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旅程圖與服務藍圖: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0-11-28 騰訊網

導語:本文的原作者Megan Erin Miller一直在史丹福大學從事服務設計工作,她致力於在商業管理中探索創新和以人為本的設計實踐。作者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用戶旅程圖以及服務藍圖的共性和差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人人都能學的服務設計工具!

一、開篇

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旅程,它可能跨越幾分鐘、幾年甚至一生。

它可能是上大學,可能是你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可能是一次難忘的假期。這些旅程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發生的,它們的背後有一個完整的系統。

在大學裡,成百上千的人在為維持大學的運轉而努力。

在醫院裡,醫生在為即將成為父母的人提供護理教育和支持。航空公司、酒店和遊輪公司正在努力使他們的生產和管理正常運作,以保證顧客可以獲得愉悅的假期體驗。

繪製這些旅程是以人為本的商業模式的關鍵部分,主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用戶體驗了什麼?

在用戶看到的事情之外,是什麼在維持整個體驗的運行?

用戶旅程圖和服務藍圖是兩種相輔相成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全面地認識整個服務流程。然而這兩種方法經常被混淆,什麼是用戶旅程圖,什麼是服務藍圖,它們有什麼不同?

二、實踐篇

1. 做好準備工作

在我們深入研究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點背景。「舞臺」是服務設計中的一個基礎概念,對於理解用戶旅程圖和服務藍圖之間的差異至關重要。「舞臺」由三個視角組成:前臺、後臺和幕後。

字面的比喻在這裡很有幫助。你可以想像一個簡單的劇院舞臺,前臺是演戲的地方,也是觀眾能看到的地方;對我們來說,用戶會在前臺「表演」。

後臺是支持前臺所有行為的地方,燈光、布景、工作人員,所有這些都應該是用戶看不到的。後臺是組織和我們為支持前臺所做的事情。

幕後是組織為實現前臺和後臺而必須做的所有無形的事情。規則、條例、政策、預算;所有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前臺或後臺的一部分。

這三個是服務設計有機會發揮作用的地方。通過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階段。

2. 什麼是用戶旅程圖?

用戶旅程圖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捕捉用戶的標誌性體驗;也就是服務體驗的前臺。

在創建用戶旅程圖時,可以使用用戶敘述和用戶數據來繪製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的體驗,通常會繪製他們的行為、想法、感覺,以及他們與什麼互動。

你最終得到的是一個發自用戶內心的旅程,幫助你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待和評估他們的體驗。

一個好的旅程會以敘述的方式講述用戶所經歷的故事,就像用戶寫的一樣。

它包含了實際體驗中所有豐富的內容 – 情感、內部對話、高潮和低谷 –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設計師,我們有機會站在用戶的立場上,「看」他們會如何體驗。它的核心是同理心。

你可以通過採訪用戶來獲取他們的見解,然後將其與其他用戶進行對比,找到共性、模式和趨勢,從而創建一個用戶旅程圖。

此外,你還可以從已經收集到的用戶體驗數據中拼湊出一個用戶旅程圖。

用戶旅程圖可以幫助你繪製端到端的用戶體驗,並使之清晰可見。這是體驗的前臺,由用戶在生活中的所有互動以及他們如何與你的設計進行互動組成。

除了捕捉用戶當前的體驗,用戶旅程圖還可以用來想像和構思未來,將它作為一種工具,來推測用戶在未來的體驗中可能會看到和做什麼。

通常情況下,用戶旅程圖並不是對真實世界中單個用戶體驗的描述,而是由用戶研究和專家知識組合而成。

每一個用戶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當你把這些體驗匯總到一起,形成一個故事時,它才可以幫助你從用戶的角度來體驗這個旅程。

這是一個強大的故事敘述工具,它可以描繪出一幅畫面,讓人們有機會通過一個共同的視角來看這個體驗。用戶旅程圖不僅可以建立同理心,還可以幫助你確定需要改善的痛點。

3. 什麼是服務藍圖?

