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一個案件了結之後,我的工作就已經完成了,我本可以什麼都不管了,但我總是願意再留心一下,為當事人多想一步,為他們指明一個法律救濟的途徑,真正地幫到他們。我覺得這比了結一個案件本身更能帶給我成就感。」
張莉,解放區法院民事審判庭第三普通團隊負責人。2005年,張莉正式來到法院工作,從一名普通書記員做到現在的民事審判庭第三普通團隊負責人。在工作的磨練中,她的性格從「柔」變「剛」,工作風格剛柔結合,只為給案件當事人最公正合理地審判。
用愛心調解矛盾
「民事案件繁雜瑣碎,常常在耗費精力之外還要用愛心來溫暖當事人,讓他們感受到法律的溫情。」張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一件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中,被告張某是一名女計程車司機,在運營期間與李某駕駛的摩託車相撞,造成李某顱腦受傷成為植物人,經交通運輸部門認定,雙方負事故同等責任,李某家屬要求張某賠償50萬餘元。
經調查得知,張某已身患乳腺癌,經濟拮据,債臺高築,生活困難,丈夫又在鬧離婚,子女無心學習,再加上巨額的賠償款和重重的生活壓力,張某的情緒已近崩潰。「我真的不想活了,太難了,只有死了才能解脫……」「千萬不要這樣想,沒有咱過不去的坎兒。如果你走了,孩子怎麼辦?你的父親母親怎麼辦?……」面對想輕生的張某,張莉用盡全力進行開導和挽救。一次次深夜推心置腹地談心,終於使張某穩定了情緒。
讓張莉同樣放心不下的還有原告李某。李某正值壯年,家中有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李某的倒下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倒下,拿不到賠償款李某一家勢必陷入很大的困境。
「這個案件不能一判了之。下判決容易,但是後果很嚴重,會引發更多的嚴重問題。」經過深思熟慮後,張莉拿出了一個穩妥地解決方案,那就是調解+司法救助。這個方案立即得到了該院黨組、審委會的一致同意。最終,經過不懈努力,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和解,同時在解放區委政法委、法院、公安的共同幫助下,原告拿到了司法救助款,案件圓滿解決。
現在,張某還時常與張莉電話聯繫,當她的女兒考上大學時張某也向張莉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張莉欣慰地說:「可以看到張某現在對生活燃起了希望,她能向我分享這樣的好消息也是她對我們法官的一種認可,體現出了案件的社會價值。」
用細心追求精準
民間借貸糾紛案的審理難點常常在於借款金額難以認定。在一件民間借貸案中,原告與被告因為還款金額有分歧,遲遲達不成統一意見。法官助理在拿到所提供的利率後,因為數字瑣碎,計算複雜,常常算的筋疲力盡也得不出最準確的結果。為了得到精準的還款額,張莉就在繁重的案頭工作之餘,按照兩方提供的還款利率親自進行了大量驗算。她通過建表,反覆精算,一筆一筆地核對數目,最終拿出了讓當事人滿意的還款金額,案件順利得到審判。
張莉說:「即使精確到幾分幾釐,我也要細心地經過反覆地驗算,給到當事人最精準的審判。」
用耐心對待審判
「最忙的時候一天我就有六七場案件,不誇張地說連走路都得是小跑著才行。」張莉這樣形容著她忙碌的工作狀態。
工作上的耐心在家庭上卻體現的少之又少。張莉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耽誤了孩子的學習輔導,多少次回家倒頭就睡。但只要她接到案子就立馬精神抖擻地進入到工作狀態,對案件不敢耽誤和馬虎一點。她說「只要我有空我還是會看大量的案件素材,耐心地坐下來去傾聽當事人的訴求,力求給當事人合理的建議,最公正的審判。」
多年來,張莉用愛心、細心、耐心對待著工作,溫暖著向她求助地當事人。2019年,她共審結民事案件503件,結案數位居全院前茅,並且她所審結的案件無一起被上級法院發還或改判,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全年各項審判工作任務。她負責的家事審判團隊被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全市家事審判先進集體。她本人被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評委辦案能手、案件質量先進個人等。
張莉說:「即使到了現在我的孩子還會埋怨我忙起來就像把家當旅社一樣,但我也不後悔曾經戰鬥在司法一線的日日夜夜,我就和其他法官同事一樣,願意竭盡全力去維護司法正義,這也正是我們作為一名法官的使命和職責。」
精彩回顧
【頭條】王韶華副院長走訪駐焦代表委員聽取意見建議【頭條】讓調解變得更有效更具人情味【典型案例】一夥騙子 一個BBT 詐騙2000餘萬【頭條】焦作中院在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榮獲優秀組織獎並有多篇論文獲獎!原標題:《【出彩法院人】張莉:做維護司法公正的有心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