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我軍唯一被俘士兵:被砍斷雙腿做肉盾,死前高呼勝利!

2020-12-06 988戰史縱橫

文/哈克

1962年11月16日4時,我軍某邊防團單位對印軍佔據的07號高地實施了猛烈的炮擊。

長達40分鐘的炮擊過後,6連連長王傳斌領著全連迅速推進至07高地前沿。身為炮兵5班班副的方純德,則扛著一門56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跟在尖刀班身後突擊。

在距離地堡僅20多米的位置,突擊隊被印軍的機槍火力所壓制。

9班班副吳太明衝在最前,不幸被一顆子彈擊中胸口。但他沒有包紮,而是一手捂傷,一手提著步槍,從右側迂迴繞到地堡後面,用兩枚手榴彈結果這處工事。危險暫時解除,戰士唐世沛趕快衝了上來,想為班副包紮,卻不幸被隱蔽的印軍機槍火力打倒。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所使用的56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

眼看連隊傷亡過大,王傳斌急的喊了起來:「炮火趕緊支援!」

方純德將75炮架設完畢,剛準備瞄準,卻發現眼前被樹枝所擋,如果強行射擊,炮彈一出膛便會爆炸。身邊,王連長一直在高呼開炮,可為了戰士們的安全考慮,方純德還是選擇了不開火。

身負重傷的吳太明,此時高舉著手榴彈朝著印軍地堡爬去。在爬行了15米後,他終於將手榴彈扔進了敵軍工事裡。而在他的身後,則是被鮮血所染紅的道路。

此時,印軍開始炮擊07高地。我軍的增援部隊被敵人炮火所阻,無法增援。王連長先後組織10多次衝鋒,但均未奏效。全連從凌晨一直戰至黃昏,始終難有進展。

天黑之時,營部來電,要求在天黑之前,務必奪下07高地。

王連長索性把帽子一扔,再次組織進攻。排副張德興與班長周萬派率領突擊隊,冒著印軍的彈雨殺了上去。

【印軍陣地前修築的鐵絲網等防禦工事。】

激戰中,張排副彈藥耗盡,用刺刀與敵人肉搏,在接連捅死兩名敵人後被敵軍彈片擊中頭部犧牲。而周班長則隻身躍入敵陣,與敵近距離格鬥,他的雙腿被敵砍斷後俘虜。印軍將其雙手反綁,推到機槍前,要我軍開槍,企圖用周萬派的身體做「肉盾」阻擋我軍火力。

這位英勇的戰士,直到生前最後一刻,仍然在奮力高呼:「連長!敵人彈藥所剩無幾,死傷慘重,我們就要勝利了!」最後,他被兩名印軍用刺刀殘忍殺害。而他也是整場戰爭中,唯一一名被敵軍俘虜的中國士兵。

在07高地上,印軍兵力達300餘人。而我軍在十多次的攻擊中傷亡頗大。王連長看見周萬派犧牲的場面,悲痛欲絕,領著剩下的戰士再次殺上山頭,與敵人血戰。但敵眾我寡,很快,連、排級幹部與部分戰士便盡數犧牲。

擔任預備隊的2排機槍班長譚政貴眼見此狀,領著兩名戰士從山頭上衝下。譚班長扛著一挺機槍,把敵人放到幾十米的距離開火,頓時壓制住了一群敵人。

就在步兵們與敵人打的熱火朝天之際,炮5班的戰士們還急的團團轉。

【使用機槍壓制印軍衝鋒的我軍戰士。】

班副方純德爬到一棵大樹上,隨即心生一計。他找出背包帶,把炮筒綁住,拉到樹上。隨後又選中一處樹杈,將炮筒吊在上面,隨後又用腰帶把自己也綁在了樹上。就這樣,無後坐力炮「上了樹」,對面印軍的陣地也看的清清楚楚。

(資料圖)

在戰士們的配合下,方純德瞄準衝下山的印軍,連發兩炮,當即炸的敵人鬼哭狼嚎。隨後,他又裝填兩發,將印軍兩座地堡也送上了天。有印度軍官、機槍手先後發現他,試圖向他開火的,都被這位機靈的班副用火炮「一發轟天」。

