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讓心靠岸,有歸處才能知足

2020-12-19 禪說國學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懂知足的方法,就是置身於富足、快樂、安穩的地方。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失去了根基,只要勁風一催,它就會四處飄散,越飛越遠。

很多時候,人的心也和風箏一樣,如果失去了牽引,就會在慾海中漂泊,再也靠不了岸。所以說,有時候人不是不懂得知足,而是因為心沒有歸處,便缺失了知足的理由。

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需要這樣一個理由,需要遠離無邊無盡的慾海,需罷讓起伏沉淪的心靠岸,需要懂得知足。

有兩個貪婪的農夫總是不知足,得一便想得二,得二便又想得三,無窮無盡。有一天,菩薩來到這兩個農夫面前,對他們說:「你們的土地很貧瘠,我賜予你們富饒的土地吧。」

兩個農夫聽罷,非常高興,不過,菩薩接著說道:「以這裡為邊界,你們向前跑吧,你們跑到哪裡,自那裡至這條邊界內的所有土地就都是你們的。」

兩個農夫興奮至極,他們立刻向前跑去,一直向前,再向前,每當他們想要休息時,總會覺得還應該再多跑一會兒,再得到更多的土地。就這樣,他們跑得身體都接近極限了。

這時,其中一個農夫的妻子遠遠地呼喚丈夫回來,那一個農夫想了想,覺得土地應該已經夠了,便停了下來。而另一個農夫還在繼續跑著,他剛要慶幸自己得了更多的土地,突然他倒在地上,死了。

覺得夠了,其實就這麼簡單。得救的那個農夫有家庭,有妻子,無論他跑出去多遠,回首望去,總有一個歸處和等待他歸來的人。所以,當他的妻子一呼喚,他立刻停下了腳步,心滿意足地歸來。

由此可見,我們要懂得知足就要尋一個歸處。當然,僅僅有一個歸處還是不夠的,我們與歸處之間的姻緣不能斷絕,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走得太遠,遠到再努力回首也看不到歸處,再傾力聆聽也聽不到希望我們回去的呼喚。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外乎主客觀兩個原因:

其一,客觀上說,我們面對的世界就像是大海,實在太廣闊太富饒,我們陷得太深了。世界上有無窮無盡的寶貝,能滿足我們各種各樣的需要,並刺激我們不斷地擴大需要。

於是,我們就一頭扎進這片一望無際的慾海裡,浮浮沉沉,一心想要漂得更遠,去尋找更多更好的寶貝。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在大海中航行不能隨心所欲,不能太過深入,因為那裡很可能沒有航線,我們可能會一去無回。結果,我們就真的一去無回了。

其二,主觀上說,我們面對的自己就像是黑洞,實在太深邃太頑固,而我們卻太不自量力了。

法國十九世紀浪漫派詩人拉馬丁曾經說道:「能力有限,慾海無邊:人是貶入凡間的神,他沒有忘記天國的一切。」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再爭取一些,再爭取一些…因為那些東西自己完全有資格得到,更是絕對有理由享用。

一個住房要別墅、出行坐豪車的政府官員一臉怒氣地表示:「我這個級別的官員難道還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嗎……」

一個國有集團的總裁一臉委屈地抱怨:「我都20年沒漲工資了,20年前我就是500萬……」

一個已經成為階下囚的貪汙犯心有不甘地怒吼:「我就貪了1000萬,都沒敢多貪啊……」

是什麼讓我們有絕對的自信,以為可以享受高級待遇、可以賺取高額工資、可以讓法律為我們開一個大口子?是能力嗎?

一個在世間生活的人,偏偏要當天堂裡的上帝,如此自不量力,我們怎麼可能還肯回頭,還肯回應呼喚,然後回航、靠岸?更何況,已經生出上帝般欲望的我們可能已經聽不到那些呼喚了,那又何談靠岸?

