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導
中鋼天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天源」,002057.SZ)11億元定增計劃有了新進展。
8月15日,中鋼天源公告披露,中國證監會對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宜出具反饋意見。中鋼天源此次擬募集資金11億元,用於年產1.5萬噸高性能軟磁鐵氧體材料及器件建設項目等4個項目。
中研普華研究員鄒志丹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上述定增項目有利於中鋼天源增強持續盈利能力,但項目也可能存在缺乏超前設計和規劃,建設周期久投資回報慢等問題。
募資擴張主業
中鋼天源為磁性材料行業的頭部企業,主營軟磁原料四氧化三錳、鐵氧體永磁器件、稀土永磁器件、金屬軟磁材料和磁應用產品。
近幾年,我國鐵氧體材料行業發展迅猛,一度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鐵氧體材料生產能力。但另一方面,市場產能分散、競爭激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近一半的生產能力集中在年產能在1000噸以下的小型企業中,年產能在1萬噸以上的只有中鋼天源、橫店東磁、北礦科技等少數企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我國鐵氧體永磁材料生產企業有340餘家,其中年生產能力在1000噸以下的企業佔45%左右,1000~3000噸的企業佔25%左右,3000~5000噸的企業約佔21%,1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幾家,約佔9%。
中鋼天源方面表示,若無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不能及時根據行業趨勢改變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其將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為此,中鋼天源通過此次定增項目來完善在磁性材料領域的布局。
對於上述定增募資事宜,中鋼天源方面未向記者作出回復,該公司人士表示,因處於半年報披露期,不便接受採訪。
鄒志丹向記者分析,此次募投項目中的年產1.5萬噸高性能軟磁鐵氧體材料及器件建設項目、高性能永磁鐵氧體綠色製造生產建設項目將進一步完善中鋼天源在磁性材料領域的布局。有利於做強做大做優主業、增強持續盈利能力。但他提醒道,項目可能存在缺乏超前設計和規劃,建設周期久投資回報慢等問題。
經營現金流與營收相背離
中鋼天源為中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在2017年,中鋼集團材料業務板塊整合將優質資產注入中鋼天源。
2017年3月8日,中鋼天源公告披露,其籌劃了2年之久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證監會審核通過。該重組方案包括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中鋼製品院、中唯公司和湖南特材三家公司100%股權及配套募集2.97億元資金。
此後,中鋼天源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1.57億元、12.79億元、13.8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87億元、1.17億元。
不過,中鋼天源在業績增長的同時,應收帳款也逐年增加。2017年至2019年,其應收帳款分別為2.94億元、3.34億元、4.6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7.89%、18.91%、22.05%。而同行業上市公司中,橫店東磁、北礦科技2019年應收帳款約佔總資產的比例均為16%。
同時,2017年至2019年,中鋼天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15億元、0.67億元和0.66億元,與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相背離。
有會計專業人士向記者分析,公司應收帳款激增會導致企業出現經營性淨現金流減少的情況,如果公司淨利潤又比較好看,這意味著企業的利潤含有「水分」。
鄒志丹向記者分析表示,中鋼天源注重渠道拓寬市場,讓公司業務規模獲得提升,但沒有加大跟客戶回收款項的結算,導致銷售規模穩定提升,而營業收入增幅沒有擴大。
「近3年,中鋼天源業務收入增長,現金流減少,應收帳款增加。2017年至2019年公司現金流是持續減少的,這可能是因為公司為新客戶和現金流困難的老客戶提供信用寬鬆策略來保證銷售的順利開展。但根本性的原因我認為還是這兩年國民經濟的下行影響比較大,客戶的現金流不充裕導致的。」鄒志丹如是說道。
中鋼天源方面表示,伴隨業務的擴展,其日常經營需要的流動資金逐步提高,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2017年~2019年,中鋼天源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4.03%、24.56%和32.56%。考慮原材料採購、加工生產、成品庫存、應收帳款等全生產流程,基於目前的資金周轉水平,預計未來三年流動資金將存在一定缺口。為此,中鋼天源擬使用約1.5億元募集資金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子公司環保違規遭處罰
除了資金之外,中鋼天源還面臨環保問題的困擾。
近年來,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持續推進,存在環境汙染問題的上市公司如履薄冰。一些違反環保規定受到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企業,IPO和重組均會受到影響。
此次證監會出具的反饋意見顯示,根據申請文件,報告期內,中鋼天源存在多項環保處罰,且部分處罰的金額較大。
中鋼天源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中鋼天源(馬鞍山)通力磁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力公司」)和中鋼集團鄭州金屬製品研究院有限公司馬鞍山分公司(以下簡稱「中鋼製品院馬鞍山分公司」)於2019年8月分別收到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書。
其中,2018年6月,通力公司在中鋼天源6號廠房投資91717.76元建設了磁瓦酸泡、超聲波清洗及包裝生產線,該項目未履行環評審批手續即投入生產。另外,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強酸性液體經廠房西北側牆壁孔洞,流入廠房外綠化帶及雨水溝等問題。為此,通力公司合計被處罰款60.23萬元。
另外,中鋼製品院馬鞍山分公司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於2019年6月投資127.55萬元引進1套油淬火鉛回火加熱設備、1套拋丸機、2臺倒立式拉絲機,建成一條氣門彈簧鋼絲生產線。
同時,中鋼製品院馬鞍山分公司年產1萬噸高品質金屬製品產業升級項目生產線已開始調試生產,但2條生產線中的鉛回火工序未建設廢氣處理設施,2條生產線鉛回火工序廢氣處理設施未完全建成,不具備廢氣收集處理作用,表面處理生產線需要配建的酸化、磷化廢水處理站建設進度滯後,僅完成混凝土結構,設備尚未安裝。
因違反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未設置規範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和危險廢物識別標誌、在土坑內傾倒排放危險廢物造成危險廢物滲漏、多數汙染防治設施未建成,中鋼製品院馬鞍山分公司合計被處罰款42萬元。
一位證券律師向記者分析,環保違法情節對於定增案是否構成實質性障礙,法律法規上並無明確規定。畢竟關鍵是應考慮上述環保違法行為是否構成重大汙染、是否持續、是否仍存在潛在風險,公司的未來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響(如影響環保資質),如存在則對本次定增案存在不利影響。反之,則不存在不利影響。
(編輯: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