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後,粟裕率四個縱隊打國軍這個師,卻損失慘重

2021-01-08 騰訊網

整編74師是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中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部隊,也是最出名的部隊,但是由於過於張狂,最後被華野全部殲滅。但當時還有一支國民黨軍部隊的戰鬥力完全不遜色於張靈甫的整編74師,那就是胡璉的整編11師。

整編11師也就是原來的國民革命軍軍18軍,這支部隊是陳誠土木系起家的部隊,全面抗戰爆發之後,18軍立刻開赴淞滬前線,在當時戰鬥最激烈的羅店和日軍進行了殊死搏殺。1943石牌保衛戰,18軍副軍長兼11師師長胡璉又率領11師在石牌成功擊退日軍,保衛了陪都重慶的安全。

抗戰結束之後,國民政府對全國軍隊進行整編,18軍被整編為11師,師長胡璉。整編11師和整編74師一樣,都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11師師長胡璉和74師師長都畢業於黃埔四期,也都是陝西人,但是胡璉比張靈甫更加狡猾,為人也更加謹慎。1946年張逢集大戰時,中野集中三個縱隊打整編11師的一個團,不但沒有將其全殲,反而損失慘重。

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之後,這支部隊動作更加謹慎了。1947年7月,國民黨軍在經過了40多天的休整後,重新集結了11個整編師32個旅24萬多人的兵力,採取密集平推,步步為營的戰法。為了對付敵人的戰法,華野抽調兩個縱隊南下魯南,迎接來犯之敵,策應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計劃,抽調三個縱隊西出津浦線,轉入外線作戰,剩下的四個縱隊在內線和國軍周旋。當時華野在外線作戰頻繁得手,蔣介石立刻抽調七個整編師後撤,魯中只留下了四個整編師。

在魯中的四個整編師中,胡璉的整編11師位置暴露出來,粟裕果斷抓住戰機,調四個縱隊將盤踞在南麻的整編11師團團圍住。胡璉看到後,立刻命令部隊就地構築工事,推到附近的所有村莊,樹木,裝甲,趕走附近的老百姓,整編11師官兵很擅長防禦作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修築了上千個碉堡。

1947年7月17日,粟裕下達作戰命令,九縱,二縱,六縱分多路向南麻守軍發動進攻,七縱和渤海軍區的三個團,切斷胡璉所部和整編25師,整編64師的聯繫。為了避免整編74師全軍覆沒的下場,蔣介石調集了12架戰鬥機對我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並嚴厲呵斥其餘國軍部隊進行支援,所以此戰華野打的並不輕鬆。

胡璉和冒進的張靈甫不一樣,他看到華野人多勢眾,就命令部隊龜縮在地堡裡不出去。此戰整編11師的戰鬥力讓華野很驚訝,華野也真正看到了全副美械裝備的國軍主力部隊真正的實力,整編11師不論是火力上還是單兵素質上都是高於華野官兵的。華野各部雖然進行了激烈戰鬥,但是依然拿不下南麻。

21日,黃百韜率領整編25師突破了華野阻擊部隊,胡璉立刻命令部隊在坦克,重炮,飛機的掩護下對華野發動大規模的反攻。此時天公不作美,又突然下起了暴雨,各處山洪暴發,華野的糧食,彈藥都運輸不上來,為了避免部隊全軍覆沒,最後華野還是選擇了撤出戰鬥,向後方轉移。

