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開啟AI乳業新時代:一滴奶如何激活雙循環?

2020-12-17 正商參閱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新一輪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和世界大變局、中國大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經濟社會的運行軌跡與邏輯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激發商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當今社會的產業升級之路,正由自動化、網絡化、數位化加速向AI驅動的智能化加速邁進。尤其是對於乳製品行業而言,具備銷量波動頻繁、保鮮要求度高、產線供給複雜、物流網絡龐大等特點,傳統模式早已遭遇發展瓶頸,亟需發揮數位化、智能化的引領突破。

成大事者,無不講求順勢而為。伊利作為實體企業的典型代表,乳企行業的龍頭,早早提出了「數字伊利」的概念,在智能化轉型之路上更是先發一步,提出了「AI+乳業」的創新戰略。值得注意的是,伊利所開啟的智能化時代,不僅僅是驅動了自身的內生增長,更是帶動了產業鏈上下遊環節實現智能蝶變,驅動整個行業的提效升級。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在人工智慧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

供給側改革:每一頭牛都可控

好牛才能有好奶。不過在伊利,他們不僅具有優質牧場的「草原牛」,更是具有智慧管理的「數據牛」。

伊利的一頭牛,究竟有怎樣的「牛生」體驗?

一出生,它們會被授予一個「電子身份證」,也就是耳標,能及時記錄奶牛的健康、成長、運動、產奶、產犢等情況,通過耳標對奶牛進行全程追蹤,為每一頭奶牛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在信息集成的基礎上,每一頭牛都能享受個性化的飼養方式,在飲食、護理等方面享受「專屬服務」。比如奶牛飼料就分為「營養套餐、減肥套餐、成長套餐」,在總體構成、營養成分、粗精配比上有所區別。根據奶牛耳標中的健康、運動、膳食、產奶等數據,為不同的牛提供精準配方,並隨時根據飼料營養成分、剩料量變化調整配方,確保奶牛飼料營養均衡。

得益於這個耳標,每一頭牛的健康狀況都能被牧場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從而對其進行精準投喂,讓每一頭牛都能「健康成長」。與此同時,工作人員的管理流程也能被實時監督與記錄,通過AI視頻監控手段,分析他們飼養奶牛、清潔等各個生產流程是否規範,對每一滴牛奶的質量都能進行嚴格把控並有效追溯。

通過智能化手段,伊利實現了從源頭做起,全面提升供給側品質,讓消費者買的安心、買的放心。

產業進化:開啟無人化新時代

「好奶」還需「好廠」造,才能轉化為「好產品」。而對於製造企業而言,最頭痛的一點就是如何解決由於人力密集屬性所帶來的種種低效性與不確定性。

「智能工廠」「無人工廠」則成為了先驅性的解決方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漢諾瓦工業展時對「智能工廠」進行了詮釋:生產程序不需人工管理,零件和機器之間可以相互「交流」,這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錯誤率。零件會「告訴」設備以下信息:何時造出來的,被送到哪裡去,哪種參數來處理。機器將按需自動調整,加工零件。在以前,調整機器的工作是靠人工操作完成的。

在伊利的工廠,構想正在成為現實。透過原奶處理中央控制室和中心化驗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整個控制單元只有幾名操作工人,因為數位化的應用,憑藉電腦就可實時監控運行情況,嚴格控制檢測環節。

智能生產線上,裝箱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纏繞機器人緊密銜接、有序運行。灌裝環節,每臺設備一小時可灌裝12000包,相當於每分鐘200多包;碼垛環節,機械手代替了60名工人的工作量.......人類會幹的活兒,他們都會幹;人類不會幹的活兒,他們也能更快更好地幹!

這背後,是伊利的「MES系統」支撐,這相當於整個智能工廠的核心大腦,所有生產設備就是各個「器官」,「大腦」不僅能夠通過智能計算向「器官」傳遞高效指令,讓其高效協作、穩定運轉,大大提升生產效率;還能感知到每一「器官」的實時狀態,實現設備故障提前預警,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效率性。經過智能技術的改造後,伊利的生產效率提高23.62%、運營成本降低26%。

消費變革:重構人貨場

好的產品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在消費端,伊利通過智能技術實現了「人貨場」的優化重構。從以生產者為中心走向以消費者為中心,讓「人」成為產品決策的「出發點」。

產品好不好,消費者最知道。為了考察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伊利甚至用上了「腦電波」這一黑科技,通過運用經過國際權威驗證的腦神經測試,對試喝者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了解產品需要改進優化的地方,進行產品的優化升級,從而不斷改善消費者體驗。

伊利不僅「了解」消費者喜歡什麼,還能「預測」消費者喜歡什麼。伊利在自身龐大數據基礎上,利用行業數據標籤體系,比如產品領域的標籤,產品屬性,消費需求,以及人群領域的標籤,年齡,地域等等,對當下乳製品的行業趨勢進行精準預判,未來可能流行什麼口味的產品,以及哪個地區,哪類人群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創新研發、產品生產以及鋪貨。

