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羅馬帝國滅亡真相,您絕對想像不到!

2021-01-09 夏曼說人文

在歐洲的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聞名遐邇的大帝國,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羅馬帝國了,然而,自鼎盛時期100多年以後,古羅馬帝國卻每況愈下,內外徵戰頻繁,人口減少,城市衰退,國民飽受貧困之苦。那麼除了這些原因以外,古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還有哪些?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國外某些化學家認為,古羅馬帝國喪身於鉛的手中。因為鉛在古羅馬帝國身價遠遠高於現代,用它製作的鈣即器皿(如瓶、杯、壺)和含鉛化妝品,式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享用的。而當時的下層平民也並非於鉛完全無緣,當時城市用於輸送飲用水的水管就是用鉛作成的。羅馬貴族喝葡萄汁時愛撒鉛粉,喝出不孕症。古羅馬墓群中發現鉛屍,含鉛量是正常人的80倍之多。鉛是一種金屬,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它也是一種毒素,從出現就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從東方到西方,從遠古到現代,它的危害存在了千年。它悄無聲息地在人們血液中蔓延,將古老的羅馬帝國推向歷史盡頭。

後人所仰慕,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與物質遺產。羅馬軍團曾是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之一,漢尼拔、斯巴達克等著名統帥、軍事天才均敗於他們的標槍與利刃之下。但是,羅馬帝國迅速衰敗,龐大軍團不堪一擊,「永恆之城「轟然倒塌。這其中固然有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因素,鉛中毒也是打垮羅馬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羅馬人發達的冶金技術以及對使用金屬鉛的偏愛為羅馬帝國的衰敗種下了可怕的種子。他們把金屬鉛廣泛應用於建築、軍事、裝飾上。除此之外,鉛還被當作貴重金屬蔓延在古羅馬貴族生活的各個方面。鉛開始被大量用以製作各種玩具、鑄像、戒指、錢幣、化妝品、藥品和顏料。各種餐具、廚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鉛質材料。

公元前2世紀,隨著希臘先進釀酒及烹飪技術的引入,鉛質的酒器成為羅馬貴族階層的日用珍貴器具。古代希臘和羅馬人使用的葡萄糖漿用葡萄汁製成,製作葡萄糖漿必須在鉛鍋中熬煮,為防止燒焦,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不斷加熱和翻炒,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糖漿中的鉛含量。此類糖漿中的鉛含量高達240~1000mg/L,而一茶匙約5ml的糖漿就足以引起慢性鉛中毒。當葡萄汁太酸時,他們就加入鉛丹以減少其酸味;葡萄糖漿一般貯存在濃縮到1/3的雨水中,由於雨水是從鉛質屋頂收集並貯存入鉛桶中,經長時期的煮沸濃縮,水中的鉛含量相對更高。最後,這樣一杯融合了鉛和各種雜質的葡萄酒被倒入含鉛的酒器中,最終被縱情於醉酒的羅馬人飲下。

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人們從毒理學、生命統計學、考古學、古骨、食譜、炊具等各個方面探討了古羅馬帝國和鉛中毒的關係。科學家們發現,酒和葡萄糖漿是古羅馬貴族鉛暴露的重要來源,也是隱藏得極為隱蔽的一個最重要的殺手。羅馬貴族們在愛喝的葡萄汁中加入鉛粉,可以除掉酸味,還可使酒醇香甘甜;有輕瀉作用的蜂蜜在鉛質容器中加熱,會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成了止瀉劑。用現在的科學來解釋,葡萄酒不發酸,是由於生成了帶甜味的醋酸鉛,鉛能殺死發酵的微生物;加熱蜂蜜止瀉是因為溶出的鉛抑制消化道的運動,這其實是一種毒性反應。

鉛毒在古羅馬文明中扮演著殺人於無形的狠角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無法逃脫厄運。在羅馬,就連供應城市生活用水的送水渡槽也由陶器和鉛管組成。據歷史記載,僅建造裡昂的一個泵站,就用掉了12000噸鉛。古羅馬人引以為豪的文明生活全部籠罩在了鉛的陰影下。這些管道雖然極大地方便了羅馬人的日常生活,但溶解於水裡的金屬鉛微粒,被喝進羅馬人的身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富集於人體的骨髓和造血細胞裡,特別是孕婦通過胎盤把金屬鉛離子輸送於胎兒的血液之中,極大地毒害了羅馬人的一代又一代人,損壞了他們的腦細胞,破壞了他們的骨髓,損壞了他們的生殖能力,侵蝕了他們用斯巴達人方式練就的強健肌體,弱智與羸弱使他們成為「地中海病夫「。

