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皇帝

2020-12-22 騰訊網

西羅馬帝國

霍諾裡烏斯

全名: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

生卒年:公元384年~公元423年

父:狄奧多西一世 母:艾麗婭

在位時間:公元395年~公元423年

主要事跡: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後西羅馬帝國的首任皇帝

霍諾裡烏斯

君士坦提烏斯三世

生卒年:?~公元421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21年

主要事跡:在哥特人的幫助下,先後解決了兩位篡位者:君士坦丁三世和約維努斯;公元421年與霍諾裡烏斯為共治皇帝

瓦倫提尼安三世

生卒年:公元419年~公元455年

父:君士坦提烏斯三世 母:伽拉·普拉吉迪婭

在位時間:公元425年~公元455年

主要事跡:被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殺害

瓦倫提尼安三世

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

生卒年:公元396年~公元455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55年3月~5月

主要事跡:發動政變殺害瓦倫提尼安三世,篡位稱帝

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

阿維圖斯

生卒年:公元385年~公元456年或457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55年~公元456年

主要事跡:公元456年被迫退位

阿維圖斯

馬約裡安

生卒年:公元420年~公元461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57年~公元461年

主要事跡:擊敗高盧南部的西哥特和勃艮第王國,收復了失地;徵服了西班牙的西哥特和蘇維克蠻族,進攻汪達爾王國;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制定律法;成功將西哥特,勃艮第和蘇維克蠻族政權從王國削減為帝國附庸

利比烏斯·塞維魯

生卒年:公元420年~公元465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61年~公元465年

主要事跡:在位期間並沒有什麼作為,只是裡西默的傀儡

安特米烏斯

生卒年:公元420年~公元472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67年~公元472年

主要事跡:東羅馬帝國指定的西帝,在與裡西默作戰時兵敗被殺

奧利布裡烏斯

生卒年:?~公元472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72年3月~10月

主要事跡:被裡西默擁立為帝

格利凱裡烏斯

生卒年:不詳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73年~公元474年

主要事跡:在尼波斯的迫使下退位,作了主教

朱利烏斯·尼波斯

生卒年:?~公元480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74年~公元475年

主要事跡:在歐瑞斯特攻佔拉文納後出逃,公元480年被士兵所殺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全名:弗拉維烏斯·羅慕路·奧古斯都

生卒年:?~公元476年

父:歐瑞斯特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75年~公元476年

主要事跡:被父親立為西羅馬的皇帝,公元476年被奧多亞克廢黜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公元395年,在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帝國被分給兩個兒子統治,從此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這一年也往往被認為是西羅馬帝國正式建立之年。

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476年)歷時81年,先後共有18位皇帝,除以上列表所述之外,還有普裡斯庫斯·阿塔盧斯、君士坦丁三世、君士坦斯二世、約維努斯、塞巴斯蒂安努斯、約翰尼斯(此處六位均為爭位自立者)。

公元476年,在奧多亞克廢黜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後,宣告著西羅馬帝國正式覆滅(還有一說是:其實朱利烏斯·尼波斯才是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他在公元480年被殺,才宣告西羅馬帝國滅亡)

由於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中的巨大影響力,所以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時,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歐洲進入中古時代。

