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由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五屆對外漢語教學大賽總決賽開幕。
紅網時刻12月19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袁媛 歐陽汝宣)為了促進了國際漢語及文化的推廣和發展,12月18日晚,由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五屆對外漢語教學大賽總決賽開幕。經過一系列角逐,最終蔡可嘉、毛婕分別獲得研究生、本科生組比賽一等獎。
本著「讓漢語走向世界,讓世界理解中國」的初衷,本次大賽以「揚中華文化,做文化擺渡人」為主題,目的是通過比賽實踐,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傳承中國文明,同時,也吸引更多有志者加入文化擺渡的光榮事業。
在決賽現場,選手們結合精心準備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鮮活生動的舉例,將多種教學方法穿插起來,靈活運用,把一個個抽象的知識點深入淺出地講解出來。積極與臺下的留學生形成互動,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外國語學院副書記劉堅介紹,該項賽事已成為以研究生為主,輻射本科生,帶動全校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和學習的一項重要賽事。此次比賽自11月份開賽以來,共吸引了來自外語、材料、經管等多個學院近100名選手參加,也得到了長沙理工大學國際交流處、研究生院和國際學院的大力支持。
賽後,全省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外國語學院鍾桂蓉老師對選手們的教學表現進行了點評。她首先肯定了選手們積極向上、認真備課的比賽態度和教師角色定位準確等優點,並從課堂語言的把控、真實語言的教學、課堂管理的靈活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多年來,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實施「文化擺渡者」項目,依託非洲賴比瑞亞大學孔子學院和歐洲黑山大學孔子學院,在賴比瑞亞、黑山、韓國、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漢語推廣工作、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當地經濟社會、開展留學生知華友華活動,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工作,是「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生動實踐,為「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等領域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