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詩喬
流程編輯 | 丁之淼
京東金融的借貸廣告「翻車」事件引發熱議。截至目前,京東金融方面兩次致歉以試圖平息大眾的憤怒。
公開信息顯示,京東金融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下稱:京東數科)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 。京東數科目前正處於A股IPO狀態,最新進展是"已問詢"。
前有螞蟻集團IPO被暫停,後有"錯誤價值觀"廣告惹眾怒,京東金融的IPO之路的"不容易"已經顯而易見。
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我們先來復盤一下京東金融借貸廣告「翻車」的整個事件:
事件經過:
近日,京東金融一則借貸廣告「翻車」,引發熱議。
廣告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一個穿著樸素的男子帶著媽媽坐飛機,媽媽暈機想吐遭到一女子嫌棄。空姐建議男子升艙,費用為1290元,但男子手機只剩 50 元。這時,後排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子說可以幫忙,然後拿過該男子的手機一頓操作,開始推銷京東金融。
廣告一上線就引起眾怒,被不少網友指責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
事件結果:
12月15日,@京東金融APP 發文致歉。
12月17日,京東集團官方權威信息發布---@京東發言人就借貸廣告再次髮長文道歉。
事件發酵:
1.官方評論:三天前,新華網發布名為《三觀不正,低劣奸詐!》的評論,批評京東金融的借貸廣告。評論稱,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醫美等行業是重災區。這些低俗營銷,譁眾取寵的表象下是歪曲的價值導向,這不是「土」而是「惡」,不但「辣」眼睛,還「毒」心靈「害」社會,必須重拳懲治!
2.下架產品:截至12月20日晚間,包括京東金融在內的8家平臺(支付寶、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APP、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均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3.人事變動:12月21日,京東集團發布人員任命公告稱,任命原京東集團-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為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將接任京東數字科技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京東集團在公告中稱,此次變動是為了更好的順應瞬息萬變的行業局勢,積極擁抱政策和監管的變化和要求,同時最大化的發揮集團領軍人才的優勢。
京東金融的問題廣告不是個例。實際上,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都曾有過類似的廣告。前有花唄和360金融,"價值觀導向"有過之而無不及。
網際網路巨頭們在成為巨頭後究竟該秉持什麼樣的價值觀,可能是現階段最應該探討的話題?
大眾真正生氣的是什麼?
京東金融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 。
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是一家成立僅7年的年輕科技公司,經歷了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和數字科技三個發展階段。
2013 年 12 月,發布了面向中小微商家的創新保理產品「京保貝」,自稱首創秒級放款、隨借隨還、按天計息的普惠金融體驗。
2014 年 2 月,推出了業內首款信用消費產品「京東白條」,類似支付寶的花唄。
2020年9月10日,京東數科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9月11日,上交所受理了京東數科的上市申請。9月30日,其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
從京東數科發布招股書以後,市場即將其比作小一號的螞蟻集團。和螞蟻集團相似,京東數科雖然強調業務主要在金融科技方面展開,但其中主要還是信貸業務。
讓我們根據招股書詳細解讀下京東金融。
京東數科是以客戶類型和服務行業來劃分業務。其主營業務劃分為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三大塊,即ToF、ToB、ToG。
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包括京東金條(消費信貸)、信用卡科技、保險科技以及資管科技平臺;商戶與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包含了京東白條、收單及會員管理及票據平臺;而政府數位化解決方案涵蓋了智能城市作業系統和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
從主營業務分類可以看出,京東數科貌似已經轉變成為了一家新型的產業數位化服務公司。
在京東數科的願景裡,其描述更加高大上,「以AI驅動產業數位化」,「以數字連接打通線上和線下」。它強調自己幫助企業及政府客戶改造業務流程、實現智能化的能力,舉出的案例也遠遠超出了金融行業。顯然,這更接近資本市場理解的企業軟體或信息技術服務公司。
但是,從營收與淨利潤數據方面則是另外一種回答。
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0.70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103.27億元。其中,2018年、2019年營收的同比增速為50.1%和3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8.20億元、1.30億元、7.90億元及-6.70億元,存在較大幅度波動。
其中,報告期內,京東金條實現的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 9.20 億 元、20.88 億元、36.60 億元和 26.36 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為 99.41%;京東白條產品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 14.73 億 元、27.34 億元、32.10 億元和 17.94 億元。
很顯然,京東數科真正的兩大核心利潤引擎就是京東白條和金條,這兩個類似於螞蟻集團的花唄和借唄。也就是說金條和白條雖然散落統計在名為科技服務的收入中,但實際依舊為信貸產品,其收入來源於利差。
值得強調的是,2017年至2019年,這兩項消費信貸業務的營業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為26%、35%、38%。而2020年上半年則貢獻了43%的收入。可以說京東白條和金條是京東數科的主要營收來源,並呈逐年走高趨勢。
在社交平臺如此發達、大眾意見如此被廣泛傳播的時代,用戶生氣的不是京東金融這類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靠信貸賺錢",而且你賺了錢,還要侮辱大眾的智商——我們不是信貸公司,我們是科技公司,既要通過傳統方式賺錢,又希望通過科技包裝在資本市場二次割韭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