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來路,只問心之歸處

2020-12-18 南鑼先生

不問來路

只問心之歸處

讓思緒在此處靠岸

鐘鼓聲

緊十八

慢十八

不緊不慢又十八

輕飈遠揚

京城內外十餘裡

莫不聳聽

摩天廣廈

霓虹丹青

人來人往

華燈相迎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文化地標,這個地標也許歷經滄桑亦可能守望百年,光陰深處早已將一個城市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固化成一個象徵。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保存著完整的元代胡同機理的古巷,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老北京風情街,這裡人聲鼎沸,門庭若市,各地遊客絡繹不絕,形成了以南鑼鼓巷為核心的文化群,「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南鑼書店在這片川流不息的古巷裡鬧中取靜,安靜而恣意地展現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志趣與調性主張……

博爾赫斯說過:「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不僅是圖書館,書店更像是一座網絡時代的風雨長亭,供人歇腳,給心情一個歸途,給靈魂一個安處。來者無窮,去者無形,雙腿踏上的路程終究有限,思緒激蕩卻可以且行且放。在人與城市不動聲色的互動中,南鑼書店像個蜿蜒細密的紐帶連接古今時空,將人引入這個特別的城市空間,點亮人的心情。

你可能會好奇在這樣一條,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兒的地兒」的胡同裡開一家書店是怎樣的存在?除了買書,你還能在這裡邂逅抑或是收穫什麼?

在南鑼,書店是一個有溫度、有味道、有美景、有樂趣的生活博物館,隨著傳統書店經營方式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定義生活方式的新式書店。南鑼書店則以實體書店為地緣核心,打造了一個集閱讀、咖啡、音樂、電影、創作、靜思、交流的多維文化空間,只為在某一天點亮你的心情,續一段充實難忘的時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喧囂的白天,靜謐的夜晚,總有人在南鑼書店為你留一扇門靜候你的到來。在文化和創意落實到書店的細節中,你或許會聆聽一個深夜故事,也可能淺酌一杯咖啡開啟一段奧妙無窮的書中之旅,抑或是在文化沙龍中邂逅那個一拍即合的摯友……

在這裡,你有著和一切有趣事物相遇的未知,也有著和一切新奇元素碰撞的驚喜,你生活的方式由你自己定義,你的心情由你自己做主!且不問來路,只問心之歸處。南鑼書店,等你來邂逅!

