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爭端,中國噴火兵一往無前;用生命守衛祖國邊疆

2020-12-22 騰訊網

班公洛(如今稱斯潘古爾)地處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側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響前,這裡是入侵印軍的一處重要前進基地。在這裡,印軍修築了6處工事,其中有3處分布於山脊之間,可以藉此控制周邊地域。

在班公洛一戰中,有位衝鋒在前的防化副排長不幸殉國。事後,他被追授為一等功臣。這位英雄,名叫蘆榮湖。

【如今的斯潘古爾湖】

蘆榮湖於1940年生於甘肅高臺,19歲時參軍,後加入解放軍7969部隊噴火連2排,成為該排的副排長。1962年10月13日,他率領連隊來到海拔5000多米高的喀喇崑崙山上,與戰士們一道加緊戰備訓練,掌握高原噴火特點。

中印自衛反擊戰打響後,在加勒萬河谷作戰前夕,蘆排副的高原反應十分嚴重。但他堅決要求上前線,與自己的戰友一道同甘共苦。他與連隊戰士們一道頂著零下40度的嚴寒飛雪,翻過5200米的冰大坂,硬是靠著頑強的毅力,三次往返山頭,將三具噴火器背上了山,按時抵達反擊出發陣地。

戰鬥打響後,噴火兵跟隨步兵一道向印軍發起攻勢,很快消滅了印軍2、3、4、5號火力點。當步兵第7連抵至印軍號地堡時,突遭印軍火力壓制。2排戰士倪水善率先衝上,利用地形噴火,卻因手被凍僵,死活扣不下扳機。

【向印軍陣地發起攻勢的解放軍戰士。】

危急關頭,蘆榮湖迅速衝了上去,接過噴火器,向敵號地堡實施噴火,用兩條火龍狠狠地教訓了頑抗的印軍。眼見阿三們被燒的跳出工事,蘆排副撿起負傷戰友的衝鋒鎗,把這批印軍全部突突掉了。

11月18日,蘆榮湖配屬阿里支隊守卡分隊,在莫爾多以北5100高地的作戰中,表現出了無畏的英雄氣概。此戰中,印軍藉助有利地形與工事負隅頑抗,當我軍步兵發起衝鋒後,突如其來的炮火便砸在了進攻戰士的隊列中,加之風雪大,能見度差,又誤入了印軍雷區,一時間部隊傷亡很大。

蘆排副接過噴火器,領著5班的3個噴火小組,迅速通過印軍炮火封鎖地段以及3道雷區後,用噴火器將開火的阿三地堡燒了個片甲不留。

當我軍再次發起攻勢後,蘆撿起56式衝鋒鎗,與增援的印軍展開血戰,卻不幸被敵狙擊手狙殺。戰士們眼見此狀,高呼:「為排副復仇」的口號,一舉全殲敵人。

而歷時1個月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最終以我軍的勝利而告終。(文/哈克)

