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2014年,作品毛澤東畫像在英國以7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663萬元)的高價被拍賣。
該畫像是沃霍爾在1972年美國前總統理察·尼克森訪華之際所作。沃霍爾打破以往標準,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黃兩色創作了這幅帆布制的畫像,是20世紀最著名的畫像之一。
沃霍爾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以紅寶書中的毛澤東肖像畫為模板,創作了數百幅毛澤東的畫像。他在去世前5年,也就是1982年訪問中國,並在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頭像前留了影。
少年時候的沃霍爾已是個鋒芒畢露的藝術學生,在師長的鼓勵下,決定到紐約這個藝術熔爐一闖。最初只為書刊負責插圖設計工作,但很快便在紐約流行藝術界打響名堂,最出眾的風格是透過絲網印刷手法和不斷重複影像,將人物化成視覺商品,代表作包括《瑪麗蓮·夢露》、《金寶湯罐頭》、《莉茲·泰勒》、《毛主席》等,這些作品都在沃霍爾開辦的紐約影樓中,經一些業餘助手大量生產和複製,mass production總是沃霍爾的流行藝術觀中不能或缺的指標。至六一年,沃霍爾已被譽為是繼Dali(即薩爾瓦多·達利)及畢卡索後另一位前衛藝術界名人,不論是一卷廁紙或一個廁板,只要蓋上他的印章,隨即便時髦起來!
藝術家總在畫生活中的東西,比如梵谷的向日葵,滿盆的水果,看到的風景,波普藝術想表達的是商業世界裡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32罐罐頭湯能在美國最重要的現代藝術館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且這些畫都躋身於聞名世界的現代藝術繪畫之列。
安迪沃霍爾被認為是波普藝術中無可取代的人,雖然在一次關于波普藝術的研討會中,沃霍爾的作品被批評太趨於商業化,但是他在流行運動中扮演的角色無愧於他流行教父的稱號。1962年,瑪麗蓮夢露死於服藥過量,安迪馬上決定製作一系列她的肖像,他使用了研發的新絲網印刷術,24幅夢露像構成了他最愛的兩個主題,名人與死亡。
藝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是藝術的生活。藝術形式與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構性,安迪·沃霍爾用獨到的表達方式詮釋了當時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背景下,西方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觀、消費觀及其反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趣味。
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波普藝術家通過廣泛的藝術探索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並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藝術不再是少數人享用,而屬於普通大眾,並逐漸以新的方式從為權貴服務轉向為民眾服務的民主化進程。可以說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中的開拓和革新對於現代藝術的多樣化和互融性起了積極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