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一句更是揭露人性,道破現實

2020-12-14 歷史國學智慧

古人有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說的非常對,因為看似普通尋常的人情世故,其中往往蘊含有很多深刻的道理,這些道理並不一定總是非常美好,但通常十分真實。

正如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講的是為人處世,如何說話的道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說人在貧窮的時候,不要說話,人在地位低的時候,就不要去規勸別人。當

為什麼會說貧窮的時候少說話,地位低的時候就不要勸別人,這就是一個很經典的詞語「人微言輕」。在不知不覺之間,自己沒有多少地位和金錢的時候,即使你說了話,別人也不會信,心理會不自覺的看輕你,說的再有道理,別人也是認為你多嘴,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我們要注意,當我們在生活和職場上處處不如意的時候,自己就沒有話語權,自己說的話別人也不會去聽,說多了話只會讓自己被人看不起,所以還是少說話,多做事比較好。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句"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還有一句話,可能比這「人微言輕」的現實,還要更現實一點,直白的揭露了人性,那就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

這就話的意思也非常直白,就是當自己力量不夠的時候,不要去接重大的任務;而遭遇困難的時候,不要去找自己的親人幫助。

「打腫臉充胖子」是對「力微休負重」的非常好的另一種說法。而在自己遭遇困難的時候,親人也會看不起自己,沒錢沒地位的時候,對你冷嘲熱諷,跟你各種客套之後也不會幫助你,又何必去自取其辱?當生活窘迫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自救,而不是求救。

這就是人性現實,而人活著就是一個在把人性慢慢的看透的過程。

就像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過:"只有先把人性看透了,活著才有希望"

在面對複雜人性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曾國藩早就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我們答案。

"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說過: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也是對人性的揭露。

曾國藩其實並不是個聰明人,科舉七次不中,經常被人嘲笑,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懈,最後成為了朝廷重臣,他能有後來的成就,都離不開馮夢龍的影響。

馮夢龍是誰?是怎麼影響曾國藩的?

說起來,多虧了當時朝廷內部的一本"奇書"——《智囊全集》。

因為《智囊全集》讓兩人的緣分開始了。這是曾國藩這輩子最喜愛的書。直到後來,曾國藩身處高位了,依然每天晚上向書中的馮夢龍請教。

曾國藩喜愛這本書,喜愛的程度就是日夜捧讀,所有閒暇零碎時間都利用起來了。

"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是對曾國藩喜愛這本書的真實寫照。

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各種勾心鬥角的案例,曾國藩都在《智囊全集》中見識過,這都給了曾國藩不少的見識。

不僅僅是古代很多人對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感興趣,就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都在捧讀,萬達高管人人都看。

一本書流傳千年,能讓古今各大名人都在讀,實在是「奇書」。

"天下無餘智"是馮夢龍在編纂時給出的評價。

書中的內容到底是多吸引人?能夠讓各個名人志士流連於書中內容。

由1000多個短故事組成,數量多,故事短,短到什麼程度呢?多則幾百字,少則百十字,換成文言文,最多不過百十個字,在短文中品味經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豐富自己的頭腦。

現在,老段下班飯後睡前都看一會,奇幻的官場故事,民間的神話傳說以及奇聞異事,合上書,品,細品!

嘆餘生,原來可以這麼有智慧!

克敵制勝,為人處世,生活職場中的處世奇書。

難怪有後人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成為有勇有謀的人其實離我們不遠,只要見識足夠多,這本全集就是讓我們在前輩們的故事中成長起來。

