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面膜能不能天天敷這個問題,很多美妝博主提出了過度水合的概念,會引起皮膚脆弱敏感催生更多皮膚問題。但是醫用面膜的使用方法上還是會標註每天一片,這是為什麼呢?
01皮膚需求不一樣
皮炎、痤瘡、溼疹等問題皮膚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屏障受損,造成水分大量流失,皮膚敏感脆弱,這時候如果不給皮膚大劑量地補水,皮膚根本無法進行自我修復。
醫美術後的效果一半來自治療,一半來自術後的正確護理,術後皮膚泛紅、灼痛、屏障受損,連續1個月敷用醫美面膜進行皮膚修復和管理是專家達成的共識。
問題皮膚本身會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在充分保溼、無刺激的環境下,它才能更好地完成自我修復,減輕愈後色沉瘢痕等後遺症。
健康皮膚可以選擇每天敷醫美面膜,也可以選擇每周2-3次。它可以減少刺激,維護正常的皮膚屏障,長期使用可以提高肌膚耐受性,更好的維持肌膚年輕、健康的狀態。
02面膜不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面膜是應用了皮膚科封包原理,用一塊膜布緊緊地覆蓋在臉上,阻止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發。
皮膚水合程度提高後,角質細胞像泡海參一樣被泡大,一些活性物質更容易進入到皮膚深層,各種效果就被放大了。
打個比方,農民都會乘著雨後去給莊稼施肥,因為雨後的泥土很鬆軟,肥料好滲透。
基於這些特點,如果面膜含有對皮膚有益的成分,加大吸收力後功效將會翻倍;反之,如果面膜含有對皮膚不利的成分,後果就是更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普通面膜,無法做到無菌生產,裡面也不可避免地會添加一些刺激性成分,由於吸收力翻倍,上臉的劑量特別大,一些平時添加在水乳中用起來不會有啥反應的防腐劑(如尼泊金酯類、苯氧乙醇等),加在面膜裡卻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
很多人在選擇面膜的時候,覺得成分越豐富、功效越全面、護膚效果就越好,其實,大部分面膜裡的精華液,能有一點保溼和舒緩的功能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額外的抗老、美白、祛痘、祛斑啥的,忽悠的居多,真材實料的太少。
例如不少韓式面膜裡花裡胡哨放了50多種活性物,效果若有似無,過敏的可能還增加了50倍,長期使用極易損害皮膚屏障。
醫美面膜,為敏感受損肌膚研發生產,為了降低致敏率,通常採用人體同源的保溼成分,例如透明質酸、膠原蛋白等,兼容性好無排異,致敏率也低。
為了減少刺激性,醫美面膜通常成分精簡,不含或者含少量醫用防腐劑,更不用提激素、酒精、香料、螢光劑……更是完全不會有的。
為了保持純淨度,醫美面膜採用無菌生產,從原料到生產再到包裝,都有嚴格的滅菌要求,這就保證了,醫美面膜使用的安全性。
還有一個判斷面膜好壞的標準:用完是否需要水洗?正常情況下,好的面膜敷完不用水洗,但是,不好的面膜,一定不要長時間留在臉上,更不要每天去敷。
關注我,每天一個護膚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