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推廣「拱手作揖禮」未必應時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推行拱手作揖禮,傳承中華傳統禮儀」的提案。日前,記者就此話題專訪了楊朝明。楊朝明建議,大中小學各級院校,發揮傳承的正確引導作用。廣大教師、家長發揮言傳身教、以身示範,納入學生習慣養成體系。(5月30日 澎湃新聞網)

前段時間,浙江衢州市兩會的與會人員「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的做法,引發公眾對如何行見面禮儀的廣泛討論。且近些年,關於如何弘揚傳統禮儀的話題一直經久不衰。不可否認,突發的疫情,為傳統禮儀發揚光大提供了好機會。有政協委員提議推行拱手作揖禮,自有其緣由。然而,有機會,卻未必有好時機,推廣傳統禮儀不能急。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統稱,事實上,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見面禮儀。例如,新疆維吾爾族男士見面時不握手,而右手放在左胸前,身體前傾三十度,說「薩拉木來坤」(祝福)。類比「拱手作揖禮」,少數民族的一些見面禮儀也能避免肢體接觸,實用性並不差。倘若在學校範圍內推廣「拱手作揖禮」,少數民族地區或有少數民族的學校該如何遵循?

可以看到,除了常見的握手禮,生活中還有不少現代禮儀形式,例如少先隊有隊禮、解放軍有軍禮、普通人有鞠躬禮等等。當拱手作揖禮遇到舉手禮或握手禮時,兩者是否能實現對等,恐怕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禮儀文化研究,才能得到廣泛認可。推行「拱手作揖禮」必然會經歷新舊禮儀衝突的漫長演變過程。拱手作揖禮是「防疫禮儀」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此時推廣「拱手作揖禮」的必要性不是特別強。

在提案當中,楊朝明委員表示:「應當摒棄西式的見面握手禮,行用中國傳統的拱手作揖禮。」我看大可不必。一類禮儀的誕生、傳播及發展自有其文化根基,全面摒棄一類禮儀,不是一種文化包容的思維。何況,推廣一類禮儀,既要有中國色彩也要與國際接軌,既要有文化內涵也要有實用精神。僅僅為了推廣禮儀而推廣禮儀,不考慮禮儀推行中的複雜性、特殊性和兼容性,就是在製造繁文縟節,引形式主義擠佔禮儀文化。

無論何種見面禮儀,都是約定俗成而來的禮儀形式,喜歡、堅持的人多了,自然會流行開來。我們可以從宣傳層面上鼓勵拱手作揖禮,但沒必要經由行政手段推廣拱手作揖禮。在合乎現代價值觀念的情況下,鼓勵禮儀形式自由發展,才是當下應該提倡的。

