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也是目前日本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他的經營哲學影響了很多人,馬雲曾經三次登門拜訪他,任正非也自嘆不如,稻盛和夫究竟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呢?
原來稻盛和夫出身平凡,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資質平平的他卻在27歲創立了京瓷,這家企業進入了世界500強,52歲時稻盛和夫再次創業,創立了KDDI,這家企業也進入了世界500強,稻盛和夫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坐擁兩家500強企業的人。
稻盛和夫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還是一個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曾經說過:「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哲學思想。」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
一、不問過去
很多人總會為過去的事情哀嘆、後悔,或者因為過往的輝煌而戀戀不忘。過去的事情,即使再後悔,也無法逆轉時光,反覆思索只會擾亂我們的心智,得不償失。
而過往煙雲卻常常消散不去,那該怎麼辦呢?稻盛和夫的做法則很明智:自省。既然我們不能每天都沉浸在悔恨之中,而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能視而不見,因此,我們需要每天自省。
稻盛和夫有個習慣,每天早上起來,會大聲說出前一天做出的懊惱或者後悔的事情,然後小聲地對自己水:「對不起,我為昨天所做的事情道歉。」之後便不再為其所困。
二、不問苦難
很多人認為苦難是個壞東西,是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幹擾我們幸福的因素,然而稻盛和夫卻不這麼想,他認為年輕時的苦難,花錢也要經歷!
看看那些成功者,哪個不是經歷痛苦和磨難才實現願望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磨難就取得成績,那麼其成果一定像泡沫一樣,一碰就碎。西遊記之所以精彩絕倫,還不是因為師徒四人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嗎?
稻盛和夫說:「幸福不會一持續,苦難也不會沒完沒了,福禍相依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三、不問久遠的未來
曾經有人問稻盛和夫:您公司未來十年的規劃是什麼?
稻盛和夫卻說:京瓷不做長遠規劃!
京瓷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難道沒有長遠規劃嗎?稻盛和夫解釋說:不要總掛念著將來的三年、五年、十年,那對我們來說太遠了,不切實際,也無法預料。你今天的事情做好了嗎?如果沒有,談何將來呢?因此我們只做短期規劃,把今天的事情處理好,不要想得太遠。
以上三不問,便是稻盛和夫總結的「稻盛心學」,方便大家參考和借鑑。
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企業家,馬雲評價他:「很多事情我最近幾年才想清楚,但是稻盛和夫卻早些年就悟透了!」
俞敏洪評價他:「稻盛先生用心活、用心幹、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無論是普通人還是企業家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少走彎路,稻盛和夫整合了經營哲學和處世哲學,總結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裡。
或者你也可以去看看稻盛和夫的「自傳」——《活法》、《心》、《幹法》。
書裡有句話我至今難忘:「心不喚物,物不至,唯有心懷強烈的渴望,才能實現心願……」
如果你今天還對生活迷茫,如果你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方法,不妨去書裡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