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期間為了控制體重,很多人選擇自己做飯,食材會挑選低卡的來幫助自己瘦身,但你知道嗎?烹飪方式也同樣重要。比如魚肉是低卡的,但做成炸魚塊,熱量可就和牛肉丸差不多了!
烹飪方式的選擇
在烹飪方式上儘量選擇蒸、煮、燉、白灼小炒的方式,儘量避免滷製、煎炸、勾芡等,同時應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
滷、 煎炸、勾芡等烹飪方式會導致攝入額外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身體會優先使用額外的能量物質供能,而不是分解體內脂肪供能。鈉鹽攝入過多,容易造成水腫。
蒸菜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營養成分和食物的味道,也不需要在烹飪過程中添加額外的油脂。尤其是維生素,用水煮的方式很容易讓它們在煮的過程中流失,但是蒸卻可以保留這些營養。而且減肥人士常吃的食材都很適合蒸著吃,比如紫薯、西蘭花、胡蘿蔔、雞胸肉、魚肉等等。
炒菜是我們最司空見慣的烹飪方式了,很多想要瘦身的人其實會排斥炒菜,因為覺得需要放很多油。但自己做飯正好可以控制油的用量,可以用小噴壺在炒菜前,輕輕噴一層油在鍋中,所以炒菜還算是一個比較健康方便的烹飪方式。
不同種類食物的烹調方式
肉類
肉類含有動物性脂肪、動物蛋白,是身體必需的,適當吃肉對減肥有好處。儘量選新鮮的瘦肉,有條件的可以去皮烹飪,特別是禽肉,皮下脂肪豐富食用時要注意。肉類烹飪時最好是蒸或者煮。
肉類烹飪時,要減少烹飪時間。時間越長,就意味著使用的調料會越多,儘量少吃燉入味的肉,而改吃澆汁入味的肉菜。還有就是吃小肉不吃大肉,儘量把肉切成肉片或肉條,和其它蔬菜一起烹飪,這樣可以減少攝入量。
蔬菜
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很容易流失,不能長時間烹調。也不適合油炸、反覆翻炒、長時間水煮等。這樣容易讓蔬菜的微量元素流失,另外,蔬菜也很油,烹飪時要注意油的用量。
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即使涼拌也要先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蔬菜含有的大部分草酸。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鈣。生吃可能會讓你有中毒的風險。
減肥時應避免的烹飪方式
紅燒
大部分紅燒菜餚用油不少,並且紅燒基本上都需要額外加糖來提色,所以會比較油膩。對於紅燒素菜來說,會影響到蔬菜本身的營養。例如紅燒茄子,茄子本身對健康很有幫助,但在紅燒時的高溫油炸不僅會使其中的營養物質減少,而且菜也變得油膩了。
滷製
滷菜是很多人的下酒必備菜,但是大多數滷菜鹽分比較重,還加有一些醬料,口味很重!容易造成水腫。
回鍋菜
不要以為只有油炸才長胖!回鍋菜同樣也熱量驚人,這是一種將已經熟透了的食品重新在烹調一次的做法,因為食材經過反覆的油炸和翻炒,其附帶的油脂會更高。不僅不利於減肥,還是導致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
糖醋
糖醋額外增加了糖分,自然也就容易胖啦!比如一份糖醋排骨的含糖量高達50~75克,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添加糖,一天攝入的添加糖就會嚴重超標。糖醋菜還有一個隱藏的特點'高鹽',因為鹽和糖常常結伴而行。所以對於這種高油高糖高鹽的菜,應該儘量少吃。
烤制
經過明火或高溫烤制的食材,會激發出其體內更多的油脂,在不斷的油溫烘烤下,熱量也會逐漸的提升。夏天,大家都鍾情於燒烤,但想減肥的話一定要管住嘴哦。
健康烹飪小Tips:
1.蔬菜先焯後炒,既可減少用油量,又可縮短烹煮時間。
2.肉類可先煎後烤,既有助保存肉質的嫩滑,又可減少用油量。
3.清蒸食物時可加入天然香料調味,減低用鹽。
很多錯誤的烹飪方式不僅會讓食物的營養價值大量流失,還是你長胖路上的絆腳石,用對了烹飪方式,才能越吃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