現在我們來談談服務藍圖。用戶旅程圖專注於展示用戶端到端的前臺體驗,而服務藍圖則專注於展示業務的表層到核心,包括構成你交付和運營方式的後臺和幕後,並將其與用戶的體驗聯繫起來。

用戶旅程圖和用戶故事沒有展示的是組織的內部運作,服務藍圖試圖揭示和記錄所有在表面之下進行的事情以及創造它的組織的內部構成。

它是公司運作方式的數據可視化;是用戶體驗如何實際產生的內部運作。

每一個旅程背後的支持結構都是複雜且不為人知的內部工作者的職責,支持這些工作者的系統,所有決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的流程和政策。服務藍圖向你展示的畫面,不僅包括旅程中所發生的事情的廣度,還包括背後的深度。

4. 創建藍圖

要創建服務藍圖,你首先需要確定一個或多個你想要繪製服務藍圖的旅程,稱為場景。

這些場景應該基於用戶旅程圖,但也可以包括遠離用戶視角的內部發生的組織場景。服務藍圖會講述旅程中的每一步發生了什麼,以使場景「走」起來。

通過深入到場景中的每一步,你可以展示出體驗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它們是如何支持和產生這個旅程的。這個過程依賴於組織中不同部分之間的跨職能協作,以體現外部和內部體驗的各個方面。

最終的成果是對體驗如何發生的完整描述,包含端到端,表面到核心。

這是一份強大的記錄,它為你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體驗視角,幫助你了解表面之下每時每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這種從表面到核心的視角來了解我們組織的定位,以及我們在這個旅程中的角色,我們就無法對如何服務用戶做出有意義的改變。

5. 兩者之間的區別

雖然用戶旅程圖可以幫助你記錄表面的用戶體驗,但服務藍圖可以幫助你「證明」組織的實際情況。服務藍圖提供的是客觀的畫面,基於現實中你的組織如何提供,提供什麼,以及如何協調。

旅程有很多,用戶有很多,但你的業務只有一個,你提供的由制度、政策和工作者組成的集合只有一個。服務藍圖所揭示的是被用戶反覆使用的後臺。我們一直在繪製用戶旅程圖,但很少會花時間去繪製和記錄自己的業務。

一個體驗與產生它的團隊密切相關,對一個體驗進行有意義的任何改變都需要深入了解為這個體驗搭建舞臺的組織的構成。服務藍圖不是為了記錄用戶體驗,它是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來展示組織是如何支持這整個用戶體驗流程的。

這就是為什麼服務藍圖看起來會脫離用戶,脫離設計師們一再被告知的同理心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服務藍圖並不是要去除設計中的共情方面,與用戶旅程圖的目的也並不衝突 – 它只是關注於該體驗的不同維度 – 創建它的底層邏輯。

它是對「我們的組織由什麼組成,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使這些旅程得以存在?」這一問題的客觀回答。

用戶旅程只能存在於一個組織能夠提供的資源上,它被你的內部能力所限制和制約。

退一大步,利用服務藍圖把端到端、從表面到核心全部看成一個整體,然後你就可以自由地對組織的交付方式進行或大或小的改變,從而使其支持的用戶旅程得到改善和進化。

6. 何時使用何種方法

如果你不了解你的用戶如何體驗你提供的服務,那麼用戶旅程圖可以幫你把它具像化,並圍繞用戶建立同理心。

一個旅程可以講述一個用戶身上發生的豐富的體驗,但如果不把它變成一個故事,就很難捕捉到。這種故事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將一個團隊團結在真正以人為本的設計周圍,這本身就是一個目的。

如果你已經對用戶體驗有了很好的理解,或者確定了用戶或內部團隊的某個特定痛點,那麼服務藍圖應該是你的下一步。

它將幫助你深入研究如何提供體驗和組織如何運作(無論好壞),使你能夠在內部解決組織痛點和流程崩潰。它所促進的跨職能協作,第一次將不同的組織知識集中到一個中心位置。

然而,不要一味地去追逐用戶的痛點。有些情況下,用戶的體驗可能是完美並令人愉悅的,但在幕後,組織卻在費盡心思地拼湊,維持表面的緊密關係。

在現實中,你可能會因為使用低效和痛苦的內部流程來維持良好的用戶體驗而損失大量的時間、金錢和員工忠誠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考慮使用用戶旅程圖來繪製內部工作者的情感體驗,以了解組織的痛點、挑戰和改進的機會。

在這些情況下,服務藍圖顯然是必要的,因為它將幫助你了解組織的複雜性,並讓你將潛在因素與用戶旅程聯繫起來。這樣你就不會忽視未來的變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士氣以及企業本身的整體健康狀況,可能對用戶產生的影響。

