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這麼火,能否成為在線閱讀行業的網易雲音樂

2020-12-2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讀書app是大家手機裡必備的一款軟體,無論是在地鐵公交上,還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書籍都能夠幫助我們打發時光,同時獲取知識。本文作者從微信讀書能否成為在線閱讀行業的網易雲這個新穎的角度出發,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微信讀書是我最常使用的的一款讀書APP,雖說如今的年輕人寧願到處借視頻網站的會員也不願意充值,但我還是在衝動之下購買了微信讀書的無限卡,而且看著自己省下的金額越來越大,就覺得自己佔了天大的便宜。

身為一位產品狗,處於產品思考的職業病,就對微信讀書做了一些調研和思考,權且記錄。

1.在線閱讀市場分析

1.1 市場規模

根據艾瑞諮詢分析,預計2019年電子閱讀市場規模能達180.5億,2020年更是突破200億。

國內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諮詢(BigData-Research)發布《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用戶數達4.7億,且人均閱讀量逐年提升。

而且隨著在線閱讀版權保護的提升,優質IP能夠全渠道得到用戶關注,在線閱讀行業還將穩定發展。

1.2 行業概況

寫作行業裡面角色包含寫作者、版權合作商、讀者、廣告主、出版商、書店、網文平臺等,覆蓋創作、出版、傳播、評論、IP打造、獲利等一系列環節。

目前,閱文集團已經做過一次整合,從版權出手逐步打通行業上下遊,但市場中依然有強大的競爭者和優秀的獨立商。

微信閱讀作為閱讀工具,也有自己的版權合作商團隊,且目前APP已有龐大的讀者群體,未來引入廣告主,與其他角色形成更多聯動也指日可待。

1.3 競品分析

根據易觀數據的分析來看,閱讀行業的一級梯隊已經形成,分別是掌閱、QQ閱讀和咪咕閱讀,他們的季度活躍人數均超過6000萬。

簡單看了看頭部APP的歷史:掌閱成立於2008年9月,2011年iReader出現;QQ閱讀2009年最先出現在塞班系統,2011年進入智慧型手機;2013年12月中國移動手機閱讀業務更名為「和閱讀」,2015年10月「和閱讀」正式更名為「咪咕閱讀」。

可以看到,頭部APP出現在13年以前,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產生而興起。

而微信讀書雖然並沒有出現在榜單中,但是根據微信讀書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微信讀書註冊用戶數2.1億,日活躍用戶超過500萬,月活躍用戶尚未超過千萬。

不過,最早的微信讀書版本發布於2015-08-27,早期的移動網際網路紅利享受不多。

此外根據調研,影響用戶閱讀的因素中,書庫資源豐富度排名第一,其次是價格,最後是閱讀體驗。

背靠閱文和微信兩座大山,加上騰訊一貫的產品設計能力,微信讀書在這幾方面都有不小優勢。

我也相信微信讀書能夠獲得越來越多的用戶,成為在線閱讀的超級APP。

2. 微信讀書產品分析

2.1 產品定位

微信讀書主推閱讀+社交,閱讀是產品的基本形態,其閱讀內容則根據用戶需求來定,主推嚴肅文學,輔以網絡文學。

社交是騰訊的拿手好戲,微信上更是有國民社交關係圈。

而微信讀書也沒有放棄這一天然的優勢,早早就將微信的好友鏈引用過來。

2.2 目標用戶分析

通過各家的數據分析,19~35歲的用戶佔比最大,而00後群體則成為第二大的用戶群體。

從出版類型來看,主要由小說、漫畫、雜誌等輕鬆文學,還有出版社出版的相對嚴肅的文學。

微信讀書從嚴肅文學切入,已沉澱一批高知粘性大的深度用戶,與市場上的網文APP形成了差異化。但有一點很有意思,微信讀書的書城中網絡文學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網絡小說的收費並不算在無限卡的權益裡面。

所以,微信讀書在未來是否會拓展自己的疆域,擴充自己的收入,這個有待進一步觀察。

繼續對用戶進行分析,從社交意願和讀書意願兩個維度考慮,微信讀書的用戶可以分成幾個類型:

