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2021-01-12 澎湃新聞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2021-01-12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Benjamin,Placket 絲路遺產

紐約歷史學會的這幅畫描繪了羅馬帝國的衰亡。

在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皇帝的勢力範圍可以從英格蘭北部雨水浸透的丘陵一直延伸到沙烏地阿拉伯炎熱的沙漠。但這個偉大的帝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衰落的?羅馬為什麼會滅亡?

事實證明,這答案並不簡單。一些人認為,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直到中世紀,羅馬帝國才走下歷史舞臺。這樣不同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哪個羅馬作為探討對象。據在線歷史頻道HistoryHit報導,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即西羅馬帝國與拜佔庭帝國。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而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為首都。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University)歷史學副教授克裡斯蒂娜·塞薩(Kristina Sessa)說:「我們更傾向於認為拜佔庭是一個與羅馬分離的民族和國家。但他們自稱為『Romanoi』,並且認為自己是羅馬政府的公民。」

這兩個由羅馬帝國分裂而來的管轄區域,卻在接下來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不同的命運走向。西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各個省份都遭受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失修。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東羅馬帝國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保持著相對的繁榮。「你需要區分這些不同區域的軌跡,」塞薩告訴Live Science。

西羅馬的崩潰是由於中央集權的逐漸喪失。有時是由於遭到非羅馬部落的入侵,有時因為內部的叛徒煽動造反。很難確定西羅馬從何時開始失去對特定領土的控制。與20世紀帝國的非殖民化不同,當時很少制定或籤署獨立宣言之類的文件。然而,在公元460年到480年之間,一些標誌性的戰役過後,西哥特人佔領了現在法國的大部分地區。儘管如此,西羅馬的衰落仍然是一個相當緩慢、模糊的過程。殖民地一個接一個地擺脫羅馬皇帝的統治,越來越多的地方自治的領導人開始掌權。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自治者都是是帝國的的篡位者,他們利用政變奪取政權,」塞薩說。在其他情況下,這些自治區由所謂的蠻族政權領導。但法蘭克人、撒克遜人、汪達爾人等並不僅僅是蠶食弱小羅馬的外國侵略者,而是從內部瓦解。塞薩說:「教科書上那張地圖上畫出的所有入侵者都是從外國進入並佔領帝國的進攻方向,是完全錯誤的。」許多入侵者其實是由已經為羅馬帝國工作和服務了好幾代人的蠻族士兵組成的聯盟。

塞薩說:「這些士兵在最初的羅馬帝國,或是西羅馬帝國生活沒有幾百年也有幾十年了。」長時間的生活給了蠻族學習羅馬戰術和專業知識的機會,然後他們用這些來對付羅馬帝國,導致羅馬人在軍事上的一系列慘敗。「羅馬的邊界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邊界。那只是一個羅馬的影響力稍弱的地區,人們都可以自由地走動,」她說。

在這種情況下,邊界很容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收縮。塞薩說:「沒有了中央政府,西部大部分地區就不再定期收稅,這顯然對軍隊產生了影響。」日益減少的稅收使得羅馬越來越難以召集足夠的軍團來收復被入侵者佔領的土地。

當西羅馬帝國瀕臨潰散時,東羅馬帝國卻在繼續繁榮。塞薩說:「相比之下,東羅馬將力量鞏固併集中在君士坦丁堡周圍。」然而,東羅馬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入侵造成的。「東羅馬帝國在7到8世紀經歷了類似的政治分裂,但與西羅馬不同的是,分裂是由外部的波斯人、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造成的。」她補充道。直到1453年,奧斯曼帝國洗劫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才宣告終結。