來源:紅網

相關焦點

  • 兩會訪談丨對話楊朝明:建議推行拱手作揖禮、設立中華母親節
    兩會訪談丨對話楊朝明:建議推行拱手作揖禮、設立中華母親節 澎湃新聞 2020-05-26 14:40 來源:澎湃新聞
  • 在西方握手禮安全性被質疑時,我們的拱手作揖禮有必要恢復嗎?
    題/在西方握手禮安全性被質疑時,我們的拱手作揖禮有必要恢復嗎?文/貓兒眼,一隻喜愛文史,愛談論古今的小貓兒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專訪|楊朝明委員:拱手作揖禮可在中小學推行,領導應帶頭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浙江衢州市兩會的與會人員「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的做法,引發公眾對如何行見面禮儀的廣泛討論。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推行拱手作揖禮,傳承中華傳統禮儀」的提案。
  • 跟著宣統三年的語文課本學拱手(作揖)
    隨著西風東漸,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式的握手禮逐漸成為正式場合和民間交往時的標準禮儀。國產的拱手(作揖)的禮儀日漸式微。微到什麼程度呢?我想除了專門研究禮儀的專家或者鑽故紙堆的學者,全中國沒有幾個人能準確規範地行拱手禮了。
  • 微軟瞄上廣大安卓用戶:推廣自家必應搜索功能
    最近,微軟在推廣自家業務上,顯得格外用心,這不他們又瞄上了廣大安卓用戶。據外媒報導稱,微軟悄然更新了Outlook應用的Android客戶端,同時將必應搜索集成到了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的長按喚出菜單中。
  • 微軟借Outlook安卓端更新來推廣集成必應搜索功能
    微軟悄然更新了 Outlook 應用的 Android 客戶端,同時將必應搜索集成到了 Android 行動作業系統的長按喚出菜單中。 在選擇並長按文本片段時,菜單在顯示常規的剪切、複製和 Web 搜索功能外,還可顯示專門的必應搜索選項。
  • 疫情讓「作揖」禮有所復歸,您知道雙手如何抱拳嗎?大有講究!
    而在這些禮儀制度之中,「作揖」禮雖然僅僅是社會交際中比較細小的禮節之一,卻也具有豐富的形式和深刻的意義,這次疫情讓「作揖」禮有所復歸。「作揖」是古代社會交際中較為常見的禮節行為,至今仍在沿用。《說文解字》釋「揖」為:「攘也。從手咠聲。一曰手箸胸曰揖。」
  • 拱手作揖,兩會代表興華夏傳統禮儀,有何可笑?!
    其實,不管握手和作揖都是禮節的一種展現,不存在握手一定比作揖文明或進步的論斷。只是近百年來我國為了效法西方,所以學習握手。這次國際大疫情,中國防疫抗疫行動高效,國民民族自信心爆棚。恰逢兩會時期,有地方政府開會,恢復揖禮。小編不禁感慨,華夏禮儀古風,久不見於廟堂矣。此地此舉,望他地他人多多學習。
  • 白事中的三跪九叩之禮,有什麼步驟,如何去做
    三跪九叩,是中華民族傳統之禮中的最高級別。白事三跪九叩禮的步驟,意思是一跪三叩,重複做三次,跪是雙膝跪地,叩是頭點地。一、白事三跪九叩禮步驟。三跪九叩禮,也叫三跪九拜,是古代傳統禮節中最高的級別,普通情況之下,不會行此大禮。拜神時的三跪九叩禮,是先出左腳,叩頭時手背向上。
  • 必應搜索, 深度踐行「404公益」
    在「404公益」行動中,任何一家參與網站只需將相應的代碼複製在原404頁中,其網站出現「404錯誤頁面」時就會自動加載一個最新走失兒童的信息, 而不是原先簡單的錯誤頁面。  必應搜索團隊則基於此進一步發揮創意,原本在網站404錯誤時才會出現的頁面,將在必應用戶搜索無結果 (http://t.cn/zYyTZD9)時同樣出現,屆時將顯示失蹤兒童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失蹤時間、失蹤地點、人物特徵、照片等詳細信息,讓失蹤兒童信息的展示機會大大增加,從而使公益信息覆蓋面更廣、影響力更大、傳播效率更高,受益兒童更多。
  • 什麼是「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
    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見當朝宰相王安石。相府僕人把他領進王安石的書房,說是宰相大人外出辦事,馬上回來,請蘇學士用茶稍候。
  • 古人禮儀中的「拜」和「揖」 不是一回事
    至於「揖」,只不過是拱手禮,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記·高祖本紀》:「酈生不拜,長揖。」《漢書·周勃傳》:「(天子)至中營,將軍亞夫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這說明揖和拜是有明顯區別的,拜比揖的禮節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最常見的揖禮就是孔子畫像中的姿勢。
  • 《禮儀新說》疫情期間問候新姿勢,中華傳統禮儀作揖禮你真的會嗎
    >拱手禮—抱拳在行拱手吉禮時(男士),右手握成拳頭,左手五指伸開成手掌狀,左手在上包住或者蓋住右手,兩手合抱於胸前,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代表扣頭),並微笑著說出問候,必要的時候可加入微笑、點頭。禮畢時,雙手自然收回身側,身體恢復直立狀態。
  • 傳百度將替換必應成Windows 10(中國)默認搜尋引擎
    PingWest品玩從多個消息源處獨家獲悉,百度將替換必應搜索(Bing),成為中國市場上官方升級版Windows 10的默認搜尋引擎。也即,當用戶安裝升級Windows 10之後,使用默認的瀏覽器Microsoft Edge(以及Internet Explorer)進行地址欄搜索,或使用其他瀏覽器的原生搜索功能時,搜索結果將由百度返回——而非微軟自己的必應搜索。2015年7月29日,微軟在包括中國北京在內的全球各地同步發布了最新版Windows 10作業系統。
  • 寶可夢劍盾揖禮原野地鼠在哪 揖禮原野地鼠位置詳解
    揖禮原野地鼠位置詳解 車站門口2個 過了橋道館門前空地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