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撬動關鍵版權 萬年老四靠社區突圍?

2020-12-18 中華網財經

時代周報記者陳婷發自上海

經歷一度令歌迷深惡痛絕的灰歌單時代,網易雲音樂在版權路上的受挫局面將迎來轉機。

9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貝塔斯曼音樂集團(以下簡稱BMG)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方面展開合作。BMG旗下擁有著艾薇兒、滾石樂隊等歌手在內的錄音版權和大量優秀音樂創作者的詞曲版權。

如果從開年算起,網易雲音樂開始逐漸進入騰訊音樂(TME.NYSE)曾經的版權腹地,已經先後和環球音樂、吉卜力、少城時代、滾石唱片、Indie Works、BPMT(BPM Tokyo)、CUBE娛樂等版權方達成合作。

自此,「你死我活」的音樂版權大戰似乎有了中場休戰的意味。但以一己之力「一撬三(QQ音樂、酷狗、酷我)」、MAU位居老四的網易雲音樂,能否就此更進一步,尚是一個未知數。

音樂江湖,暗潮依然湧動。

關鍵的1%

「網易雲音樂一直以來都重視音樂版權內容,致力於幫助用戶發現和分享好音樂,讓用戶聽歌的需求得到滿足,豐富的音樂版權內容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9月19日,針對近期頻頻不斷的版權合作動作,網易雲音樂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時間回到三年前,彼時,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之爭是落寞的一方。尤其是環球音樂獨家授權花落競爭對手騰訊音樂的那一刻開始。

2017年5月,騰訊音樂得到環球音樂獨家授權,至此,騰訊音樂擁有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詞曲及錄音版權。

網易雲音樂的部分歌曲開始無法播放。

面對用戶持續對於曲庫縮減的抱怨,2017年8月,網易雲音樂發表聲明承認「被迫下架了一部分歌曲,量級在網易雲音樂的1%左右」,並對此表示歉意。

2018年2月,該問題得到部分緩解,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互相授權99%音樂版權;同年3月,網易雲音樂和阿里音樂宣布達成版權互授合作,三大巨頭兩兩交叉授權,版權大戰告一段落。

不過,恰恰是這關鍵的1%差異,分走了相當一部分的流量。

在騰訊音樂擁有大量核心版權的基礎上,其剩下的1%差異依然包括許多當紅歌手的歌曲,也成為了各家吸引流量的利器。

9月16日,前酷我音樂產品總監類延昊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在線音樂市場內的版權擁有的多寡與歷史因素有關。

2016年7月15日,中國音樂集團(原「海洋音樂」)和騰訊集團共同宣布已達成共識,對數位音樂業務進行合併,中國音樂集團擁有酷我和酷狗音樂兩大平臺。自此,騰訊音樂也藉此樹立了在版權方面的優勢。

「海洋音樂當初在2005―2007年網際網路音樂盜版十分猖獗的時期購買了許多版權,版權的購買價格也非常便宜。」類延昊表示。

以頭部音樂人周杰倫為例,在QQ音樂上,周杰倫相關版權作品高達834首,在網易雲音樂上,其相關版權作品僅41首。兩者之間關於周杰倫版權的官司,也成為繞不過的「恩怨」。

今年以來,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版權即將到期,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8月10日,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聯合宣布達成數年期全新戰略合作。不過,後者並沒有選擇與網易雲進行獨家合作。翌日,騰訊音樂也宣布與環球音樂再次達成數年期版權合作。

環球音樂旗下擁有歐美樂壇Taylor Swift等國際「頂流」音樂人和張學友、陳奕迅等華語歌手的相關版權,此前其與騰訊音樂的獨家合作,也鑄就了後者的版權壁壘。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進入非獨家授權時代,或與網易雲音樂的競爭對手無心再戰有關。

Wind數據顯示,根據騰訊音樂2020年年中報,其成本支出已然放緩。2020年上半年營業總支出115.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59%,去年同期增長率為43.71%。

「目前在流媒體領域版權的價格比較高昂,騰訊音樂財報顯示,每年花在版權購買上的支出也達到10億元的量級。其中比較貴的歌曲獨家版權可達到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每三年的水準。」9月20日,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社區的潛能

在版權處於劣勢的這幾年,網易雲音樂並沒有閒著,依靠社區突圍保住音樂江湖的第四把交椅。

目前,從MAU(月活躍用戶人數)數據來看,網易雲音樂僅次於騰訊音樂集團旗下的三大APP。方正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2020年1月,酷狗音樂MAU為26867萬人,QQ音樂19628萬人,酷我音樂16544萬人,網易雲音樂為14755萬人。

「網易雲音樂從2013年上線至今,始終堅持音樂社區的差異化發展戰略,這些都是音樂社區中重要的內容,帶給用戶更加沉浸的體驗。」網易雲音樂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舉措布局上,網易雲音樂持續加強著社區屬性。8月以來的網絡熱詞「網抑雲」,便是其社區熱度體現之一。

據極光大數據的報告表示,2019年6月,網易雲音樂日均新增75.8萬用戶,7天用戶留存率高達73.5%,30天用戶留存率也在6成以上。拉新和留存表現較好,說明用戶願意留在音樂社區。