原文刊登於Live Science

譯者:IICC-X馬正午

校對:IICC-X李爾吾

原標題:《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羅馬帝國為何驟而隕落?
    羅馬帝國此時已基本上斷裂為東西兩大板塊,東部區域相對穩定,也有可靠的稅源,而西部區域則反覆遭受著蠻族部落的侵襲。最初,匈人部族跟其他蠻族部落一樣,為羅馬帝國輸送僱傭兵,但隨著後者的加速衰落,兩者之間的關係先是變得平等,而後更有前者凌駕於後者的態勢。羅馬帝國每年需向匈人部族繳納特定數額的黃金歲貢,還需承諾不再接收來自匈人部族的叛逃者。
  • 羅馬帝國縱橫歐洲500年,最後咋衰落的?不能全怪蠻族日耳曼人
    一、羅馬帝國衰落的內部原因 羅馬帝國內部的貴族和官僚人數龐大,生活奢靡,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帝國就不得不向平民徵收重稅。而長期被剝削的平民,可想而知對統治階級的貴族老爺們有多麼痛恨。可以說,在蠻族入侵之前,羅馬帝國內部早已矛盾重重,階級矛盾已經到了非常尖銳的地步。
  • 加拿大市長:如同目睹羅馬帝國的衰落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媒的報導,現在就連緬甸、柬埔寨這樣的窮國都開始可憐美國,加拿大市長邁克·布拉德利更是表示稱:"這就像在目睹羅馬帝國的衰落。"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多數國家都已經禁止美國遊客入境,雖然世界上給美國免籤的國家多達130個,而現在由於美國疫情泛濫,那個號稱拿著一張美國護照走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也怪不得連緬甸這樣的小國都開始可憐美國,走到今天這步完全是美國自己咎由自取,也正如加拿大市長所說,現在看美國就如同目睹羅馬帝國的衰落。
  • 狄奧多西皇帝為何要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狄奧多西皇帝,是羅馬帝國公元4世紀末的君主。其在位期間,最後一次統一羅馬帝國。而他在晚年卻將自己親手統一的帝國,一分為二。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成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幼子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在不盛行均分繼承制的羅馬帝國,這種做法是史無前例的。
  • 漢朝與羅馬帝國均滅亡,為何一個就此消失,一個能偉大復興?
    漢朝滅亡了中華還能崛起,為什麼羅馬帝國覆滅後,卻再也沒有出現漢朝和羅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們也總是習慣性的拿它們對比。漢朝滅亡以後,經過多少次的更新換代,最終成立了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我們中華經歷重重,現在的發展越來越好。
  •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歐洲為何沒有奪回君士坦丁堡?
    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拜佔庭,改名為新羅馬。從此,這座城市開始了它輝煌的千年歷史,君士坦丁的名字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直到1453年帝國隕落的那天。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並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羅馬帝國的事跡可謂是十分勵志。當時羅馬帝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漢代中國,為世界的一極。但由於帕提亞帝國(安息)和貴霜帝國的阻礙,兩位大佬一直沒機會扳一下手腕。然而再龐大的帝國也終究擺脫不了自然規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實力大損。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人民起義和蠻族入侵中走向了滅亡。
  • 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他們也挑起戰爭和擴張,不斷擴大版圖,成為了強大的羅馬帝國。在公元二-三世紀,他們的版圖到達了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人力可以到達的範圍——南到整個地中海,北到萊茵河、多瑙河,西到英格蘭島、東到今日之西亞。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鼎盛之後,羅馬帝國也開始走向衰落和分裂。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為了將「羅馬」的影響力帶到全歐洲,羅馬共和國和日後羅馬帝國的歷代領導人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羅馬帝國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了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和中國大漢帝國遙相呼應,羅馬帝國甚至進入中國的史書,被稱為「大秦」。 或許在西漢時代中國人的眼中,羅馬的實力配得上西漢之前一統華夏的秦帝國。所以,當時的國人也就把迅速擴張地盤的羅馬帝國稱為「大秦」。
  • 為何羅馬帝國的貴族們往往受制於地位低下的奴隸?
    引言在羅馬帝國建立之初的兩百年時間裡,奴隸制的社會制度尚未成為社會發展的阻礙,反而還推動了生產力的進步,尤其體現在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以及農業用具的改變。在生產用具方面,高盧地區有割谷機和打穀機出現,農業生產技術方面,對於原本的灌溉系統進行了改善,使得小麥的產量大幅提高,成為了羅馬帝國糧食的來源。
