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客運新規明起實施 列車內進食、使用電子設備外放等行為將...

2020-12-22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1日17時訊(記者 董進)4月1日起,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

其中對於乘坐軌道交通的市民行為規範做出具體要求,包括車門或站臺門關閉後扒門、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列車內進食等行為將被禁止。

據了解,《辦法》共7章43條,包括總則、基礎管理、客運組織、客運服務、乘客行為規範、服務監督與提升、附則等章節。在乘客行為規範方面,規定乘客應遵守票務管理規定,明確了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要求乘客在疏散時服從工作人員指揮和引導,提倡文明乘車美德等。

其中在10類禁止性行為中,規定了乘客禁止攔截列車,在列車車門或站臺門提示警鈴鳴響時強行上下列車,車門或站臺門關閉後扒門;在7類約束性行為中,規定了不得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

同時在《辦法》的7類約束性行為中,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即「乘客在乘車期間,不得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關於乘客行為規範的具體要求

禁止乘客有下列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行為:

(一)攔截列車,在列車車門或站臺門提示警鈴鳴響時強行上下列車,車門或站臺門關閉後扒門;

(二)擅自操作有警示標誌的按鈕和開關裝置,在非緊急狀態下動用緊急或者安全裝置;

(三)攜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蝕性以及其他可能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危險物品進站、乘車;

(四)攀爬或者跨越圍欄、護欄、護網、站臺門等,擅自進入駕駛室、軌道、隧道或者其他有警示標誌的區域;

(五)向軌道交通線路、列車以及其他設施投擲物品;

(六)損壞車輛、站臺門、自動售檢票等設備,幹擾通信信號、視頻監控設備等系統;

(七)損壞、移動、遮蓋安全標誌、監測設施以及安全防護設備;

(八)在車站、列車內吸菸,點燃明火;

(九)在運行的自動扶梯上逆行、推擠、嬉戲打鬧;

(十)影響運營安全的其他行為。

乘客不得有下列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一)在車站或者列車內塗寫、刻畫或者私自張貼、懸掛物品;

(二)攜帶動物(導盲犬、軍警犬除外)進站乘車,攜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進站乘車;

(三)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乞討、賣藝及歌舞表演,大聲喧譁、吵鬧,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四)騎行平衡車、電動車(不包括殘疾人助力車)、自行車,使用滑板、溜冰鞋;

(五)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

(六)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躺臥或踩踏座席;