由於樹上的75無後坐力炮的支持,印軍士氣開始動搖,隨即便慌亂撤出07高地。

【成批被我軍所俘的印軍士兵。】

此戰中,我軍炮兵戰士創造了山林中「火炮上樹」的奇蹟。

從此,我軍75炮兵的教材上,也有了「樹上射擊」的戰法。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甚至最後統計,整個戰爭期間,我軍僅一名戰士被俘,還是因為受傷昏迷被俘,可惜這位勇敢的戰士最後光榮地犧牲了!反觀中國軍人對待印軍俘虜,我軍共計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一貫秉持著我軍優待俘虜的優良傳統,給他們提供吃穿住,甚至還有娛樂活動,最後部分印軍俘虜眼含熱淚,都捨不得回國了。
  • 西段加勒萬河谷,中印士兵賽跑,印軍如驚弓之鳥,體力不支被俘
    作者:風千裡 1962年10月24日,經過連續4天的奮戰,我軍在中印邊境線東段和西段接連取得勝利。在東線,經過克節朗大捷後,我藏字419部隊乘勝追擊,向南追殲殘敵,收復包括達旺、龍布、龍布普等大片失地,到24日上午停止進攻前,我軍在東段共殲滅印軍達1897人,其中擊斃832人,俘虜第7
  • 英雄戰士衝入印軍陣地與敵肉搏,被俘後被敵當作「擋彈牌」,犧牲氣...
    1962年中印邊境的自衛反擊作戰,中國士寧死不做俘虜,整個中印戰爭中沒有一個中國戰俘,不存在交換戰俘問題。 周萬派是整個中印戰爭中,唯一被印軍生俘的中國士兵,儘管印軍殘忍地殺害了他,儘管他沒有聽到勝利的號角,但是他的不屈的精神和凜然正氣,再現了中國軍隊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
  • 1962年中印戰爭,林總下達死命令:把他從地球上給我抹掉
    1962年的中印戰爭,是一場自衛反擊戰,同時也是一次雪洗百年國恥的戰爭。中國西線反擊部隊,在異常惡劣的環境氣候狀況下,連續作戰,從喀喇崑崙山到岡底斯山,轉戰上千裡,一共拔掉了侵華印軍37個據點,勝利完成了配合東線主力部隊作戰的任務。
  • 中印邊境爭端,中國噴火兵一往無前;用生命守衛祖國邊疆
    班公洛(如今稱斯潘古爾)地處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側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響前,這裡是入侵印軍的一處重要前進基地。在這裡,印軍修築了6處工事,其中有3處分布於山脊之間,可以藉此控制周邊地域。
  • 中印邊境「武鬥」:論打群架,解放軍就沒怕過誰
    此戰印軍參戰60-70人,被擊斃9人,傷3人,辛格中尉等被俘7人。我軍參戰13人,犧牲武清國1人。▲江面上蘇軍用水槍攻擊我軍邊防部隊我軍用刀砍斷了他們的水管其實,拳腳棍棒並不是中印對峙的專屬,也不是這些年才有,在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中,中蘇邊防部隊同樣進行了長時間的肉搏戰。
  • 中印戰爭重要時刻,我軍勝券在握卻突然撤兵,美英百思不得其解
    從政治經驗上來看,當一個國家在戰爭中具有絕對優勢時,很少有不提任何條件就自願撤退的情況。因此,尼赫魯對中國以這種方式結束中印戰爭感到驚訝。同時,他還詢問中國駐印度大使:「撤退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清楚地回答。但是尼赫魯總感到不安,害怕中國撤退的決定是權宜之計,是為後面再次進攻做準備,所以,他對中國撤退的決定持有很多懷疑。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戰爭的決定因素永遠是人,這場戰爭是毛主席與尼赫魯的較量,也是中印雙方將領的對決。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印邊界爭端西段、中段、東段情況不同,東段因麥克馬洪線遺留問題,中方期盼談判解決。
  • 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
    一、中印之戰——是一場中國不情願打、又不得不打的戰爭,毛澤東也不情願打。中印兩國本是友好鄰邦。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裡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佔中國領土。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 1962年中印開戰,我軍獲勝後主動後撤40裡,蔣介石不理解
    印方悍然挑起了大規模侵蝕我國領土的戰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軍最高首長大手一劈,說:「打就打嘛。我們自衛還擊!印方整了我們多年。忍到極點,也就到了火山爆發的時候。掃了它,打得要狠!」1962年10月20日,我軍實施全面反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這次自衛還擊戰,主要是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歷時一個月左右,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
  • 歷史上中印洞朗對峙:為何中印雙方士兵怒目而視但槍口向下?
