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半小時了,你還在掏什麼」?產婦斥責男醫生,得知原因道謝

2020-12-24 東山再起說歷史

文字/心媽

編輯/心媽

生娃的痛苦每一位寶媽都經歷過,而且越來越多的男同胞們也受到科普,懂得女人們的不容易。然而除了痛苦以外,還有不少事情讓產婦感到尷尬萬分,甚至想都想不到。

小齊是一個年輕姑娘,她從小就被父母養育得很好,因此比同齡人晚熟太多。

小齊婚後懷孕,眼看著就要生娃了,丈夫和婆婆把她送到醫院裡,然後小齊就遇到了一連串讓她無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分娩之前要做很多準備和檢查工作,而醫生護士的各種操作讓她感到很難為情,小齊一度想提出抗議,但是還是忍住了,乖乖配合。

直到小齊被推進產房裡,看到給自己接生的居然是個男醫生,她情緒簡直要崩潰了,思想比較單純保守的小齊提出抗議,但是醫生卻說現在只有他一個醫生能接生,於是小齊又忍了。

生完孩子之後,產婦小齊筋疲力盡地躺在手術臺上休息,那個男醫生過來做了一件事,產婦終於忍不住斥責他:

"生完孩子半個小時了,你還掏什麼!"

不過在得知原因之後,產婦又羞愧地向醫生道謝了。

其實,順產之後如果產婦體內的胎盤沒有自動脫落的話,醫生一定要親手幫產婦剝離胎盤,否則胎盤留在產婦體內會引發感染,嚴重了可能還會要命。

現在的醫學很先進,人們採用了許多辦法來提高產婦和胎兒的存活率,但是其方式卻很可能會讓產婦覺得尊嚴被冒犯,甚至是被踐踏。

為了自身和寶寶的安全,產婦最好提前知曉這些知識,給自己提早做好心理準備。

那麼,產房裡還會出現什麼尷尬事呢?

