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分鐘的劇情反轉多次,直戳觀眾「爽點」,製作水準不輸專業電視劇……「我竟在短視頻平臺上刷短劇」,不是玩笑,而是現實。當短視頻市場逐漸飽和,與短視頻生態發展密不可分的短劇正成為該領域的新藍海,乃至吸引長視頻巨頭紛紛入局。
如何在短視頻領域玩轉短劇,跑通從吸粉到吸金的路徑?12月18日,2020快手金劇獎頒獎盛典在青島舉行,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快手短劇發布《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據悉,該報告是快手首次系統梳理平臺短劇用戶畫像、題材內容及變現方式等內容。
從2019年8月「快手小劇場」入口建立,到2020年4月短劇作品蓬勃發展、10月開展精品短劇引入戰略……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快手短劇生態不斷發展,給觀眾帶來更高的娛樂休閒體驗之餘,也提振了影視行業信心,吸引越來越多的短劇作者、機構和商業品牌加入。
「她」時代:女性是觀劇的第一群體
報告顯示,快手短劇的女性觀眾數量超過男性觀眾。女性觀眾更愛看的題材是家庭、高甜、校園、古風、逆襲、友情;男性觀眾更愛看的題材是正能量、搞笑、都市、影視綜合、連載動畫、魔幻。
不同性別和年齡段的觀眾呈現出不同的觀看偏好。60後、70後男性對「正能量」題材的偏好度最高,80後、90後男性則都愛看「搞笑」。相較而言,60後、70後女性觀眾更愛看「家庭」;80後女性更愛看「高甜」;90後女性則更愛看「逆襲」,通過努力扭轉命運的情節獲得她們的深深共鳴。
有趣的是,報告顯示,總裁是各類短劇中最火的角色,忙碌的「總裁」穿梭在戀愛、高甜、都市、逆襲等各類短劇中,並在古風短劇中化身為「帝王」、「王爺」。短劇評論中常見一類感嘆:「他那麼不普通,卻又那麼愛我!」
短劇創作主力軍:90後、00後以及高線城市作者
從最初簡單的幽默段子,到如今越發精密的劇本,短劇製作正告別野蠻生長,不斷趨向系統化和專業化,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報告顯示,和今年4月相比,10月快手短劇作者數增長了18%。
據悉,快手短劇作者主要集中在二線及以上城市,佔比高達74%。從年齡維度看,年輕人是短劇創作的主要群體,90後和00後作者佔71%,其中,90後作者佔比達55%。
不同年齡段作者的題材偏好亦不同:60後和70後作者更愛拍生活和搞笑題材;80後作者更愛拍家庭、鄉村和美食題材;年輕一代中,90後作者更愛拍古風、懸疑和魔幻題材,00後作者則更愛拍戀愛和逆襲題材。
對短劇作者而言,創作也是種責任。報告中提到一位90後短劇編導的故事,他策劃《名偵探步美》之前,注意到當時大多數以「兒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短劇都是從大人視角去幫助小朋友,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時如何「自救」。於是,他策劃出小偵探「步美」的角色,從小朋友的視角出發,教會更多孩子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應對危險。不少家長反饋,很多道理在孩子耳邊念叨100遍都記不住,但孩子看了這部短劇就把安全知識記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專業演員投身短劇領域正成為一種趨勢。專業喜劇演員肖旭,曾在《我們都愛笑》《歡樂喜劇人》等熱門喜劇節目積累不少人氣。最近,他帶著《毛小旭的觸電人生》首次「觸電」短劇領域,演繹了重回高中時代並發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另一位快手熱門短劇作者「戴較瘦Divanna」,是導演科班出身的90後演員,正式投身短劇創作前,其參演的作品曾獲得澳門國際電影節提名,然而,當時戲份不多的她沒有被太多觀眾記住。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快手發布的一段影視模仿秀火了,由此萌發了拍短劇的想法。
活在現實,也活在快手小劇場
當用戶在快手看劇,他們看的是什麼呢?
