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觀點:短短幾分鐘的迷你小短劇正在興起,除了快手、抖音的百億、千億級流量扶持外,優酷、西瓜視頻、UC大魚號也加入其中,迷你小短劇的創作者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收入模式也更多樣,變現方式的壓力緩解,但盈利的焦慮還在。
作者 | 一枝春編輯 | 普天下
精品短劇之外,每集幾分鐘的迷你小短劇正在各大平臺「復興」。
2018年,愛奇藝便在豎屏小短劇方面有所作為,如推出了由辣目洋子主演的《生活對我下手了》,2019年還發起了《愛奇藝揚帆「豎短片」扶持計劃》,計劃每年推出4部優秀豎屏短片;騰訊也曾在去年以長帶短,推出火鍋短劇。但計劃雖多,迷你小短劇的發展情況卻並不樂觀,並不是每一部小短劇都能擁有《生活對我下手了》一樣的聲量。
而在今年2月份,優酷則發布《優酷短劇合作白皮書》,尋求整體不超過60分鐘的短劇,這一次,一邊是短視頻風口,一邊是疫情之下影視公司的的損耗,成本低,回報速度快的迷你短劇似乎成為了大家競相追逐的對象,據云合數據,僅Q1單集時長小於20min的短劇上新數量高漲,共有47部,但有效播放佔比不到1%,收視仍是個難題。
迷你小短劇在短視頻平臺的出鏡率也越來越高,很多網友表示,快手與抖音都成為他們的追劇平臺。自2020年伊始,短視頻平臺表現得格外奮進,頭條系促成影片院轉網,並上線大量經典免費影片,快手牽手春晚,僅一個晚上,便創造了632億次的紅包互動量,為自己拉新了大波流量,與此同時,兩者在短視頻領域的內容布局也沒有放鬆,抖音開啟了百億劇好看計劃,用流量扶持短劇,快手也開啟了小劇場計劃,用千萬級流量去扶持用戶創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短視頻——1分鐘左右的「連續劇」。
整體來看,無論是長視頻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都在接受用戶碎片化的娛樂方式,而網友們對短視頻的審美與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對視頻劇情越來越看重,與此同時,藉助短視頻風口,短劇又開始興起。
反長劇邏輯:快手、抖音已成為追劇平臺
「穿越三天前救男友」、「弟弟女友是綠茶」、「霸道女總裁愛上男閨蜜」、「我要去宮鬥」、「惡魔少爺在身邊」,如果你是短視頻用戶,無論是在快手還是抖音,或許都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人在短視頻平臺連載帶著古早味兒的迷你「短劇」。
整體來看,短視頻平臺的短劇題材多樣,其中有戀愛、搞笑、動漫、鄉村、校園、古風、魔幻等多種類型,而逆襲與戀愛、高甜類題材的短劇比較能戳中網友的爽點。
以快手5月3日熱劇榜單為例,第一名的小短劇叫做《醜王選妃》,更新三集,播放量已965萬,單集點讚量均過十萬,第一集選妻,第二集娶妻,第三集便有逆轉之勢,再輔以「能讓三哥分神的女人,我想看看長什麼樣」、「領口太寬,漏了」等瑪麗蘇混合霸道總裁風的臺詞,每集都能迎來網友上千條評論。
《醜王選妃》可以歸結為逆襲爽文範疇,快手用戶對此類短劇的興趣度似乎很高,同一榜單下除了《醜王選妃》外,還有《於千穗》這樣的小爽劇,這部劇主打胖女孩逆襲與蛻變的主題,每集都自帶爽點,如當胖女孩於千穗被甩之後,蛻變成了大美女兼公司老闆,此時又恰遇前男友找工作,於是開啟虐渣之路;如因素顏打扮而被新來的同事諷刺,最終揭秘自身老闆的身份,並酷酷地說一句:「恭喜你,被開除了。」截至目前,《於千穗》更新60集,總播放量已超3億。
此外,榜單前十中還有《寵妻總裁壞透了》、《戀與白侍從》這樣的的高甜短劇,兩部短劇的特點就是每集都要釋放大量的工業糖精場面,但這並不影響它們的播放量,《寵妻總裁壞透了》雖透露著一股霸道總裁文的土味兒,但更新22集,總時長不超過22分鐘,播放量便達1765萬,訂閱量超5萬,對比《戀與白侍從》超3億播放量但僅有1萬的訂閱量而言,《寵妻總裁壞透了》顯然戳中了網友的「甜」點。
對比長劇集來看,短視頻的題材更多樣,內容與臺詞雖粗糙但也更大膽,再加上節奏緊湊,短時間內便實現了高潮迭起,短視頻平臺追劇反而成為了一種趨勢。「短劇在劇情方面、節奏方面不能像長劇情那麼拖沓,一點一點地交代這個故事來龍去脈,短劇一上來就是故事簡單的介紹,然後走過場都不會有,直接是把最高能最核心的劇情拿來直接展現出來。」瑞毅影視負責人文鴻毅對首席娛樂官(yuleguan001)記者說。