相關焦點

  • 時尚芭莎×陳情令:肖戰、王一博「不問來路,只問歸處」
    隨後,時尚芭莎為兩人拍攝了一組《不問來路、只問歸處》的電子刊封面寫真,獲得了雙人刊銷量榜首,領先第二名25倍之多,銷量相當驚人。寫真中,肖戰、王一博超高的顏值,超強的CP感,搭配古色古香的絕美意境是致勝的法寶。
  • 不問來路,只問歸處;不為慕名而來,不在低谷離去
    在幾乎所有人都會跳舞的情況下,明顯這是最大的困難,膝蓋已經疼的艱難行走,仍然不願意放棄,我記得他說過一句話,他的隊友問他腿都成這樣了,你明天還要繼續跳嗎?他堅定說跳,明天後天都跳!此刻我才發現肖戰的不服輸的精神不是說說而已。為了配合隊友,不停地加以練習,連自己的腳趾甲脫落都沒有發現,他的熱愛與認真,讓他成功。
  • 不問來路,只問歸處,遇見最好的你們——肖戰王一博
    我們只看到了最好的他們,最美的笑容。只享受到了他們的輝煌,只是欣賞到了他們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殊不知,從幕後走到臺前,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可而知,是我們看不到也想不到的,那些努力、辛酸、淚水和成長我們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 天秤座的公平,不該成為自己的桎梏,願你只問歸處,安好如初
    她是個不問來路只問歸處的人,心中有譜就直往前衝了,自己哭下,該怎樣還是怎樣,憑著這股勁,硬是把原來都快不行的公司帶上了正軌,其中的艱辛,付出,也是不足為外人道。我是一路看著她走過來的,上兩個月就跟她說會有些變化,她說公司準備給她股份,但這樣也意味著她就需要去考慮收益,而不是像原來一樣只要求把事情做好,所以她很猶豫。
  • 佛學:讓心靠岸,有歸處才能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這句經文的意思是:懂知足的方法,就是置身於富足、快樂、安穩的地方。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失去了根基,只要勁風一催,它就會四處飄散,越飛越遠。很多時候,人的心也和風箏一樣,如果失去了牽引,就會在慾海中漂泊,再也靠不了岸。所以說,有時候人不是不懂得知足,而是因為心沒有歸處,便缺失了知足的理由。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需要這樣一個理由,需要遠離無邊無盡的慾海,需罷讓起伏沉淪的心靠岸,需要懂得知足。
  • [曾哥]:一首治癒心靈的日系美食系列電影,心之歸處是吾鄉
    [曾哥]:一首治癒心靈的日系美食系列電影,心之歸處是吾鄉 2020-11-25 09
  • 可以讀書|來自浙江考古人的書單:不得解不如意時,哪裡是「心之歸處...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願大家在災難之際,互相幫助,好好學習,好好思考,我們除了工作之外,除了專業之外,我們還應該怎樣的修身。
  • 心安,即是歸處
    心安,即是歸處 是啊,一片葉, 落在哪裡都是歸宿 一朵花, 開在哪裡都是芳香 一個人, 走到哪裡都是生命 隨緣便是自在, 心安即是歸處
  • 不問馬。(精品推薦)
    故貴人所以先問,賤畜所以後問。李氏刊誤:或有論者曰:「『傷人乎否?問馬。』言先問人,後問馬也。」夫此乃人之常情,何足紀述?本以不問馬惟問人,弟子慕聖人推心,足以垂範。且「傷人乎」即是問之之辭。「廄焚。子退朝」,「不問馬」,都是場景。人與馬、畜,不可同問,禮乎?如廄無馬,則不問馬;如廄無馬,則此章無需多此「不問馬」一句。
  • 壁紙丨鬼滅之刃:窮其道者,歸處亦同
    壁紙丨鬼滅之刃:窮其道者,歸處亦同 所有登峰造極之人 哪怕所經歷的路途
  • 我愛你,如春風十裡,不問歸期
    我愛你,如春風十裡,不問歸期。我愛你,像風吹了八百裡,不問歸期。我愛你,願你所有的溫柔,都能換來歲月的情深意濃,可以不必回首,相扶白頭!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在下雨天,一起聽雨聲,在下雪天,一起到白頭。幸福,有時候就是,擇一人深愛,等一人終老。
  • 王陽明:一個男人須堅持「2不問3不爭」,方能成大事
    王陽明告訴我們,男人要想幹成大事,須得2不問3不爭。不問不關自己的事不問不關自己的事就是不摻和別人的人生,你不過只是個人微言輕的普通人,管得越多,只會讓別人越發嘲笑你。不問將來的事都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即使結果不盡人意,可是過程也是一番回憶。但王陽明卻覺得,只要過程沒錯,盡全力去做,結果只會是水到渠成的事。這便是王陽明說的:「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 《我心歸處是敦煌》看敦煌的女兒,如何在人性鬥爭中守護愛!
    誰人問我粥可溫?誰人與我立黃昏?粥熱了沒有是生理需求,一起立黃昏便是情感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樊錦詩又何嘗沒有這樣的想法?作為北大才女,名門之後,她也有著凡人的情懷。可是,一次實習的機緣巧合,竟然讓她戀上了為之奉獻一生的敦煌莫高窟,在那裡過起了自己把粥溫上,護衛研究敦煌藝術並守護敦煌一生的時光……《我心歸處是敦煌》,是西弗弗裡書店裡突然搶入我眼球的書。
  • 王陽明:真正的聰明人,他一輩子「3不問,4不爭」!積福積德
    比如曾國藩,王明陽,他們就是真正的聰明人,他們一生遇到很多事情,走過低谷,上過高山,最後成為了聖人,而讓他們能做到這一步的秘訣,靠的就是一輩子的3不問,4不爭。那麼這3不問4不爭到底是什麼?一件事,別人沒有和你說,就代表他不想告訴你,你就不要問,不要去自討沒趣,外加指手畫腳,這只會讓別人厭惡,要不是顧著面子和關係,別人會很樂意說一句:關你屁事!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稻盛和夫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也是目前日本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他的經營哲學影響了很多人,馬雲曾經三次登門拜訪他,任正非也自嘆不如,稻盛和夫究竟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呢?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一、不問過去很多人總會為過去的事情哀嘆、後悔,或者因為過往的輝煌而戀戀不忘。過去的事情,即使再後悔,也無法逆轉時光,反覆思索只會擾亂我們的心智,得不償失。而過往煙雲卻常常消散不去,那該怎麼辦呢?
  • 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
    原標題: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八旬的樊錦詩先生委託出版社給鍾芳蓉寄去了禮物和信,鼓勵即將成為「校友」的女孩抱定宗旨,不忘初心。受訪人供圖中新網南京8月3日電 (記者 申冉)「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西遊記》裡的妖怪都是什麼來路?
    作為資深西遊記迷的同學們,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師徒碰到的每個妖怪都有來路,今天小師出道題來考考你們。問:《西遊記》中的妖精大多有自己的洞府,下面的妖怪和洞府的對應不正確的是哪一個呢?A、黃風怪——波月洞 B、熊羆怪——黑風山 C、蜘蛛精——盤絲洞看到題目,來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這三位都是何方妖怪。
  • 秋水無塵,秋雲無心,不問紅塵葉落,只問淺笑安然
    在這個秋雨纏綿之日,我獨立於傘下,來為這場匆匆的生命送行。雨越發急了,聽雨打殘荷,雖風雅,更多的卻是寥落、孤獨。這樣的季節,呼吸都帶著惆悵,時光裡流淌著詩的韻腳。獨坐秋風,閒倚晚霞,小窗聽雨,對月閒酌,順著光陰的脈絡,剝開潛藏在歲月深處的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