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動漫、劇集的OST,你選騰訊系音樂APP還是網易雲音樂?想必這個問題始終是使用在線音樂平臺的用戶繞不過的難題。從2013年到2020年,中國數位音樂專輯市場快速發展,TME憑藉在版權方面的廣泛布局,搭建起了巨大的版權帝國,而網易雲音樂在繼續維持社區生態的同時,也在音樂版權方面不斷出擊,彌補短板。
近日據第三方統計,截至2020年6月15日,國內共計發售數位音樂專輯62張,較去年同期增長12.7%;國內數位音樂專輯總體銷售額突破3億元大關,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8.78%。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文簡稱「TME」)獨家發售的數字專輯數量超過了全網發片量的一半;銷售額佔今年上半年整體數字專輯銷售額的78%,是第二名網易雲音樂銷售額的4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2.1%,總體能夠看出中國數位音樂市場實現了逆勢上揚。
TME頭部效應明顯,在此情況下,網易雲音樂又能否找到突圍的道路?
TME和網易雲音樂
ACG音樂版權市場龍爭虎鬥
時至今日,在線音樂平臺的格局已經確定,TME依靠著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在用戶數量方面一騎絕塵,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位列其後。在版權已經不是免費午餐的當下,音樂平臺擁有的版權歌曲數量成為了能否留置平臺用戶的重要因素。2018年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在經歷音樂版權方面的惡性競爭之後,在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方面達成一致,象徵國內頭部在線音樂平臺在版權戰方面暫時偃旗息鼓。但是從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TME和網易雲音樂在版權方面的排兵布陣仍在繼續,而這一點在ACG音樂版權方面表現的非常明顯。
TME僅在2020年上半年便先後跟被稱為日本「動漫音樂夢工廠」的Being公司、果然娛樂、豐華唱片、索雅音樂、摩登天空等公司達成合作,其中TME與日本Being公司的版權合作,就意味著TME擁有了《名偵探柯南》《櫻桃小丸子》《灌籃高手》等日本經典動漫的歌曲資源。TME此舉不僅是對於國際音樂內容版圖的拓展,更是為平臺中的用戶構建起了日系ACG音樂陣地,為更多小眾樂迷提供了更為垂直的音樂內容。
反觀網易雲音樂,其同樣在日系ACG內容的歌曲版權方面不斷發力,網易雲音樂近期通過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工作室旗下動畫音樂的全面授權,其中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知名動畫的音樂作品的版權。豐富平臺中情懷型動漫作品曲庫,這對於擁有極強內容社區氛圍的網易雲音樂而言,無疑將為平臺中的動漫樂迷留言評論提供了更多機會,也將會在平臺中孵化出一個動漫內容圈層。
而在網易雲音樂之後,7月2日TME也宣布與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CoMix Wave Films Inc.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在線音樂平臺將上線《秒速五釐米》《天氣之子》等新海誠經典動漫作品的OST音源。本來在日系ACG音樂方面稍微領先的網易雲音樂,隨後便被TME追上,兩方在ACG音樂版權領域再度回歸膠著狀態。
縱覽近期TME和網易雲音樂兩方舉動,不難發現垂直小眾音樂領域現在已經成為了在線音樂平臺爭相搶奪的空白地帶,也將在之後繼續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新發力點。
開拓版權、孵化軟體
網易雲音樂野心彰顯
網易雲音樂今年在彌補短板方面動作不斷。
首先是在版權領域,網易雲音樂在今年上半年的時間中,陸續與吉卜力工作室、日本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滾石唱片、華納版權、少城時代、CUBE娛樂等達成合作,透露出其試圖擴展平臺中國內和國際曲庫的決心。
從對於國內曲庫的拓展,網易雲音樂憑藉活躍的用戶群體和極佳的內容社區生態優勢,在2019年底成功與熱門綜藝IP攜手,成為綜藝節目的音頻合作夥伴,也由此衍生出與多部綜藝節目的合作,使《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朋友請聽好》《嗨唱轉起來》《聲臨其境第三季》的音源得以在平臺上線。在收穫綜藝節目歌單版權的同時,網易雲音樂也在利用平臺助力音樂綜藝宣推,在《歌手·當打之年》上線網易雲音樂平臺後,用戶可以在平臺中為喜愛的歌手或歌曲在線投票進行應援,使歌曲在平臺中形成「自來水」宣傳。在綜藝節目播出過程中也會有藝人空降評論區與平臺用戶互動,用戶還可以在線解鎖藝人語音直播,在享受高品質音源的同時實現與歌手的互動,最終達成綜藝節目的營銷和促進用戶互動的共贏結果。
