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企業陸續復工,很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了。但是,對於那些即將要退休的人來說,多了一份心事,不知今年是否會延遲退休,畢竟這個話題討論了好幾年,如果今年出臺相關政策,那麼意味他們的退休計劃被打亂了。
其實,「2020年延遲退休」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根據人社部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將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預計從2020年開始實施。
不過,從方案出臺到落地實施至少有5年的過渡期,如果2020年出臺了延遲退休方案,那麼意味著最早要到2025年才會正式實施,對於今年要退休的人影響不大。
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延遲退休是必然的趨勢。跟大多數國家相比,我國的退休年齡算比較早的,一般女性滿55周歲、男性滿60周歲就可以退休了。而國際上,普遍的退休年齡為65周歲,還有些國家延遲到70歲才能退休。
對此,經濟學家黃奇帆曾表示,如果女性延遲退休10年,跟男性同樣都是60周歲才退休,那麼每年可以增加1萬億養老金。
2020年初,有的省份已經有了延遲退休的動向,比如山東省,發布了一項通知,如果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事業單位的高級專家可以申請延遲退休,最晚至65周歲。當然,這只是一個自願選擇的行為,並非強制性執行。
如果2020年出臺了延遲退休方案,那麼大約到2025年才會正式實施,對這三類人的影響最大,第一類是196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第二類是1975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工人;第三類是1970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幹部,這三類人有可能趕上延遲退休政策。
至於70/80/90/ 後的退休年齡是多少?不能簡單按照原有的退休年齡延遲5年,如果採取的「漸進式」退休年齡方案,從正式實施的那年起,女性是每三年延遲1歲,男性每6年延遲1歲,經過二十年左右,男性和女性同時到達65歲退休。
除此之外,還有人建議使用以下兩個方案。
第一種,企業員工不用延遲退休,而事業單位的員工採用漸進式退休,直到最後達到65歲退休。這個方案主要考慮到不同工種的想法,有些人的工作強度比較大,而且年紀大了也不適合做,這些人就想早點退休,去享受安穩的生活。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強度相對較小,工資待遇高,有些人習慣了上班,還不想太早退休。
第二種就是彈性退休,退休年齡按照累計工齡來計算,而不是單純規定統一的退休年齡。比如,男性累計工齡滿35年,而女性累計工齡滿30年,就可以申請退休了。但是,對於一些自由職業者或者個體戶,這個工齡怎麼算呢?
事實上,相比具體退休年齡而言,人們真正關心的是養老金的領取,因為只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社保繳滿15年才能領取養老金。因此,延遲退休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充分研究論證之後,才會出臺相關政策。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