我們要像關注用戶體驗一樣,關注這些內部組織體驗。

三、總結篇

用戶旅程圖和服務藍圖都是做服務設計工作時需要理解和使用的關鍵方法。理解兩者的區別,以及它們之間的相輔相成是很重要的。

用戶旅程圖是前臺的視角,通過這個視角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用戶的體驗。服務藍圖是業務後臺(和幕後)的視角,以及後臺如何與用戶的體驗聯繫在一起。

無論你是在尋求組織所創造的體驗的深入理解,還是對業務進行深入分析,這些方法都將幫助你確定如何對你的內部流程和用戶體驗進行有意義的改進。

下一次看用戶旅程的時候,試著挖掘表面之下的東西,看一看支持這個旅程的核心是什麼。了解如何將所有的東西疊加在一起來創造出表面的用戶旅程意味著你理解了我的分享,而理解是勝利的一半。

本文翻譯已獲得作者的正式授權,授權截圖如下:

相關焦點

  • 如何創建一個有效的客戶旅程圖 l《機遇變現》導師說 l BCC興遠
    這些問題基本都是圍繞如何創建一個有效的客戶旅程圖,比如客戶旅程圖由哪些要素組成?如何讓旅程圖真實反應客戶的體驗和感受?哪些是需要解決的痛點?如何衡量旅程圖的有效性…… 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跟大家做個初步探討。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點擊《Costco商業模式背後的用戶體驗設計》客戶旅程圖為什麼很重要?
  • 關於「人」的體驗,就是「為人服務」的設計嗎?
    「User Experience」的概念是由蘋果公司曾經的用戶體驗構架師Donald Norman提出的,在他最著名的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中說到,「我更想有一個詞彙是可以以人為中心,覆蓋與系統相關的所有方面。包括工業設計、圖形、界面、物理交互和用戶手冊等。」
  • 成功分享|流水的網紅產品,鐵打的優衣庫、星巴克,他們背後是什麼在...
    01服務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的區別用戶體驗(UX)設計這個術語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是,從本質上講,所有的設計原則都應該針對他們為之設計的人的體驗。無論它是一個金屬螺栓,一個列印的音樂會程序,還是一臺計算機,每一個設計的對象都有一個終端用戶來考慮和塑造用戶體驗。
  • 視光中心和眼鏡店的區別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不一樣?
    很多朋友諮詢眼鏡店跟視光中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說句簡單的概括一下:眼鏡店如果是草根,視光中心就是科班專業;眼鏡店如果是地攤位,視光中心就是精品旗艦專賣店。視光中心和眼鏡店的區別到底是什麼2、技術門檻不同眼鏡店可以說沒有技術,任何人都可以做,首先眼鏡店主要是賣眼鏡,眼鏡框好看就可以了
  • 同樣一部華為手機,網購和實體店到底有啥區別?老用戶道出實情
    同樣一部華為手機,網購和實體店到底有啥區別?老用戶道出實情在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在生活當中,眾多手機廠商崛起,比如大家熟悉的華為、小米、OPPO和vivo。只是同樣一部華為手機,網購和實體店到底有啥區別呢?我們知道,如今購買手機的方式一般分為2種,分別是網購和線下實體店,對於不同的年輕群體,有著不同的購買方式,其中年輕人一般喜歡網購,中老年人喜歡實體店購買。但也是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購買同樣一部華為手機,實體店和網購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老用戶道出了實情!
  • 重置電腦與重裝系統到底有什麼區別?
    使用win10系統的用戶大部分都知道系統有一個「重置電腦」的功能,就是能把電腦恢復到出廠設置的狀態。那麼重置電腦與重裝系統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韓博士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二者之間的詳細區別,看完之後你就明白啦!
  • 湖北日報:一張藍圖幹到底
    楚言「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明確了湖北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目標定位,我們要幹字當頭、只爭朝夕,一張藍圖幹到底。「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要有戰略定力。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的歷史使命,決非一日之功、一時之事。
  • 以用戶為中心的網頁設計帶來巨大收益
    這一工作過程需要設計師與用戶建立深刻的共鳴。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 清楚地了解用戶,任務和環境; 評估用戶需求驅動的設計; 考慮常規的消費者體驗; 讓客戶參與到設計過程。 要創建適當的角色,您需要對目標受眾(使用產品的人員)有清晰的了解。這很重要,因為如果您不了解目標受眾,很可能最終會為他們創建錯誤的解決方案。 在編寫交互場景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用戶環境。互動發生的地方。是安靜的辦公空間還是喧鬧的街道? 用戶正在使用什麼設備。它是具有大屏幕的臺式計算機還是小屏幕的手機? 情緒。
  • 真人力創始人曾麗曉圍繞人力資源服務數位化「六大核心」最優實踐...
