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打好立德樹人「組合拳」

2020-12-18 金臺資訊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與「魂」。

用中華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們的心靈,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活動聯動育人;促進「四史」學習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有效融合;打造城建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天津城建大學多點布局、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打出立德樹人「組合拳」。

建造傳統文化的「高樓大廈」

輕撥琴弦,淺吟低唱,時而低回婉轉,時而高亢激越……每周四下午的古琴課,都讓天津城建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大三學生赫賽北格外期待。

「撫琴淺吟低詠,聲聲穿越千年」。去年6月,天津城建大學「古琴弦歌基地」成立後,吸引了不少古琴弦歌藝術愛好者。「聞弦歌而知雅意。弦歌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了,不僅是詩禮傳家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卻近乎處於『絕學』狀態,僅存古音、古韻、古譜、古調360餘首,亟待挖掘、整理、傳承。做好這些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擔當。」近20年來,天津城建大學中華傳統文化體驗中心(古琴弦歌基地)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薄克禮始終致力於弦歌的研究和傳承。在他看來,這種寓教於樂的「樂教」方式,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靠的就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天津城建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罡告訴記者,「古琴弦歌基地」只是天津城建大學打造城建特色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學校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並重,正在不斷完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立體化、網絡化的體系建設。」

在第一課堂,通過課程與文化傳承的交融,設立了一批充滿思政元素、文化元素的示範專業課。比如,將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中國歷史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建築史》《建築設計》的課程中,同時,開設「京劇」「國學智慧」等多門選修課,對青年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浸潤。

在第二課堂,注重校內和校外文化類實踐陣地建設,在校園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國粹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比如,依託「古琴弦歌基地」開展面向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以推動非遺文創為目標,開展非遺文化體驗活動;打造一批傳統文化精品社團,挖掘不少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城建大學培養的學生是蓋高樓大廈的,我希望通過這種浸潤式、體驗式的學習,在學生們心中建造起一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樓大廈』!」這既是薄克禮的心願,也是城建大學每一位教師的心願。

以鮮活的建築講活「紅色故事」

一走進天津城建大學建築藝術館,「革命豐碑──天津革命遺址展覽」立刻映入眼帘,一個個天津歷史建築所承載的紅色記憶躍然紙上。

「革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暑假期間,建築學院青年教師蘭巍帶領學生們做足各項展前準備工作,「我們將學校的專業課與天津的紅色歷史資源相結合,以天津現存革命遺址為主體,深入開展實地調查、測繪掃描、保護利用等工作,以鮮活的建築講述革命歷史,追溯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在普查天津市300多處革命遺址的基礎上,精選了100處有代表性的遺址進行集中展示。學生們也從參與體驗中深受教育。」

梳理天津地方史、人物史,實地測繪掃描,走訪革命前輩、烈士遺屬、專家學者……今年26歲的建築學院研三學生項金鑫全程參與其中。歷時兩個多月的奔波,讓他覺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我願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基因永續傳承。」

據負責展覽管理的建築學院青年教師李小娟介紹,「革命豐碑展」自去年9月開展以來,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5000餘人次,「目前,學校結合『四史』教育和建黨百年做好提升改造,正努力著手將展覽打造成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不僅如此,開展系列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充分挖掘利用天津本地紅色資源、成立學生「四史理論宣講團」、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展示活動……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天津城建大學多點「開花」,碩果纍纍。

讓思政課「有知」又「有味」

「小學思政課怎麼上,才能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西青區田麗小學思政課教師宮學萍一直在上下求索。

不久前,她在與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集體備課時,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保證專業性、正確性、準確性的基礎上,增加互動性,讓小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

「實踐證明,非常成功!」宮學萍興奮地說,前不久,他們上了一堂主題為「感受家鄉變化」的思政課,邀請孩子在他們父母30年前拍過照片的地方,再拍一張新照片。家長和孩子紛紛感慨:「新舊對比,直觀而震撼。家鄉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還將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思政課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看著課程「抬頭率」提高、「點頭率」提升,宮學萍動情地說:「是天津城建大學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體系,幫我找到了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讓課程既『有知』更『有味』。」

「高校不僅是知識創新與傳播的重要平臺,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陣地。」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廣森表示,統籌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打破學段間隔、課程邊界,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的「任督二脈」,能夠凝聚培養時代新人的強大合力。目前,天津城建大學已經與天津市崇化中學、天津濱海新區紫雲中學、西青區張家窩鎮田麗小學、西青區張家窩中學籤訂了校際合作協議,在課程建設、實踐育人、資源共享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發展。

