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8隻產品"舵手"變更 嘉實基金投研人才緣何再地震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一天8隻產品「舵手」變更,嘉實基金投研人才緣何再「地震」)

曾在今年7月因「遣散多位投研人員」站在風口浪尖的嘉實基金,近日再次上演基金經理「大換血」。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0月19日,嘉實基金旗下已有超50隻產品出現基金經理變更,佔比達四分之一。而除了人事「地震」外,近三年的產品業績方面,在少數產品跑贏同類平均的同時,多數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和債券型產品則表現平平。由此,「新十年」投研體系戰略升級究竟是「窮則思變」,還是「錦上添花」,也備受關注。

01、1天8隻產品

投研人才變更再現

據證監會最新披露顯示,10月19日,嘉實基金披露旗下8隻基金(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的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涵蓋5隻債券型基金、2隻混合型基金以及1隻股票型基金。其中,4隻債券型基金和1隻混合型基金為新增基金經理,新增包括賴禮輝、尹頁、劉寧共三人。

與此同時,嘉實穩固收益債券出於業務調整的原因解聘了曲揚,嘉實新起點靈活配置混合也以同樣原因解聘王茜、尹頁,並同時增聘劉寧。另外,嘉實低價策略股票基金經理李帥則因個人原因離任,由欒峰接棒。

而根據相關變更公告披露的從業經歷不難看出,雖然上述新「接棒」的各位基金經理均具備10年以上的證券從業經歷,但除了劉寧有較為豐富的公募基金「實戰」經驗外,尹頁的管理年限剛滿2年,賴禮輝和欒峰更屬於「新官上任」,分別從今年8月和10月開始管理公募基金。

對於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嘉實基金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次較大範圍調整基金經理主要涉及兩大方向:一是將產品增補或調整給績優基金經理管理,二是將基金產品匹配給相應風格的投資戰隊。但無論是投研戰略升級,還是基金經理調整,最直接的目標是鞏固和提升現有投研團隊作戰能力,繼續提升基金業績,最終是讓投資者受益。

據知情人士透露,嘉實「新十年」投研戰略於今年6月左右啟動,將覆蓋全市場賽道、行業賽道、大周期股債聯動投研團隊,並深化對科技、大健康、消費和製造這四大最能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基本面研究。

事實上,這也是繼今年7月下旬之後,嘉實基金旗下產品再度出現密集變更基金經理的情況。據了解,自7月21日至8月1日不足半個月時間內,嘉實基金旗下共出現12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其中還包括嘉實醫療保健股票、嘉實消費精選股票等市場熱門產品。

在此之前,即7月初,更有市場消息傳出「嘉實基金擬大幅裁減投研人員」等相關消息。隨後,嘉實基金方面表示,為公司「新十年」投研戰略升級所進行的人事變更。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年初至今,嘉實基金旗下基金經理的變更持續不斷,且自6月開始越發頻繁。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9日,年內嘉實基金旗下已有56隻基金先後出現過基金經理變更,在同期的200隻產品中,佔比超過四分之一。其中,6月之後出現變更的基金多達40隻。

02、內部調整為主

多位老將年內離任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一家基金公司而言,投研人才的更迭固然是常事,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此快速且大面積的變更背後是否有別的因素,且是否有利於基金公司及旗下產品的正常運作仍待商榷。

針對基金經理頻繁變更的情況,北京某基金行業研究人士表示,A股市場自2019年以來,結構性行情凸顯,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也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從而導致基金經理的業績分化較大。不排除在優勝劣汰的考核機制下,長期業績表現不佳成為部分基金經理變更的主要原因。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指出,一方面,當前基金經理的考核較為嚴格,部分業績考核表現不佳的基金經理也可能遭遇免職或變更。另一方面,當前一位基金經理最多只能同時管理10隻產品,在數量限制下,多餘的產品需要轉交他人管理。此外,當基金公司擬任明星基金經理為新發產品基金經理之時,也可能讓其從旗下部分在管產品中離任。