A:強閱讀需求、強分享意願;B:強閱讀需求、弱分享意願;C:弱閱讀需求、強分享意願;D:弱閱讀需求、弱分享意願。A類用戶是讀書的帶頭人,是核心用戶。除了常見的弱社交外,還可以鼓勵他們撰寫書評、創立書單,在運營活動和排行榜上可以為他們設立更多的維度滿足其榮譽感。

B類用戶一般是產品的忠實用戶,我自己就是這種人。這樣的人目的比較純粹,願意為了讀書而付費,但是需要滿足他們的隱私和閱讀需求,不需要太多的打擾。

C類用戶不一定真的熱愛讀書,但願意在特定人面前塑造自己愛學習的形象,甚至也可以付出一定的精力和財力。

D類用戶的價值不高,我們需要對其做一些轉化,通過提供對方感興趣的書籍或者玩法,讓他轉化到其他象限。

2.3 場景分析

講道理,閱讀無處不在,不管是完整的時間還是碎片化的時間,因此場景這裡不做強調。

但很明顯,微信讀書裡面的內容、閱讀方式,已經幾乎覆蓋所有可能的場景。

3. 微信讀書APP功能分析

由於微信讀書的定位是閱讀和社交並重,因此我也試圖從使用流程出發,試圖了解微信讀書裡面各個功能模塊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間的呼應。

3.1 讀書

3.1.1 讀書首先要有書可讀,挑書一定是第一步

在微信讀書裡面,第一個tab就以卡片的形式將書籍推薦給用戶。

推薦的維度包括了最新上線、玩家閱讀興趣、好友在讀等,若用戶發現感興趣的書籍,則可以一鍵添加到書架上。

微信讀書也照顧到用戶主動尋找書籍的場景,分別在搜索框中和書城兩個模塊。

通過搜索,用戶可以精準查詢感興趣的書籍。而在書城中,出現的是現在平臺上的排行榜,且做好了分類。

「看一看」模塊也開始推薦書籍,包含書單推薦,將同類書籍聚集在一起推薦給讀者。根據用戶興趣推薦一個章節,如果讀者感興趣則可一鍵添加到書架。

3.1.2 選擇要讀的書後,進入閱讀過程

當我從推薦、搜索、書架中找到想看的書籍時,點擊「立即閱讀」,即可打開書籍。

讀書的方式,既可以看,也可以聽,滿足了不同用戶的看書需求。

3.1.2.1 看書

書是由文字的集合,文字是用來看的,這個也是最基礎的讀書方式。

排版是一本書的顏值,好看的書總能贏得更多的青睞。就跟人類一樣,雖然不一定要華麗,但總是要讓人感到舒服,這樣別人才有動力來探究你的內涵。

所以,微信讀書的版面是比較舒服的,而且可以讓讀者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字體、背景、亮度等。

我特別喜歡用iPad進行閱讀,跟紙質書差不多的尺寸,顏色間距字體都讓人賞心悅目,沉迷於讀書不可自拔。

3.1.2.2 聽書

微信讀書的音色選擇只有兩個,而且在線聽書和離線聽書體驗並不一致,還有進步的空間。

同時,聽書部分也設置了定時關閉等功能,可能是照顧到部分用戶睡覺前的需求,也是蠻體貼的。

讀一本書就是在跟作者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精神交流,在此過程中,讀者會體會作者的心態,也會反思自己的生活,從而產生諸多的感慨,並以此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但是,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會做讀書筆記,會寫書評。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而不留痕跡,總是會覺得少了些什麼。微信讀書也提供了標註和書籤工具,基本可以滿足閱讀的需要。

不過,微信讀書的標記不夠明顯,尤其是日間模式與夜間模式切換的時候,有些顏色就顯示不出來。

書籤不夠美觀,當前書籤只有三個背景色、三種字體可換,排版也不夠美觀,而且只能下載在本地或者分享出去。

這裡比較迷惑,下載到本地難以管理,分享出去又不漂亮,明明是剛需是重要工具,卻變得有點雞肋。

最重要的是隱私,我寫的書評一個不小心就能被別人看到,都不敢無所忌憚的寫我的讀書感了。

3.1.3 讀完書籍後依然會時常回顧,一個清晰的入口和展示尤為重要

好的書籍是值得反覆閱讀的,自己的筆記也是會經常回顧。

微信讀書目前很顯式地在「我的」裡面有「筆記、讀過和贊過」裡面的「筆記」。

溫故而知新,在重複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新的想法,而微信讀書也是對此開發了再評論功能,很是不錯。

