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解放軍用大炮兵打得張靈甫和74師落花流水

2021-01-07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1947年5月,在山東戰場,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集中10餘萬部隊,將國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圍困在孟良崮地區,展開了猛烈圍殲。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決鬥,華野部隊冒著巨大風險要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勝則大勝,敗則大敗。

國軍74師經過抗戰艱苦考驗,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名氣,官兵素質佳,整體戰鬥力很強。該師師長張靈甫更是一員悍將,指揮部隊退上孟良崮後,花大力氣構築了工事。孟良崮是石頭山,質地堅硬,沒法像在土山上那樣開掘工事。而且解放軍包圍攻擊速度很快,74師也沒有充裕時間完成工事防禦。

然而該師官兵不愧為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有條不紊進行作業。他們利用孟良崮各山頭的自然地形選擇有利的位置,藉助懸崖峭壁、山體凹處、石峰石柱等山體結構,用堆砌、爆破等手段壘石作業,用一晚上就築起了很多簡易堡壘。對於上山的便利通道,該師士兵還用很多大石塊將之堵上,以增加攻山的困難。

在陣地防禦上,74師設置兩線防禦,其中一線是外圍山頭,部署了少量部隊,起到警戒和遲滯作用。二線陣地以孟良崮主峰及幾個山頭為核心,從山腰到山頂建立了縱深梯次分布的陣地,均以一定兵力防守。預備隊則配置於高地反斜面,利用山洞和石棚等為隱蔽,防備炮火,隨時準備投入反擊。

在火力配繫上,嚴密組織了三層交叉火力,接近山頂部署了迫擊炮、山炮和重機槍,形成遠射火力;山頂至山腰中間,部署了輕機槍和小炮、擲彈筒、火箭筒,形成中程火力;山腰部署了衝鋒鎗、步槍和手榴彈等火器,形成近戰火力。每層火力均自成體系,獨立交叉,控制自己射程內的戰場。後一層又能超越前層和利用間隙射擊,起到補充和支援作用。

74師的火力布防果然嚴密老辣,幾乎不留死角地覆蓋了孟良崮各主要陣地。該師裝備有美械和國械混編的各種武器,像美械重機槍、衝鋒鎗、火箭筒,國械步槍、輕機槍、小炮等,有效平衡了火力與後勤的關係。不過,由於這次74師進入魯中山區作戰,交通不便,重炮兵和戰車等兵器無法跟進,只好留在後方,這就嚴重削弱了該師的戰鬥力。

解放軍對孟良崮發動總攻後,戰鬥立即打成了白熱化。雙方對每一個山頭和突出部都進行了反覆爭奪,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多次不顧傷亡發起衝鋒,幾經拉鋸,直至短兵相接,刺刀見紅。孟良崮地區殺聲震天,濃煙滾滾,彈雨如注,血流成溪,真是罕見廝殺鬼神驚!

解放軍猛攻兩夜一天,付出了較大代價,雖然奪取部分陣地,但仍受阻於敵核心陣地前。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外圍的敵人援軍越逼越緊,戰場形勢已到了千鈞一髮之際。此時,華野首長命令將炮兵縱隊和各步兵縱隊的火炮全部投入戰鬥,以繳獲於敵人手中的幾十門美制105毫米榴彈炮、75毫米野炮組成強大壓制炮群,以步兵掌握的山炮、迫擊炮、步兵炮和戰防炮為隨伴炮火,分層發射,遠近結合,猛烈打擊據守在孟良崮上的敵人。

大炮兵一發威,形勢頓時改觀。74師的外圍陣地大部丟失,幾萬人馬擁擠在以主峰為核心的幾個山頭上,隊形非常密集,而掩體卻不夠用。解放軍發射時根本不用瞄準,炮彈打上去就能傷及一大片,而崩起的碎石亂飛更是加大了國軍的傷亡。只見孟良崮上到處火光閃閃,散碎石塊和人屍馬體四下飛濺,守軍無法抵擋如此猛烈的炮火,人皆嘶叫,馬驚亂跑,陷於極為悲慘的境地。