關注皇帝那些事,帶你知道更多皇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狄奧多西皇帝為何要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狄奧多西皇帝,是羅馬帝國公元4世紀末的君主。其在位期間,最後一次統一羅馬帝國。而他在晚年卻將自己親手統一的帝國,一分為二。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成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幼子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在不盛行均分繼承制的羅馬帝國,這種做法是史無前例的。
  • 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的皇帝
    >狄奧多西一世 全名: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烏斯·奧古斯圖斯 生卒年:公元346年~公元395年 父:狄奧多西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379年~公元395年 主要事跡:冷河戰役取勝,重新統一羅馬帝國
  • 羅馬帝國、東羅馬(拜佔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
  • 羅馬史綱: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羅馬史綱》第三單元學習 - 帝國時代  今日主題: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丨知識要點:  1、羅馬帝國「最後的羅馬人  狄奧多西確實很有文治武功,配得上大帝的稱號,但從他這兩個兒子開始,羅馬皇帝徹底變成了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狀態。  前面幾節我們知道,自從戴克里先之後,皇權膨脹。皇帝如果不能依靠軍隊獲得權力,就要用身邊可信的人編織權力網絡。如此一來,羅馬帝國的頂層就變質了。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羅馬帝國的事跡可謂是十分勵志。當時羅馬帝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漢代中國,為世界的一極。但由於帕提亞帝國(安息)和貴霜帝國的阻礙,兩位大佬一直沒機會扳一下手腕。然而再龐大的帝國也終究擺脫不了自然規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實力大損。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人民起義和蠻族入侵中走向了滅亡。
  • 西羅馬帝國垮臺但東羅馬帝國沒有垮臺的10個原因
    關於西羅馬帝國的衰落和東羅馬帝國的延續(在本文中我將稱之為拜佔庭帝國在不同時期的延續)的赤裸裸的事實,甚至被那些對古代歷史感興趣的人所熟知。476年9月,羅穆盧斯·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在羅馬正式「垮臺」之際被奧多阿瑟廢黜。
  • 延續上百年的西羅馬帝國怎麼就被日耳曼人給滅了
    2,羅馬的分裂,西羅馬的衰弱自狄奧多西一世將羅馬帝國一分兩份後,周邊的部落也開始對羅馬的地盤打起了小心思,而在西羅馬帝國這種情況更是嚴峻。3,羅馬帝國的夕陽在遭遇多次戰爭後西羅馬已經是極其虛弱了,而許多人眼中即將要崩塌的羅馬帝國能多續命幾十年,還是仰仗著匈奴人。公元405年,一位位居高位的羅馬總督將兒子埃提烏斯送到了西哥特軍隊中充當人質,而在西哥特首領阿拉裡剋死後又被轉手到匈奴人的王朝中。
  •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殘存的東羅馬帝國有哪些歷史貢獻?
    昔日將地中海圍成內湖的羅馬帝國在39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亡,東羅馬帝國繼續苟延殘喘,然而人們卻賦予它很高的歷史地位。《全球通史》認為「回顧歷史,拜佔廷(即東羅馬帝國)顯然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這五個敵人都很厲害
    腐敗之風從元老院到平民,不是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就是公開賄賂人心或結黨營私,整個羅馬帝國變得烏煙瘴氣。奧古斯都定下的制度只是暫時阻止羅馬衰落的腳步,他死後,繼任的皇帝都是昏庸無能之輩,他們只懂吃喝玩樂,完全忽略治理國家,坐吃山空,傍著前人留下的財富,揮霍無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有這些只顧酒池肉林的皇帝,全城百姓就「理所當然」的腐敗墮落。結果加速羅馬帝國的衰落。
  •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紐約歷史學會的這幅畫描繪了羅馬帝國的衰亡。在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皇帝的勢力範圍可以從英格蘭北部雨水浸透的丘陵一直延伸到沙烏地阿拉伯炎熱的沙漠。但這個偉大的帝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衰落的?羅馬為什麼會滅亡?
  • 羅馬帝國為何驟而隕落?
    當然,匈人首領阿提拉的崛起,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西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此時已基本上斷裂為東西兩大板塊,東部區域相對穩定,也有可靠的稅源,而西部區域則反覆遭受著蠻族部落的侵襲。最初,匈人部族跟其他蠻族部落一樣,為羅馬帝國輸送僱傭兵,但隨著後者的加速衰落,兩者之間的關係先是變得平等,而後更有前者凌駕於後者的態勢。
  • 西羅馬帝國滅亡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羅馬人從臺伯河岸七丘之城起家,歷時1000多年,建立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代表了古代西方文明的最高成就,乃世界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帝國之一。全盛時代,羅馬帝國佔地一千多萬平方公裡,人口近一億。公元2世紀末期至3世紀末期,羅馬爆發了軍事、經濟、政治等全面大危機,走向衰敗。
  •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關於他們的十個冷知識,絕對高危職業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中國人對中國的皇帝當然都是耳熟能詳,那麼對於羅馬帝國的皇帝又了解多少呢? 奧古斯都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也是被廣泛認為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
  • 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先是羅馬帝國分成了東西羅馬帝國。後來西羅馬帝國宣布解散。解散之後,曾經歸順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的部族得到發展。生活在萊茵河區域的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並擴張。 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查理一世,Karl der Gro e,公元742-814年)的統治下達到鼎盛。
  • 從誕生到統治歐洲,他們用了14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只是他們的傀儡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時期是基督教建立以來的第一個轉折點。 393年,羅馬帝國另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取締一切異教迷信活動」。從此,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正統宗教。
  • 精羅落淚:羅馬帝國在餘暉落幕之前的最後一次勝利!
    羅馬帝國是西方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在全盛時期,地中海成為了它的內海。它的完備而理性法律體系被世界多國所採用,並使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放棄原有的中華法系而採用羅馬法系。在西方人的眼中它是富強的象徵,到現在的西方仍然有很多的「精羅」國家,他們以羅馬的繼承人自居,比較典型的有俄國。
  • 為何羅馬帝國的貴族們往往受制於地位低下的奴隸?
    羅馬帝國末期,政治分裂,內亂頻繁,關於帝國內部的權力紛爭便沒有停止過,在位者更是交替頻繁。羅馬皇帝康茂德遇刺身亡仿若是導火索一般,拉開了皇位爭奪的內戰序幕,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有兩個皇帝先後登基,而後相繼被殺害。在這種情況下,中央無力把控地方,地方勢力發展,各行省駐軍自立皇帝,戰亂一直持續了四年,直到塞維魯王朝結束後,方才有了暫時的停息。
  • 「無羅馬」的德意志封建聯合為什麼起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由於翻譯問題和文明差異,大部分國人並不了中華文明的皇帝與西方文明的「皇帝」之間的差異。在西方中世紀的文明觀念中,「皇帝」專指羅馬帝國的皇帝,其他的君主無論實力有多強也不能被稱為「皇帝」。羅馬帝國晚期一分為二,羅馬皇帝也就分為兩個:一個系統是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皇帝,一個是羅馬城的西羅馬皇帝。羅馬帝國滅亡後,東西兩個羅馬皇帝在很長時間裡是互不承認,分別發展成兩種文明。
  • 高盧帝國與帕米拉帝國:從羅馬帝國短暫分裂出來的政權
    大家知道羅馬帝國在4世紀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於5世紀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5世紀滅亡。其實羅馬帝國在東西分裂之前,曾經分裂為三個帝國,那麼羅馬帝國是如何三分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3世紀危機
  • 羅馬帝國分裂的內因:地理上的支離破碎和拉丁與希臘的文化對抗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米蘭去世,從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分別由他的兩個兒子進行統治,此後,兩大帝國再也沒能走向統一。時過境遷,我們難免會思考這樣一個歷史疑問:這個強大的帝國最終為何走上了分裂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