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從疫情之始,特效藥的出現一直是眾人殷殷期盼的事情。然而,即使我國在疫情中,取得重大的階段性勝利,特效藥始終未能真正的現世。儘管瑞德西韋一直被視為可能的特效藥,但是臨床試驗不足,對人體安全性不明,使其並未能真正成為「人民的希望」。不過,清華等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卻表明,可治療多種病毒的「特效藥」正在來臨......
最新:中美等團隊聯合發現新冠病毒抑制劑,特效藥研製或進一大步
根據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消息,3月31日,清華大學等多國團隊聯合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稱發現遏制新冠病毒複製的抑制劑,這對特效藥研製進程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據悉,該項研究是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的共同成果。
眾所周知,蝙蝠是很多致命病毒的宿主,然而卻能做到攜帶大量病毒,卻從不發病,這是為什麼呢?這些科研團隊就是從這個方面入手,對20000多個基因進行系統全面的篩查,接著確定了數十個病毒複製所依賴的關鍵蝙蝠基因,最終發現其共同的宿主基因MTHFD1,這意味著其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複製。
而carolacton有望作為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對消滅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起到極大的作用,且不易產生抗藥性。研究團隊方面也透露,未來將對carolacton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功能進行臨床前測試,以便早日推向臨床。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27日表示,距離新冠病毒的疫苗研製成功,至少還需要12至18個月。這意味著,抗病毒的特效藥有望比疫苗更早現世,並將遏制乃至消滅新冠病毒發揮積極作用。這對疫情日漸加劇的美國,將會是眾多壞消息中少數的振奮人心的消息了吧。
紐約告急,美國調派85輛冷藏車支援,醫院28億開支卻被砍
近日,美國壞消息不斷。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3月30日,紐約州累計確診66497例,其中死亡1218人。短時間內激增的死亡人數,使得紐約停屍房空間嚴重不足。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已經宣布將支援紐約冷藏車,以安放屍體,數量可能達到福克斯新聞稱的85輛。
然而,對於紐約醫護人員還有一個噩耗,那就是3月中旬的提案——醫療開支將被削減4億美元。也就是說,紐約的醫院在抗疫一線奮鬥,正是需要資金採購各項醫療物資的時候,紐約州卻砍了本該給予醫院的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補助,這極大地打擊了當地一線醫護人員的士氣。
對此,紐約州州長的解釋是,目前紐約資金不足,但是美國2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可能可以補上紐約州這份本該給醫院的補助。根據該項計劃,美國將撥款超過1500億美元,為全美各地抗疫的醫院提供補助。而紐約州是全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照理將會得到較大的資源傾斜。
然而,目前,美國的疫情還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當美國這給予全美醫院的1500億美元補助真正兌現之時,美國除了紐約以外的其他州的疫情很可能也將升級,而紐約就很可能得不到較大的資源傾斜。因此,紐約州許多重要代表人士也對砍掉4億美元的提案表示反對,並對州長在這關鍵時刻,還尋求省錢這一信號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