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快看漫畫創始人、CEO陳安妮
2017年馬上就要過去,對於中國漫畫行業,這是值得銘記的一年。三年前,我們創立快看漫畫時,沒有資本看好我們,也沒人看好中國漫畫行業的價值。但到了2017年,不僅快看完成了D輪1.77億美元的融資,很多同行也紛紛獲得融資,金額普遍不小,閱文的上市也堅定了漫畫行業的信心。
融資是件好事,這個苦哈哈的行業終於有錢進來了,這讓我們興奮,但又焦慮。焦慮的地方在於,錢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中國漫畫行業最關鍵的問題,也許光靠錢是無法解決的。
就是優質內容。
它是整個行業最核心的問題。只有產生了優質內容,才有可能去談下遊的IP開發。但迄今為止,中國漫畫行業仍未誕生海賊王、火影忍者這樣的頂級作品,頭部內容還較為稀缺。
在我看來,2018年漫畫行業最大的機會,就來自於內容。一旦能夠生產頭部作品,就佔據了行業的制高點。但今天的內容生產不同往日,能夠經得起市場檢驗的作品,才有可能成為頭部作品。很多人因為漫畫行業開始火爆,加入這個行業,這是一件好事,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把握住行業的機會。
快看漫畫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漫畫平臺,有1.3億用戶、近4000萬月活、1000萬日活——說這些數據不是為了證明我們多牛,而是希望從平臺的數據出發,給同行們說一說我們的發現和趨勢,希望能幫助大家創作出頭部內容。
作為一個創作者,特別在微博起家的創作者,我自己非常關心數據。因此,在快看漫畫發展過程中,我們搭建起一個大數據分析後臺,做了非常多的用戶埋點,將1.3億用戶的行為收入囊中。秉承數據化驅動的內容創作,是快看快速成長的一個秘訣。
我們今天非常樂於分享快看的一些經驗,希望整個行業能夠共同成長。
1.請為讀者創作漫畫 而非僅僅自己創作毫無疑問是自我的,創作本身是一個創作者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表達。
但如果把一個作品推向市場,就需要事先明白:做漫畫講故事,是跟用戶的溝通。因為你的作品是給用戶看的。
對於中國漫畫作者而言,需要跨越的第一步便是:你的用戶是誰?這個問題細分下來又包括:你的用戶是誰?你的用戶群年齡層分布是怎麼樣的?他們在哪裡?他們有多少人?
如果你的創作題材對應的是特殊小眾人群,那就不要期待成為爆款(這也是不是壞事)。反之,如果你的讀者人群規模足夠大,那麼就具備了成為爆款的潛力。
清楚你的用戶是誰之後,接下來要清楚的是你的用戶需要什麼?在我們團隊內部,每天會接觸到非常多的稿件,其中有許多富有才華與創意的作者,題材天馬行空,各具亮點,但有時候推向市場時反應並不理想。
為什麼呢?以快看為例,用戶群主要是95後,他們看故事看的核心是什麼?他們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麼?大多逃不出青春、愛情、友情、夢想、成長這些元素。
所以今天不管你創作什麼樣的漫畫題材,不管是驚悚、懸疑,還是搞笑、溫馨、感人,只要你的作品的核心要素中包含上述幾個年輕用戶所需要的元素,就滿足了市場化的基礎。
事實上,有些小眾題材是可以改造的,關鍵在於如何加入用戶群所需要的核心元素,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大程度獲得市場的歡迎。
所以這是我提的第一點建議,要為讀者創作,而非僅僅是自己。
2.把作品當產品 掌握數據思維以快看漫畫為例,現在漫畫平臺並不完全是一家純內容創作公司,更是一個做網際網路產品的公司。其實,在我三年創業的過程當中,從創作者的身份轉型為CEO,最大的收穫就是我收穫了數據化的思維。
快看漫畫搭建了一個非常龐大的資料庫和數據平臺,我們去研究每個用戶的行為,他們什麼時候會點擊進這個漫畫?什麼時候退出這個漫畫?他們在這個漫畫裡面的留存率是怎麼樣的?活躍度是怎麼樣的?他們隔多久來看一次這個漫畫?他們在哪個章節離開了?每個章節的用戶數據,點讚與評論數我們都會去研究。
我們把每個作品當做產品來看。很有意思的是,數據是會說話的。當數據明顯的陡增或者下滑,這個漫畫故事一定出了情況。
當下美國最受矚目的視頻網站Netflix,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同樣建立在能夠獲取用戶數據,分析它,然後反饋給自製劇及其他內容團隊——什麼樣的元素,什麼樣的類型,什麼樣的題材,什麼樣的劇情走向,什麼樣的劇情節奏才是現在用戶所歡迎的?