9月18日,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網易雲音樂的歌單小眾而垂直,「主要目的是將真正痴迷音樂並有一定品鑑能力的核心用戶留下,並為後續原創的推動做準備」。

不過,有觀點認為,雖然原創生態內容是社區打造的關鍵,但如周杰倫等大咖曲目依然是引流關鍵。

「毫無名氣的音樂人創作的曲子,上傳到平臺上也有一些人聽,會有一定的長尾集聚效應,但是它不具備頭部效應,很難引流。」9月18日,網際網路分析師葛甲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9月16日,上海原創音樂人馬稼駿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網易雲音樂對其而言只是加深與聽眾交流的地方,「獲得流量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我上傳在這類平臺上的作品,本來就已獲得了收益的。我對在平臺上變現也不感興趣,音樂人普遍的收入來源也不是版權,主要是演出」。

不過,長期來看,或許原創音樂人和平臺之間能找到一條合適的合作之路。趙曉馬表示,未來兩者的關係將會越來越複雜,音樂平臺既是原創音樂人的收費來源,同時也是原創音樂人的管理者角色,繼而發展到藝人與工作室的關係。

根據網易雲音樂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原創音樂人入駐已超16萬。

在張書樂看來,網易雲音樂主打社區和差異化競爭,在今後的賽道競爭中具有一戰之力。

「今後雙方不再繼續在版權上你死我活,而是各自尋找新路,版權優勢僅是作為最初的爭奪點。如今,在留存用戶的基礎上,開發更多的場景進而找到更多的贏利點會成為大趨勢,比如音樂周邊製品、短視頻的音樂授權等。」張書樂表示。

8月13日,網易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得益於網易雲音樂營收的高速增長,創新及其他業務淨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38.7%,毛利率提升至18.5%。

