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將地中海圍成內湖的羅馬帝國在39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亡,東羅馬帝國繼續苟延殘喘,然而人們卻賦予它很高的歷史地位。
《全球通史》認為「回顧歷史,拜佔廷(即東羅馬帝國)顯然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一個貢獻是,它起到了保護盾的作用,使保護盾後面的西方能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文明。這一有利條件的全部意義,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後變得非常清楚,土耳其人攻陷該城後,不到半個世紀便抵達歐洲的中心,包圍了維也納。同樣重要的是,拜佔廷還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幾個世紀以來,拜佔廷一直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經濟發動機,而它的貨幣則是國際標準交換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對於使西歐擺脫其封建的自給自足經濟,對於使義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業的道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文化領域,拜佔廷挽救了古代文化藝術珍品,並將它們同她自身的遺產一起傳給了子孫後代。拜佔廷傳下了由查士丁尼編纂的羅馬法,傳下了只是近來才得到正確理解和評價的一門宗教藝術,以及由認真的學者們加以匯集、注釋和保存的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的文學、藝術名著。最後,拜佔廷對東斯拉夫人來說,就如同羅馬對日耳曼人而言一樣,是偉大的教育者,是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1)時間上: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拜佔廷帝國又存在了近千年,成為跨越古代、與其他中世紀新興國家並行發展的又一大文明。(2)從地理上:自公元5世紀至15世紀,拜佔廷帝國是歐亞大陸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位於黑海海峽上的君士坦丁堡更是扼守這個通道的咽喉,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3)在經濟上:幾百年來拜佔廷一直是地中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它的貨幣是當時國際貿易通用媒介,這有利於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
(4)在文化上:其一,拜佔廷文化本身兼收並蓄,長期呈現出繁榮燦爛之勢,其在宗教、文史、建築藝術等領域中所取得的諸多成就,是人類中古文化長河中熠熠閃光的珠玉,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其二,拜佔廷文化對斯拉夫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其三,作為希臘羅馬文明的繼承者和保存者,拜佔廷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它給近代西歐帶來政治觀念、法律原則、文學藝術形式、學術精神和生活方式,特別給西歐人文主義者提供了文化來源和復興古典文化的重要形式,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全面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