  • 羅馬帝國衰亡史:回顧羅馬帝國怎麼滅亡?
    羅馬確實給人類文明帶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但是羅馬帝國的衰落問題,卻依舊是一個謎團。是個謎團,並非因為原因不可探尋,而是原因太過複雜。似乎我們也無法真正知道羅馬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衰落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由多種誘發因素集中爆發造成的。在大部分人看來,最普遍的是羅馬因腐敗而導致的滅亡。但是羅馬自始至終也並非清清白白,腐敗在羅馬社會當中一直存在。
  • 千年拜佔庭的隕落:歷經兩大黃金王朝,失去軍事保障後走向衰落
    公元324年,繼任羅馬皇帝的君士坦丁大帝,在經過了激烈的帝國統治戰爭之後,終於脫穎而出,並且成為了羅馬帝國公民和政治勢力公認的皇帝。這好像表明經過了分裂威脅的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時期終於又穩定了統治基礎,但這也僅僅是表面現象。
  • 歐洲最傳奇的家族,曾叱吒風雲數百年,卻因近親結婚走向衰落
    而在歐洲歷史上,就曾有一個家族,因貴族聯姻而興,也因近親結婚而衰落。從13世紀開始,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崛起,貴族魯道夫一世,被推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依靠著不斷的政治聯姻,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分枝散葉,不斷強大。
  • 羅馬帝國分裂的內因:地理上的支離破碎和拉丁與希臘的文化對抗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米蘭去世,從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分別由他的兩個兒子進行統治,此後,兩大帝國再也沒能走向統一。時過境遷,我們難免會思考這樣一個歷史疑問:這個強大的帝國最終為何走上了分裂的不歸路?
  • 拜佔庭帝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為何竟被徹底希臘化?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卻不再像當年的那個羅馬拉丁式的國度,反而越發像一個希臘式的國家。拜佔庭,這個傳承著羅馬帝國衣缽的國度,為何會走向徹底的希臘化呢? 01 精神上的希臘人公元前後,羅馬帝國徵服了巴爾幹半島上的希臘城邦,並將當地劃為數個行省。
  • 從羅馬帝國衰亡到羅馬世界轉型 :晚期羅馬史研究範式的轉變
    他們將羅馬帝國衰亡當做一個理所當然的歷史事實,不加質疑,而是關注羅馬帝國為何衰亡。甚至有學者認為羅馬帝國的建立就意味著衰亡,其代表人物有美國中世紀史家林恩•桑戴克和古典學家沃爾班克(F.M.Walbank)。桑戴克說:「至於如何精確地解釋偉大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史料缺乏。
  • 從黃金時代走向危機,羅馬帝國三世紀的經濟、政治可謂險象環生
    羅馬帝國時代的歷史(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可分為前期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至公元283年)和後期羅馬帝國(公元284年至公元476年)兩個時期。前期羅馬帝國時代,是羅馬奴隸制社會的全盛時期,政治上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經濟上有著繁榮的景象,尤其是安敦尼王朝統治時期(96年至192年)。
  • 條頓堡森林戰役:強大的羅馬帝國為何慘敗給日耳曼人
    公元9年羅馬帝國日耳曼行省的總督瓦盧斯率軍徵討日耳曼人,結果在條頓堡森林慘敗,三個羅馬軍團全軍覆沒,瓦盧斯也羞愧自殺。當時羅馬帝國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軍團裝備精良,英勇善戰,橫掃亞歐非無敵手,日耳曼人只是散居在萊茵河北的原始部落,為何強大的羅馬軍團會在條頓堡森林慘敗,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羅馬尼亞,和羅馬帝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羅馬尼亞又和羅馬帝國是什麼關係呢?一、羅馬帝國徵服達契亞公元前753年,義大利半島西南部的臺伯河邊上,一座名叫羅馬的城市建立起來。公元前27年,屋大維加冕為皇帝,羅馬帝國誕生。到公元180年,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整個地中海被其領土包圍,變成了帝國的內湖。
  • 為何說專制建國,民主守國?安敦尼標誌著羅馬帝國「黃金時代」?
    前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實要從屋大維時期確立的元首制算起,當時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君主專制,但是在屋大維的實際施政方針和機構改革上已經完全體現出了君主專制濃厚的色彩。繼屋大維之後,統治羅馬帝國的是克勞狄王朝,存在了54年,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於屋大維建立起來的君主專制進行了大規模地強化。並且在屋大維時期尚不健全的專制機構進行了重新構建,如樞機處、財務處和司法處,這成為克勞狄王朝進行君主專制的重要工具。克勞狄王朝雖然不能說是羅馬帝國時期最強大的王朝,但是對於帝國內部改革和外部擴張方面還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