1. 內檢

孕婦到了預產期的時候可能會有破水情況出現,這時候身體正在自然開指,要開到足夠寬的時候才能進行分娩,如果沒開到合適的程度,孕婦進產房也生不出來。

因此醫生和護士需要用手來測量產婦開指的程度,以確定能否進行分娩,否則就會浪費產婦的體力而造成難產。但是這個內檢的方式會讓產婦覺得很尷尬,心裡不太好受。

2. 祛除體毛

進行分娩之前醫護人員會幫產婦祛除部分體毛,因為人的體毛內細菌數量非常多,如果不祛除的話,容易汙染分娩時的創口。

有的產婦順產時比較困難,可能需要進行側切,如果不進行這項準備工作,分娩後創口極易感染細菌,還可能引起大出血,危機產婦的生命安全。

3. 大喊大叫

從開指到分娩,整個過程中產婦都會感受到非常劇烈的痛苦,而且時間也很長,產婦被痛到大吼大叫實屬正常。

但是大喊大叫也是非常消耗體力的,這時候產婦已經被痛得失去理智,很可能無法聽從醫生勸告不喊叫,這時候醫生護士可能會採取比較兇的態度,斥責產婦,這也是在幫助產婦。

4. 有生理反應

分娩時產婦很可能需要用特別大的力氣,而且有些寶寶體型比較大,或是產婦因為身材問題導致產道不夠寬,各種因素影響下,太過用力導致發生生理反應而排洩的情況很常見。

儘管醫護人員毫不在意,但是產婦如果提前不知道,就會留下心理陰影,會覺得自己毫無尊嚴。

產婦分娩是一件非常偉大而神聖的事情,它賦予了世間一個嶄新的生命,但是過程卻並不美好,甚至是讓產婦覺得沒尊嚴、丟人的。產婦自己首先要提前了解這些知識做好心理準備,家人也要給予產婦安慰和理解,不要讓產婦因此而陷入情緒抑鬱狀態。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都出來了,你還掏什麼?」產婦質問男醫生,聽到解釋後羞愧
    生產前,醫師會仔細地將分娩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情況告知產婦及家人,但是在不少人心裡,估計還是認為,只要將孩子順利娩出,就是大功告成。事實上,孩子分娩出來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也要隨之分娩出來才行,如若不然,產婦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孩子都出來了,你還掏什麼?」小莉是名初產婦,什麼經驗也沒有,整個懷孕、生產的過程都是懵懵懂懂,稀裡糊塗的。
  • 男醫生幫產婦備皮遭拒,產婦讓丈夫幫忙,醫生的話讓護士笑出了聲
    雖然孕檢的時候也經歷很多的尷尬,早應該適應了,實際上在準備分娩的時候,還是不自然,案例小珍剛剛生完寶寶不久,每天都會和朋友們聊寶寶的事情,整個人都泡在了蜜罐裡,別提有多幸福了。別看她現在嘻嘻地笑著,其實生娃時也受了不少苦。
  • 90後產婦生娃時有了「生理需求」,男醫生:見多了,現場解決
    90後產婦生娃時有了「生理需求」,男醫生:見多了,現場解決去年我妻子的小表妹琳琳和自己相識多年的男朋友修成正果,舉辦了婚禮,婚後小兩口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非常幸福。而且像很多同齡人一樣,婚後剛半年琳琳就懷上了一個小寶寶,前陣子來到了預產期住進了醫院。
  • 90後寶媽生娃時遇上「生理需求」,男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男醫生非常冷靜地表示:這種情況他已經見多了,是很正常的現象,沒什麼大不了的,就在現場解決吧。生完孩子之後,當天的情景還總是在媛媛的腦海中浮現,一想到當著那麼多男醫生的面小解,她就會覺得無地自容。其實現在很多婦產科的醫生都是男醫生,如果產婦因為是男醫生接生就扭扭捏捏的,那就會影響到生產進程。但對於年輕產婦來說,她們多少都會覺得不好意思,這個時候就比較考驗醫生們的態度了。
  • 90後產婦生娃有「生理需求」,臉紅強忍,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生理需求」,醫生卻並不覺得尷尬,反而表示「這沒什麼的,很多產婦在生孩子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這證明產婦用力用的正確是正常的,不要害羞直接解決就好,醫生會幫助你收拾乾淨的」。
  • 擔心內檢碰到男醫生?最怕產婦想太多,拖慢醫生的進度
    聽到這四個字,閨蜜曉蘭緊張到不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之前就聽其他的孕媽說過,產前內檢不僅需要承受膀胱壓迫的痛苦,而且醫生需要將手指伸入宮頸檢查胎兒,十分尷尬,再加上如果遇到的是個男醫生,那更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 26歲產婦順產生孩子,剛進產房就發生「尷尬」狀況,醫生:真矯情
    很多寶媽回想起自己當初生孩子時的情形,真的是好像是用盡了洪荒之力,尤其是對於那些順產的孕婦來說,真的是花光了所有的力氣才把孩子順利的給生下來,而說到順產,有的寶媽也稱自己當時在分娩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尷尬的事情。
  • 「肚子怎麼還在動?」剛生完三胞胎,產婦很慌,醫生檢查完卻笑了
    「肚子怎麼還在動?」剛生完三胞胎,產婦很慌,醫生檢查完卻笑了 相比很多媽媽都曾經做過「一次生個雙胞胎」的夢,這樣就不必經歷生二胎再疼一次的痛苦和麻煩了,而且雙胞胎的兩個孩子完全同齡,到時候一定很玩得來。
  • 產檢遇到男醫生,十個孕媽九個尷尬,剩下一個表示「不忍直視」
    孕期檢查相當重要,它能監測孕媽和胎寶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胎寶寶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就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尤其當代很多女性結婚生子比較晚,那就更要注重孕期檢查了。不過很多準媽媽在孕檢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件尷尬的事情,那就是碰到男醫生。特別是在做心電監測、陰超這種需要脫衣服褲子的檢查項目時,那真是十個孕媽九個尷尬,剩下一個表示「不忍直視」啊。
