所有衛星導航系統和頻點,將是一顆在國際市場更「能打」的高性能晶片,有望助推基於北鬥的各類應用加速走向全球。
北鬥星通相關負責人介紹,和芯星雲NebulasⅣ是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的高精度晶片,作為一款22納米級別的晶片,其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
歷經一年半的潛心研發,其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納米,並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了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在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都較上一代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可以更好地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
據介紹,這款晶片最多支持5天線雙頻,可滿足5G等典型應用場景;啟動時間小於10秒,比同類產品快一倍以上;晶片封裝面積較上一代縮小50%;功耗降低5倍,顯著降低應用成本。
美團與北鬥星通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該晶片將落地美團無人配送車與自動駕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