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2020-12-14 騰訊網

國慶節帶著喜歡中國長城的朋友們去歐洲旅遊,當然要不失時機地去看看2000年前的德國長城遺址,並且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重要領地布拉格遊玩兩日。

神聖羅馬帝國古都之一:布拉格

神聖羅馬帝國古都之一布拉格

羅馬帝國遺址

羅馬帝國遺址

這下子小夥伴們的世界歷史知識全凌亂了,羅馬帝國的遺址為什麼在德國?神聖羅馬帝國又是哪個國?

別說小夥伴們,即使我自詡「德國通」,經常也會對很多歷史遺蹟屬於「羅馬帝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傻傻分不清。更何況中間還夾著「法蘭克王國」「法蘭克帝國」,還有這個王朝、那個王朝。真是越說越亂。

——能不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些?

好吧!試試看——

要說德國之所以要從羅馬帝國說起,是因為曾經德國這片土地,一大片屬於羅馬帝國。

公元前500年前後,生活在亞平寧半島的多個部族——自古在這裡的、後來從地中海來的自稱特洛伊島上的後人,以及來自西北方的凱爾特人等部族的人們,組成了羅馬共和國。

他們選出了賢德的國王。他們崇尚和學習希臘文明。

他們也挑起戰爭和擴張,不斷擴大版圖,成為了強大的羅馬帝國。在公元二-三世紀,他們的版圖到達了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人力可以到達的範圍——南到整個地中海,北到萊茵河、多瑙河,西到英格蘭島、東到今日之西亞。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鼎盛之後,羅馬帝國也開始走向衰落和分裂。

——先是羅馬帝國分成了東西羅馬帝國。後來西羅馬帝國宣布解散。解散之後,曾經歸順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的部族得到發展。生活在萊茵河區域的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並擴張。

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查理一世,Karl der Gro e,公元742-814年)的統治下達到鼎盛。西羅馬帝國雖然解散,但是羅馬的教皇依然權威至高無上。

然而有人想推翻教皇!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因出兵義大利幫助教皇平息叛亂恢復教皇職位有功,於是被教皇加冕,教皇說:

——你,就是昔日那光榮的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

從此,法蘭克王國變成繼承了「羅馬帝國的衣缽」,有了延續「西羅馬帝國」的合法性。仿佛,西羅馬帝國借著法蘭克帝國的興起得到了重生。

法蘭克帝國在查理大帝手裡也得到了發揚光大。版圖在興盛階段擴大到相當於今天的法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奧地利以及德國、義大利的大部分地區。

可惜,到了查理大帝的孫子輩,帝國也開始走向衰落。先是被幾個兄弟一分為三。變成「東」「西」「中」三個法蘭克王國。後來,公元911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孩童路易」駕崩無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

在德國黑森小鎮Weilburg的博物館裡講述了康拉德的故事

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歷史的開始。這時的王國領土大致包括今日的荷蘭、德國、瑞士、奧地利。出生於威爾堡的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一世任期很短(公元911-918年),其時內有勢力強大的薩克森王國的叛亂,外有其他部族入侵。康拉德為保全家族,去世時特立遺囑將王位讓給了強大的薩克森公國公爵亨利一世。所以很多人誤認為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是德意志王國的第一任國王。

康拉德立遺囑讓後人放棄王位,讓賢薩克森公爵

這就是小鎮威爾堡,這個今天在德國人看來只是個山清水秀的旅遊療養小鎮的地方,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

古城威爾堡的皇家歷史

公元962年,教宗加冕奧託一世為「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王國改稱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從那時候一直延續到1806年,近千年的歷史,更加使得德國到處都是「羅馬」的影子。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和羅馬沒有多大的關係了。日耳曼人要將自己的建立的國家戴上「羅馬」的帽子,這樣,才覺得自己是「合法」的,由此也可見「羅馬帝國」老而不死、死而不亡的影響力了。當然,對於熟悉中國歷史的我們來說,這種行為是很容易理解的。

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比今日德國版圖更大,捷克首都布拉格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四世時期(公元1345—1378年)的京城。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辦公的地方。

在查理五世(1500-1558)之後,神聖羅馬帝國逐漸衰落,諸侯邦國各自為政,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班貝格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主教的駐地,威嚴的主教教堂建於1004年亨利二世時期。目前的教堂完成於13世紀。

神聖羅馬帝國古城班貝格

為什麼有那麼多古城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都城呢?