3.1.4 書架管理

讀完很多書後,書架上平鋪著一本本書雖然看著很有成就感,但對於快速定位和尋找並不友好。

微信讀書是有書單功能,卻並沒有做強引導,我剛看到有「管理」和「書單」功能時還很奇怪,並不知道如何來做。

因為嘗試從書架上整理書單時,書單跟單本書放在了一起,且視覺上差異不大,給我一種書丟了的錯覺。

當我學會使用書單後,我又覺得這個功能很像網易雲音樂的歌單,不知道官方是否有這樣的願景——以書單作為一個入口,就像每年寒暑假必有的推薦書單一樣。

3.2 社交

3.2.1 社交的第一部是建立好友關係

進入之後,又分成微信朋友、關注請求。微信朋友是讓你主動同步微信好友圈,關注請求是期望加我為好友的人。

我在微信讀書裡面的好友關係建立的有點早,又有點莫名其妙。給我的印象就是很早之前微信強制同步了好友圈,然後我就加了一堆相熟的或者不熟的朋友。

我能夠理解微信讀書這樣做是為了快速沉澱關注鏈條,就像當初微信也是同步了QQ的好友一樣。

3.2.2 在閱讀這件事情上做一些交互

微信將建立交互的場景充斥在讀書的各個環節。找書環節可以查看朋友在讀、看書過程中可以查看朋友的評論、點讚等、看完書之後還可以看到朋友的書評、閱讀時長和書單。

用戶發現感興趣的內容後,也可以主動分享出去,比如分享一段文字、一本書、一個書單,而且分享過程也是打通了微信生態,除了APP本身,微信中也能看到。

不過,微信讀書卻無法分享一本書的某個精彩章節。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複製文字,長度顯然不夠;如果分享一部分,又不能精準定位到當前章節。

但是,微信是熟人社交,而且存在學習、生活、工作難以分離的情況,這樣的熟人視角是否真的適合在線閱讀?我個人有一次是被冒犯到。

有一天跟同事吃完飯後一起遛彎,我這人吧吃飽喝足後容易犯困,加上太陽光曬在身上實在是暖和,所以忍不住打了幾個呵欠。同事笑著說,你這麼困是不是昨晚看網絡小說看太晚了啊。

我聽到這句話後,最後一個呵欠打了一半,連忙問她從哪裡知道的。

當被告知是微信讀書的時長和好友在讀後,我立馬搜索了如何設置微信讀書的隱私,並產生了一連串的羊駝:

她怎麼知道我看網絡小說?我看的網絡小說會不會顯得自己很傻白甜?我平時看的雜七雜八的書籍她都知道嗎,會不會覺得我三觀不正?我老闆會不會發現我在看這些閒書,會不會影響我的工作評論……有意思的是,微信也確實推出了很多幫我掩飾的能力:可以設置替身書架,這樣我的門面就可以隨意偽裝;可以設置某一本書是否為私密閱讀;可以設置黑名單,但我並不知道黑名單的功效。

可見,微信從方方面面給足了偽裝的空間,但是讓你偽裝的入口卻不明顯。不知道該嘆息產品體驗太好,還是太雞賊。

3.2.3 小組閱讀

點開這個功能時,我發現有近十組未湊夠3名同學,看著有點像拼多多的拼團,又有點像蝸牛讀書的領讀。

由於該功能沒有動力去玩,所以不做評論。

3.3 邊界拓展,書籍之外的閱讀(看一看)