當然,數據只是工具,數據不能夠直接推導出最好的作品,但數據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作品的問題。創作者千萬不要排斥用數據去觀察、審視自己的作品。
當漫畫作品被推向市場的時候,就不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而是一件商品,商業化使得藝術品得以廣泛傳播,讓作品變得更加美好。
3.好的劇情是賺錢的核心這句話說的很是赤裸,不管是媒體,或者是同行,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問題:現在漫畫怎麼變現?
今天漫畫產業的變現路徑已經初具雛形,而且發展得還不錯,包括付費閱讀、廣告、遊戲、IP開發。大家比較關注的可能是付費,很多人問我,什麼類型的作品才適合付費?是不是只有某些特定類型呢?
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上,中國漫畫的付費才剛剛開始。在這個早期階段,快看漫畫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試驗場,我們在裡面試驗各種各樣的作品、做各種各樣的實驗,試圖發現到底什麼是未來的趨勢。然而我們發現,有一些並沒有太多驚人元素或者噱頭的作品,付費效果依然非常好。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擁有非常好的劇情。
雖然目前試驗還是小範圍的,數據也談不上充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用心創造最好的劇情,不管是付費閱讀還是IP變現的,都不是問題。
4.流水線生產解決不了核心問題相比網文,漫畫行業的一個發展瓶頸是產能。很多原本漫畫行業的人加入進來,很想解決產能問題,提出的方案是漫畫的流水線生產。
不過,流水線生產只能解決製作效率問題,而不能解決創意性的問題。
不論是在快看內部孵化,還是與漫畫CP合作也好,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我們發現好的作品必須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而不是流水線生產。流水線不能解決靈魂和創意的部分,而一部好的作品,必須要有靈魂人物的存在。
因此,快看漫畫提出了兩個設計。
第一個設計是以製作人為中心。
如果是某些類型的作品,更考驗故事邏輯,更考驗素材收集,更考驗故事架構,這種類型的作品實際上是可以製作人為中心的。那以製作人為中心,以製作人作為靈魂人物,然後來搭班子組團隊,所有人的方向、感覺、人設、大綱、設置,全部都以製作人為標準去製作。
第二種設計是以主創為核心。
就是以創作者為核心,所有人都是他的助手,為他服務,包括製作人也為他服務,主創他想要把這個人設大綱角色怎麼樣設置就怎麼樣設置。
漫畫產業其實是一個智力密集型的行業,因此如果你逮到一個創意性人才,請把他放在核心位置上,所有人為他服務其實就可以了,而非把他塞進流水線生產裡面。
在製作人中心和主創中心模式下,才有可能提升好作品的孵化率。
5.故事的套路恆古不變 元素在變現在95後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呀?是不是都特別喜歡瑪麗蘇?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仿佛瑪麗蘇好像是今天才誕生的。然後我就回答他們說:瑪麗蘇很早之前就誕生了,瓊瑤奶奶寫的全都是瑪麗蘇。
實際上,從古到今,我們看到的故事的內核沒有多大改變。女生喜歡的就是愛情、勇氣、成長、親情,少年喜歡的就是熱血、升級、勇氣、成長。
故事內核亙古不變,但故事元素時刻在變,這是我們今天要特別注意的。十幾年前韓劇流行的車禍梗、癌症梗,今年肯定不能再用了。
在快看看來,當天各種流行元素中,很重要的一個是顏值。
當下是一個碎片化閱讀時代,與漫畫爭奪時間的不僅僅是同類競品,還有短視頻、長視頻、遊戲等各種娛樂工具。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抓住年輕人的目光,必須有一個前衛的點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為什麼大家說今天95後00後是顏值控?如果一個人的顏,沒有來得及讓大家去欣賞他的話,大家要怎麼去欣賞他的內核呢?好的故事內核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樣需要一個好看的外表。