在Weilburg博物館工作的德國朋友Ralf告訴我,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沒有固定的首都。實行的是」行宮「執政的方式。皇帝並不固定在一個城市辦公,而是過幾年年就換一個城市。所以,很多城市當過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比如我們已經去過的班貝格,還有本文提到的早已不屬於德國的布拉格。之後,我們還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城市。

這是不是聽起來很酷呢?

實際上,神聖羅馬帝國,應該叫「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簡稱「德國」才對了。而「神聖羅馬帝國」這個簡稱,卻把非常重要的「德意志民族」這個前綴給省略了,這使得如我等這樣的普通人,自然望文生義,認為「神聖羅馬帝國」只與羅馬帝國相關,與德國何幹?

至於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延續千年的故事,當然也是波瀾壯闊精彩有趣,你今天走到中、西歐哪個歷史古城幾乎都能與之扯上關係。

當下你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不能去,正好先讀萬卷書。等以後去歐洲旅行,你了解了更多羅馬帝國、了解神聖羅馬帝國,那些古城才會讓你看到更多意思。

相關焦點

  • 羅馬帝國、東羅馬(拜佔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
  • 卡洛斯二世統治時期的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結束了合作關係
    德國通史:法國,帝國與之爭霸歐洲大陸歡迎來到百家號顧繡聊歷史,顧繡和大家聊聊西班牙,帝國與之結束了合作關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神聖羅馬帝國產生的重要後果之一,是使奧地利與西班牙脫離了政治聯繫。雖然幾經努力,但是在戰爭結束後的初期,皇帝沒有能夠恢復兩者之間以哈布斯堡家族為紐帶的合作關係。1556年,卡爾五世,或稱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戴在弟弟費迪南德一世的頭上,並將西班牙王位讓予兒子腓利普二世,同時確定雙方不可互換繼承。由此而始,哈布斯堡王朝分別在東方的神聖羅馬帝國和西方的西班牙王國延續統治。
  • 東羅馬帝國為啥又叫拜佔庭帝國,原來和德國有關係,理由很可笑!
    提到東羅馬帝國,人們就會想到這個國家還叫做拜佔庭帝國。那麼,東羅馬帝國為啥叫做拜佔庭帝國呢? 原來,這個國家的名字和德國有關係,理由非常可笑!而東羅馬帝國則一直很強大,定都君士坦丁堡,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併入版圖,國力達到頂峰。綿延國祚1000多年,直至1453年5月29日,東羅馬才正式滅亡。
  • 希特勒吹噓德國是神聖羅馬帝國?其實德國是個「神聖騾馬帝國」
    當年希特勒自己,也是這麼吹的,還說自己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是新的「神聖羅馬帝國」,但是熟悉二戰的朋友都知道,德國有個綽號叫做「神聖騾馬帝國」,因為德軍裡面有太多的馱馬,騾子和毛驢了。而今天,我們就著重介紹一下,德軍部隊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馱馬、騾子、毛驢。
  •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篇你狗子不講武器,而是和大家聊一下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之所以今天寫這個,是因為我之前老說德二帝國,德三帝國,也就是德意志帝國和納粹德國。而有小夥伴老會問到我那麼作為德一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怎麼來的,所以...這篇和大家捋捋它到底算哪根蔥。
  • 「無羅馬」的德意志封建聯合為什麼起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評價「神聖羅馬帝國」是「既不神聖,也無羅馬,更非帝國」。客觀地講,伏爾泰的評價確實過激,最多只能表現神聖羅馬帝國末年的狀態,而不能用來形容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不過伏爾泰對神聖羅馬帝國「無羅馬」的評價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神聖羅馬帝國本質上就是個德意志封建領主聯合體。
  • 近代德意志國家的起源: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分裂與邦國制的形成
    而被夾雜中間的中法蘭克王國由於多種原因,未能形成一個確切的政治實體,並且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不斷被法蘭西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所侵吞。,也為德國近代聯邦制的政治體制提供了理論支持。中世紀前期德意志帝國的政治體系和英法地區的國家政治體系有所不同的是,德意志帝國的政治體系更加偏向於日耳曼人的蠻族傳統,這和德意志的核心統治區域——日耳曼尼亞的被徵服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 查理曼稱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形塑
    早在1964年李祖訓先生出版《神聖羅馬帝國》之時,便對此有所說明。他說:「在史學界中,對神聖羅馬帝國開始的年代有公元800年和公元962年兩說。」李祖訓先生本人採取了後一種說法,「神聖羅馬帝國從公元962年開始建立」。①其實,在民國時期,就以962年說最為流行,偶有800年說者。
  • ​世界史之中世紀3: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克帝國
    查理曼帝國至少在理論上奠定了後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礎,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取消為止。教宗利奧三世認為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標誌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那時的帝國應該叫做法蘭克帝國。3,法蘭克王國分裂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
  • 施誠:1519年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外交風雲