既然如此,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不想被欲望吞噬,那就在正視自身的同時,珍視歸處,如此一來,我們也就能時刻保持平常心,面對欲望,讓心靠岸,在該知足時知足。

相關焦點

  • 不問來路,只問心之歸處
    不問來路只問心之歸處讓思緒在此處靠岸鐘鼓聲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輕飈遠揚京城內外十餘裡莫不聳聽摩天廣廈霓虹丹青人來人往華燈相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文化地標在南鑼,書店是一個有溫度、有味道、有美景、有樂趣的生活博物館,隨著傳統書店經營方式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定義生活方式的新式書店。南鑼書店則以實體書店為地緣核心,打造了一個集閱讀、咖啡、音樂、電影、創作、靜思、交流的多維文化空間,只為在某一天點亮你的心情,續一段充實難忘的時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會有一顆知足的心!
    善良的人總是快樂,感恩的人總是知足: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敵人。
  • 當你心累,不願前行時,看淡一切,泊心靠岸,方得自在人生
    經常聽人說,生活好辛苦,心好累,我也有這種感覺。我認為,如今大多數人感覺到累了。因為: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們都累在攀比。累在孩子讀書受教育,擇校補課上。累分為身心俱疲和心累。身心疲勞就是勞累過度,會處於亞健康狀態,適當休息調整,便可恢復健康。心累是最難治癒的,但只有自已能改變自已!自已願意改變自已,也是能夠很快就能找到生活中的樂趣,以此你的心累就會被戰勝了!我從書中發現,心累的人,很多活得不開心,有的找不到自已的自信,很自卑;有的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久而久之,自已便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已,而不再是自已。
  • 二天後,心卻投降,心想事成,情意動搖,舊情靠岸的五大星座
    二天後,心卻投降,心想事成,情意動搖,舊情靠岸的五大星座。02、《射手座》射手座的人性格開朗大方,他們會在身邊的人傷心難過的時候默默陪伴在身邊。幫助對方走出負面情緒,他們很樂意成為周圍人的傾聽者,戀愛中的射手座也是如此。當他們的愛人感到悲傷或傷心時,他們會互相幫助,排解對方的情緒。
  • 累,我的心累了,好想將心靠岸
    累,我的心累了。好想將心靠岸,好想長眠不醒,好想去那夢中的天堂。累,我真的是累了,一次次的夜半難眠;一次次的淚溼枕巾;一次次的心如刀割;不是我不想快樂的生活;不是我在自尋煩惱;也不是我悲觀厭世,而是我的心真的太累了……人活著為什麼就這麼累?是我的心太小?是我的人太笨?是我的情太重?還是我的命就是這樣?
  • [曾哥]:一首治癒心靈的日系美食系列電影,心之歸處是吾鄉
    [曾哥]:一首治癒心靈的日系美食系列電影,心之歸處是吾鄉 2020-11-25 09
  • 惜福知足心常泰,坦然淡定人自安
    所以,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候,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方向去思考,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一切便會大不同。01人活著,別比錢多錢少, 要比快不快樂。有錢的人,未必心底有微笑,只不過他的苦惱你不知道;沒錢的人,未必日子過不好,你的小幸福自己明了就好。穿金戴銀能怎樣,平平凡凡又如何?只要你能知足,就什麼都不缺;錦衣玉食能怎樣,粗茶淡飯又如何?只要你心中快樂,便超過虛幻的一切。
  • 將心慢慢靠岸,恬靜安然
    靜水流深,打磨歲月,流光容易把人拋卻,古詩有雲,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年華似水,淡靜從容。四季輾轉不休,源於春景,旎於夏花,浸於秋霜,漫於冬雪,在輪迴裡爭寵,在歲月裡釋懷。當生活枯燥時,迷茫時,抬頭看看深遠的,蔚藍的天,拋卻所有浮躁煩惱,在心靈休憩的地方,將心輕輕的靠岸,慢慢收拾整理……聲明:原創文字,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傾聽是一種生活態度,心靈文字,閱讀美好時光!
  • 六天後,又驚又喜,不再原諒,我心無悔,舊情靠岸的五大星座
    六天後,又驚又喜,不再原諒,我心無悔,舊情靠岸的五大星座。02、《處女座》戀愛中的處女座,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時,他們對自己所愛的人的要求也很高。他們希望自己的愛人能給自己一段非常浪漫,童話般的浪漫愛情。然而,生活不是童話。他們也會有生活中的瑣事,也會有爭吵和糾紛。