那麼在國外曲庫的拓展方面,網易雲音樂在獲取版權的同時,也試圖為平臺中的用戶謀求更多與國際歌手的互動空間。網易雲音樂不僅近期與日本搖滾知名廠牌BPMT(BPMTokyo)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海外人氣說唱歌手的歌曲版權,還在今年5月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打造了名為「臥室音樂會」的系列雲音樂會,讓Charlie Puth、Alec Benjamin、Anne- Marie等國際歌手在線上與平臺用戶進行交流,為平臺中的一眾樂迷提供了絕佳的追星機會。
其次在發力版權之餘,網易雲音樂也在試圖通過孵化音樂軟體,來為平臺中的用戶群體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間。在6月16日,網易雲音樂推出了K歌APP「音街」,用戶可以通過網易雲音樂的帳號直接登錄這款APP,即網易雲音樂的用戶可以擁有一個免費的K歌平臺,相比於另外註冊其他K歌平臺,「音街」則為平臺用戶省掉了諸多步驟,這一產品也勢必會將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黏性再度提升。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音街」的推出,網易雲音樂也推出了「星聲計劃PLUS」,該計劃將在未來投入兩億資金和資源,集合網易雲音樂全系資源,並聯動音樂產業上下遊,為「音街」中喜歡唱歌的用戶提供從「愛好者」到「創作者」的轉型機會。這一計劃為「音街」中的用戶提供了作品錄製、定製歌曲、專業培養、個人專輯以及巡演計劃等一系列資源扶持,這一方式在激勵新用戶進入「音街」之外,也在網易雲音樂平臺孵化獨立音樂人方面大有裨益。
擺脫「灰化」困境仍需時間
網易雲「下半場」如何開啟
綜合來看,網易雲音樂近期得以在版權方面不斷出擊,與其在2019年接受阿里融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019年9月,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雲音樂B2輪7億美元的融資,融資後的網易雲音樂也由此開啟了在音樂版權方面的一系列行為。
今年5月20日,網易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網易第一季度淨收入為1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3%,按照慣例網易並未在財報中公布網易雲音樂的相關營收數據,但網易CFO楊昭烜在財報解讀電話會中透露,網易雲音樂在第一季度實現了同比三位數的營收增長,付費會員人數和會員收入持續增長,直播收入也在快速增長。
網易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
網易雲音樂在平臺生態以及版權方面的改善效果,在網易的財報數據中可見一斑,網易雲音樂能否走出曾經的歌單「灰化」尷尬局面,從2019年年末起至今,網易雲不斷與唱片公司或詞曲版權公司達成合作,同時網易CEO丁磊也曾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願意與任何版權方進行版權採購及合作」,從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網易雲努力改變版權困局的決心。
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大部分公司並未為網易雲音樂設置版權壁壘這一點仍然不容忽視。這便意味著版權公司售賣給網易雲音樂的詞曲版權仍然可能會出售給其他平臺,而沒有TME「家底雄厚」的網易雲音樂仍將在之後需要面對高昂的版權購買費用,以及漫長的版權割據戰。
在繼續發力仍待解決的版權問題之外,網易雲面向未來還在做什麼?
深化平臺付費和直播板塊,嘗試發力培育獨立音樂人已經是網易雲正在嘗試的方向,網易雲音樂也在早前推出了「石頭計劃」和「雲梯計劃」,「石頭計劃」中的專輯投資計劃,投資了49首原創音樂作品,全部在平臺上線,且不少作品評論量突破了999+,達成了相對優秀的傳播效果。今年網易雲音樂也繼續推出了「雲梯計劃2020」,提供更多的播放量扶持和創作分成。在獨立音樂人培育方面,雖然平臺存在審核快、門檻低等諸多優勢,但「曝光不足」「缺乏系統性扶持」也早已是網易雲音樂在培育獨立音樂人過程中顯露出的痼疾。
今年網易雲音樂宣布與獨立音樂廠牌聯盟——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自製節目、音樂節、Livehouse巡演、音樂直播等領域開展更多密切地探討與合作,攜手推廣優質獨立原創音樂,這一合作極大程度上能夠為網易雲音樂繼續培養獨立音樂人帶去更多助力。「星聲計劃」近日也已經開啟夏日季校園活動,旨在尋找校園內的潛力新生音樂人,「孵化平臺內的獨立音樂人」的這一布局網易雲音樂正在有序實踐。
保持好社交板塊和內容生態的平衡,使獨立音樂人成為平臺增量,繼續豐富版權內容,這三者將會是今年下半場網易雲音樂的前進方向,也將是網易雲音樂在TME壓制下繼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