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法逆轉時間,卻可以影響歷史;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出生,卻能通過個人的努力改變命運。
縱觀古今,有很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比如,任正非、黃崢、雷軍等,在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開局雖窮,但思維不窮。
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無疑就是由窮到富的典範,他經歷過貧窮,也經歷過巨富,因此他對窮人和富人都有所了解,在他看來,自己一生的巨大財富就來自3個細節,只是很多人年輕時卻沒在意。
一、不要輕易認為做不到,而是要用「將來進行時」思考問題
稻盛和夫剛創立京瓷那會兒,非常不容易的拿到了松下集團的訂單,就在大家滿心歡喜之時,看到松下的產品要求,立馬心涼了半截。
因為,一般公司的生產說明書只有一頁,而松下的居然多達500頁,看到要求這麼嚴格,交貨時間又緊,很多員工開始打退堂鼓。
但稻盛和夫卻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主動搬進了宿舍,一門心思地投入到研發工作中去,2個月後,京瓷終於研發出了讓松下滿意的產品,而因為在產品上的高質量突破,也讓京瓷順利成為行業內的翹楚。
稻盛和夫後來回憶說,任何看起來高不可攀的目標,只要心懷對成功的強烈願望,然後全身心的投入,最終總會有所收穫。
二、知道不代表做得到,行動更重要
稻盛和夫說:我不太欣賞聰明人。因為聰明人通常能洞察先機,往往會眼高手低,看起來什麼都會,實際上一門都不精通,一做就廢。
而稻盛和夫的觀點也和任正非不謀而合,在管理上,任正非更在意那些腳踏實地,能為企業做貢獻的員工,而看起來厲害的人卻沒能做出什麼貢獻的員工,只能被淘汰。
所以,不管你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關鍵就在於,是否真正去做。因為只有做了,才能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否則,只會讓問題越積越多。
三、不斷學習,尤其是向厲害的人學習
稻盛和夫早年出生平凡,父母是賣紙袋的小販,一直也是資質平平,但就是這樣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卻能創建兩家世界500強公司,還在78歲那年出山拯救日航,屢創世界經營史上的奇蹟。
談及自己的成功,稻盛和夫坦言,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向優秀的人學習。年輕時,他曾花高價去聽本田宗一郎——本田汽車創始人的講座。
但他認為,對於普通人而言,讀書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他也長年堅持閱讀,在自己的床頭堆著許多哲學、名人經典書籍,每天睡前必須要翻上幾頁。
稻盛和夫說:「通過讀書,可以讓我們收穫平時得不到的經驗和見識。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智慧,能讓我們少走彎路。」
後來,稻盛和夫在退休之後,選擇了出家,在青燈古佛的日子裡感悟人生,為了幫助更多的年輕企業家,稻盛和夫總結一生經營哲學和處世智慧,全都寫進了這兩套書裡。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總結了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法則,囊括了稻盛和夫對於工作、對於企業經營、對於個人立業、對於與他人相處的全部智慧,這些思想精髓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了一整套實際可行的方法。
或者你也可以去看看稻盛和夫的「自傳」——《活法》、《心》、《幹法》。
書裡有句話我至今難忘:「心不喚物,物不至,唯有心懷強烈的渴望,才能實現心願……」
點擊上方商品卡,聆聽這位88歲老人,講述關於成功、教育、關於人生的寶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