【被俘的印軍士兵】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上的中國水兵,一支駐守在祖國最西部的「西海艦隊」
    而印度控制部分是鹹水,周圍寸草不生,也沒有魚類生長,是一片沒有生命跡象的死寂之地。在班公湖地區。駐守著我軍一支高原水兵分隊,他們常年擔負著班公湖水面巡邏執勤任務,因為他們處在祖國最西部,官兵們自豪地稱自己是祖國的「西海艦隊」。中印西段邊界從未正式劃定過,在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的地區歷來屬於中國管轄。
  • 羅援將軍:祖國放心,中印邊境安好無恙
    最近,中印邊境的安危牽動著國人的心。印軍屢屢挑釁,氣焰囂張,我軍能頂得住嗎?最近,網上流傳一個視頻,解開了大家的懸念。雙方均不斷用石塊扔向對方。交戰數秒後,印度開始不支,不斷後退,解放軍則一湧而上佔據山坡。視頻雖然只有20秒,但透露了大量信息:一是,這次中印衝突是印軍挑釁在先,我軍反擊在後。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南邊疆安穩了數十年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 中國最特殊的一支軍隊:軍人永不退伍,一輩子守衛祖國邊疆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幾十個朝代,這些都是以維護中華文明的完整為主要責任的,在中國的傳統中保家衛國深入人心,為了完成這樣的使命,守衛邊境開疆擴土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國千年的文化中就有著屯墾戍邊做法。
  • 神秘的塔吉克族:長著白人的面孔,卻義務幫助戰士守衛中國的邊疆
    塔吉克族是一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民族,雖然他們長相酷似白色人種,但他們卻是為國家守衛邊疆的可愛戰士。其實關於這個民族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在18世紀時,帕米爾高原附近的國家曾多次侵犯我國色勒庫爾地區,塔吉克民族湧現出的民族英帶領塔吉克族人浴血奮戰,但卻不幸被入侵者殺害,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歌頌這位民族英雄,族人為他創作了詩歌,至今仍在塔吉克族人之中傳唱,他的精神也將一直流傳下去。
  • -40℃踏雪巡邊 這5人守衛的是祖國的邊疆
    呼倫貝爾邊境管理支隊室韋邊境派出所民警負擔著83.36公裡的邊境巡邏、界碑維護、界河勘察、打擊犯罪等任務,確保中俄邊境安全穩定。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民警們冒著嚴寒踏上了邊境線巡邏路。一大早,5名邊境派出所民警全副武裝,整齊列隊。此次任務是將前往30公裡外的112號界碑進行巡邏維護。從駐地室韋蘇木出發,沿著邊境線一路向前。
  • 他們是塔吉克族,討厭別人喊他們外國人,穿中國軍裝守衛我國邊疆
    在我們國家的邊境地區有這麼一群白種人,他們雖然說著伊朗的語言,但是卻身穿中國軍裝,並且誓死守衛中國邊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群說外語的白種人,他們作何來歷,跟中國又有著怎樣的特殊關係呢?能夠讓他們誓死守衛中國的邊疆。
  • 向邊疆戰士致敬!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
    【我和軍隊的不解之緣】向邊疆戰士致敬!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未來網8月1日電(記者謝深森 見習記者朱延生)遼闊草原有烏蘭牧騎,高原雪域有巡邊衛士。邊疆戰士們行走在祖國邊防線上,捍衛著祖國邊疆的每一寸領土。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向駐守在祖國邊疆的軍人們致敬!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中印邊界以往經常會發生不同規模的對峙,有時還會出現兩國軍人之間的肢體衝突,但自中印邊境戰爭結束後,相關事件都和平解決了,很多時候事情沒有拿到媒體上去。不過,這消息源來自於印度軍方兩位不在現場的高級官員,真實性不詳!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
  • 川普:中印邊境「形勢緊張」,美國願意提供幫助
    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白宮在當地時間9月4日舉行了記者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川普表示,對於現在的中印邊境爭端問題,美國願意提供幫助。在發布會上有人問到川普中印邊境問題時,川普表示,現在中印關係十分緊張,中印兩國之間的爭鬥比現在看到的嚴重很多。
  • 祖國給你榮耀:戰士在中印邊境立功,7000裡外的家鄉如此慶祝
    敲鑼打鼓,前往有功戰士的家裡根據視頻介紹,這位農戶家裡的兒子董明光榮參軍,並在中印邊境執行軍事任務中榮獲三等功!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到董明家裡慶祝?就是因為他這個三等功不一般:這是在環境惡劣的中印邊境地區、執行保衛國家安全、維護領土完整獲得的三等功,據班長推測這個三等功分量很有可能等同於戰時三等功。