一般來說,書籍講述的內容邏輯更清晰、結構更完整,讀者讀完會覺得盪氣迴腸受益匪淺。

但是書籍內容的豐富性,也需要讀者投入足夠多的時間與思考,而很多人缺乏這樣的動力和毅力。

所以,在碎片化大行其道之時,」看一看」模塊也逐漸成型,這一模塊從結構上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了讓用戶主動尋找書籍,提供了書城入口以及搜索框。當然,搜索框中的熱搜也是必不可少的,容易刺激用戶的點擊欲望。值得一說的是,從書城來看,微信讀書已經增加了大量的網文內容,對於年輕用戶來說也很有吸引力。而且會跟隨影視熱點,主推對應的原著,逐漸融入了IP製作的鏈條,也符合用戶的習慣。第二部分:繼續閱讀。算是不忘初衷提醒你可以將感興趣的書籍讀完,而且朋友的想法也在此做了引流。第三部分:朋友贊過。這一部分應該是與微信公眾號打通了內容和交互,大部分與微信裡面的「看一看」保持一致。而且「在看」也是微信裡面的操作,在微信讀書裡並未發現,應該是微信裡直接帶過來。第四部分:個性化推薦。個人感覺很準確,而且有tag告知你為什麼會推薦這篇文章,所以我就很願意將它推薦的內容讀下來,也有助於促進好友之間的交互,同時為公眾號找到了更多的曝光機會,也為書籍推薦提升概率。

4. 微信讀書可以如何改進

整體來看,微信讀書的功能已經非常完整,體驗也相對舒服。

就上面提到的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些優化:

4.1 APP功能體驗優化

4.1.1 提升聽書體驗

首先,消除在線與離線的差異,保證聽書的一致性。

其次,增加更多音色,目前的聲音在閱讀嚴肅文學時比較合適,但是在閱讀輕鬆文學、武俠等書籍時,就顯得較為平淡。如果能夠根據書籍類型推薦合適的音色,或者有一些特色的明星音色或者風格音色,這一塊的體驗會更好。再者,我們在聽人工製作的讀書音頻時,除了聲情並茂的朗讀外,還有有一些背景音樂或者在每一章的前後都有特定的過度音樂,顯得更有儀式感和氛圍感。

最後,自定義tts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記錄自己愛人、親人的聲音,在特定場景下也有需求。

4.1.2 書籤美化

小時候做過讀書筆記的同學都知道,美觀的書籤會讓人更加賞心悅目,重複翻看和分析的概率更大。

因此,建議在筆記這一處增加設計,提升活躍度和分享意願。同時,希望書籤也能在APP中收藏,而不是只能保存到本地或者分享給其他人。

4.1.3 支持單章節分享

我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在閱讀某本書籍時發現一個小節的案例特別有意思,我想把它分享出去,但沒有找到入口。

而且目前看一看中,其實是有從中間某一章節開始推薦,並可以繼續閱讀的。

我本身比較喜歡這種轉化,有點像短視頻平臺,先用最精彩的片段吸引你,並給你完成觀看的入口。

4.1.4 支持好友分組,不同組設置不同的權限

社交的第一步是建立關係鏈,由於微信讀書APP並沒有作者的帳號,因此,關係鏈簡化成讀者之間的關係。

筆者自己作為一個工作一段時間的社會人,倒是挺希望能夠看到我的朋友們在看什麼,不過這些朋友主要集中在跟我年齡相仿的我感興趣的人群。

同時,對於我比較熟悉的親友們,也希望能給他們安利我看過的作品。

但是,對於我的領導和長輩們,我是不希望他們掌握我的閱讀信息的。也許有人會說,你讀什麼書是體現你的品味,你完全可以經營你拼搏乖巧的形象。對於我這樣一個真實且嫌麻煩的人,也很排斥這樣的偽裝。

同時,我也經常獵奇會讀奇怪的或者沒有任何營養的書,雖然被損友們無傷大雅,但對於一些不太熟的朋友就會讓他們大跌眼鏡,筆者就遇到過被同事問「你居然也看這本書」的尷尬

4.1.5 支持公眾號文章整理成書單

有報導稱,2019年8月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在1.2%左右,這意味著用戶對公眾號的關注度已經很低,公眾號作者很難隨便獲得微信的流量。