通過智能技術,伊利對「貨」的掌握也能達到極致。伊利的雲商系統、大數據雷達平臺等,一端連著「人」,一端連著「貨」,將銷售網點大數據實時反饋至集團總部和各事業部以做決策和調配生產,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的多層次需求;還能對整個鏈條中的產品質量進行把控、預警與溯源,實現可持續自動監測、尋找整個鏈條中的風險點。

依託對「人」的了解,伊利還能使「場」做到效益最大化。比如伊利開發的「渾天儀」地理大數據系統,可以系統評估、精細預測市場發展態勢,支持終端網點的布局精確規劃和落地。比如通過對潛在高消費地區的自動化數據優選,提高該地區某品類的鋪貨量,從而拓展此品類高消費區域的市場。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智能技術的加持與模式創新的探索下,伊利不斷發展壯大,即使在疫情這樣的重大外部衝擊下,也依然蹄疾步穩。

2020年上半年,在乳製品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伊利上半年業績卻呈現逆勢超預期增長,營業總收入達475.28億,扣非淨利潤37.66億,同比增長7.02%。更是成為全球乳業5強,蟬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食品製造業冠軍;在「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強」中登頂,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乳製品品牌。

這不僅展現了伊利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通過智能化熨平商業波動、抵禦外生衝擊;更是體現了伊利的長遠戰略,著眼於新一輪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的高度而進行前瞻布局,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標杆性引領能力。

面向未來,面對更加錯綜複雜的宏觀形勢,中央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國家戰略。

長期以來,我國乳製品緊盯國內市場需求,深耕國內市場,是內需帶動發展的典型行業之一,也是下一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一方面,消費者需求不斷增長升級,對於安全健康、營養美味、口味多樣有了更高要求,在為乳企帶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持續倒逼供給側效率升級;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傳統粗放式發展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迫切地需要新生產力的激活,從而提升企業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

在智能化技術的驅動,在伊利等龍頭企業的不斷探索創新下,乳製品行業正在發生質與量的變化。在供給側驅動產業鏈效率提升,在消費側滿足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以優質產品成為激發內需活力的新動力,並以優質品牌成為走出國門、帶動國際大循環的新標杆。

技術創造美好生活。讓我們,一同為智能時代點讚!為創新企業點讚!

