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這個理念,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對有些人來說,知識的確可以改變命運,許多人在寒窗苦讀,考取大學,走出國門,改變命運。
其實,知識本身並不能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將知識應用於自身。尤其是走上社會以後,很多人知識量很大,卻在職場上困難重重;有的人奮鬥多年,依然籍籍無名;有的人小有成就,但難再更上一層樓……
在這一點上,你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的認知和思考。同樣的事情,不同認知的人所做的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有時改變人生命運或者使你快速成長的,不是知識,智商,情商,而是你對思想的認知。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突破生命的瓶頸。
近來看了稻盛和夫的書,讀書時讀稻盛先生的書,覺得雞湯味很濃,現在再看,卻覺得簡直像是「武功秘笈」。作為一個武林高手,他做到了無招勝有招的高度,最重要的是,他給了我許多認知上的啟發。
而稻盛和夫自己則是一個非常有傳奇色彩的人,他出生於平民家庭,並沒有讀過大學,甚至連中學考試都只考了兩次就勉強考上。他還面臨著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後來經人介紹來到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就是在這座別人看不起的破舊工廠裡,稻盛和夫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在其一生中,他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在企業管理和哲學方面都有很高造詣,被稱為日本經營聖徒。
閱讀稻盛和夫的作品,你會感覺到他從一個逆襲人生的平凡年輕人身上的不易,你還可以學習到一些簡單而又極其寶貴的成功法則,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從他的經歷中獲得足夠的認知思維,從而改變你的人生。因此,稻盛和夫值得每一個普通人學習。
作為人,何為正確
現在我將分享3個稻盛和夫對思維的認識,希望能給你一些認知上的覺醒,給你一些啟發。稻盛和夫哲學的核心是「人之為善」,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說,追求人之為善是他獲得成功的原因。人要做的事,就是要正直、勤勞、謙虛、堅強、節制等等這些樸實但不同凡響的道理,你也許會問:這些道理我都知道,為什麼我仍然沒有成功?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跨越知道與做之間的鴻溝。能知行合一者,必成人生贏家。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接近知行合一,讓道理成為你的工具,而不僅僅是裝在心中的知識。
水稻夫說:讓自己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慶賀一下自己的全部熱情,這就是人生取得重大成就的秘訣,是人生成功的王道,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還有一個解釋,就是「作為人,何其正確」,就是要永遠堅持正道,這就是做事,甚至是做人的根本。
也許你會說,有很多人他們為非作歹,但他們還活得不錯。這類背道而馳的人,也許只是一時的興旺,結果必然是走向衰敗。
當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工作,他也感到有些灰心,再結合過去的經歷,他甚至有想放棄生活的衝動。數不勝數地感慨:為什麼不幸總是他?
於是他萌生了加入黑社會的念頭,反正命運已經如此,不如就這樣一敗塗地吧。即使是在一個黑道門口徘徊了許久,他也不會有勇氣走進去,否則,他的生活就會變成一幅完全相反的景象。
人若走了邪路,即使再有天分,也得不到成功。由於他的生活態度與天道不符,與宇宙法則不符。
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明白,「作為人,何謂正確」,是否秉持了正直、勤勞、謙虛、堅強、節制等等這些正向品質,如果不是就儘快加以調整,因為這是所有成功的根本。
大道至簡,稻盛和夫將他一生的經營之根本歸結為四個字:利他之心。
有很多人會懷疑利他心的根本動機,他們覺得利他只不過是一種精明,當然他們也不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會有人會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首先,無論利他之心的動機如何,我始終相信這世上所有的能量都是守恆的。你們懷著利他的心,做無私的事,懷著善意的動機,最後的結果肯定比自私的人好得多。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斯汀格有一條著名的「菲斯汀格法則」,即:生命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構成,另90%由你對發生的事情的反應來決定。
簡言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只有10%的事情我們不能控制,而另外90%的事情則取決於我們的認知和選擇。
因此,如果你把做事的心態從「利己」轉變為「利他」,對方也會感受到你的心境,每個人長時間都會覺得你是個靠得住的人,就更願意和你交往。按照這種方式,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個人成長,你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今社會充斥著一種「無奸不商」的論調,其實,贏取利益對商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靠奸詐牟利的行徑註定不會長久。在《活法》一書中,稻盛和夫曾經說過:真正的生意人應該考慮人我雙贏。最大的好處就是做生意的人彼此都能獲利。
在日本政府的邀請下,稻盛和夫退休後還出山拯救已經破產的日航公司,這在外界看來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有人都認為,日航的倒閉已經不可避免,任神仙也無力回天。
然而,稻盛和夫卻創造了一個奇蹟,他讓日航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盈利,並且利潤達到60年來的最高水平。他要求員工以利他性的方式服務顧客,讓顧客產生「下次還是想坐那架飛機」的想法,不管是在廣播裡還是在其他服務中,都不是單純的形式,而是真正的站在顧客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充滿感情和關懷。
稻盛和夫信奉中國的佛教,所以他始終會讓自己保持平和、仁愛的心態。
在僱員的思想和動機得到改善後,公司自然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利他之心就是如此強大。在2021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向喜愛閱讀的朋友推薦一套書,希望對正在覺醒的你有幫助!水稻先生信仰中國佛教,因此他總是保持一種平靜、仁愛的心態。稻盛和夫的人生觀,《心法》一書,深受王陽明的心學、佛學和儒學的影響,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三個哲學問題。
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書,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大道相通,大道無我,大道利他。這本書詳細介紹了成功者的道路、經商的道路、做人的道路和用人的道路。
「幹法」一書,就是稻盛和夫的法術。所謂術,就是具體的執行方針,在這本書中,稻盛和夫「苦口婆心」地講出自己的工作觀,並提供了把工作做好、做好的具體方法。
心法+活法+幹法,這不是雞湯,而是一整套醍醐灌頂的人生修行智慧,點擊下面的「去看」購買,一起從「心」開始人生的2021年。
不管你是企業家,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可以讓你開闊眼界,讓你的生活和工作少走彎路,避免做不努力的事情。
你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創造價值、能看到優勢的人,才有了成功者的思維,而《幹法》《活法》《心法》這套書可以彌補你們思維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