    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洞朗對峙表面上是印度想阻止中國在中印邊境錫金段的中國境內修建公路,其實實質上還是印度的「大國情結」作祟。我軍在洞朗地區的力量洞朗對峙發生後的30多天裡,至少350名印度士兵在洞朗地區的山脊上站成一條長達500多米的人鏈。
  • 一國軍小士兵被俘後,受到我軍連長賞識,之後逆襲成我軍上將
    ——拜倫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先是擊退了日本侵略者,然後又經歷了四年的內戰,最終才成功建立,而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新中國建立之前,經歷了幾次大的戰役,也是著名的三大解放戰爭,那就是淮海戰役,遼瀋戰役以及平津戰役,這三場戰役的勝利,也宣告中國共產黨真正的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在這些戰爭中,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今天就來說一說遼瀋戰役中發生的一件趣事。
  • 死亡被俘近萬人,上萬條槍鳴槍致哀,解放軍唯一一次全軍覆沒戰鬥
    曹操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他起兵不過二十載,就前前後後打了無數勝仗,那些曾經看起來比他強大許多,也起兵多年的軍隊,在曹操軍隊的鐵蹄下,毫無招架之力,在官渡之戰中,更是以少勝多,打敗了驕傲自負的袁紹軍隊。這一輝煌的戰績,使曹操信心大增,認為只要平定了江東,離自己平定天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曹操此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無形之中已經成為了第二個袁紹,此一戰,他必敗無疑。
  • 官媒正式公開,我軍士兵中印邊境榮立三等功,家鄉父老一起慶祝!
    文/行人近日,根據官媒報導,我軍士兵在中印邊境光榮立功,遠在家鄉的父老,也感受到了這份喜悅。在視頻當中,一座中國小村莊裡,一群人敲鑼打鼓的走進了一座農家小院,並且人們還舉著一個醒目的大紅招牌「熱烈祝賀董明同志榮立三等功」。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和越軍各有多少人被俘,什麼時候交換回國?
    說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其實就是指中越之間發生的那場戰爭,發生時間是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因為越南對外擴張的欲望逐漸強烈,在北方侵佔中國領土,在南方攻打柬埔寨,而且柬埔寨還是中國的盟國,威脅到了中國和平安穩的外部環境。
  • 日本士兵被俘,卻被破例任命為解放軍教官,死前高唱抗戰軍歌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文丨法老三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帝國主義我們無疑是深惡痛絕的,畢竟這些日本人們給我們帶來的是無盡的歷史傷痛。
  • 中印邊境士兵夥食對比:印軍天天吃咖喱,我軍的夥食讓人流口水
    對此中國網友們也沒閒著,有人表示道,喇叭喊話這種操作甚是熟悉。有網友透露,早在1962年的時候我軍就這樣做過。反觀印度士兵為不受幹擾,只好堵住耳朵站崗。甚至還有網友表示,印度士兵夥食如此差,我軍不妨用喇叭在飯點時,抱抱菜名誘惑一下,好讓其早日回家,免得受更多罪。 通過網友特意找出的兩軍夥食圖片對比,不難發現中印兩軍夥食相差甚大,中國軍隊士兵的夥食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 兩山輪戰唯一被俘的解放軍軍官,兩次自殺一次越獄,體重僅37公斤
    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間,我國軍隊在老山、者陰山兩山與越南軍隊進行了長達5年的邊境戰爭,史稱「兩山輪戰」,這場戰爭實際上很好的考驗了我軍的綜合作戰能力,不過在這場戰爭中,我國一共有6名官兵被俘虜,其中,時任14軍40師118團1營2連副指導員的汪斌是被俘的
  • 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中國是如何大獲全勝?
    (一)戰爭結果: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2,000公裡,分西、中、東三段。這場戰爭在西段和東段同時進行,又以東段由藏南地區為主戰場。由於戰場處於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後勤補給困難的問題。中國在取得勝利目標後即撤回。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南邊疆安穩了數十年
    從1961年開始,尤其是從 1962年4月起,印軍在中印邊界西段中國境內先後設立了43個軍事據點。印度政府侵佔我國領土和部署對華戰爭的規模和程度,都超過了過去的英帝國主義。當時印度宣揚:在東段已將中國軍隊"趕回兩英裡",在西段全線向前推進,歡呼並祝賀尼赫魯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