在公元前30年到公元220年期間,30位統治羅馬帝國的皇帝和皇位篡奪者中,有19位皇帝嗜好嚴重鉛汙染的菜餚和酒混合物。蓄積在羅馬人體內的鉛毒在下一代人中充分發揮了殺傷力。古羅馬特洛伊貴族35名結婚的王公有半數不育。其餘人雖能生育,但所生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是低能兒和痴呆兒。古羅馬貴族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鉛毒使古羅馬上層階級的人數不斷減少,貴族子弟的文化和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差。古羅馬帝國最終走向分裂滅亡。1969年,一支考古隊在英國南部賽倫塞斯特挖掘出一座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的古羅馬墓群。

不同於以往的羅馬古墓發掘,這裡有一個驚人的現象。墓群裡分布著450具骸骨,大部分骸骨上都附著有形跡可怖的黑斑,這是沉積於骨骼中的鉛與屍體腐爛時產生的硫化氫生成的硫化鉛黑斑。經過化學測定,這些屍骨的含鉛量是正常人的80倍之多。據考古學家發現,古羅馬人的遺骸中含有大量的Pb2+,這是因為一方面Pb2+直接進入人體,另一方面,古羅馬人的飲水中富含CO2,它於鉛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酸式碳酸鉛,然後進入人體,於骨骼中的鈣發生置換反應,並引起種種慢性疾病,如消化功能紊亂、腹肌痙攣、貧血、視力障礙、神經麻痺、精神錯亂等。難怪在公元1世紀時統治古羅馬的諸君主都患有這樣那樣的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古羅馬貴族的平均壽命還不到25歲!試想,這樣的健康狀況,怎能運籌帷幄、馳騁疆場、定國安邦呢?

由於生物自然屬性的進化和文化的宣染與強化,「白色為美「不僅進入人的生物基因,而且成為一些民族的文化基因。於是,人們便用各種手段來使自己的膚色變白,也凸顯其美。但是,在歷史上和今天,人們為了美而以各種手段使自己的膚色變白卻有很多脫離或遠離自然,結果不僅不美,而且還遠離了健康,並造成悲劇。在攻佔古希臘後,古羅馬人發現,塗鉛的器皿不再像銅器那樣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生出令人厭惡的綠鏽;如果把鉛粉加入羅馬人愛喝的葡萄酒中,可以除掉酸味並使酒醇香甘美;把蜂蜜加到這類閃光的容器中加熱,還可以止瀉治病。

更讓古羅馬女性看重的是,鉛粉可以製成化妝品,能使女性的皮膚變得白皙細嫩,更為漂亮。於是,古羅馬女性樂此不疲,長期使用鉛來美白皮膚,使得鉛蓄積在骨骼和軟組織中、特別是腦中,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下降,幼兒智能低下,行動異常。蓄積在羅馬人體內的鉛毒在下一代人中充分發揮了殺傷力。古羅馬特洛伊貴族35名結婚的王公有半數不育。其餘人雖能生育,但所生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是低能兒和痴呆兒。幾代以後,羅馬皇室就再也找不到嫡親的可以傳位的子女了。於是羅馬統治集團日益衰退,羅馬帝國遭遇滅頂之災。

