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最慘烈的一戰,華野主力1縱的四個團,被一支雜牌部隊打光

2020-12-22 芋頭聊歷史

1947年5月爆發的孟良崮戰役,戰況空前的慘烈程度,在解放戰爭中極為罕見。為圍殲國軍頭號王牌部隊的張靈甫整74師,華野全野戰軍部隊傾巢出動,以野戰軍4大主力的1、4、6、9縱隊,加上二線部隊主力的8縱的15萬人馬,將整74師3萬餘人從45萬國軍陣型中隔離出來,並重重包圍在荒涼的孟良崮幾座山峰上。精銳整74師擁有先進的美式武器,且作戰官兵多是百戰餘生的老兵,在狂傲的師長張靈甫率領下,攻擊意志極為強盛,作戰極為的頑強,在孟良崮華野的包圍圈裡,抗爭的十分劇烈,被困之下,還數次發起反擊衝鋒,給予了華野攻擊部隊極大的殺傷。

而整74師在進入孟良崮山區時,丟棄了大部分的重型裝備,使得在交戰過程中,不得不以輕重機槍火力與解放軍展開軍事較量,更多的適合是雙方局部的數次近身肉搏戰,雙方的近距離搏命撕殺,使得戰鬥打的極為殘酷,雙方都承受著巨大的人員傷亡代價,以致整74師被華野殲滅之時,全師1萬多的戰鬥兵員基本打光,其餘則負傷或者被俘。而華野攻擊部隊的傷亡也比較慘重,共計也有1萬多人傷亡,與整74師的傷亡程度大致相當,這在優勢兵力圍攻與略勢兵力防禦戰中,交戰雙方這樣高比例的傷亡數字是極為難得的,可見戰役的慘烈程度是空前的。

而孟良崮戰役整體作戰的慘烈,不僅來自孟良崮主戰場上的整74師與華野幾大主力部隊的角逐,更是來自外圍的一場阻擊戰中,而戰鬥的主角卻來自野戰軍主力的華野1縱,這個在華野組建之初當之無愧的一線主力部隊,是華野老牌的資格勁旅,卻為了阻擊敵軍一支雜牌部隊的增援,四個團的兵力幾乎是被打了個精光。若以華野1縱在野戰軍中的頭等主力地位,面對敵軍雜牌部隊而言的交戰,如此的戰鬥激烈程度和傷亡數字,可以說是打了一場孟良崮最慘烈的一戰。

而打光華野1縱4個團的黃百韜整25師,是一支國軍序列中妥妥的雜牌部隊。黃百韜本人不是黃埔出身,所以其成為不了蔣介石的嫡系將官,而其軍事生涯的複雜經歷,也使得黃百韜在嫡系中央軍將官中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說是被排擠和打壓的對象,因其早年輾轉於地方軍閥之間,在中原大戰與蔣介石中央軍交戰中吃了敗仗,投降後被收編入中央軍的序列當中。所以,黃百韜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軍中備受白眼和歧視,只是憑藉其打仗勇猛,戰場賣命拼殺,才在國民黨軍中稍微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黃百韜整25師在國軍大量列裝美式武器的時候,還僅僅裝備著日式武器,其雜牌軍的身份難以被掩飾,而在孟良崮戰役中,距離被困的整74師最近的部隊,戰場上的黃百韜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在接到增援孟良崮的命令後,害怕替上級長官背作戰不利的黑鍋,而選擇了拼命向孟良崮地區靠攏。在通過華野1縱阻擊陣地時,黃百韜整25師發揮了極其彪悍頑強的作戰風格,在數門日式山炮的火力掩護下,組織起團營級別的集團衝鋒,一次又一次的衝擊著華野1縱的阻擊陣地。

在黃百韜整25師死命的反覆衝擊下,華野1縱防禦浮山、界碑的阻擊部隊先後被打光,直至在天馬山陣地的阻擊中,前後有近4個團的兵力被雜牌黃百韜整25師打光,為了給主力攻擊部隊贏得殲滅整74師的時間,華野1縱所剩無幾的阻擊部隊僅僅依靠堅韌的意志在堅持阻擋黃百韜雜牌部隊的輪番進攻。即使這樣,華野1縱在天馬山的阻擊陣地也幾乎是搖搖欲墜,關鍵時刻華野4縱一個執行迂迴、穿插任務的一個營路過,被緊急留下加入阻擊黃百韜雜牌整25師的進攻,才勉強穩住了陣地,為最終殲滅孟良崮地區的整74師,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華野1縱四個團兵力的阻擊陣地,在殘酷的阻擋黃百韜整25師增援的戰鬥中,幾乎是傷亡殆盡,至孟良崮戰役結束時,這支華野主力的王牌部隊,四個團約1萬多人被黃百韜整25師,打得僅僅剩下極少部分的戰士還具備一定的戰鬥力,戰鬥之慘烈,1縱損失之巨大,比起孟良崮主戰場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關焦點