就這樣,在解放軍大炮兵的排山倒海攻擊下,不到3天時間,張靈甫和他的74師就被全殲於孟良崮地區,創造了一個震動全國的戰爭大新聞。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解放軍傷亡過萬,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怎麼打的?
    孟良崮戰役,發生於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是解放戰爭期間一次大規模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的重大戰役。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高超指揮下,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大無畏氣概,於沂蒙山區全殲來犯的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此次戰役,開創了在敵人重兵密集並進的態勢下,從其陣線中央割裂殲滅其進攻主力的優秀範例。
  • 孟良崮戰役到底有多難打?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3天才殲滅74師
    1947年春,國民黨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大約是45萬人,向山東解放區發起了進攻,欲以一場決戰來消滅華東野戰軍,以期待解除華野對上海和南京構成的威脅,於是震驚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就此打響了。由於這場戰役對陣雙方的將領正是大名鼎鼎的國民黨軍官張靈甫和共產黨將領陳毅、粟裕大將,以至於這場不可思議的戰役常被後人津津樂道。
  • 孟良崮戰役,王必成的6縱如何打出空降師的操作,截掉了74師退路
    敵整編74師仗著兵精糧足,一路追擊,揚言要打出先鋒軍的氣勢。然而就在74師孤軍突出敵3個兵團的整體攻擊線的那一刻,粟裕就在指揮所裡拍板「他張靈甫敢冒頭,我就打他的王牌精銳。」5個縱隊對74師進行合圍,4個縱隊打援,殺雄雞用牛刀,恰恰是華野最擅長也是最實用的打法。5月13日,華野正式對74師展開攻勢,孟良崮戰役打響。
  • 張靈甫的74師下轄六個團,團長分別是誰?孟良崮戰役中結局如何
    抗日戰場上,張靈甫所率領的國軍74師是清一色的全美械裝備,是當時國軍五大主力之一,可是讓日軍吃盡了苦頭,就連美軍顧問團也稱讚中國國軍只有74師能打。當時74師下轄整編第51旅,下轄第151團,第152團;整編58旅,下轄第172團,第174團;整編第57旅,下轄第170團,第171團。那麼,74師的六個團長分別是誰?在孟良崮戰役中各自的結局又如何?151團團長 王奎昌王奎昌出生於1912年,遼陽人。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74師雖然是強敵,有了這些弱點,就可能將他消滅!粟裕考慮好之後,就向陳毅司令員匯報。陳毅高興地說:「好!我們就是要有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並立即定下戰役決心。 陳士榘參謀長和司令部人員擬定作戰方案時,粟裕特別交代說:「這一仗可千萬別忘了六縱,我向王必成許過願,打74師不能少了六縱的份。」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下)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整編時,兩人暗地裡競爭整編74師師長的位置,按照慣例,第74軍的師長,一般由51師師長接任,結果時任74軍58師師長張靈甫因深受原第74軍兩任軍長俞濟時和王耀武的支持而把時任74軍51師師長的李天霞擠了下去,李天霞對此一直懷恨在心。
  • 孟良崮戰役,黃百韜與張靈甫只差3公裡,為何不用炮火支援?
    孟良崮戰役,雖然戰果和規模都比不上三大戰役,卻因為殲滅了國軍最強悍的部隊整編74師而成為了代表性戰役,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也落了一個兵敗身死的結局,那麼,當時張靈甫到底有沒有活路呢?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中)
    許世友九縱的任務是牽制敵整編74師進攻步伐,既不能讓整編74師進攻速度過快,給穿插的各縱隊爭取時間,也不能把整編74師打回去或者打得萎縮不前。九縱在堅守陣地的同時,適當反擊一下,然後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一點,使張靈甫認為當面的共產黨軍隊無力阻擋整編74師的雷霆一擊。
  • 漣水戰役:74師血拼戰勝解放軍,卻老兵傷亡殆盡引發孟良崮覆沒
    國軍悍將張靈甫戰死於孟良崮後,被俘的國軍老兵說,整74師敗於孟良崮,根本原因在於二打漣水,營連戰鬥骨幹死傷近三分之二,傷了元氣。 這種說法真實嗎?二打漣水又是怎麼回事?這其中的緣故,還要從蔣介石的守江固淮戰略說起。
  • 孟良崮戰役,對74師消極救援的李天霞,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孟良崮戰役中,號稱「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全軍覆滅,蔣介石的心腹愛將張靈甫也被擊斃,此戰充分暴露出國軍內部的勾心鬥角。當時74師居於戰線中央,附近有幾十萬友軍,但全力支援的卻寥寥無幾,他們為了保存實力,大部分選擇消極怠工。
  • 孟良崮戰後:張靈甫戰死後,為何粟裕給他換上了解放軍軍裝?