……

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天津城建大學一直在路上!(記者 李國惠 張清)

相關焦點

  • 「中國穩健前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的重要意義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這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大原則。承認這一原則並不困難,但要真正把它貫徹落實好並不容易,因而必須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統一,重視發揮法律政策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專門制定了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性文件。《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法律法規是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保證」,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依法治國各個方面,用法律權威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
  • 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被命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孝堙 通訊員 王雅楠 青島報導近日,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下發《關於命名青島市第二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的通知》,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被命名為青島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
  • 天津城建大學2019年分批次分專業錄取情況
    天津城建大學是天津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始建於1978年,前身為天津大學第四分校,依託天津大學開辦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建築分校,1987年,更名為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 任振鶴在蘭州大學調研時強調:獨樹一幟建設一流大學 立德樹人助力...
    任振鶴在蘭州大學調研時強調:獨樹一幟建設一流大學 立德樹人助力富民興隴 2020-12-13 2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城建大學獲批2019年度國家級和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其中,天津城建大學獲批3個國家級、7個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如下。  此次獲批國家級和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對天津城建大學多年來本科專業內涵式、高質量建設與發展的充分肯定,標誌著天津城建大學本科專業建設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任振鶴在蘭州大學調研時強調 獨樹一幟建設一流大學 立德樹人助力...
    任振鶴在蘭州大學調研時強調獨樹一幟建設一流大學 立德樹人助力富民興隴12月13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在蘭州大學調研部省共建、「雙一流」建設、重點學科建設等工作。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心繫大局、紮根西部,突出特色、務實進取,傳承文脈、興學育人,加快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貢獻更多「蘭大智慧」。
  • 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師德師風為重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立足類型定位聚焦立德樹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始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座談會上,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崑山登雲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黨委負責同志以及高校教師代表作了交流發言。許昆林在講話中指出,蘇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歷來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領導聯繫在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打造了一批品牌和活動,在提升高校思政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許昆林強調,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 回答好「如何立德樹人」的問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筆談如果把「立德樹人」比作鵠的,那教師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以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正中靶心。廣大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自己先要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和帶頭踐行者。「蒙以養正,聖功也。」
  •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精心打造高校「黨建+」育人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問題,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的方向。
  • 王國生: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 扛穩政治責任守牢...
    原標題: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 扛穩政治責任守牢學校思政教育主陣地 本報訊(記者李錚馮芸)10月22日,省委書記王國生主持召開全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座談會,與來自我省大中小學的思政課教師、學生、教育工作者代表一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論述,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等交流心得、暢談體會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圍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標,全黨全國積極行動起來,在教育的各個階段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革,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的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的加快普及、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以及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創建,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可以說,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我們有著堅實的基礎和足夠的自信。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建設教育強國的「定海神針」。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特就特在我們的教育是黨領導下的教育。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化建設
    應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國家制度、法律體系總是內蘊一定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又通過國家制度、法律體系得以體現和保障。我國法律政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立場和本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制度和法治建設。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敬業:職業道德的靈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敬業:職業道德的靈魂 2020-08-3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商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
    原標題:商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 法律法規作為調整人們行為的具體規則,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運用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這裡的法律法規當然包括各個部門法,其中,商法也不例外。
  • 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楊 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如:確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引領地位;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戰略部署,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等。  《建議》體現出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習近平總書記從3月起奔赴全國各地進行調研、先後主持召開各行業代表系列座談會;開啟我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首次「網絡問策」,充分調查了解人民所需所盼。
  • 講好鮮活故事 落實立德樹人
    有效將這些戰「疫」故事融入高校立德樹人的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抗擊疫情的「活教材」,充分發揮精神的力量,對於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以戰「疫」故事為導入,厚植大學生愛國情懷在抗擊疫情期間,無數平凡又偉岸的身軀出現在戰「疫」現場,他們以自身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個個動人的真實故事。
  • 立德樹人是老師的本分
    我將盡最大努力與中青年老師一道,繼續立德樹人,做好工作,不負眾望。」逄錦聚教授在獲獎感言中如是說。知中國,服務中國「研究生期間,我攻讀的是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做老師後從事的還是這個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幾十年過來,我感受最深刻、得益最多的是南開的優良傳統和學風。」談起在南開,逄錦聚教授感觸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