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News網站7月15日報導,美國紐約疾控人員在蚊子體內發現了西尼羅河病毒。這種病毒自1999年在美國首次被發現後,紐約每年都會發現人類感染病例。前兩個月,在伊利諾州、新墨西哥州的蚊子體內也找到了這種病毒。
紐約衛生官員提示,儘管現在還沒有感染病例,但市民一定要加強防備,千萬不要小看蚊蟲叮咬,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感染。蚊子主要在靜止水體中孵卵,因此為了防止蚊蟲滋生,民眾儘量不要在家中存放靜水,花盆、桶、水管、罐頭、排水溝中的水也要及時清除。此外,傳播西尼羅病毒的蚊子,在早晨和傍晚時分最為活躍,因此民眾在這些時段出行時,要全身噴灑驅蟲劑,並穿長袖、淺色衣褲,看到蚊子附在身上應儘快抖落趕走。
一般來說,80%的西尼羅河病毒感染者並不會出現症狀,但該病毒可以對老年人、兒童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產生影響。在被蚊子叮咬後的2—15天內會出現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全身酸痛,皮疹和淋巴腺腫大等症狀。每150名感染者中就有1人可能患上嚴重的腦膜炎或腦炎,可導致死亡。對於這種年輕的病毒,無論是針對其造成的短期感染,還是長期的健康威脅,人類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藥物。
由於沒有有效的疫苗,美國對付西尼羅河病毒的辦法就是大規模滅蚊。每年4月至9月是紐約活躍的季節,衛生部門將安裝更多的蚊蟲監測器。目前,全市共有超過53個監控點。在病毒活動持續地區,比如集水池、沼澤地、其他積水地區,衛生部門將使用殺蟲噴霧及殺幼蟲劑控制蚊子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