    隨後命令張靈甫帶領著手下向山東發起進攻。當經過孟良崮的時候,張靈甫突然心血來潮,想要甩開掩護自己前進的其他國民軍隊,向著孟良崮的解放軍發起進攻,想要趁著解放軍不注意給予致命一擊。這種做法當時是相當危險的,更像是一場賭博。
  • 張靈甫為何敢上孟良崮?「紅色間諜」配合默契,74師直接跳進火坑
    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的陳毅和副司令粟裕二人共同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此戰華野歷時三天,全殲敵整編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徹底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解放軍士氣大振,國共雙方實力此消彼長,而蔣介石怒不可遏,查處了不少國軍高級將領。
  • 孟良崮戰役,國軍王牌整編74師折戟沉沙,而這支雜牌部隊卻大放異彩
    在這樣的背景下,1947年6月份,國共兩軍在山東腹地的孟良崮地區進行了一場十分慘烈的戰役,戰役的結果是國軍王牌中的王牌---整編74師近3萬人馬全軍覆沒,而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主力遭受重創,不得不轉入短暫的休整期。
  • 張靈甫74師有多難打?為幹掉他3萬人馬,解放軍出動了27萬人圍殲
    1947年5月,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在張靈甫的指揮下移動到孟良崮,與解放軍展開生死大戰,解放戰爭中最慘烈的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 74師師長張靈甫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軍事指揮員,在抗日戰爭時期,他英勇善戰,表現出色,堪稱國軍的一員虎將。孟良崮易守難攻,佔據地理優勢的74師決定與解放軍展開生死大戰。 為了殲滅74師,解放軍出動了27萬大軍,在粟裕和陳毅的指揮下,解放軍十萬人對孟良崮的74軍發動進攻,剩下的人主要負責阻擋增援的國軍。
  • 決戰孟良崮,粟裕為何偏偏打戰鬥力最強的74師?一共有4個理由
    決戰孟良崮,粟裕為何偏偏打戰鬥力最強的74師?一共有4個理由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實現獨裁統治,進而對解放軍發起猛攻,由此,解放戰爭爆發。孟良崮戰役之時,粟裕為何偏偏要打國民黨精銳整編74師?在這場戰役之中,粟裕瞅準了國民黨精銳中的精銳,也就是抗日名將張靈甫統帥的整編74師。這一戰,國民黨投入45萬大軍,為何粟裕選擇集中力量殲滅整編74師呢?其實,粟裕有著他的理由。
  •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被全殲,蔣軍為何不敢上前救援?
    有這樣一場戰役發生於解放戰爭時期,兩黨之間的內戰,可謂打得酣暢淋漓無比暢快,是一場對蔣軍74師的進攻戰,這場戰役被稱為孟良崮戰役。而為人所疑惑的卻是,在74師被全殲之後,包圍圈外面涉及的40萬蔣軍卻遲遲未靠近,雖然天天叫囂著要與主力軍決一死戰,卻是一直按兵不動,即使是外圍的6縱,他們也一分未動。
  • 打敗張靈甫74師有多難?烈士遺體鋪7層,解放軍傷亡過萬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當中一場相當著名的戰役,這一場戰役也被我軍奉為是經典,還寫進了諸多的教科書當中。不是當事人的我們,很難想像這一場戰爭的過程到底有多麼的險惡和慘烈。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之後,陳毅元帥等戰役的指揮者,談及孟良崮仍然心有餘悸,因為這一場戰役實在是太慘烈了,稍有不慎,一步棋走錯了,滿盤皆輸。
  •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1.9萬餘俘虜,解放軍為什麼搶著要?
    孟良崮戰役中,解放軍一舉殲滅了國民政府整編74師。1.9萬餘名俘虜兵看到自己的事業「第二春」,紛紛加入解放軍,解放軍都搶著要他們。為何俘虜兵如此受歡迎呢? 解放軍對待俘虜很寬容 我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天下的一個絕招就是善於化敵為我軍所用。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善於改造俘虜兵。
  • 孟良崮戰役:粟裕百萬軍取上將首級,全殲了國軍王牌整編第74師
    孟良崮戰役,粟裕指揮我華東野戰軍主力,全殲了國民黨軍五大王牌中堪稱頭號主力的整編第74 師(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的編制擁有3.3萬餘人的龐大兵力),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我山東解放區的囂張氣焰,不僅鼓舞了其他戰場上我軍廣大指戰員的戰鬥士氣,而且讓我軍高層看到了未來戰勝強大的蔣介石集團的希望。
  • 孟良崮戰役打的到底有多慘,戰後幾年沒人敢上山
    孟良崮是山東蒙山山系的一座非常險要的山,北宋時期楊家將部將孟良曾率兵在此駐紮,所以稱之為孟良崮。這座山本來很長時間都沒有引起人的注意了,但是卻因為一場戰役被全國人民所熟知,那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戰役,1947年的這場戰爭對當時的戰場形態也很大的影響,對當時的中國的整體戰局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