6.創作者也要懂得「拉回流」什麼是拉回流呢?拉回流是一個網際網路產品術語,指的是網際網路平臺不斷把老用戶重新拉回到己方平臺上的行為,它可能是一種市場推廣方式,也可能是一種召回或者推送的方式,目的在於把流失的老用戶重新拉回來。
現在中國漫畫的更新大都是一周一更或者一周兩更,特別像美劇。目前拉回流的工作大都是漫畫平臺在做,但是其實位於上遊的創作者同樣應該具有這個意識,需要在創作之初預埋拉回流的設計。
我們此前去集英社學習和溝通的時候,就發現集英社的作品非常看重這一點。不管是《海賊王》還是《火影忍者》,他們總是會埋一個巨大的懸念或者引子,引導你下星期還再回去看。
因此,今天我們做連載作品,不要說我們眼巴巴的等著用戶,他哪一天想起我就回來了。創作者實際上也需要學會「勾引」用戶下個星期再來看你的作品,這樣你的作品的留存率才會節節攀升,每個星期回來看你作品的用戶才會越來越多!才有可能產生爆款。
那麼,漫畫的節奏該怎麼把控呢?我們設想的是,作者能否在一周80到100格之間設置一個引爆點?使得用戶能夠下一個星期還記得你、甚至重新回來看你這個作品。爆點不一定是噱頭,很可能只是一個劇情的轉折或者一個重要角色的出現,又或者一個引人懸念的結尾。
我們的創作者是不是可以有意識地埋設這樣的點?
7.今天的觀眾更「愛」人前面說,好的劇情是賺錢的核心。那劇情的核心又是什麼呢?
是「人」。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我們如何在第一眼就抓住讀者呢?符號非常重要。能不能第一眼就在他內心裡種下一個符號的種子,決定了他是否會讀下去。如果不能,哪怕你有很好的故事,也沒有用——不好意思,我沒關注到你。
人設是一個故事最好的符號。角色立起來了,才會形成這個作品最鮮明的最適合的符號。好的人設代表著作品的核心價值觀,奠定作品的基調,所有的故事邏輯和劇情實際上應該是為人設而服務。
我曾經讀到過不少作品,故事框架、情節的設計非常精巧,但卻不受歡迎,成為「冷門佳作」。
我們研究後發現,他們往往具有兩類共性:第一就是人設沒有魅力;第二就是人設在不斷地改變。作品的人設沒有成為一個非常標誌性的符號,導致讀者對於作品失焦。
因此,在快看漫畫內部,前期的故事籌備階段,我們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去磨人,這個人設性格是什麼?背景是什麼?各方面的信息是什麼?這個人設呈現出來的給觀眾的第一感受是怎樣的?它形成的符號是什麼?甚至包括人設後期如何跟隨劇情成長,我們都要去磨。
我傾向於認為「人」是劇情裡面,最值得磨的一部分。
8.價值觀夠好 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世界上偉大的文藝作品,都有非常動人的價值觀。
比如《海賊王》,我曾經不止一次聽到來快看應聘的人回答,他們是因為被《海賊王》的那種力量所激勵。
前面說很多商業化的東西,但最後我想強調,創作本身是一件神聖的事。
我們需要在商業化之外,去找到價值觀立足點。每個作品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必須能夠回答:
1、你當初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
2、你講這個故事是為了傳遞什麼?你想傳遞什麼樣的力量?你想告訴世界什麼?
3、你發出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感覺?
作者們通過這種方式來提煉出自己的核心想法、核心價值觀,從而升華自己的作品。這個論點不僅適用於中國漫畫行業,也適用於中國內容原創行業。
原創內容是人類的瑰寶、人類智慧的結晶,每次當我閱讀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閱讀一本非常好的書時,我都感覺在跟一個久遠的才華橫溢的人在對話。因為每一個作品都是創作人內心最深處的表達。
因為,我們希望,每一個創作出來的作品,不僅是在商業上成功,更需要表達我們內心最深層次的力量。如果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一點感動,多一點勇氣,是非常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