相關焦點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赫赫有名的帝國——羅馬帝國。在公元前十世紀初,從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了古羅馬文明,隨後古羅馬不斷發展,一共經歷了兩個時代,分別為羅馬王政時代和羅馬共和國時代。在一世紀前後,古羅馬開疆闢土,用戰鬥力超強的軍隊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古羅馬帝國。
  • 這裡是古羅馬建築中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羅馬競技場大致建於公元70-公元82年。競技場位於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市的中心區,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
  • 羅馬帝國的滅亡與中國有關嗎?——西羅馬篇
    答案五花八門的,文藝復興、羅馬假日、足球、教皇、威尼斯、競技場、斯巴達……其中有一個回答很特殊,遭到網友炮轟,原諒我找不到原來那條微博了,大意如下:中國摧毀了兩個羅馬帝國,這是有仇嗎?網友大概並無惡意,只是這個說法在新冠期間還是有些敏感,四毛整理一下關於羅馬帝國滅亡的頭緒。歷史上的羅馬帝國有兩個,分別是被日耳曼人滅掉的西羅馬帝國(前27-476),和被奧斯曼土耳其滅掉的東羅馬帝國(396-1453)。
  • 今天的義大利與古羅馬帝國,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繼承關係
    提起古羅馬帝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它奠定了今天西方文明的基礎。後來分裂為東西羅馬後,這個西羅馬帝國很快就滅亡了,而東羅馬帝國卻能夠像我們東方的王朝一樣,一直延續了長達1000多年之久。後來,歐洲各國都搶著說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比如說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當然這種繼承關係是建立在西歐國家主觀認為西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的前提下的;拜佔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爭相做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當然這種觀點也是建立在東歐國家主觀認為東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繼承者的前提下的。後世普遍認為它們都稱不上羅馬帝國繼承者,甚至說神羅是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
  • 已經滅亡的東羅馬帝國,到底屬於今天哪個國家的歷史?
    東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一個國家,建立於公元395年,滅亡於公元1453年,國祚1058年,因國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佔庭而別稱拜佔庭帝國。 也許很多人對於東羅馬帝國存在一個誤會,東羅馬帝國不是從建立到滅亡都一個朝代統治,而是前前後後有12個朝代統治過東羅馬帝國,所以東羅馬帝國不是一個朝代,而是一個國家,就好比如我們中國,前前後後有多個朝代統治過是同樣的道理,這是歷史對於國家和朝代的區別,不能混淆。
  • 「喝」死的古羅馬帝國,重金屬中毒如此可怕
    廢話不多說,古羅馬帝國到底有多強,直接上版圖:2世紀羅馬帝國版圖從圖上可以看出,巔峰時期的古羅馬帝國版圖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大陸,從公元前9世紀初,一直持續到公元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一直雄踞在世界的西方
  • 開創黃金時代,「復闢」古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內外政策
    自東西羅馬帝國從公元4世紀分道揚鑣起,西羅馬帝國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個世紀就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僱傭軍滅亡了,但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依舊在風雨飄搖中佇立了近千年的時光。在西羅馬滅亡後的第七年,在拜佔庭的託萊索誕生了一個將帶領東羅馬走向輝煌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查士丁尼,是拜佔庭第一個「黃金時代」的開創者。
  • 羅馬帝國衰亡史:回顧羅馬帝國怎麼滅亡?
    羅馬確實給人類文明帶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但是羅馬帝國的衰落問題,卻依舊是一個謎團。是個謎團,並非因為原因不可探尋,而是原因太過複雜。似乎我們也無法真正知道羅馬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衰落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由多種誘發因素集中爆發造成的。在大部分人看來,最普遍的是羅馬因腐敗而導致的滅亡。但是羅馬自始至終也並非清清白白,腐敗在羅馬社會當中一直存在。
  • 羅馬帝國滅亡後,變成了現在哪些國家?數量驚人,整整43個!