(七)在車站和列車內滋擾乘客的其他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禁止手機聲音外放 全國多個城市實施禁令
    比如手機外放聲音,很多人都挺反感。從12月1日開始,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網友們紛紛表示讚許——上海開始動真格的了!而在昆明、貴陽、蘭州等其他城市,也已經推出相同禁令。那麼,守則實施首日,效果如何?市民對此有何看法?
  • 在地鐵吃東西、外放手機聲音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都市快報訊 明天,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對乘坐地鐵的各種不文明行為,明文規定進行約束。今後,在地鐵車廂裡吃東西、外放手機聲音、大聲喧譁吵鬧……這些不文明行為可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了。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網友提問】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聲音外放。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表示截至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也證明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靜音確有必要。《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是《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配套規定。
  • 上海地鐵今起禁電子產品外放聲音,專家預測或推廣至高鐵、飛機
    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地鐵正式要求乘客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上海地鐵「消音令」很快被推上了熱搜。談論這一熱點時,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特聘副研究員李運楊向界面新聞指出,在公共空間內使用電子設備外放音量,該行為本質和在車廂內大聲喧譁一樣,幹擾到了其他人的正常乘車,給他人帶來負擔,違背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在此基礎上,「為了維護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完全可以對行為自由進行一定的限制。因此,上海新修訂版《乘客守則》中對乘客不文明行為的限制具有法理基礎。」他表示。
  • 不得外放!上海地鐵迎來「靜音」時代
    不得外放!上海地鐵迎來「靜音」時代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12月1日起施行。新規頒布了地鐵車廂內「靜音令」,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出行乘地鐵,手機外放產生的噪音早已被人詬病,「靜音車廂」的呼聲愈來愈高,「靜音令」得到了大多數乘客的支持與配合。「靜音令」頒布首日,在軌交地鐵人民廣場站,不少乘客注意到,車廂內貼出「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地鐵方面表示,站內各處LED屏及列車車廂內都將逐步推廣相關標識。
  • 乘地鐵使用手機禁外放聲音
    本報南昌訊 王樊、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左陽天報導:據悉,南昌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新版《南昌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已正式實施。調整方面,包括對單程票有效時長的調整,由原來的150分鐘增加到180分鐘;對進站乘車須有健康成年人陪同乘車人群的調整,根據民法典規定的8周歲以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將學齡前兒童描述調整為8周歲以下兒童;增加規定了醉酒者、智障者、精神病患者等乘客進站乘車須有健康成年人陪同;違反相關規定並受到處罰應納入信用監管的,按照規定將有關信用信息納入信用信息監管平臺。
  • 上海地鐵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事實上,自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就已明確規定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目前,北京、天津、武漢、昆明等地都已明文規定,禁止在軌道交通內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   多數市民為地鐵禁止不文明行為叫好,但也對規定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懷疑。還有人提出,相關禁止性規定能否延伸至公交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
  • 新版《南昌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來了
    南昌地鐵(圖片來源於視覺江西)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王樊)報導:據悉,南昌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新版《南昌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已正式實施調整方面,包括對單程票有效時長的調整,由原來的150分鐘增加到180分鐘;對進站乘車須有健康成年人陪同乘車人群的調整,根據民法典規定的8周歲以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將學齡前兒童描述調整為8周歲以下兒童;增加規定了醉酒者、智障者、精神病患者等乘客進站乘車須有健康成年人陪同;違反相關規定並受到處罰應納入信用監管的,按照規定將有關信用信息納入信用信息監管平臺
  • 明起實施!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明起實施!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2020-11-30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擊上海地鐵「靜音車廂」首日:多人外放被勸阻 專家提出這項建議
    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下文簡稱《守則》)今天(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這一新增內容回應了市民關切,也發社會關注。新規實施首日,落地情況如何?若有違反,如何處罰?對此,東方網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採訪。
  • 12月1日起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12月1日起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近日,上海地鐵不少車廂內都貼出「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據上海交通委官網公開信息顯示,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正式實施。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市民拍手叫好,更盼令行禁止
    被迫追劇、被迫看綜藝、被迫聽神曲……地鐵車廂裡,總遇到乘客旁若無人地開啟手機外放,發出各種聲音令人無處可逃。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開始施行,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多數市民為地鐵禁止不文明行為叫好,但也對規定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懷疑。
  • 上海地鐵明文「禁外放」 南京也有規定,執行得如何?
    日前,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據了解,目前除了上海,已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並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那麼南京地鐵乘客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困擾?近日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和採訪。
  •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是什麼,畢業可以幹什麼?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主要針對大城市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培養以設備安裝、調試、操作、維護、運營、組織和管理為主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具備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第一線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所需的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
  • 超級虛擬軌道列車、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人臉識別行動軌跡,這裡到底...
    超級虛擬軌道列車、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人臉識別行動軌跡,這裡到底還有啥「黑科技」?2020年中國·鹽城第四屆城市交通治理論壇將於12月22日盛大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深化公共運輸服務 暢享智慧平安出行屆時將舉辦四場分論壇
  • 從「氣包車」到軌道列車 從現金支付到掃碼乘車 重慶公共運輸出行...
    隨後數年,軌道1、3、6號線等相繼開通,截至目前,主城共開通6條軌道交通線,運營總裡程264公裡,日均客運量200萬人次。軌道列車快速、省時、準時的優點,為乘客出行節省了大量時間,並通過與公交車接駁,編織起「便捷交通網」。
  • 佛山乘公交下月起有新規!
    為加強佛山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維護良好的乘車秩序,保障乘客乘車安全,倡導文明出行。近日,《佛山市公共汽車乘車守則》(以下簡稱《守則》)正式印發,並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有效期為5年。掃描二維碼查看《守則》全文↑與已廢止的《佛山市公共汽車乘車規定》相比《守則》有哪些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