全文加上白話文翻譯,再加上幫助理解的註解,看起來有趣又簡短,適合大家多讀讀。

上下集6本,只要79元,一包煙錢,幫你在行業裡成為佼佼者,在工作中多一些機會。

相關焦點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很現實,下半句更殘酷,卻是人性的真相
    最近經常聽到別人說這麼一句話:成功了的人放個屁都是香的,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現在太多話都是打著某某人說過,雞湯多了,自然而然讓人們覺得很厭煩。而且我平常也不喜歡看這類的語錄,因為最經典最有用的語錄都在古代的俗語和古籍中有記載了。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遭難莫尋親
    1人窮別說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處於困境、貧窮的時候,不要隨便說話。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俗語其實還有後半句,更是精彩耐人尋味,那就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說出了人性的現實。3力微休負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自己力量薄弱,就不要去做超出我們承受範圍之外的事情。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真諦實際都藏後一句,道盡人性現實
    成語「人微言輕」出自我國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一代文豪蘇東坡先生的《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其中有言:「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蓋人微言輕,理當自爾。」意思是地位低的人所說的話根本得不到重視。而民間也有一句俗語講到:「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與蘇東坡先生的言論相互呼應。
  • 人窮別多話,位卑莫勸人(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句老話說的好:「人微言輕。」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身份地位、沒有錢財時,你所說的話就會缺少分量,這就是現實。所以說,人在貧窮的時候要少說話。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你覺得對嗎?
    因為社會現實就是如此。下面,我們就簡要聊聊這個話題。一、人窮別說話人在窮的時候,會被許多人瞧不起,因此人微言輕。一旦自己的話比較多,就會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對於比較有「素質」的人來說,他會不接腔或不應腔,會裝作沒聽見的樣子;而對於素質不高的人來說,他會反駁或者「回懟」,從而讓窮人很美面子。因此,人在窮的時候,儘量像老胡這樣少說話,以免自討沒趣。二、位卑莫勸人在無形當中,人的地位是分尊卑的。
  • 俗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沒點文化還不...
    我國民間文化中就有這樣一段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短短10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俗語是民間老百姓自行創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面意思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細細品讀,能讓我們獲得很多感悟,從而在人生之路上避開很多陷阱。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一句更經典,道出世態炎涼
    這些俗語大都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不像一些古典名著中那樣高雅,反之含義明確,十分好理解,譬如這句「人窮莫說話,位卑莫勸人」,只要是稍微有點文字常識的人都能讀懂,也十分好記,所以流傳甚廣。人窮別說話這句話說起來或許會引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古往今來,窮人的話語權總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是如今倡導平等的時代,想想你跟朋友聚會,大聲說話的,基本都是那幾個有所成就的。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人情冷暖,往往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古人用俗語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俗語直白簡潔,字裡行間的含義卻飽含智慧民間的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
  • 古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才經典,直揭世態炎涼
    海明威:「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說話之道是一門藝術,它更是我們為人立身的基礎。而在說話的智慧上,我們的古人早就給出了最完美的答案。古人有言:"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當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時候,任何聚會場所中,不要表達自己的言論,當一個人處於地位低下的時候,面對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別想著用一些大道理去勸人。因為此時沒有人會"彎腰"來聽你的!戰國時期的蘇秦,早年由於生意失敗沒有賺錢惹來父母與夫人冷眼相待。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一句更為經典
    古人警告「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讓我們看一下「人窮別說話」這個句子的前半部分。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能會想到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窮的時候,不要說話這句話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當我們比較窮的時候,我們應該少說多做,直接做比多說要好。
  • 俗語:人窮少說話,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生活當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麼一句話,叫人窮少說話,它的意思呢很通俗,就是說一個人在窮的時候要少說話,當然了,並不是說要你一昧地少說話,而是說是在一個人窮的時候,他埋頭做的事呢應該要遠多於他說的話,這其中的道理也很容易明白,有句話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你肯花錢什麼事都會有人替你幹,而一個人呢在窮的時候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更厲害,字字說盡人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人情冷暖,往往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古人用俗語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更厲害,字字說盡人心!古人留下「人窮別說話」的告誡到底意欲為何?
  • 老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其中,俗語也是我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語大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所以能在他們當中流傳開來。今天,我們給大家說一說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說?人窮不說話這句話是說人在自己貧窮的時候最好不要開口說話。
  • 老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入木三分
    俗語是大智慧的結晶,人們常常會將「俗話說」三個字掛在嘴邊,別看這三個字給人一種很玄幻的感覺,但實際上每句俗語都有其深深的含義。比如俗語中的這句:「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淺顯意思就是人處於貧窮的時候就不要隨便說話,畢竟你說了也不一定有人會聽,處在低地位之時就不要去勸別人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管好自己就行。這個俗語確實是入木三分了,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力微休負重,遇難莫尋親,這些詩句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人窮別說話,人在窮途就儘量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了,因為別人從心裡就根本就看不起我們了,即使我們現在擁有才華橫溢,只要我們沒有成功沒有錢,沒做出一番事業有成的樣子。說白了就是我們還是窮逼一個,那麼即使說得再對的話,也沒有人去願意聽我們的。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古人的忠告,早知道早受益
    古代人為我們總結了很多人生哲理,這些人生哲理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但是卻能讓人警醒,引人深思,並且記憶深刻,孔子的《詩經》中有很多大道理,不過全部都是古文,讀起來比較拗口,普通的百姓不一定會都明白,不過有人將其中的道理講出來,百姓總能用通俗易懂的語句將它表達出來。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字面意思是說當處於貧窮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地位低下的時候,就不要去勸解別人。這是前人用自身實踐的經驗積累,自有其道理在其中。一:人窮別說話就是說一個人處於貧窮的時候,說話要分場合。要是沒有錢,在參加聚會或者人很多的場合裡面,開口說話會有一種底氣不足的感覺,始終感覺低人一等,連自己都不夠自信,那麼說出的話怎麼讓別人信服呢。
  • 俗語說:「人窮斷六親」,指的是哪6親?還有下半句也很現實心痛
    相信這句話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這句話聽起來讓人很心酸、同時也很現實。所以,因為這個兩極分化的情況,農村的老人也總結出了這樣的一句俗語:「人窮斷六親。」那麼,六親具體指的是哪些親戚?人窮斷六親:它說的就是一個人如果很窮的話,就算是與自己再親近的人也不會想要去搭理他的,會很默契的遠離你。如果連接上我們上面所列舉的六親解釋,這些人其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至親了。就算是再親近的人,在你沒有能力的時候,他也一樣會看不起你,雖然表面上不說,但是內心依然覺得你很無能。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後半句「人窮莫說話,位卑莫勸人」更為經典,讓你看透心靈
    事實上古人已經告訴我們,古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智慧的寶藏,我們可以從生活和語言藝術中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句俗語「人窮莫說話,位卑莫勸人」是老一輩告訴年輕人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讓我們看看!窮的時候不要說話,謙卑的時候不要勸人這句話的意思相對簡單明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貧窮的時候不應該說話,而是不要說太多,應該少說,有些人不應該勸說別人做什麼事或者在他們地位低下時不去做什麼事,即使你說出來,也會有人聽他們的。這句話似乎有點不合理,但都是古人的經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