於是,這些短劇每集1分鐘左右,沒有明星參與,演員甚至不是網紅臉,道具場景幾乎沒有考究,畫面構圖也一般,豎屏內可盛放的只有幾個關鍵人物,但憑藉著「高能」元素在短時間內戳中了網友的點,而在短視頻平臺上風靡起來。
事實上,短劇的興起,除了自身因素外,也有創作者的「推波助瀾」。在新片場CMO馬睿看來:「長視頻平臺中的超短劇製作水準更高、投入更大,而相較之下短視頻平臺超短劇更有靈活度,網際網路給短劇的創作提供了相對自由的環境,能更好的激發創作靈感,也為短劇提供了更合適的分發渠道,短視頻平臺憑藉強社交關係鏈能將作品分享到多平臺,為短劇提供了廣泛的傳播範圍和宣傳力量,同時提供了一定的流量扶持,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當超短劇流量一旦做起來,是可以走商務合作的。」
與短視頻平臺各種題材相比,長視頻在「多元性」與「尺度」上有所欠缺,而短視頻平臺的下沉流量更是為短劇的傳播插上了雙翼,也正是基於「創作空間」與「分發渠道」這兩點,反而讓短視頻平臺上的短劇藉助風口飛了起來,個人、團體、甚至影視公司都對短視頻平臺躍躍欲試。
短劇背後的兩大陣營
MCN機構與撐不下去的影視公司
「優酷出了短劇扶持計劃之後,我們影視群裡面很多人都在拍優酷短劇。」瑞毅影視文化公司的負責人文鴻毅對小官說。
瑞毅影視原本是一家做網絡電影的公司,拍攝過《輪迴日》、《行屍·感染者》等作品,但由於2019年影視寒冬公司盈利情況並不好,為了活下去,公司從2019年7月份便開始做短劇。他們做的第一部短劇成本不過兩萬,主創人員不超過五人,整個劇組不超過15個人,很多時候,大家都身兼多職,比如文鴻毅本身就擔任導演和編劇的角色。
資金少,審核周期短,門檻不高,是文鴻毅將快手作為當時第一投放對象的原因,但事情的進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醜女洛無憂》上線快手平臺之後,文鴻毅為了能實現盈利,將劇集開啟付費觀看模式,原本成本五六萬的短劇,其付費效果最終只有五六千。
引流的目的沒有達到,盈利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在文鴻毅看來,MCN機構與影視公司拍出的短劇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MCN機構拍攝一部短劇也有專業的人才、鏡頭語言與機位布置等,但MCN的短劇更偏向於個人IP的打造,MCN機構的短劇經常是一集一個小故事,或者說兩三集一個小故事,不會有很長的劇情連貫性,更像是一種段子。影視公司的話相當於長劇來說短很多,但是對於段子來說,又會有劇情連貫性,稍稍微長一些,可能要20集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也就是說,目前有兩撥人在做短劇,一撥是MCN公司,他們做短劇是為了引流拉新與穩固粉絲,從而打造個人IP,實現帶貨的可能性。如上文提到的《於千穗》,其涉及到的戴有色眼睛看人的同事與同學等內容,可以戳到網友的痛點,對於網友而言「於千穗」就是一個逆襲女孩人設;再如《葉公子》,其涉及到「男友媽媽是個戲精」、「遇見瘋狂的私生飯」、「弟弟女友是綠茶」等內容均為社會話題,而主人公「葉公子」的人設也被塑造起來。
另一撥則是影視公司,但後者拍短劇仍然脫離不了影視製作的拍攝邏輯,如此一來,面對大量創作者的短視頻平臺,很容易失去競爭優勢。
文鴻毅也想過打造IP進行直播帶貨的路數,但因並沒有MCN機構那樣完整的供應鏈而作罷,「因為我們是影視公司,主要還是擅長於影視製作這一塊兒,直播帶貨這方面不是很專業,再加上我們目前還沒有遇到一個比較好的產品去推它,不能每天靠直播帶貨這一塊兒來營業。當然這一塊兒後面也會慢慢發展,現在還是相當於一個摸索的階段。」
「流量」是短視頻平臺最吸大量創作者入局的主因,快手日活在今年2月份便已達到3億,而抖音的日活在今年1月份便已突破4億,再加上雙方對於短劇百億千億流量的扶持,短劇創作者紛紛入局,但影視公司在短視頻平臺變現能力有限,MCN機構博主帶貨也並非一帆風順,如果個人IP打造不起來,私域流量不龐大,面對越來越多的短劇入局者,MCN機構的變現壓力也不小,畢竟,這個行業有著明顯的二八法則,賺錢的還是頭部公司。
快手、抖音、優酷,
誰能緩解短劇創作者的變現焦慮?