從對於基金公司的影響上看,一位公募基金從業人士坦言,若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大面積出現基金經理離任,且主要為個人原因離任,則不排除將對公司的投研等造成影響,但如果主要出於產品布局或發行等內部調整考慮,則影響較小。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上述提及的56隻基金的變更情況發現,除僅增聘基金經理的20隻產品外,其餘36隻存在解聘基金經理,或兼有增聘和解聘基金經理的公告中,解聘原因為業務調整的達32隻,佔比88.89%,由於個人原因解聘的則僅有4隻產品。

不過,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9日,年內嘉實基金旗下出現離任,且目前未有公募基金產品在管的基金經理多達8位,在全市場可統計的142家基金公司中居首,其中還包括齊海滔、邵秋濤、蔡德森等在嘉實基金任職超10年的老將。就8位基金經理離任後是否還在公司任職,以及最新情況等,北京商報記者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相關回復。

03、短板隱現

「新十年」發展待考

「新十年」投研戰略升級的明確,以及年內持續不斷的內部人事調整,無不透露出嘉實基金提升投研能力的決心。而施展這些動作的原因,或可從近年來嘉實基金旗下各類產品的業績表現和規模變化中找到蛛絲馬跡。

以二級分類為例,對比近三年的平均業績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嘉實基金旗下可納入統計的61隻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除21隻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平均69.17%的淨值增長率跑贏同類平均的67.39%外,14隻偏股混合型基金、21隻靈活配置型基金、3隻偏債混合型基金以及2隻平衡混合型基金,均不同程度地跑輸同類平均業績。其中,靈活配置型跑輸14.15個百分點,平衡混合型跑輸13.09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和偏債混合型也分別跑輸9.75個和2.16個百分點。

相較之下,各類主動管理的債券型基金的長期業績也表現平平。在同一統計標準下,17隻中長期純債基金近三年的平均淨值增長率約為14.02%,略高於同類平均的13.43%,3隻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平均為13.26%,低於同類平均1.93個百分點,此外,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的同期平均收益率則達到18.7%,高於同類的17.36%。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近三年旗下主動產品業績的「默默無聞」,作為「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在公募權益類基金得到大發展的當下,非貨幣基金規模也出現了逆勢下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嘉實基金旗下非貨幣基金規模(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約為2593.6億元,較2019年末的2643.27億元,下滑1.88%。與此同時,貨幣基金規模則由2481.12億元上升至3133.68億元,上漲26.3%。此消彼長之下,嘉實基金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貨幣基金規模佔總規模的比例也高達54.71%,為「老十家」中最高,超過鵬華基金的53.42%,其餘8家則均在50%以下。

而縱觀近年來嘉實基金的產品結構也不難發現,這位成立超過21年的公募「元老」,已從最初的權益類基金遙遙領先,到如今貨幣基金逐步佔據「半壁江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基金疊加混合型基金的規模仍佔比達52.3%。但自2018年二季度末,貨幣基金首度佔據總管理規模的50%之後,除2019年四季度末以外,剩下的7個季度末中,其「霸主」地位難撼。

「對於頭部機構而言,規模大是一方面,業績強則是另一方面,大並不一定能代表強。」前述公募基金從業人士感嘆,「因此,頭部機構還是要持續關注並做好旗下產品的業績才能保持優勢。」

楊德龍也表示,當前公募基金行業分化明顯,頭部機構最主要還是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和產品業績,不辜負持有人的期待。同時,也要提升公司的品牌價值和知名度,並做好渠道資源的維護,從而保持競爭優勢。