相關焦點

  • 發力長視頻,網易雲音樂新模式如何撬動流量?
    原標題:發力長視頻,網易雲音樂新模式如何撬動流量?網易雲音樂「聲之劇場」定位Z世代有聲社區,精選年輕用戶喜愛的優質音頻內容進行呈現。
  • 左手滾石唱片,右手華納版權,強勢進取的網易雲音樂版權年
    除了劇集熱度的加成,網易雲音樂依託樂評、歌單、Mlog等形成的社區氛圍,也為音樂和新人提供更多傳播的機會。 在曲庫「國際化」趨勢上,網易雲音樂也做出了差異化打法。 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了旗下動畫音樂的全面授權。得益於雲村大量日音樂迷的聚集,這些音樂作品來自《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知名動畫上線後,在站內收穫了高熱度。 這也與網易雲音樂早早布局日音版權有著極大關係,在2017年,網易雲音樂首開正版日音大規模入華先例,與愛貝克思達成版權合作。
  • 發力日本音樂、搶佔劇綜歌曲版權,網易雲能否憑此突破TME的「版權...
    聽動漫、劇集的OST,你選騰訊系音樂APP還是網易雲音樂?想必這個問題始終是使用在線音樂平臺的用戶繞不過的難題。從2013年到2020年,中國數位音樂專輯市場快速發展,TME憑藉在版權方面的廣泛布局,搭建起了巨大的版權帝國,而網易雲音樂在繼續維持社區生態的同時,也在音樂版權方面不斷出擊,彌補短板。
  • 被低估的網易雲音樂
    在音樂流媒體的競爭中,伴隨網易雲音樂進擊的「買買買」,同時拓展更有附增價值屬性的業務,一邊拓版權,一邊抓社區,網易雲音樂是否又有了新的市場溢價?版權布局:經典流行與分眾原創2020年,在公眾印象中,網易雲音樂曾經的一部分灰歌單,正在大量回歸。
  • 吉卜力滾石華納版權三連擊,網易雲音樂2020迎來版權翻身仗
    對於唱片公司的藝人而言,網易雲音樂也具備IP助推器的價值,依靠社區化的屬性和整套生態閉環,歌手在網易雲音樂上獲得的不僅僅是播放流量,而是找到各自受眾並充分互動,從而更好的建立個人品牌。從版權到生態,雲村的優勢是什麼?
  • 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達成獨家版權合作 網易雲音樂直播觀看超1600萬...
    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達成獨家版權合作 網易雲音樂直播觀看超1600萬人次 2020年3月13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網易雲音樂拿下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版權!
    基於網易雲音樂獨有的社區氛圍,在傳統的流媒體服務之外,此次環球音樂的曲庫合作延展到了全新的社區產品——Mlog,以及其他豐富多樣的音樂使用場景。未來,雙方將共同致力於為網易雲音樂平臺的用戶提供更完善的音樂體驗,推動音樂產品創新和價值體系構建,為中國音樂生態體系的長期良性發展探索全新模式與動力。
  • 網易雲音樂與Loen娛樂達成版權合作,韓語音樂版權再下一城
    10月2日,網易雲音樂官宣了與Loen Entertainment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的消息,獲得所流通批量韓語音樂曲庫授權。這也是今年5月與Big Hit娛樂達成合作後,網易雲音樂在韓語音樂版權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當前,隨著數位音樂產業的不斷成熟和版權市場的發展,平臺方、內容方乃至普通用戶都對音樂版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網易雲音樂與BMG達成戰略合作 版權音樂猛增300萬首
    9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音樂公司貝塔斯曼音樂集團(BMG)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領域開展合作。據了解,BMG於2008年成立,是德國貝塔斯曼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及音樂版權管理公司,管理著全球300萬首歌曲的錄音及詞曲版權。
  • 滾石之後是華納版權 網易雲音樂成2020版權市場最大贏家
    全天候科技2020,網易雲音樂的「當打之年」。左手搶版權,右手社區化,底氣更足的網易雲音樂能就此改寫中國音樂平臺新版圖嗎?「B站看視頻,聽歌網易雲」,在一眾95後眼中,「雲村」(網易雲音樂)與「小破站」(B站)並列,是屬於Z時代用戶最顯著的標籤之一。網易雲音樂作為中國最大的原創音樂平臺,吸引了不少年輕用戶,不過,此前其在華語流行音樂版權上優勢不明顯,這無疑也對用戶體驗產生影響。對此,網易雲音樂應該感觸頗深。
  • 網易雲音樂的有限與無限遊戲
    壓倒性的版權優勢,讓騰訊音樂戰無不勝,甚至可以用版權換股權,不掏一分錢成為豆瓣FM的第二大股東。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在不久的將來,手機裡只會剩下一個QQ音樂。02左手華納,右手滾石的網易雲音樂正在撬動騰訊音樂的根基。
  • 吉卜力工作室加持 網易雲音樂如何構建日音第一大社區
    毫無疑問,吉卜力工作室的音樂在中國上至70後下至00後的群體中都具有著廣泛的知名度,而此次吉卜力工作室音樂版權強勢上線網易雲音樂,也不僅會進一步夯實網易雲音樂日音用戶群眾的「護城河」,而且也將進一步拉近平臺與大眾用戶之間的情感連接。  事實上,吉卜力工作室的相關音樂作品在網易雲音樂站內一直有著良好的收聽氛圍。
  • 網易雲音樂奮起直追加碼版權採購,騰訊音樂承壓
    在版權爭奪這場持久戰中,網易雲音樂再次發力拿下重量級籌碼——牽手華納達成戰略合作。而將時間線稍微拉長一些,在近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網易雲已先後官宣與吉卜力、滾石、少城時代在版權方面的合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出擊態勢。
  • 兩個月拿下吉卜力、滾石、華納三家版權:網易雲音樂的進擊版權戰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Camellia; 編輯:張風屹網易雲音樂的業務拓展在加速。5月1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該合作達成後,網易雲音樂將獲得華納版權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
  • 不缺版權的網易雲音樂離昔日輝煌還有多遠
    網易雲音樂近期動作不斷,並在近兩個月內接連與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和華納版權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大量音樂詞曲版權,進一步擴充旗下曲庫,這讓一度飽受版權之苦並引發用戶爭議的網易雲音樂,擺脫了此前的版權短板。
  • 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 獲得旗下動畫音樂版權
    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動畫音樂全面授權,包括《 網易雲音樂持續領跑中國日本音樂市場 探索運營推廣新方式 近年來,在中國的日本音樂市場中,網易雲音樂在版權和運營方面均顯示出獨特的優勢。
  • 網易雲音樂再度加碼版權合作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領域展開合作。公開資料顯示,滾石唱片曾推出包括李宗盛、周華健、羅大佑、張震嶽、MC HOTDOG、劉若英、五月天、梁靜茹、莫文蔚在內多位知名音樂人的作品。
  • 產品分析 | 網易雲音樂,音樂產品的視覺化探索之路
    網易雲音樂以黑馬姿態迅速佔領市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行業規模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騰訊音樂(TME,包含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包含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網易雲音樂以音樂社區、音樂個性化推薦為切入點打入市場。
  • 網易雲音樂與KING RECORDS達成版權合作 含批量日本動畫音樂版權
    8月2日,網易雲音樂與日本老牌唱片公司KING RECORDS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日本音樂版權,其中包括批量日本動畫音樂,以及水樹奈奈、宮野真守、angela等藝人的熱門音樂作品。網易雲音樂領跑中國日語音樂市場網易雲音樂在中國的日語音樂的運營推廣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此前,網易雲音樂就曾與多家日本唱片公司有過合作。2017年2月,網易雲音樂與日本最大娛樂集團愛貝克思(avex)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其日本音樂的全面授權,也開啟了正版日本音樂大規模引進國內的先河。2017年10月,網易雲音樂又獲得日本超人氣搖滾樂隊RADWIMPS多張專輯的正版授權。
  • 線上演出元年,網易雲音樂「躬身入局」
    幾輪大戰後,頭部玩家們終於用資本或產品體驗置換出了市場地位,形成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強格局,然而音樂產業的想像力也被「版權」限制住。在疫情摧毀線下演出及短視頻加速洗牌網際網路視聽格局的背景下,在線音樂市場又重新暗流湧動,「新」的東西加速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