相關焦點

  • 進博會展臺變課堂,伊利雙循環生態效果初顯
    對金領冠睿護產品特色爛熟於心的李然直接在直播小課堂回答了什麼是草飼、以及這款奶粉如何以鮮牛奶的形式直達工廠並一次成粉,還答出了「近三倍β胡蘿蔔素的含量」這種高難度的問題。消費回流帶新客而這一系列產品背後是伊利數年來進行的產品全球性融合的努力。
  • 國產奶漲價!伊利蒙牛打頭陣 乳業板塊掀漲停潮
    伊利股份(600887)今日盤中大漲超9%,創歷史新高,收報50.93元/股,漲7.54%,總市值3097.88億元;蒙牛乳業(02319.HK)漲7.32%,股價收報51.3港元,亦創歷史新高,總市值2024.93億港元。
  • 伊利躋身全球乳業五強,進入後千億時代,將繼續蓄能大健康
    近日,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在美麗的海南三亞召開了以「聚星成宇,耀勢未來」為主題的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作為年度盛會,伊利全球合作夥伴齊聚一堂,對今年的成績進行總結的同時,對於明年的戰略部署,本次大會上也有清晰地答案。
  •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近期,大消費行業掀起漲價熱潮,國產乳品企業同樣不甘落後。1月5日,海通證券、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紛紛開啟提價模式,旗下白奶產品漲幅3%-5%。
  • 2020中國品牌論壇開幕 伊利以「一中心兩融合」打造「金名片」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出席論壇做主題發言,受到與會嘉賓、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做大做強中國品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近期伊利與小米共同推出「2020全民科學飲奶計劃」,依託雙方合作的牛奶「白科技」應用,根據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監測數據、人體健康綜合指數,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健康的消費新體驗。智慧、產業雙融合 打造世界級品牌企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品牌活力是激發內需市場的重要支撐。
  • 伊利股份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反壟斷審查 乳業龍頭競爭上溯到奶源
    伊利集團股權認購協議完成前後的股權關係圖中地乳業是做什麼的?運營牧場、生產原料奶天眼查APP顯示,中地乳業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地址在開曼群島,2015年12月2日登陸港交所上市。該公司主要從事牧場運營及原料奶生產業務,通過兩個業務分部(牧場經營業務和進口貿易業務)進行運營。其中牧場經營業務包括原料奶生產及銷售,奶牛的飼養、繁育和銷售等;進口貿易業務主要包括奶牛和種畜的進口以及銷售和苜蓿乾草及其他畜牧業相關產品的進口貿易業務。原料奶生產及銷售是中地乳業的收入支柱。
  • 乳業大變局:蒙牛發力 伊利的「老大」還能當多久?
    但隨著乳業加速發展,處於頭把交椅的伊利股份面對的威脅也越來越多,最大的威脅自然來自乳業雙寡頭的蒙牛乳業(02319.HK)。 從上遊奶源來看,伊利股份目前除自有牧場之外,還控股優然牧業和中地乳業。而蒙牛乳業的上遊奶源布局要更早。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 伊利的產業振興之路
    在紐西蘭,伊利成功投資建設大洋洲乳業生產基地,該基地因「輸出管理、輸出標準、輸出智慧」的模式,成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典範……智慧融合讓伊利打造了高品質健康產品,為全球更多消費者提供了健康服務。在形成智慧鏈的同時,伊利還加快產業融合,通過全面深化健康產業鏈合作機制,伊利攜手全球百餘家合作夥伴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匯聚全球優質資源,提高了全球乳業資源保障能力。
  • 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1、新乳業斥資17億併購夏進乳業5月5日,新乳業宣布擬以17.11億元收購寧夏夏進乳業的母公司寰美乳業100%。業內人士認為,完達山屢次錯過上市機會,如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人口、政策和品類紅利已基本結束,中國的乳業梯隊也已經形成,未來,在各大乳企的夾擊中,如何打造品牌力和核心大單品是完達山面臨的最大難題。
  • 全球乳業五強!「聚勢者」再出發
    在高質量發展的行業趨勢下,伊利以「聚勢者」的姿態探索行業發展新路徑。液態奶逆勢實現市場份額、銷售雙增長,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第一,金典引領高端白奶雙位數增長;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737.70億元、增長7.42%,淨利潤60.44億元、增長7.00%;此外,伊利更是挺進全球乳業五強,提前實現戰略目標……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 乳業股掀漲停潮 伊利、蒙牛均創新高 基礎白奶漲價
    格隆匯1月5日丨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今日盤中大漲超9%,創歷史新高,現漲超7%,總市值超3100億元;港股蒙牛乳業漲超6%,股價升破50港元,亦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乳業股掀漲停潮,皇氏集團、光明乳業、天潤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漲停,熊貓乳業、西部牧業等紛紛大漲。據海通證券調研確認,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收入佔比15%左右;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
  • 千億伊利的低調潛行:伊利會是下一個茅臺嗎?
    近日伊利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盛大舉行,伊利液態奶事業部繼續雄踞行業榜首,冷飲事業部連續28年產銷量位居行業第一,安慕希、欣活、暢輕、暢意等多個明星單品蟬聯品類第一,推動伊利業績逆勢增長,提前躋身全球乳業五強,品牌價值登頂全球乳業第一。
  • 伊利&蒙牛漲超7%、光明乳業等漲停,中國乳業發展趨勢分析
    目前,原奶進入新一輪提價周期,帶動乳製品價格上漲,或將持續支撐股市行情。全球乳製品貿易平臺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的最近兩周中,全球乳製品拍賣價格指數上漲3.9%,平均中標價每噸3420美元。其中,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光明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個股均漲停。事實上,上遊原奶價格自2018年秋季開始進入上漲通道,2019年平均漲幅+5.4%,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響漲幅階段收縮,下半年重回上漲通道,年底同比漲幅擴大至+9.1%。不考慮疫情影響,本輪上漲已持續2年時間。
  • 上陵牧業將與伊利乳業就合同糾紛於18日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李慧敏)新三板公司寧夏上陵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上陵牧業430505)日前公告稱,將於 2020 年 5月18日與寧夏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伊利乳業)發生合同糾紛並進入仲裁程序事項的寧夏乳源養殖有限公司、寧夏輝豪奶牛養殖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各公司將分別向社會介紹與伊利乳業合同糾紛的具體情況
  • 奶價進入上漲周期,伊利蒙牛再次搶購奶源,大型牧場幾乎搶佔一空
    唐山奶農王強最近心情不錯,在堅持半年後,終於盼到奶價由跌轉漲。據農業農村部檢測數據,從5月第4周至今,奶價均為持平或上漲。《中國乳業》雜誌牧場調研也顯示,與2月、3月相比,奶價正在上漲,國內東南、華北的個別區域,已經出現搶奶現象。搶奶現在不僅出現在牧場。
  • 伊利確認基礎白奶提價,乳業股集體大漲
    文丨BT財經1月5日,據搜狐財經報導,針對國盛證券調研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將漲價的傳聞,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公司基礎白奶將有不到5%的提價,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
  • 原奶價四個月累漲10% 伊利蒙牛率先提價或掀行業漲價潮
    原奶價格接近歷史峰值   時隔多年,伊利、蒙牛集體提價基礎白奶。   1月5日,國盛證券研報指出,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兩家乳業已在2020年12月底對旗下基礎白奶進行提價,提價區間為3%-5%。不過,反映到消費終端來看,目前兩家企業的基礎白奶提價對消費者影響不大。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業內人士認為,完達山屢次錯過上市機會,如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人口、政策和品類紅利已基本結束,中國的乳業梯隊也已經形成,未來,在各大乳企的夾擊中,如何打造品牌力和核心大單品是完達山面臨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