相關焦點

  • 華野全殲整編74師打的有多慘烈,戰後整座山屍橫遍野
    國民革命軍74軍組建於1937年淞滬會戰時期,這支部隊在抗戰時期打滿全場,立下過赫赫戰功。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也成為了解放軍的頭號勁敵,解放軍很多的王牌部隊都吃虧整編74師的虧。解放戰爭時期,74軍雖然被整編為74師,但是人數上並沒有減少,全師三萬多人,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在抗戰後期,連日軍的一些精銳師團都畏懼這支部隊。1947年5月,這支部隊孤軍深入解放軍腹地,張靈甫狂妄自大,剛愎自用,又帶著這支部隊上了孟良崮。為了圍殲整編74師,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將其包圍在了孟良崮。
  • 孟良崮戰役:粟裕百萬軍取上將首級,全殲了國軍王牌整編第74師
    張令甫此舉,就是企圖採取「 中心開花」的戰術,以所部整編第74師為棋子,吸引我華野主力部隊,國民黨軍其他野戰部隊再反包圍我華野主力,以達成全殲我陳粟領銜的華野主力的戰役目的。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中)
    許世友九縱的任務是牽制敵整編74師進攻步伐,既不能讓整編74師進攻速度過快,給穿插的各縱隊爭取時間,也不能把整編74師打回去或者打得萎縮不前。九縱在堅守陣地的同時,適當反擊一下,然後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一點,使張靈甫認為當面的共產黨軍隊無力阻擋整編74師的雷霆一擊。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下)
    許世友指揮九縱攻擊孟良崮東南的制高點雕窩,九縱與整編74師在雕窩反覆爭奪。九縱26師76團在炮火支援下向雕窩發起攻擊。5月16日拂曉,九縱76團多次攻擊,終於佔領了雕窩。被困在孟良崮山上的敵整編74師在華野5個縱隊的猛攻下,傷亡慘重,斷水斷糧,饑渴難熬,戰鬥力和士氣大大下降。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在進攻魯中山區的一線敵軍之中,120公裡的距離內,一字長蛇陣擺了8個整編師,雖然多數部隊距離74師只有一、兩天路程,黃百韜的25師和李天霞的83師靠得更近。但是這些人相隔雖近,但和該師久有積怨,真的打起來是否能相救還真不好說。 當時,華東野戰軍下轄10個縱隊27萬餘人的兵力。兵力雖不佔優勢,但是74師中央突前,進入我軍主力集結的正面。
  • 第74師戰鬥力強華野第一次接觸,殺了一個縱隊指揮官
    在華野與74師的幾次戰鬥中,華野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1946年6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向蘇皖人民解放軍發起進攻,其中包括張靈甫的第74師,邱清泉的第5軍和自稱鋼鐵軍的廣西第7軍。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粟裕率領華中野戰軍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好成績,其中王必成所在的第六師在一個半月內打了五仗,殲敵1.2萬人。
  • 華野大戰74師,一名縱隊司令壯烈犧牲!野司為何發急電封鎖消息?
    1947年華東野戰軍為了殲滅國民黨軍第一王牌整七十四師,不惜投入五個縱隊15萬重兵,冒著被敵人反包圍的風險猛攻孟良崮3天,除了戰機難得和指揮者高度的軍事自信外,我軍部隊對於整編七十四師的普遍仇恨,其實也起到一定作用。1946年解放戰爭初期,華東我軍在蘇中、蘇北嚴重威脅國民黨統治中心區域。
  • 中野集結六個縱隊,打重組建的74師一個旅,傷亡萬人後被迫撤退
    整編74師的覆滅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蔣介石不甘心自己的頭號主力就這樣完蛋了,於是讓王耀武重新組建整編74師。 孟良崮戰役時,整編74師還有三個新兵教導團和一些傷兵留在後方,並沒有參戰。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而反對者指出,整74師有三個建制團(第153、第169、第173)和師屬榴炮營並沒有參加戰役,只能算「基本被殲」,更重要的是,該整編師傷亡被俘總數遠遠未達到定員的90%,硬性指標不夠!關於90%這個量化標準,出自百度百科關於「全殲」的詞語解釋,即指「敵軍全部或90%以上被殲滅」的意思。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抗戰勝利後,為了適應和國軍展開大兵團作戰需要,1945年10月7日編組晉冀魯豫野戰軍,其中原冀魯豫軍區部隊編組為一縱,即楊蘇縱隊,原定於去東北,後來情況有變改歸晉冀魯豫野戰軍建制,後又增編十一縱。原冀南軍區野戰部隊番號為三個獨立旅,集體劃編為二縱,後又陸續增編10縱、14縱。原太行軍區部隊編為三縱和六縱,原太嶽軍區部隊編為四縱,後增編八縱、九縱。
  • 名軍對名軍,名將對名將,華野9縱一拳砸扁王牌74師!
    1947年5月,國民黨軍侵佔津浦線後,3個軍團一線擺開,向北席捲,企圖同華野主力決戰於沂蒙山區。5月11日,風雲突變。當日傍晚,許世友率9縱與華野其他兄弟縱隊奉命連夜東進,準備聚殲敵右翼第7軍及整編第48師於沂水、蘇村之間。
  • 孟良崮戰役,戰鬥力彪悍的華野一縱,一個縱隊硬抗國軍三大主力