    2020年12月15日,由中國領先人力資源管理智庫HRflag舉辦的「2021數字宣言——人力資源數位化轉型的藍圖與徵途」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辦。組織生命力,是企業的發展潛力和核心競爭力一家公司是否有長足的發展潛力,主要是看是否有組織生命力。每當大公司有組織結構調整的時候,必然也要討論到機構內部的效率和發展的問題。組織生命力,是未來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
  • 《使命召喚戰區》槍械藍圖有什麼用 槍械藍圖功能詳解
    導 讀 在使命召喚戰區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槍械藍圖」這個詞語,許多剛入坑本作的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
  • 什麼是5G消息?與彩信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什麼是5G消息?與彩信有什麼區別? 針對個人用戶,5G消息提供點到點消息和群聊服務,除文本外還支持圖片、音頻、視頻、位置、聯繫人等多種形式,而且用戶無需下載客戶端,無需添加好友,就能收發其他手機號用戶的5G消息。
  • WiFi6到底是什麼,它和傳統WiFi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WiFi6到底是什麼,它和傳統WiFi有什麼區別 佚名 發表於 2020-03-30 22:35:11 現在的寬帶兆數那麼高,連這手機也沒有感覺快,這是什麼呢? wifi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離不開的事物之一,那麼wifi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想必提起wifi,應該沒有人不知道的。wifi如今已經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之中。wifi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區域網的技術,連接到無線區域網通常都是需要密碼保護的,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開放的,用來方便更多人可以使用。
  • 驍龍730和730G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難不成有貓膩?
    最近因為小米CC9 Pro可能會搭載驍龍730G處理器,所以「驍龍730和730G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的話題又被重新拿了出來,今天咱們就順便聊一下,看看驍龍730G是不是糊弄人的作品。
  • 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發現很多朋友對中醫正骨、美式整脊的認識很模糊,面對這兩個名詞的時候也很疑惑,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 KN95和N95口罩到底有什麼區別?
    KN95和N95口罩到底有什麼區別?記者 | 於紫月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原文首發於2020年2月3日,原標題為《KN95和N95口罩有區別嗎?KN95口罩能否用於一線防護?丨追問新型肺炎⑩》,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使命召喚16》藍圖有什麼用 藍圖作用介紹
    導 讀 使命召喚16藍圖作用是購買武器,想要使用藍圖,需要先獲得藍圖對用的基礎武器,然後有藍圖武器的話,
  • 善用車日路模型,設計自己的人生藍圖
    周星馳的電影《少年足球》中有句話,做人要有夢想,不然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對,做人一定要有夢想,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都知道有夢想好,但所有的夢想都實現了嗎?就我自己來說好多都成了泡影,因為它們是空想。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夢想?
  • 玩客幣是什麼 玩客幣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區別介紹】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種新的虛擬貨幣玩客幣,這種 玩客幣是什麼? 玩客幣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下。  玩客幣是什麼?  玩客幣是迅雷賺錢寶團隊基於新一代「OneCloud玩客雲」智能硬體,依託共享經濟雲計算和區塊鏈技術而發行的一種數字資產。
  • 用戶角色模型|拒絕「我認為」的設計
    接著我上周《用戶體驗旅程圖 | 概念&實操&模板》的分享,現在讓我們繼續深入了解「用戶角色模型」,看看它是如何為「目標導向設計」做貢獻?如何為用戶體驗旅程圖做指引的? 一、什麼是用戶角色模型(用戶畫像)?
  • 普洱茶生茶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提起普洱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大多數人對普洱茶的了解僅限於這是中國名茶、好茶,對生茶熟茶之分並沒有過多的了解,那麼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生茶和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從毛茶特性來講,熟茶為黑褐或紅褐色,有明顯的渥堆味,湯色慄紅色、黑褐色,以紅濃透亮為優。從口感特點來講,熟茶「香醇甜滑」為主要的評判標準,口感相對生茶刺激性弱,濃稠滑軟。但二者並沒有哪個比哪個好喝之說,全憑個人口味偏好及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