而且,隨著抖音、今日頭條、知乎等內容平臺的壯大,可以預計公眾號的生態會進一步受到衝擊。

因此,「看一看」中出現公眾號的內容,一方面能夠為公眾號帶來更多流量,另一方面也為微信讀書帶來了更多內容,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現在的內容推薦特別重視時效性,其實作為書籍或者高質量內容來說這個是不太必要的。用戶在看書的時候,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如果能夠增加文章合集,或者是相關推薦,則可以將一些早前的高質量文章推出來,增加閱讀。

如果能夠像雲音樂這樣整理成「歌單」形式的話,還能激發強社交用戶的創作欲望,給他們更多的滿足感。

4.2 其他產品優化設想

考慮到用戶之間的差異性,快速推廣到更多用戶,最好還能有更多的贏利點,我也從內容、社交、推廣等方面給一些可能能嘗試的做法。

4.2.1 內容

文字是書籍重要的表達方式,但卻不是唯一的載體,圖畫、語音等都可以詮釋書籍的內容。

隨著5G的發展和多媒體內容的普及,喜馬拉雅有音頻讀書內容,樊登讀書、羅輯思維等內容也成功收穫了大批用戶的關注。

因此,「看一看」模塊也許可以嘗試加入這一部分的內容,看看大家對此的反饋。甚至可以考慮直播,邀請名人來講解某一本書。

4.2.2 運營

4.2.2.1 降低幹擾

目前的運營除了日常活動、無限卡分享等,已經對普通用戶帶來了幹擾,如果繼續這一策略可能並不會帶來更多新用戶,反而會降低路人緣。

此時,可以側重答題模塊,降低對普通用戶的幹擾。

也可以把分享的收益從無限卡轉成某一本書,且分享出去的時候,其他用戶也能同步獲取該本書,以此提高分享人群的精確性。

4.2.2.2 新增讀書主題,帶領大家讀書、推薦等

好的IP對用戶有巨大的吸引力,引入創作者既可以獲得更多優秀的作品,也可以依賴作者的影響力帶來粉絲,提供更多的交互,增強創作者和讀者對平臺的粘性。

微信讀書可以推出作者主題周,給作者更多曝光的時候,也增強讀者活躍度。

4.2.2.3 豐富成就體系

目前在每日一答裡是有標籤的,但是日常看書過程中卻缺少這樣的反饋。

可以嘗試在讀書時間排行榜之外,加上歷史達人、技術大牛、哲學家等有趣的能代表個人特徵的稱號。

2.2.4 打通寫作中的更多環節

例如線上線下活動打通,新書發行時組織線下的作者見面會。也可以組織同城書友會,尋找核心用戶做知識分享。

當用戶看到某本喜歡的書時,可以從微信讀書中直接下單購買紙質書等。

4.2.3 盈利

4.2.3.1 單本購買

在無限卡和書幣之外,考慮單本書籍購買。

既然音樂行業和視頻行業已經有相關探索,那麼文學這一塊也可以嘗試。

4.2.3.2 廣告

2019年10月25日,微信官方表示,微信讀書首次嘗試商業化,加入微信廣告。雖然目前還刷到廣告,但是大概率是在看一看的公眾號文章中變現。

不過公眾號變現難以保證廣告質量,而且有的文章本來很短也有廣告,就會影響用戶體驗。

在從流量帶廣告之外,不知道是否把書籍當成是商品,在首頁推薦位或者主題運營中推薦某些書籍。

此外,微信讀書推出了水墨版,我倒是蠻期待更多的版本出現,這樣可以在功能、盈利模式上形成差異化,提升各類細分用戶的體驗。

粗略想想,就很期待精選版微信讀書,只針對無限卡用戶,注重隱私、版權、質量;青春版微信讀書,更多推薦網文書籍;完整版,注重活躍度,依靠流量做變現……

最後,祝我喜歡的APP被更多人使用和喜歡。

本文由 @ruodbdl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與好多音樂達成戰略合作 探索在線音樂多樣化發展
    人閱讀 2020-08-27發布 來源:西盟科技資訊 相關關鍵詞 8月27日,網易雲音樂與新一代音樂廠牌好多音樂(forgood music)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在線音樂未來的多樣化發展。
  • 網易雲音樂在線聽歌下載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由網易公司出品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播放軟體,全國3億用戶推薦,匯集超全華語歐美日韓、電音ACG古風等超全音樂種類,超清音質、優質歌單、自動智能推薦音樂、海量逗趣樂評、精緻視覺交互。
  • 從千千靜聽到網易雲,在線音樂20年沉浮錄