  • 華野最艱難的一場戰役,六萬多人傷亡,對手卻是一支雜牌部隊
    但最終華野還是取得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全殲了整編74師,給國軍以沉重打擊。孟良崮戰役雖然打得很艱難,但由於外圍的國軍援兵為了自保,行動遲緩,因此我打援部隊並沒有遭受太大的阻力,使得華野主力可以專心對付張靈甫。因此這場戰役雖然驚險,但還稱不上最艱難。那麼華野打得最艱難的戰役是哪一場呢?
  • 孟良崮戰役,戰鬥力彪悍的華野一縱,一個縱隊硬抗國軍三大主力
    1947年5月,國民黨軍集中45萬大軍對我山東戰場發動重點進攻,整編74師又是衝鋒在前,如入無人之境,華野很多將領都吃過這支部隊的虧,都想殲滅這支部隊,一雪前恥。最後,粟裕終於下定決心殲滅這支部隊,張靈甫不但不趕緊後撤,反而把重武器扔在了垛莊,帶著部隊上了孟良崮,想來個中心開花,以整編74師為誘餌,吸引華野主力來攻。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中)
    張靈甫派了一個營搶佔右翼的850高地,以掩護主力部隊後撤。已被華野提前控制的850高地,這個營衝上850高地時,幾乎被華野的部隊打光了。敵整編74師的主力尚在楊家寨、水塘崮一線,當他們後撤時,華野部隊完全可以利用850高地進行側擊,那時張靈甫的整編74師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了。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下)
    在孟良崮戰役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不但沒有再向孟良崮靠近一步,而且主力開始全部向東收縮,最終與整編74師拉開了一段無法彌合的距離。我們再把視野轉到慘烈的孟良崮戰場上:5月15日,華野各攻擊縱隊進攻孟良崮的戰鬥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 孟良崮戰役,國軍王牌整編74師折戟沉沙,而這支雜牌部隊卻大放異彩
    在這樣的背景下,1947年6月份,國共兩軍在山東腹地的孟良崮地區進行了一場十分慘烈的戰役,戰役的結果是國軍王牌中的王牌---整編74師近3萬人馬全軍覆沒,而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主力遭受重創,不得不轉入短暫的休整期。
  • 孟良崮戰役,王必成的6縱如何打出空降師的操作,截掉了74師退路
    當時粟裕制定的兩個戰略方案:一是放敵前進,集中優勢兵力,選擇其一部殲滅;二是如果敵各兵團密集靠攏,或龜縮不前,則聲東擊西,攻取濰縣,逼其調動支援,尋機圍攻其增援部隊。而華野這一動,果然讓陳誠、顧祝同產生了華野「攻勢疲憊」的錯誤判斷,命令各部「猛追猛打」,以達到與華野在沂蒙山區決戰,或者將華野逼過黃河的戰略目的。兔子鑽了套,戰機就出現了。
  • 名軍對名軍,名將對名將,華野9縱一拳砸扁王牌74師!
    1947年5月,國民黨軍侵佔津浦線後,3個軍團一線擺開,向北席捲,企圖同華野主力決戰於沂蒙山區。5月11日,風雲突變。當日傍晚,許世友率9縱與華野其他兄弟縱隊奉命連夜東進,準備聚殲敵右翼第7軍及整編第48師於沂水、蘇村之間。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負責防禦覆浮山、界牌、天馬山一線的是1縱1師,師長廖政國。廖政國從來沒有承擔過如此困難的任務。他的1師中有兩個團是老部隊,3團、9團,則是剛剛由地方部隊升為主力。他要僅憑著這4個團,守住60公裡長的陣地,擋住國民黨軍兩個整編師,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黃百韜是真心想救援張靈甫,所以打的十分的兇猛。
  • 碾莊戰役多慘烈?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文/孤寂寒光進入48年之後,國民黨部隊開始進入主動找我軍接觸的時期。這個現象貌似也不奇怪,國民黨憑藉裝備優勢長期要找我軍決戰。但是這個時候卻不同。而有這麼一個兵團卻給國民黨來了個迴光返照,跟我軍戰損比打了一個1:1,雙方損失十二萬人。我們看看這位國軍將領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說到這次戰鬥我軍這個損失是值得的。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實在沒有辦法,我不能不執行上峰命令啊!」
  • 華野全殲整編74師打的有多慘烈,戰後整座山屍橫遍野
    國民革命軍74軍組建於1937年淞滬會戰時期,這支部隊在抗戰時期打滿全場,立下過赫赫戰功。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也成為了解放軍的頭號勁敵,解放軍很多的王牌部隊都吃虧整編74師的虧。解放戰爭時期,74軍雖然被整編為74師,但是人數上並沒有減少,全師三萬多人,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在抗戰後期,連日軍的一些精銳師團都畏懼這支部隊。1947年5月,這支部隊孤軍深入解放軍腹地,張靈甫狂妄自大,剛愎自用,又帶著這支部隊上了孟良崮。為了圍殲整編74師,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將其包圍在了孟良崮。
