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他被稱為經營之聖。
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稻盛和夫回顧自己的一生,總結出了,自己關於成功的四點經驗:
對待自己的工作要熱愛、專注
稻盛和夫小時候患上肺結核,小升初考了兩次均以失敗告終,高中畢業沒考上理想的大學,長大後終於工作了,來到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沒人願意去這樣的單位,去了也不願留下來。起初稻盛和夫也是想辭職的,但哥哥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如果你連自己看不上的工作都做不出成績,那你還能做什麼?就這樣,稻盛和夫留在了那家公司,而且一幹就是幾年。
在公司裡,稻盛和夫讓自己愛上自己的工作,並全身心投入研究,最終成功將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變成世界500強企業,這就是——京瓷。
後來稻盛和夫在提到這件事時說道:「是對工作的熱愛讓我能夠專注於工作。」
一切成功的事業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眾人皆趨利,聖人獨讓利,眾人皆好利,聖人樂施利。聖人要把利分出去,才能有所得。
在稻盛和夫退休時,他將所有股份都捐給了公司,自己則潛心研究佛學;78歲高齡時,他又重新出山,零薪水接任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CEO ,目的就是儘可能保住更多人的工作機會,不要讓日航出事影響到日本經濟。
員工們感受到了經營者的一片真心,意識到公司的未來和自己的幸福緊緊關聯,於是所有人團結一心,僅僅用一年時間日航就扭虧為盈,重新上市,服務水平也達到了世界第一,而且十幾年都保持著高利潤的營收。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一切成功的事業都歸結於利他之心。在成功前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不同的認知帶來不同的行動,因此也造就了先甜後苦,抑或先苦後甜的人生。
感恩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稻盛認為人不可能單身一人活在這世上,我們每個人都在周圍環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所以「感恩」非常重要。當感謝的話語說出口時,我們把善意傳遞出來,而善意將會循環下去。
我們可以感謝家人,感謝朋友,感謝工作夥伴。而對於敵人我們同樣也要感謝,因為「敵人」的存在,才能讓你不斷追趕,不斷進步。
一切源於心,以心為本
稻盛和夫的一生,成績斐然,三家世界500強。當他談及成功經營的秘訣,稻盛和夫沒有談技術創新,也沒有談經營策略,而是總結了四個字——以心為本,他向所有員工提出了「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的口號,而自己也一直把「修煉心性」作為人生的最終目標。
在如今這個以利益為導向的商業社會,這樣的口號似乎就像個笑話,但稻盛和夫先生卻用親身經歷證實了這個理念的正確。
稻盛和夫成功的經營哲學受到許多企業大佬的認可,馬雲曾三次上門請教稻盛和夫經營管理企業的方法,日本軟銀集團的總裁孫正義表示如果沒有稻盛和夫先生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就沒有他今天。
他的人生哲學,對所有年輕人都普遍具有的人生困惑:職業的選擇、工作的態度、成功的依據、面對艱難困苦的選擇以及人生存在的意義等,進行了全面而又系統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