從6月至今,嘉實基金「新十年」投研戰略升級的啟動時日尚短,未來如何發展,又會帶給嘉實基金怎樣的變革,將交由時間驗證。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嘉實基金布局四大賽道成績彰顯 28隻基金兩年業績翻番
    從年初科技股與大消費掀起了一波牛市行情,又到年底銀行有色等周期股開啟估值修復,投研實力卓越的基金公司再次展現出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據wind統計,截至11月30日,嘉實基金旗下就有128隻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年內收益超過上證指數(11.74%),25隻基金收益超過50%。
  • 嘉實基金歸凱投研實力圈粉無數,全新力作廣受關注
    面對今年的結構性分化行情,公募基金專業投研實力大爆發,整體大幅跑贏大盤,賺錢效應持續發酵,嘉實基金歸凱則憑藉其強大的投研能力和豐富的投資經驗深受廣大投資者的認可。10月26日,歸凱又將帶來他的全新力作:嘉實核心成長混合型基金。
  • 嘉實王牌FOF舵手鄭科助攻「嚴選淘基」
    2020年基金賺錢效應持續刷屏,投資者基情燃燒,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2月22日出爐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已經達到18.75萬億元,基金數量達7783隻!
  • 嘉實基金譚麗實力超群 為投資者帶來投資新體驗!
    嘉實基金譚麗分析指出,自己的性格就和價值投資這個方法比較匹配,對於她來說並不反人性,倒是讓她去買一個100倍市盈率的品種,說什麼都做不到。嘉實基金譚麗擁有19年AH股投研經驗,其中6年投資經驗。2007年加入嘉實基金,歷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消費組組長、海外研究組組長、研究部副總監。2014年開始,任嘉實基金機構投資部投資經理,兼具QFII及公募產品管理經驗。
  • 嘉實名將歸凱管理產品獲雙料金牛 全新力作嘉實瑞和4月1日起發售
    來源:金融界基金日前,備受關注的第十七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揭曉。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管理的嘉實泰和以及嘉實新興產業分別榮膺「五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和「五年期開放式股票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
  • [年報]嘉實新興市場C2 : 嘉實新興市場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2019年...
    56 8.9 期末按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金融衍生品投資明細 .................... 56 8.10 期末按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基金投資明細 ..............................
  • 嘉實基金胡濤:「十年陳」老將的遠見穩進之道
    從投資理念來看,胡濤在18年的投研歷練中逐漸形成了以自下而上為主,自上而下為輔,主要通過精選個股,淡化擇時和倉位管理,尋找好公司、好生意,獲取超額收益的核心理念。 嘉實優質企業成立於2007年12月8日,胡濤於2014年8月20日參與管理這隻基金,並於2015年5月26日開始獨立管理這隻基金。
  • 工銀瑞信投研「軟硬」實力兼備 權益產品業績喜人翻倍基數量最多
    哪些基金公司成為今年結構性行情中的贏家,為持有人帶來「豐收的喜悅」?成立15年來鍛造了紮實投研能力的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工銀瑞信」)再次交出亮麗答卷,特別是權益類產品回報喜人,大批產品位居同類前列。
  • 從嘉實優質企業到嘉實優質精選,平衡戰將胡濤的變與不變
    長期持有優質基金的收益正能量到底有多強?近期陸續刷屏的北京丈母娘和西城大媽用超10倍回報給了投資者良好示範。像西城大媽2002年嘉實成長收益首發時投資了2.5萬元,目前已漲到37萬多,累計回報超14倍。而且優秀的頭部基金公司在投研體制上也會傳承,為基金在長跑中勝出奠定了基礎。
  • 權益固收齊發力 投研體系升級助力金鷹基金展翅高飛
    作為一家成立18年的資產管理公司,金鷹基金始終堅守資產管理行業「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本質,通過投研體系的不斷升級,在長期投資中為客戶奉獻了良好的回報。2020年,成立18周年的金鷹基金,厚積薄發,旗下權益和固收產品打響「雙響炮」,在權益市場為投資者分享牛市盛宴,在固收市場力爭資產穩定增值。
  • 基會|博道基金祭出新混基 張建勝高凱「新手上任」管理首隻基金
