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阿倫·尼文斯(美)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942字,閱讀約2分鐘
國民革命軍第74師,抗戰時期也是第74軍。這支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被譽為天下第一軍,五大主力之首。這支部隊雖然後來被華野殲滅,但戰鬥力並不弱。華野自始至終都沒有小看這支軍隊。在華野與74師的幾次戰鬥中,華野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1946年6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向蘇皖人民解放軍發起進攻,其中包括張靈甫的第74師,邱清泉的第5軍和自稱鋼鐵軍的廣西第7軍。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粟裕率領華中野戰軍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好成績,其中王必成所在的第六師在一個半月內打了五仗,殲敵1.2萬人。當解放軍在中央蘇區戰爭中節節勝利時,張靈甫率74師攻打蘇皖解放軍省會淮陰。粟裕立即率一師,六師前去支援,但淮陰仍被張靈甫攻破。三天後,張靈甫攻佔淮安,淮安和蘇中完全被國民黨軍隊佔領,粟裕率華中野戰軍向蘇北撤退。
淮陰失守後,雙方把目光投向蘇北重鎮漣水。當時,南京方面要求張靈甫率74師撤回後方整修,但張靈甫立功心切,想在三年內升任將軍,於是率74師憤然攻打漣水。當時,成軍五旅守衛漣水。國民黨軍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掩護下,向漣水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第5旅損失慘重。危急時刻,王必成率領的第6師趕到,一到就殲滅第74師一個營。
王必成所在的第六師雖然是華野主力,戰鬥力強,但在第一次與74師交手時,他就看到了這支部隊的強大戰鬥力。第74師與其他部隊不同的是,全套裝備美軍裝備,官兵訓練有素,戰術動作相當嫻熟,衝鋒異常兇猛囂張。這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並不多見。張靈甫的指揮藝術也十分高超,各種戰術手段運用得惟妙惟肖。戰後,第六師團官兵評價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強於日軍。
遇到釘子後,張靈甫很不服氣。他指揮74師一天之內向王必成6師陣地發起8次衝鋒,但均被擊退。在黃河北岸,王必成指揮部隊在兩小時內殲滅74師57旅兩個營。雙方激戰四天後,粟裕率華中野戰軍到達漣水,包圍了74師。張靈甫見不對勁,帶著部隊逃到淮陰。
第一次漣水戰役以華野大捷而告終。張靈甫所在的74師損失官兵7000餘人。不過,華野此戰損失也不小。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謝向軍率部馳援漣水。在距離漣水五公裡外的中山北岸查看地形時,被74師狙擊手的槍手擊斃。
報告/反饋
這裡是《古人剪燭西窗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