    摘要:法蘭西斯深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真的想要什麼,無論是教皇、還是皇帝或別的什麼,你只能通過賄賂或武力獲得」。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本身,可以追溯到962年奧託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皇帝。
  • 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放棄封號,神聖羅馬帝國終結
    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中歐和西歐地區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德意志王國為核心,包括德國和奧地利的周邊地區(捷克、瑞士、波蘭的西半部)。962年,德意志國王奧託一世在羅馬由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稱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的教堂建築
    引言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講到,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新教和天主教統治和影響地區的建築藝術差別巨大,尤其是在教堂建築方面。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說天主教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的教堂建築的基本特點,以及與新教地區教堂建築的具體區別。
  • 德意志的黑暗期,神聖羅馬帝國為什麼那麼弱
    最後在公元800年,日耳曼人的法蘭克王國國王,也就是查理曼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整個歐洲開始算是穩定和有序下來。但好近不長,814年,查理曼大帝掛了。它的兒子路易又特別沒用,到843年,路易的三個兒子誰都不服誰,所以把整個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西法蘭克後來成了法國,中法蘭克後來成了義大利,而東法蘭克則是德國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
  • 歷史上羅馬人民的國王是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沒有加冕卻被歸入...
    清音閣歷史用幽默的語言帶你了解廣義西歐國家歷史,歡迎關注和留評 前幾篇說了幾個名正言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今天來說說不那么正統的一位,也是「羅馬人民的國王」。
  • 羅馬尼亞,和羅馬帝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羅馬尼亞在歐洲的位置,深綠色區域即為現代羅馬尼亞,淺綠色為歐盟成員國西羅馬帝國亡於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亡於公元1453年。曾有多個國家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可他們都不是古羅馬人的後裔。那麼,古羅馬人的後代到底在哪?羅馬尼亞又和羅馬帝國是什麼關係呢?
  • 近代早期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多層次治理
    近代早期(即16—19世紀)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這一時期歐洲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由領地國家和帝國城市構成。到1800年,在其疆域縮水不少的情況下,仍然還有68.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統轄了2900萬人口。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到底什麼關係,看他們歷史就在知道了,分分合合
    說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大家肯定熟悉。在很多人印象中,這兩個國家的名字是在一起的,直接叫捷克斯洛伐克。當然這個是他們之前的名字,他們之前是一個國家,後來分裂了,連國名都一人一半。不過目前這兩國關係還不錯,據說有合併的打算,這在現在還是很少見的。
  • 錢金飛:近代早期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多層次治理
    作者:錢金飛,系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近代早期(即16—19世紀)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這一時期歐洲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由領地國家和帝國城市構成。到1800年,在其疆域縮水不少的情況下,仍然還有68.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統轄了2900萬人口。
  • 三十年戰爭前夜,神聖羅馬帝國從稱霸歐陸的霸主跌落到軍閥割據,名...
    另外,奧託一世還進軍義大利南部,挑戰拜佔庭帝國,雖然沒有成功,但獲得了拜佔庭對他的地位的承認,從此成為了歐洲大陸最有實權的國王,以德意志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為基礎建立起了德意志民族羅馬帝國。而到了1155年,腓特烈一世把德意志民族羅馬帝國直接改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存放過基督聖物的垂飾,查理大帝的兩件遺物
    今天要介紹的是查理大帝留下的兩件遺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與查理大帝扯得上關係的兩件寶物——藍寶石垂飾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冠。但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並不在於寶石和黃金,而在於兩個弧面寶石之間曾存放過兩件聖物——聖母的髮絲和耶穌基督殉難十字架的部分。當然,這都只是傳說,但也足以讓這件寶物的價值暴漲十倍。公元800年12月,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將當時還是法蘭克國王的查理十二世召到羅馬,並為他加冕,使他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此後不久,那件垂飾便歸查理大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