    從百度MP3到網易雲音樂音樂在線傳播技術沒有誕生之前,磁帶和CD作為音樂的主要載體曾風靡一時,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MP3壓縮技術的誕生,使得音樂在線傳播成為可能。最先看到機會的是百度。對於網易雲音樂的突圍,億歐智庫研究院院長由天宇認為,網易雲音樂獨特的社區氛圍和UGC內容,是任何競爭對手都抄不走的,加之品質感的頁面設計,將它與其他音樂APP區分開來,正是這些獨特性才使其以黑馬之勢搶到市場。多年紛爭後市場格局已定,再回看行業領跑者百度,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黯然失色。
  • 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達成獨家版權合作 網易雲音樂直播觀看超1600萬...
    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達成獨家版權合作 網易雲音樂直播觀看超1600萬人次 2020年3月13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網易雲音樂的有限與無限遊戲
    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大收入板塊增速放緩,並且面臨流量紅利見頂的危機。但是,比尋找業務突破口更緊急的現實是,騰訊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協議開始陸續到期。在財報發布當天,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達成合作,不僅將華納旗下 130 萬首音樂詞曲版權收入曲庫,還將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遊展開合作。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宅經濟」興起,移動閱讀市場迎來新的增長期,不僅有閱文集團、掌閱科技、書旗、咪咕閱讀等行業老手,還湧現了米讀小說、連尚文學等以免費閱讀App入局的新興選手,作為微信閱讀的忠實用戶,聊聊我眼中的微信讀書。
  • 在線音樂類APP分析——網易雲音樂的進階之路
    這些積累下來的「我喜歡歌單」是不是可以成為用戶的音樂心情日記呢?。因此,就排序來說,雲音樂可以把「按專輯排序」改為「按播放次數排序」,另外可以把排序從選項中拎出來,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同時通過播放次數反饋深挖用戶的更多需求,播放次數可以作為雲音樂社交的一個窗口2.5 音樂雲盤網易雲音樂的起名是有原因的,重點在一個「雲」字。
  • 發力日本音樂、搶佔劇綜歌曲版權,網易雲能否憑此突破TME的「版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文簡稱「TME」)獨家發售的數字專輯數量超過了全網發片量的一半;銷售額佔今年上半年整體數字專輯銷售額的78%,是第二名網易雲音樂銷售額的4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2.1%,總體能夠看出中國數位音樂市場實現了逆勢上揚。TME頭部效應明顯,在此情況下,網易雲音樂又能否找到突圍的道路?
  • TFBOYS+網易雲音樂,兩大養成系巨頭的會晤
    TFBOYS是國內第一批「養成系偶像」,在起步階段前所未有的強調粉絲參與;網易雲音樂則是在平臺與粉絲普遍還缺少粘性的行業環境裡,吸引了一批忠實用戶,一磚一瓦地建起了「雲村」社區。而在5G技術即將再次改變娛樂產業的前夜,TFBOYS和網易雲音樂再次站在了同一個轉折點上。這次的切入點,是在線音樂演出。「養成系」的夏天「養成系」們集體崛起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夏天。
  • 被低估的網易雲音樂
    三年之後,獨家音樂版權的概念逐漸瓦解,網易雲音樂變灰的歌單正逐步回歸。除此之外,去年獲得阿里投資,與阿里系產品廣泛合作後,8月7日,網易雲音樂更是成為了阿里巴巴88VIP合作體系中,唯一的非阿里系網際網路產品。
  • 線上演出元年,網易雲音樂「躬身入局」
    網易雲音樂自成立以來就主打發現和分享的音樂社區定位,將社區寫進公司基因序列。雖成立晚,但卻出乎意料的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超越諸多前輩,與騰訊音樂並列成為國內在線音樂兩強。都知道在網際網路世界,只要有足夠的錢吸引用戶入場很容易,但是想把用戶長久留下來並產生價值卻很難。
  • 網易雲音樂牽手張杰,引領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新模式