    按照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145家基金公司計算,有17家基金公司2020年以來沒有新成立的產品;此外,新成立數量在10隻以上(含10隻)的公司有44家,在有新基金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有84家今年以來新成立產品數量不足10隻。
  • 「成長一哥」歸凱震蕩中亮劍 嘉實核心成長10月26日重磅發售
    W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11日,創業板指和中小板指月內跌幅分別達到9.96%和8.80%。不過市場回調過後,優質成長股配置時機浮現,也為有遠見的專業投資人提供了左側布局的良機。其中由成長投資大咖、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股票投決會委員歸凱掛帥的嘉實核心成長混合型基金即將於10月26日全面發行。
  • 樂享互動港股上市,阿布達比資本、嘉實基金為基石投資人
    中國最大的自媒體效果營銷服務商樂享互動今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由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交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Reynold Lemkins擔任財務顧問。樂享互動的上市發行受到投資者熱捧,募資金額約2.02億美元,其中公開發售超額認購超過1600倍,市值逾62億港幣。
  • 任職期間三隻基金齊翻倍!這就是大家狂追的歸凱!
    實際上,嘉實基金在今年的4月9日就發行過一個兩年期產品:嘉實瑞和,基金經理也是歸凱。目前,嘉實瑞和僅運行了3個月左右,單位淨值做到1.276(截至7月17日),頗多可圈可點之處。在市場起伏動蕩的這段時期,嘉實瑞和的收益遠超上證指數,超額收益明顯,上攻能力強,同時又能在市場下行時守住收益。
  • 基金投研平臺智能化探索 ——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
    第一,基金投資顧問業現象截止2019年12月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數據,公募基金存續產品數量6819隻,私募基金存續產品數量85071隻,已遠超A股市場股票數量。在需求端,隨著註冊制的逐步有序實施、外資準入持續放開,股票市場去散戶化進程加快,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基金成為投資者財富管理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選擇。
  • 投資功守道基金組合的力量
    基金管理人的攻守道在嘉實基金看來,深度研究是嘉實旗下基金能夠穿越市場波動,取得超額收益的關鍵。嘉實擁有超300人的投研團隊,建立覆蓋科技、消費、健康、製造等29個一級子行業、112個二級子行業的知識庫。這樣的研究體系讓嘉實看問題的視角是多元的、變化的和靈活的,獲取回報的邏輯是根植實際的、穩定的。
  • 明星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歸凱,分享超額收益之道
    嘉實基金歸凱作為雙料金牛和明星基金經理,憑藉前瞻性的投資眼光和卓越的投資能力,管理的基金都獲得了非常優異的業績。才 1 年多的時間,歸凱給嘉實新興產業帶來了158.51%的任職回報。
  • 興銀基金推出定開債基範泰奇上任,「一拖九」6隻基金回報率低於5%
    3、搶佔賽道做大規模,細分行業ETF「閃電」上市或常態化  近日,全市場首隻光伏產業ETF、農業主題ETF雙雙發布上市交易公告書,兩隻產品都定於12月18日上市交易,這一日期距離兩隻基金成立日分別為12天、9天,基金上市日距離成立日之短暫,都居於行業前列。尤其是成立9天就「閃電」上市,刷新了股票ETF行業紀錄。
  • 年內新基發行突破3萬億 譚麗擔綱嘉實價值長青火熱發行
    在今年權益基金髮行「大年」裡,新基金首募規模首度突破3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年內成立的新基金首發規模已突破3萬億,達3.04萬億,創歷史新高。臨近年末,新基發行節奏並未因市場波動而降溫,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相繼發車。其中嘉實價值風格投資總監譚麗擔綱的嘉實價值長青混合型基金備受投資者青睞,正在各大渠道熱銷。
  • 一隻有遠見的基金,會是什麼樣?
    面對這幾天A股變臉,發現有人心態變了,但其實跟07年、15年那種冰火兩重天的行情比起來,經歷過股市風高浪急的人都知道,這種幅度的波動放在A股的長河中只能算是「小浪花」。 這幾年來「棄股從基」的人越來越多,是因為真的「炒股不如買基」!其中一些投研能力強的基金公司旗下的權益類基金的基金淨值遠超07年15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