    解放戰爭期間,74軍改編後的整編74師,一路攻堅拔寨,給華野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兩淮,蘇中,蘇北地區先後被國民黨軍佔領。1947年5月,國民黨軍集中45萬大軍對我山東戰場發動重點進攻,整編74師又是衝鋒在前,如入無人之境,華野很多將領都吃過這支部隊的虧,都想殲滅這支部隊,一雪前恥。最後,粟裕終於下定決心殲滅這支部隊,張靈甫不但不趕緊後撤,反而把重武器扔在了垛莊,帶著部隊上了孟良崮,想來個中心開花,以整編74師為誘餌,吸引華野主力來攻。
  • 華野「解放戰士」轉化率高達77%,曾下令整編第74師俘虜一個不放
    1947年6月初,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俘虜管理處接到野司命令:「整編第74師俘虜一個不放,嚴加管制不使逃跑」!在孟良崮戰役中,華野共俘虜敵兩個整編師的官兵19676人,為什麼特別規定整74師的俘虜一個不放呢?
  • 打破困局:解放軍是如何決策圍殲整編74師的
    整編74師前身就是在抗戰中戰功赫赫的「抗日鐵軍」74軍,成立於抗戰全面爆發後的1937年8月,在抗戰中先後參加過淞滬、南京、蘭封、瑞昌、德安、上高、浙贛線、南昌、長沙、常德、湘西等重大戰役,在華東華中戰場上的所有硬仗幾乎無役不從,獲得過海陸空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是四個蘇械突擊軍之一,戰爭後期更是成為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的戰略預備隊,被日軍敬畏地稱為「虎之師」。
  • 解放時期的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是指哪四個軍
    其中有四個軍,戰鬥力最強被稱之為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 第一個精銳部隊是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其實就是抗戰時期最能打的國軍王牌第74軍。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第74軍是國軍五大王牌之首,在抗戰時期表現十分出色,同時贏得了虎賁軍,御林軍,抗日鐵軍等美譽。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被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74師。
  • 魯南戰役,馬勵武:我快速縱隊何等威風!結果:送粟裕一個美械師
    國民黨在1946年9月攻佔兩淮後,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在華東戰場調集了二十五個整編師六十八個旅的兵力對華中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面對國民黨軍的重兵進犯,中央指示集中兵力在運動戰中殲敵,必要時可放棄一些重要城市。
  • 孟良崮戰役,國軍王牌整編74師折戟沉沙,而這支雜牌部隊卻大放異彩
    整編74師---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之一,其全師近3萬官兵幾乎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戰場經驗十分充足,而且久經戰場的他們單兵作戰素質在當時來說是非常的高超的,在配備了先進的美式裝備後
  • 孟良崮戰役,解放軍用大炮兵打得張靈甫和74師落花流水
    1947年5月,在山東戰場,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集中10餘萬部隊,將國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圍困在孟良崮地區,展開了猛烈圍殲。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決鬥,華野部隊冒著巨大風險要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勝則大勝,敗則大敗。
  •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被全殲,蔣軍為何不敢上前救援?
    有這樣一場戰役發生於解放戰爭時期,兩黨之間的內戰,可謂打得酣暢淋漓無比暢快,是一場對蔣軍74師的進攻戰,這場戰役被稱為孟良崮戰役。而為人所疑惑的卻是,在74師被全殲之後,包圍圈外面涉及的40萬蔣軍卻遲遲未靠近,雖然天天叫囂著要與主力軍決一死戰,卻是一直按兵不動,即使是外圍的6縱,他們也一分未動。
  • 「紅色間諜」配合默契,74師直接跳進火坑
    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的陳毅和副司令粟裕二人共同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此戰華野歷時三天,全殲敵整編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徹底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解放軍士氣大振,國共雙方實力此消彼長,而蔣介石怒不可遏,查處了不少國軍高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