    在世界歷史上,羅馬帝國創下的輝煌文化,一直讓人讚嘆不已。在國土面積上,羅馬帝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王國之一。那麼,羅馬帝國為啥會滅亡?都涵蓋了現今的哪些國家?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建立於公元前27年,滅亡於1453,綿延國祚1000多年。
  • 羅馬帝國滅亡,究其原因,是什麼?
    羅馬帝國的覆滅是一種長期歷史進程導致的多種原因。 首先談論政體:早期羅馬是由「共和國」組成的民主政體,但是由於長期軍事擴張造成政治壓不住「軍權」的情況。
  • 為何東羅馬長存上千年,西羅馬不到兩百年滅亡
    驍勇善戰的古羅馬人,曾將勝利的腳步曾遍布歐亞非,在不斷的殺伐擴張中,使得古羅馬帝國一段達到了巔峰。隨著羅馬帝國的鼎盛發展,皇帝的政務也越來越繁忙,「戴克里先」於是把羅馬帝國劃分成了東、西兩處,每一處都由一位大皇帝和小皇帝負責管理,因此羅馬帝國相當於有四位皇帝。
  •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專家們終於給出了結論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專家們終於給出了結論一說到歐洲歷史,就離不開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羅馬帝國,其是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多年,羅馬帝國不僅僅是軍事力量強大,其他方面諸如藝術、建築等方面也是非常的優秀,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國家。
  •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殘存的東羅馬帝國有哪些歷史貢獻?
    昔日將地中海圍成內湖的羅馬帝國在39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亡,東羅馬帝國繼續苟延殘喘,然而人們卻賦予它很高的歷史地位。《全球通史》認為「回顧歷史,拜佔廷(即東羅馬帝國)顯然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 漢朝與羅馬帝國均滅亡,為何一個就此消失,一個能偉大復興?
    漢朝滅亡了中華還能崛起,為什麼羅馬帝國覆滅後,卻再也沒有出現漢朝和羅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們也總是習慣性的拿它們對比。漢朝滅亡以後,經過多少次的更新換代,最終成立了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我們中華經歷重重,現在的發展越來越好。
  • 對金屬鉛的喜愛,最終種下滅亡的禍根
    金屬鉛開始流行於古羅馬帝國由於在羅馬帝國中,有著實力強勁的軍隊以及嚴苛的法律,因此羅馬帝國無論從戰爭能力還是國家治理方面,都有著巨大成就。在這種強大國力的支撐之下,羅馬帝國也逐漸稱霸了地中海地區。隨著古羅馬帝國的不斷發展,冶金行業在此時的羅馬國中也得到了大範圍應用,在當時的羅馬人看來,金屬鉛就是上天賜給他們的寶藏,因此在羅馬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金屬鉛的應用無處不在。從建築到裝飾,從軍事到生活,金屬鉛都是古羅馬人追捧的對象。隨著釀酒技術的出現,葡萄汁也成為了古羅馬帝國中的一種流行飲品。
  • 人文課堂|傳承千年的東羅馬帝國被誰滅亡?
    奧斯曼人打仗非常厲害,他們向東吞併羅姆蘇丹國的大部分舊地,向西則對東羅馬帝國大打出手。1331年攻佔了重鎮尼西亞城,1354年更趁著東羅馬帝國內部紛爭,渡過海峽,佔領了歐洲東南角的加利波利半島。隨後,奧斯曼王國就以加利波利半島為根據地,大舉進攻歐洲。
  • 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不再有信仰——重新思考羅馬帝國的滅亡之說
    其中對於羅馬帝國如何衰落的問題,一直是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以及外族入侵,政府的貪汙腐敗等各個方面論述了羅馬衰落並滅亡的原因。我們可以知曉羅馬的衰敗、墮落、滅亡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它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很多種誘因集中爆發而造成的客觀事實。但是這麼多種原因內是否有幾個共性特徵?
  • 羅馬帝國、東羅馬(拜佔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
  • 從農業科技角度,分析秦漢帝國古羅馬帝國農業經濟思想,重農抑商
    導語:秦漢帝國與古羅馬帝國,誰農業科技發達?在時間軸上,與東方秦漢帝國相對應的是,囊括整個地中海地區以及英格蘭半島的古羅馬帝國,秦漢帝國與古羅馬帝國共同構成了世界歷史的軸心,這兩個繁盛幾百年的盛世文明是其它各國民族所望塵莫及的,本文從農業科技角度入手,對比分析一下秦漢帝國與古羅馬帝國的農業經濟思想。
  • 任行:論文推介 | 啟蒙的代價——試為羅馬帝國衰亡過程中的基督教正名
    政治的邏輯與層累地造成的附加解釋可能反而使得我們去歷史真相更遠,我們且來看羅馬帝國在西部領土轟然倒塌之後基督教的作為。       羅馬被稱為永恆之城,在西方人的思維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從蠻人把永恆之城攻破之後,相當長時間內,西方人在思想上是難以接受的,種種幻滅感充斥著時人的思想。而這時,正是基督教神學家擔任起了從精神信仰上重建帝國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