    作為消費者接觸音樂的第一道門,音樂平臺正在行業中負擔起越來越多的角色,並逐漸成為連接聽眾與音樂人之間的最佳橋梁。而作為國內最大的音樂發行平臺之一,網易雲正試圖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為音樂人創造新的宣發模式。9月2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張杰達成全新戰略合作,並開啟「∞無限音樂計劃」。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網易蝸牛讀書」通過限時促銷吸引用戶成為讀書會員,還通過閱讀時長兌換成蝸牛殼,蝸牛殼可以兌換電子書的形式反饋用戶。「掌閱」通過代金券、閱餅的方式給與用戶購書優惠。從商業上看,微信讀書目前希望積累更多的用戶,所以得無線閱讀卡(限時日)的機會比較多,4款產品對新用戶都有一定的免費閱讀期限。
  • KEY.L 劉聰版《經濟艙》爆火出圈 網易雲音樂成為 「新一代」的...
    近日,KEY.L劉聰和Kafe.Hu全新演繹的錄音室版《經濟艙》持續霸榜網易雲音樂新歌榜、熱歌榜、飆升榜等榜單。根據網易雲音樂發布《中國新說唱2020》音樂戰報顯示,《經濟艙》Live版和錄音室版播放量超2.6億,兩版評論總量超10萬,成為2020年說唱圈的Hit song(爆款歌曲)。
  • 阿里88VIP X 網易雲音樂,誰破誰的圈?
    音樂消費場景再打通長期來看,除了付費規模的直接拉動,此次合作也將助力網易雲音樂在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進一步打通。「視頻看B站,聽歌上雲村」,這是95後新生代的標籤之一,其實就是在說B站與網易雲音樂濃厚的社區基因和Z世代氛圍。社區帶來粘性和圈層,但對於網易雲的商業化來說,它需要保護圈層,也需要走出圈層。
  • 音樂的力量 | 最新版網易雲音樂APP產品分析報告
    酷狗音樂則在社區方面慢慢改進,其中酷狗號內容質量較高,但是缺乏官方引領,文章閱讀量偏低,內容較為單一,短視頻方面也不再充斥雜亂的低質量視頻,在質量提升的同時,用戶更有創作的動力,促進社區的良性循環。在UGC產出方面,除了評論區,網易雲音樂還打造自己獨特的雲村,每個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都是雲村的村民,村民可以互相查看對方的村齡,在村廣場分享自己的動態。
  • 網易雲音樂拿下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版權!
    杭州/倫敦,2020年8月10日,在線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與全球音樂娛樂行業領先的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 簡稱UMG)聯合宣布達成數年期全新戰略合作,在此合作框架下,網易雲音樂不僅將獲得環球音樂的曲庫授權,雙方還將共同探索在音樂產品、服務和宣發層面更多創新領域開展更深入廣泛的合作
  • 網易雲音樂「颶風計劃」:音樂紅人的「上升通道」
    8月17日,網易雲音樂發布了一則值得行業重視的消息——即日起,推出扶持音樂紅人的「颶風計劃」,通過專家級爆款企劃團隊、優質詞曲作品、金牌製作人共同合力,幫助年輕歌手打造席捲流行市場的爆款作品,並最終進入專業音樂領域。
  • 競品分析:QQ音樂VS網易雲音樂,未來誰更受喜愛?
    由此可見,幾年後,網易雲音樂很可能成為與QQ音樂相抗衡的競爭產品。1. 競品選擇1)QQ音樂簡介:QQ音樂隸屬於中國在線音樂服務領航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是國內領先的音樂流媒體平臺。自2005年創立至今,QQ音樂註冊用戶總量已達8億。
  • 網易雲音樂上線SNH48畢業演唱會 探索在線音樂演出新可能
    近日網易雲音樂發布預告,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一期生」的最後一場畢業演唱會,將於10月8日舉辦,並在網易雲音樂「雲上LIVE」獨家播出。作為國內首支以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的偶像團體,SNH48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正面、陽光的形象活躍在樂壇,頗受歌迷的喜愛。據悉,這場演唱會是SNH48「一期生」最後一場畢業演唱會,目前網易雲音樂已上線門票預售,用戶可提前購票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