虛構、現實交織,每個人都在這裡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短劇承載著印在現實生活軌跡中的情緒和夢想,成為許多人的情感寄託。
快手短劇觀眾中,00後數量最多且貢獻了近70%的點讚數,是當之無愧的「點讚狂魔」。少年少女的青春圖景各有不同:00後女生的「友情」題材觀看偏好度高於「戀愛」,00後男生則更愛看「連載動畫」和「魔幻」。
報告顯示,2020年4月至10月,快手短劇作者數增長最快的題材分別是懸疑和都市。輕鬆的題材更能獲得高線城市用戶的青睞:一線城市觀眾愛看「搞笑」和「正能量」,新一線城市觀眾愛看「高甜」。從快手各題材短劇單周播放人數分布來看,新的一周從「穿越」開始,古風短劇在周一、周二播放人數佔比達33%;周中需「充電」,周三、周四正能量短劇的播放人數佔比達43%;到了周末,懸疑和高甜短劇的播放人數則迎來高峰。
快手短劇多元掘金路
報告顯示,短劇在一天中播放量最高的三個時段分別是6-8點、11-13點、19-21點,剛好與人們通勤、午休和下班的時間相對應。短小精悍、節奏緊湊的短劇充實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短劇的市場潛力正被激發。
如何通過短劇賺錢,成為許多創作者關心的話題。報告列舉了不少快手短劇變現的案例,「掘金」路有很多條,但前提是同一個:用心製作、精耕內容。
快手熱門短劇作者「御兒(古風)」,其作品以爽點密集的劇情、高製作水準深受用戶喜愛。通過出演《納蘭千金》《璇璣傳》《一胎二寶》等多部短劇,實現從古裝愛好者到古裝短劇女主角的身份轉變,兩年時間狂攬1600多萬快手粉絲,並獲得可觀收入:《一胎二寶》已通過快手分帳政策獲得百萬元收益;她還開拓出電商主播的新身份,平時會在快手直播分享古風妝容和穿搭,帶貨美妝產品,2020年8月9日當天,其直播觀看總人次超365萬,總成交額超127萬元。
對品牌而言,「快手小劇場」正成為營銷新陣地。快手聯合國民喜劇廠牌「開心麻花」共同打造短劇《今日菜單之真想在一起》,首次打包「品牌劇場」的合作模式,為品牌量身定製專屬劇情。該劇由蒙牛臻享冠名,通過講述都市男女的甜寵愛情故事,也將臻享牛奶的暖心品質和品牌認同植入消費者的心智。
在「網文IP+短視頻」的變現之路上,快手也在積極布局探索。快手和趣頭條旗下網絡文學產品米讀達成合作:米讀為快手提供平臺原創熱門小說IP改編而成的短劇內容,並於快手小劇場搶先獨播;快手則為獨播劇提供更多流量支持和宣發助力。目前,雙方已出品包括《閃婚萌妻》《河神的新娘》在內的22部精品短劇,全網粉絲量突破1000萬,累計播放量超15億。
許多專門孵化短劇IP的MCN,也在快手嘗到了甜頭。比如頭部MCN「古麥嘉禾」在快手打造劇情號的內容工廠,推出「名偵探小宇」、「千穗」&「顧城」兩大IP矩陣,從精品內容出發構建商業化價值體系,培養多類型達人為多個品牌定製視頻內容,助力電商品牌曝光。短劇MCN與快手電商生態融合,未來可期。
處於風口上的短劇無疑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業務發展方向之一,立足於短視頻生態成長起來的快手短劇,也適時推出「星芒計劃」,從現金激勵、推廣方案定製、收益分帳等方面找達人、尋好劇,在促進內容升級之餘亦創造品牌雙贏,助力更多作者和機構開啟快手短劇「掘金」之路。
編輯:孫懿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