  • 中野集結六個縱隊,打重組建的74師一個旅,傷亡萬人後被迫撤退
    國民革命軍74軍,也就是解放戰爭期間的整編74師,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支部隊。在近代歷史舞臺上,這支部隊雖然只存在了十年的時間,但是卻成為國民黨軍中戰功最顯赫的一支部隊,一度被譽為國軍頭號主力,五大主力之首。
  • 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後,粟裕率四個縱隊打國軍這個師,卻損失慘重
    整編74師是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中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部隊,也是最出名的部隊,但是由於過於張狂,最後被華野全部殲滅。但當時還有一支國民黨軍部隊的戰鬥力完全不遜色於張靈甫的整編74師,那就是胡璉的整編11師。
  • 雙堆集戰役,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部隊被嚇投降
    27日,黃維指揮四個師強行突圍,但是在突圍的過程中,110師師長廖運周率部起義,給了國民黨軍沉重打擊。雖然中野將黃維兵團團團圍住,但是中野在出大別山後嚴重缺乏重武器,攻堅火力嚴重不足,所以又不得不讓華野七縱和華野13縱以及華野特種兵縱隊一部攜帶重武器前來增援。
  • 孟良崮戰役到底有多難打?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3天才殲滅74師
    1947年春,國民黨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大約是45萬人,向山東解放區發起了進攻,欲以一場決戰來消滅華東野戰軍,以期待解除華野對上海和南京構成的威脅,於是震驚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就此打響了。由於這場戰役對陣雙方的將領正是大名鼎鼎的國民黨軍官張靈甫和共產黨將領陳毅、粟裕大將,以至於這場不可思議的戰役常被後人津津樂道。
  • 比張靈甫更彪悍的國民黨軍悍將,一個團和中野三個縱隊打成平手
    解放戰爭期間,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張靈甫了,但是張靈甫過於狂妄。在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中,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攻打整編74師的五支部隊中有四支都是華野最強悍的部隊,用了三天才將整編74師全部消滅。此戰後,再也沒有一支國民黨軍部隊敢孤軍深入解放軍根據地腹地。
  • 戰鬥力最強的華野第六縱隊,司令與副司令員皆為猛將,他們都是誰
    華東野戰軍是由解放戰爭時期,華中與山東野戰軍組建而成的一支部隊。當時的司令員兼政委是陳老總,而司令員兼政委是粟裕司令員。這兩位算是華東野戰軍最高軍事負責人。兩個野戰爭合編成的華東野戰軍,下轄12個縱隊。
  • 萊蕪戰役,華野三天俘虜4.8萬人,六縱一個整師換裝美械武器
    另外,在此次戰役中,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其中有坦克二十四輛,榴彈炮、野炮、山炮及其他火炮二百一十七門,汽車四百七十四輛,在這些武器裝備的基礎上,華野組建了第一支特種兵部隊,陳銳霆擔任司令員。 魯南戰役結束後,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下轄11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陳毅擔任司令員,粟裕任副司令,具體軍事指揮由粟裕負責。
  • 戰爭年代,如果一支部隊人員都打光了,如何重建?
    不管是在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一支成建制(旅以上級別)的部隊,全部打光的時候很少。即便損失再大,有部分經過戰爭洗禮的骨幹(老兵)存在,在補充些新兵進去,很快就會恢復編制。關於如何重組,可以從古今兩個方面敘述:1、古代冷兵器戰爭一支部隊往往效忠的對象是君主或者是主將。如果君主或主將在戰爭中失敗或身死,那麼這支部隊就沒有重建的機會了。原來構成這支部隊的士兵就會被勝利者瓜分或者消失。
  • 排炮打不動,究竟是哪個縱?邱清泉的感慨,並無實證
    三是在睢杞戰役中把老冤家邱清泉死死擋在桃林崗一線,任憑邱瘋子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豁上200師」,陣地7晝夜巋然不動,確保了1、4、6縱在龍王店殲滅區壽年兵團; 四是在淮海戰役中作為徐東阻擊戰的中堅力量,和11縱、12縱一起,擋住了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10天的猛攻,為全殲黃百韜兵團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