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501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很多孕媽壓力的來源不是生產,也不是產後坐月子,而是產前內檢。一說到內檢,許多孕媽都會大驚失色,因為產前內檢不僅痛苦,而且尷尬,許多孕媽都表示自己「不想經歷第二次」。其實,產前內檢是生產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廣大孕媽只要放平心態,就能夠減少很多麻煩。
我的閨蜜眼看還有兩個月就要生產了,醫生囑咐她說要在臨產前要做一次產前內檢。聽到這四個字,閨蜜曉蘭緊張到不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之前就聽其他的孕媽說過,產前內檢不僅需要承受膀胱壓迫的痛苦,而且醫生需要將手指伸入宮頸檢查胎兒,十分尷尬,再加上如果遇到的是個男醫生,那更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我就和曉蘭聊天開解她說:「不用那麼緊張和有壓力,其實你可以把它當做一次普通的檢查,每個孕婦都要經歷,好好放平心態,準備好迎接你家寶貝的到來就行了」。後來閨蜜去醫院做內檢的時候也是我陪她去的,因為已經給她做過心理建設,時間很快就檢查完了。
很多產婦害怕產前內檢,因為產前內檢需要承受尷尬和痛苦的雙重壓力,對很多產婦都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其實,產前內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產婦對內檢並不了解,盲目緊張,過度恐懼,使得疼痛感加劇,為內檢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也有很多的產婦怕在內檢時遇到男醫生,其實,不管是男醫生還是女醫生,在他們眼裡,我們都只是患者而已,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尷尬和不好意思,醫生每天接觸的產婦有很多,我們需要做的就會配合醫生的工作,僅此而已。
有網友說:「我內檢哪有時間考慮那麼多啊,就想著寶寶健康就行,啥檢查往身上招呼就行」。
產婦在臨產前應該充分了解產前內檢,明白內檢的重要性,熟悉內檢的注意事項,用正確的心態看待內檢。
產婦為什麼要做產前內檢
產婦在沒有生產徵兆時,宮頸口是半封閉狀態,並且只能容納下一根手指頭。而當產婦有臨盆的情況時,骨盆會擴張,宮頸口會擴大,並且胎兒會逐漸向外轉移,此時醫生需要根據胎兒的活動情況對孕婦子宮進行檢查。
如果宮頸口已經可以容納下十指,那麼醫生就可以為產婦準備生產手術了。
內檢有哪些痛苦尷尬經歷
根據過來寶媽的敘述,很多孕婦在做內檢時必須保持下身是赤裸狀態,將整個身體躺在床上,腰部要拱起,將下身一覽無餘的展示在醫生面前,這個過程讓許多孕婦大呼尷尬至極,不僅僅是如此,內檢還必須保持膀胱是空閒的狀態,因為醫生需要用手探測子宮內部情況,而由於子宮和膀胱的位置很近,所以很多孕婦表示自己會有膀胱壓迫的疼痛。
而且臨產前,許多醫生會通知產婦做肛檢,肛檢是為了防止細菌感染而做的措施,有利於保持子宮內部的無菌環境,而且肛檢和子宮的位置也很近,探測嬰兒也更方便。
內檢的注意事項
產婦在做內檢前,應該了解產檢的流程,降低自己的緊張感,放平心態,把內檢當作一次普通的檢查,不要太過於慌張,以免增加自己的痛感。而且,由於內檢需要下身赤裸,所以建議產婦用清水做一次下身清潔,換上寬鬆乾淨的褲子,方便內檢時更換衣褲。
如果內檢以後產婦發現自己有出血和輕微炎症的現象,要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治療,以免發生危險。最後,產婦在內檢時不要扭捏羞澀,耽誤內檢流程,要用平常心對待這次檢查,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
關於孕期的注意事項自然不止內檢這一件,很多時候我們恐懼正是來源於未知,如果能夠提前多了解一些相關的孕期知識,那麼我們在應對的時候會更加的坦然。上面這套書是我在孕期經常看的,從孕期到產後到新生兒的餵養和護理,幾乎全部都包含了。只有掌握好理論知識,我們才能有底氣去實踐不是嗎?
小辮子媽媽有話說:
產前內檢並不可怕,產婦也不要太過於敏感,不適感在所難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緊張感,將自己的疼痛降到最低。同時,產婦在內檢前應該對內檢進行充分的了解,熟悉流程和檢查工作,積極配合醫生,不要因為自己的慌亂和敏感影響醫生的判斷。在做產前內檢前,產婦要做好準備措施,將麻煩降到最低,最後,希望每個孕媽都能放平心態,積極面對產檢,順利通過檢查,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懷孕後情緒變化無常?家人應謹防孕期抑鬱
張栢芝曬大兒子近照,網友:「顏值不如爹!」
產後如何瘦成一道閃電?孕期堅持運動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