  • 美國提供支持,印軍準備增兵中印邊境,中國警告:反對第三方幹預
    在印度與中國邊境對峙局勢持續焦灼之際,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方計劃對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再次進行調整,增加兩支新的打擊部隊。《印度時報》援引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的信息稱,軍方將對印度現有的兩支打擊部隊第1軍和第17軍進行兵力重組,隨後將被部署在印度與中國接壤的東部和北部地區,部署時間預計在本月完成。
  • 衛星照片曝光中印邊境帳篷對峙,印度簡易公路已經修到了實控線
    由於歷史遺留的複雜敏感問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衝突也是在這兩段地區展開。近期,中印邊境西段先後發生了一系列的對峙事件,尤其是在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的對峙,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我們先來看看這次衝突的過程。
  • 中印邊境「武鬥」:論打群架,解放軍就沒怕過誰
    此次爭端的起因據說是印度偷摸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領土地區修路,解放軍前去制止。2017年6-8月,中印又在中國不丹邊境的洞朗地區發生對峙。8月15日,在西段班公錯地區,雙方邊防部隊發生「肢體衝突」,那張著名的「解放軍飛踹印度兵」動圖,就出自這裡。
  • 中印重兵壓境,加勒萬河谷成爭奪焦點!中印邊境衝突,會怎麼解決
    《印度論壇報》(tribuneindia)透露,這次加勒萬河谷爭端的起因,是印度軍隊不承認目前雙方公認的實控線,轉而以1956年版本地圖上的實控線為依據,向河谷深處推進,被中國軍隊阻止了。從印度軍營方向看加勒萬河口(圖源:FX168)本次衝突的起因,是莫迪政府於去年決定用兩年時間在中印邊境修建66條邊境公路方案,方便印軍和重型武器裝備在中印邊境的運輸,其中包括沿中印邊境走向的什約克河(DSDBO)戰略公路,向加勒萬河谷修建的支線公路。
  • 印度剛向中印邊境增兵,巴基斯坦就向印巴邊境增兵,果然是鐵哥們
    印度與中國一邊談判一邊卻派出更多部隊進入邊境地區,根據印度Zee新聞網站稱,印度陸軍向達拉克地區再次增派了 1個師的部隊,在中印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之前,增兵已經超過4倍。
  • 毛澤東評價中印邊境反擊戰:這一仗,最少可維持中印10年的和平
    (圖 | 親歷過中印邊境反擊戰的老兵葉宏亮)02中印邊境衝突以及歷史遺留問題事實上,中印關係即使在「蜜月期」的時候,也做了不少的手腳。1951年,中國正在積極支援韓戰。印度趁著中國無暇顧及印度,便伺機搶佔了中印邊境東段,也就是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領土,面積多達九萬平方公裡。緊接著,印度又佔領了中印邊境中段的一部分領土。中印之間的領土爭端並不是建國以後才有的,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辛亥革命前後,西藏的政局惡化。為了阻止中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防止中央政府解決西藏問題,英國政府抱著想要分割中國領土的目的,召開了西姆拉會議。
  • 中印自衛反擊戰,老兵回憶:地堡都打垮了,印度兵還不出來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我們國防力量迅速向東集結,無暇顧及西藏邊境。剛剛獨立的印度,越過了他們英國主子給印度人劃定的麥克馬洪線向南進發進入中國領土。我們新中國剛剛建國伊始百廢待興,韓戰的爆發再加上當時我國考慮到不要讓中印關係進一步惡化的一系列因素下,我國政府決定暫時擱置爭議,日後在與印度政府協商達成。
  • 向守衛邊疆的戰士們道一聲珍重:有你們才有和平
    在此之後印度並未吸取教訓,而是向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大批購買武器,並且向邊境地區大量增兵。印度政府的種種不理智行為給中印兩國關係蒙上了巨大陰影,如果印度真的一意孤行發動戰爭必將給中、印兩國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不怕打仗,現在的中國萬眾一心、國富民強,絕對有能力打退任何膽敢挑釁的敵人。
  • 王繼才26歲前往荒島,與妻子共同守衛邊疆,年工資僅3700元
    在中國大地上有一群最可愛的人。他們不怕苦,不怕累,駐守著中國的邊疆,當國家有任何困難時,他們都會挺身而出。 對於中國的海防事業來說,這座島雖然小,但是它對於中國的位置卻非常重要,它是中國的戰略要地。它距離我國海軍中的連雲港非常近,因此它就是連雲港的前哨站,必須派人守衛他。它在我國海防事業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放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