據新抖數據分析,MCN主要有四大變現方式,分別為電商銷售(開通櫥窗)、廣告植入、知識付費、直播變現(直播打賞收入、帶貨收入)。
短視頻平臺打造短劇的團隊同樣如此,如御兒團隊旗下的帳號@御兒、@童童都擁有個人古風小店,其中,御兒的古風小店總銷量已達到49萬件。不過商品櫥窗拼的就是私域流量,如果粉絲數量不多,電商銷售收入也並不會高。同樣的,知識付費與直播變現同樣也依賴於KOL的粉絲數量,無論是抖音還是快手,只有頭部的那部分KOL才能真正賺錢。
在廣告植入方面,短劇視頻與一般網紅短視頻的廣告植入無異,但值得注意的是,據《2020短視頻內容營銷趨勢報告》,「金主爸爸」更偏愛劇情類/搞笑類、小哥哥、小姐姐類的KOL,由於短劇帳號本身的劇情優勢,反而更容易受到金主爸爸的青睞。MCN機構的變現方式多元,且在內容上佔據優勢,能夠在拉新的同時,讓粉絲更具粘性,但如今入局者眾多,如何從中突圍卻是一個大問題。
除了快手、抖音外,優酷在也在今年2月份升級了短劇合作白皮書,面向公司、機構、個人開放短劇內容合作,以「會員+廣告」分帳合作模式為標準,合作方的總收入為會員分帳收入與廣告分帳收入的總和,短劇創作團隊的選擇面更多更廣。
在快手平臺收穫並不理想的文鴻毅,在視頻平臺找回了一線生機,《醜女洛無憂》上線優酷,在短時間內便佔據了熱榜第一的位置,收益也是成本的雙倍,「官方那邊給我審核帳單的時候告訴我,差不多回了十多萬的樣子。」
付費、視頻平臺分帳、承制劇成為了瑞毅影視文化公司的三種變現方式,儘管付費之路折戟,但瑞毅影視公司與優酷的合作卻很深入,「我們已經投了40多部短劇進去」,此外,公司還開闢了承制劇業務——為其它公司打造短劇。
視頻平臺打造短劇的先例早已存在,但大多數短劇都未濺起水花,一方面是因為長劇集勢頭正盛,觀眾對劇集的冗長之苦並未顯現,另一方面,迷你短劇在平臺投放的回報率不高。現如今,除了快手、抖音、優酷外,西瓜視頻,UC大魚號等多個平臺都在做短劇,在長劇集失掉觀眾耐心,短視頻日活達3、4億,眾多平臺下場情況下,短劇反而有可能成為一種潮流(20分鐘以內)。
疫情正在淘汰資金運轉不足的影視公司,而短劇的出現,卻暫時緩解了大家的困境,優酷的短劇扶持力度大,除了儲備內容與創作者之外,也是對短視頻平臺搶佔用戶的一種「防禦」,但流量不算大,如何擴大短劇的商業價值,比如品牌的植入,也是視頻平臺的一大難題。
短劇雖然興起,變現模式的壓力雖減輕,但盈利的壓力仍在,做迷你小短劇投資回報率大不大,是否能成為一種長久之計,仍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