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全球社會存在差異,國家這個概念就一直處於重組變化的過程中。地球國家的數目由多變少是因為需要更多的抱團,由少變多是因為兄弟持家之道不同各自為營。歷史上出現強國或者獨大的時期,即使不吞併也會有很多小國加盟。這裡面有文化的融合和地理位置是決定區域劃分的關鍵因素。國際格局研究學者曾推算:百年後地球上只會剩下5個國家。
第一個國家:西方文明聯合體,包括大西洋兩岸區域和歐洲大陸地區。此地區主要是文化互溶度高,圍繞這一地區的國家數目現在有50多個。為經濟發展需要,這一地區為保持絕對優勢,美、加、英、德、法為首的聯合集團。還能保持最有利的競爭力。但也有可能分為兩個聯合集團,美英為首的沿海一幫和德法為首的歐內陸一幫。
第二個國家:歐亞文明聯合體,包括亞洲北部和歐亞接壤處。此地區也是有文化認同基礎的,這一區域的現國家數目15個。地區牽制不得不讓以俄羅斯為首的該地區重新聯合。這一地區的組成會是前蘇聯的大部分地區重新合併國家。第二個歐共體將繼續傳承前蘇聯的衣缽,繼續扮演全球格局中重要的角色。
第三個國家:伊斯蘭文明聯合體,包括西亞和北非地區以及印度洋東西安部分地區。同樣是相似的文化促使該地區不得不融合。這個地區的國家數目最多,但大多數都不太發達。伊朗和沙特或將成為該地區的領袖。自然資源豐富,石油產業鏈是該地區的重點經濟產業。但是這一地區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滿足自給自足的條件。
第四個國家:中華文明聯合體,亞洲東部和南海沿岸地區。該地區以中國為領袖,中華文化的傳播為基礎。資源仍然是該地區比較匱乏因素。太平洋東部海區將會成為該文明聯合體的專屬海廠。這一地區經濟基礎相對以上三個地區更加薄弱,但是該地區將會是全球智商水平最高,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綜合素質的提升速度還將繼續保持。
第五個國家:拉美文明聯合體,包括南美洲所有地區。巴西將會成為該地區的領導者。該地區的聯合最為脆弱,因落後不得不連起來。也是五個國家地區中排名末尾的。宗教文化將成為該地區的融合點。
無論百年後能否形成這個五個地區或國家,但是能代表全球區域融合的趨勢。未來文化、文明、經濟、國家之間的融合速度比想像中的更快,或許國家的概念已經不再是重點,「地區」將會取代「國家」去展開外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