  • 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明白:分娩的疼痛不算什麼,而是生孩子過程中各種尊嚴的挑戰,讓自己不想再經歷一次了。隨後病房裡就只剩下我和小芳兩個的時候,她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你都不知道,我生孩子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再也不要生孩子,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就有點懵了,按道理來說,我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雖然是剖腹產,但應該見識過的場面都見識過了吧,但她接下來的話讓我都很詫異。
  • 得知三胎是女兒,家人集體消失,撇下嬰兒和產婦,又是重男輕女?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很可能產婦頭兩胎也是女孩吧。但也不至於「重男輕女」到這樣的地步吧?難道這樣就能逃避了撫養責任?孩子就可以不要了?就連產婦也可以不要了?生女孩有什麼不好?「兩個女兒的家庭是上等人」,三個女兒豈不是更要幸福?男孩就那麼重要嗎?借用網友的話說:「你有皇位要傳啊?」
  • 生完孩子的12小時內,產婦做好這3件事,等於為月子做準備
    生完孩子的產婦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坐月子!坐月子其實就是讓產婦做好產後恢復,這一個產後恢復對於每個女人來說都相當重要。這可是關乎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月子坐的好等於重回18歲,月子坐的不好還有可能會影響下次生育的能力。
  • 分娩時,有的產婦疼得要命時間長,有的時間短很輕鬆,是什麼原因
    卻有少部分產婦很幸運,能夠在短時間內輕鬆地生下寶寶,相信這個產婦上輩子肯定是做了很多的好事,在生寶寶的時候才能這麼好過。 那麼,為什麼有些產婦生寶寶又快,痛苦又少,有些產婦就剛好相反,時間又長又疼得要命?
  • 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聲就落地,產婦懵了醫生直搖頭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什麼是急產?醫學定義:初產婦從有產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於3小時就稱為「急產」。女性生產方式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順產,一種是剖腹產。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直就落地小竹快到預產期了。但她並沒有著急,她是頭胎,聽人說從見紅到生產需要一段時間,而她家離醫院很近,大約半小時車程,等到見紅的時候再往醫院走就行。隨著預產期越來越近,小竹也急躁起來。
  • 順產完三胞胎,90後產婦大喊「肚子還在動」,醫生檢查後笑了
    順產完三胞胎,90後產婦大喊「肚子還在動」,醫生檢查後笑了小琪是一個90後新生寶媽,因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孩,所以生完孩子1年後,婆婆就開始催生二胎,因小琪也非常喜歡孩子,所以就答應了生二胎的請求。因為生第一胎的時候是順產,產後恢復得非常快,所以這次小琪還是想順產,醫生檢查小琪的身體情況,覺得其符合順產要求,順產過程還算順利,小琪生了2個男孩,1個女孩。當醫生準備縫合側切刀口時,小琪大喊醫生等一下,「我感覺我的肚子怎麼還在動啊!」
  • 「為什麼婦產科都是男醫生?」男實習生的一番自述,揭開背後真相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閨蜜小王到了臨盆的時候,可從她被抬進醫院的那一刻起,開宮口、測胎頭、喊使勁的全都是男醫生,為數不多的幾個年輕女孩也是小護士,站在一邊看著不敢動手。小王感覺自己被看了個遍丟了自尊,心裡很不舒服。
  • 為啥產婦生孩子都感覺冷?6月酷暑都手腳發寒,孕媽要明白原因
    寧寧是一個95後孕媽,28歲的時候懷孕生了寶寶,生產當天娘家人跟婆家人都來了,在期待寶寶誕生的一刻,明明是順產,在陣痛宮縮後推進產房,兩個小時就被推了出來,還算比較順利。可是讓寧寧覺得很不適應的是產房太冷了,自己冷得直發抖,被推出產房的時候全身都在打冷戰。
  • 生完寶寶住院的那幾天,你是什麼感受?過來人:一輩子難忘
    生完寶寶住院的那幾天,你是什麼感受?感覺一輩子難忘的過來人,恐怕不是個例。其中能給人最深印象的,恐怕逃不開以下幾方面:房間的溫度和氣味時至今日,回憶當年生娃後在醫院裡的場景,一股悶熱就會撲面而來。我生娃是在四月份,天氣還未去寒,房間裡暖氣太充足,因為怕著涼,產婦穿得又厚,還要再蓋層被子捂著。護士多次過來提醒,說房間裡溫度太高,可以適當開點窗透透氣。但沒有家屬理會,有的家屬怕窗口透冷氣,乾脆把窗簾都給拉上了。於是,房間裡寶寶的尿味、奶水味、再加上產後出的層層的汗,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令人想忘也忘不了。
  • 廣西一護士殘忍殺害同院男醫生,背後原因曝光
    廣西一護士殘忍殺害同院男醫生,背後原因曝光經過這次疫情,相信我們對醫護工作者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為沒有他們,我們根本不可能將疫情控制成現在這樣。但在最近,卻發生了一件讓人膽寒的事。在廣西玉林發生了一起殺醫案,而更讓我們吃驚的是嫌疑人居然是一名女護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