  • 守一份不離不棄的情,讓心靈靠岸
    當你以微笑的心想到了過去,以希望的心向前看,以寬厚的心向下看,以坦然的心向上看時,你就站在了靈魂的最高處。人生的悲苦,不是擁有太少,而是慾海無邊。擁有再多,若感覺不到,便是虛設。知足者,心悅於當下的擁有,擁有雖少,卻樣樣實在。賞盡春花,再想秋月,心有餘閒,幸福常在。懂得知足,人生常樂!
  • 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就是知足! 新恨有誰知,往事何堪省。 夢繞陽臺寂寞回,沾袖餘香冷。 人生總有遺憾,總會不完美。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多想想生活中好的一面,這就是知足。
  • 心安,即是歸處
    心安,即是歸處 是啊,一片葉, 落在哪裡都是歸宿 一朵花, 開在哪裡都是芳香 一個人, 走到哪裡都是生命 隨緣便是自在, 心安即是歸處
  • 人生要學會知足,才能活得盡興快樂!
    別人目前有房有車,生活過得紅紅火火,自己目前沒有那個經濟實力,還硬要跟別人比較,可以,你可以因此而努力追求你想要的生活。但請問問你的內心,你真實的想法是這樣的嗎,還是只基於人性間 的炫耀攀比心理在作怪。或許你其實是更在乎自己的精神層面 的富足,物質層面的基本滿足就可以。
  • 《為什麼佛學是真的》用現代科學解釋佛學
    關於本書這本書要做的,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嘗試解釋一些佛學的概念和觀點。這些概念和觀點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現象的東西。這本書裡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因果報應,更沒有「神通」,基本上是把佛陀當成一個覺悟了的哲學家。核心內容美國有很多人在學佛,甚至可以說西方已經形成了一整套佛學體系。
  • 心靈的漂泊何時靠岸 誰會用純愛之心珍視
    也許自願安靜與寧願安靜是有區別的,這是選擇接受與選擇逃避的界線。片面的界線牽扯著深深的不安沉思。微弱的燈束打在昏暗的角落裡閃進了我的眼帘。而我卻看見了燈光遮蔽下的黑暗。我啊在想什麼?思緒紛亂。燈光竟有一絲溫暖,竟是晨光輕輕打開窗欞送來的光芒,我搖搖頭髮覺躲在我身後的光影也在搖搖頭。我望著它,它仿佛也用心注視著我。它也許看透了我的心思用沉默向我回應。心裏面的苦與痛也許可以感同身受。再一次轉頭相望卻發現它已被拉長直到消失不見。而思緒卻已經漸行漸遠。當安靜裸漏出來心房,我能否在心靈的最深處得到力量,」失去「的鑰匙在何方,是否丟在何去何從的地方。
  • 如果你沒有一顆堅強的心,那麼請學會忘記和知足
    如果你沒有一顆堅強的心,那麼請學會忘記和知足1:脾氣這東西,發出去是本性,收回來是能力。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2: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3:我們所要做的事,應該一想到就做;因為人的想法是會變化的,有多少舌頭,多少手,多少意外,就會有多少猶豫,多少遲延。
  •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1: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不違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他只是給你發了句晚安,你卻自作多情地以為他還愛你。3:沒有人真的很忙,誰的一天都是24小時,所謂忙與閒,不過是心裏面覺得哪件事更重要罷了。4: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自己盡力了,努力了,就好5:風雨一輩子、開心最重要。人心簡單就快樂!生活簡單就幸福;與其逃避現實,不如笑對人生。
  • 《盜賊之海》大船怎麼靠岸 大船靠岸注意事項分享
    導 讀 《盜賊之海》中的大船靠岸之後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要是佛學並非神學,那麼後來的佛家傳人為什麼要把佛陀神化
    佛陀說法時當場記錄,或者被記錄下來的只會有佛陀的言論,那麼後來的集結或許所包含的信息反而更為完整,因為佛陀講法的地點與對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為有了講法的地點對聽法的對象,才能與講法的內容形成有效的「標月坐標」。那麼佛陀般涅槃後,他的弟子們為什麼也沒有馬上集結佛經呢?應當是因為那時候弟子們對佛法的理解還沒有產生分歧吧。
  • 大臺南地區舉行佛學會考 2200人提升佛學素養
    住持妙勤法師表示,佛光山自1999年開始舉辦佛學會考,這次大臺南地區舉辦佛學會考,南臺別院包括校園三好會考,有新興中學800人、延平中學500人、新興中學主播社60人,現場300人,臺南講堂也發動明德分監及外役監,當天現場250人,福國寺170人,慧慈寺100人,共計2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