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聲之形》:面對校園霸凌,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更為重要

2020-12-05 黃小莉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看過《你的名字》的觀眾對《聲之形》一定不陌生,這是繼動畫大片《你的名字》後的又一部動畫經典大片。

很多小在看《聲之形》的時候是抱著一副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的心態,但實際上,這個唯美畫面下隱藏的,卻是一個非常現實黑暗的問題——"校園霸凌"。

聽到這四個字我想每個家長一定都會眉頭緊皺,孩子在入園後就遠離了我們的視線,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

今天我就想從校園霸凌的角度解析《聲之形》,同時也想談談在校園霸凌下,如何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

一、《聲之形》:唯美畫面下隱藏的"校園暴力"

日本動畫大片的一大特點,就是每一幀畫面都非常唯美驚豔,像《你的名字》一樣每一張都可以做壁紙,配上美妙的音樂,誰也想不到這能和恐怖的"校園霸凌"聯繫在一起。

這部電影講的是將也和西宮硝子的故事。

西宮硝子是一個有著聽覺障礙的女孩,她美麗溫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小姐姐人美心善",她轉學到了將也所在的班級。

一頭粉紅色的頭髮,就像電影裡常常出現的"櫻花"意象一樣,美好但卻轉瞬即逝。

就在硝子轉學到班級裡沒多久,就成為了將也欺凌的對象,久而久之硝子實在忍受不了這種霸凌,只好被迫轉學。

但沒想到平時和將也一起欺負硝子的同學開始逐漸將矛頭轉到了將也身上,於是將也從霸凌者變成了被霸凌者。

經過了5年的被孤立的生活,將也上了高中,也慢慢體會到了硝子的心境,於是內心開始自閉,甚至一度將自殺當做自己唯一的自我救贖方式。

男女主角當然緣分未盡,可能是命運開了個玩笑,他們兩個再一次相遇了,這一次,將也似乎找到了另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他開始接近硝子,為硝子做各種暖心的事情,甚至主動學習手語和硝子交流。

但是這樣的救贖對硝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在將也的行動下卻讓硝子內心的自卑越來越強烈,她做出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用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將也抓住硝子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單方面的自我救贖行為對硝子來說是多麼大的困擾,總是自卑、總是害怕給身邊人添麻煩的硝子,是多麼討厭自己啊。

當然,電影的結局還是以男女主人公解開心結而圓滿結束。

電影最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要殘酷很多。

二、孩子面對霸凌時,對父母的求救信號有哪些?

電影的男主角將也是校園裡十足的惡霸,他和他身邊的混混朋友,一組三人可以說在校園裡就是橫行霸道的存在。

他們在校園裡各種欺凌他人,但故事環境竟然設置在小學。

但是如果我們聯合現實也不難理解,似乎每個學校都會出現這麼幾個惡霸,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所以我們更要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千萬不要在與孩子遇到欺凌了都不知道。

知乎上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曾經無意中犯過哪些錯誤?"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我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這個網友說:一天女兒放學回家,她發現原來身材胖胖的女兒突然瘦了很多,她也沒多少想沒多問,甚至覺得孩子瘦下來更好看了。

在家裡她也發現女兒變得不愛吃飯,只是啃玉米來充飢,而且幾乎油鹽不進,吃的很素。

在她的詢問下,女兒才說自己有"進食障礙",但她卻不以為意,覺得女兒只是不想好好吃飯。

女兒在上完課回家後,都會和她說自己睡不好吃不好,但她只覺得女兒不適應國外生活而已。

直到兩年後,她才了解到"進食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有極高的死亡率,她才急急忙忙聯繫女兒。

而女兒告訴她,自己在這兩年裡一直無法擺脫身體上的症狀,心理和情緒都極度低迷,已經徘徊在抑鬱症的邊緣。

加上媽媽的不相信,更加重了她心理的重擔。

其實不只是這位媽媽,生活中其實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孩子的訴求,因為孩子小,家長總覺得孩子說的話無關緊要,只是隨口一提。

那麼,孩子通常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呢?

1.身上有不明傷口、淤青,這些可能是受到了身體上的毆打和欺凌;

2.睡覺經常做噩夢,睡不好,可能是學校的陰影始終圍繞著孩子;

3.食欲不振,或者突然的暴飲暴食,都有問題,可能是孩子身心都受到傷害的外在表現;

4.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特別是本來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不愛說話,經常發呆,這些都是心理創傷的表現;

5.厭學,突然哭著喊著不去上學。

總的來說,只要孩子出現了和日常生活不相符的消極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和孩子溝通了,一定要弄明白期間出了什麼事。

三、面對孩子"求救信號",父母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

1、通過孩子的變化來感受孩子的信息

這就是我前面講的"求救信號",父母要觀察孩子回家後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或者經常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說話,身體上是否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傷痕,或者無緣無故地討要錢財,卻結結巴巴說撇腳的原因等等。

這些都是隱藏的信息,因為孩子可能被霸凌者威脅過不準說出去,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指責孩子的隱瞞,反而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2、引導孩子將事情清晰地表達出來

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語言系統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家長靠著對孩子的觀察,然後引導孩子將這些信號清楚地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更好地判斷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傷害。

我們平時看到孩子身上的傷就要問清楚孩子傷是怎麼來的,但在溝通中一定要切忌用命令或生氣的口吻表情,不然孩子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反而不敢說了。

3、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很多時候真正壓垮孩子的除了身體上的霸凌,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各種負面的情緒也會隨之而來,家長在了解完原因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疏導孩子的情緒,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也可以通過一起玩遊戲,或者做孩子喜歡的事情,慢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

4、教會孩子懂得向別人求助

這是非常重要的,懂得求助,也是一種獨立生活的技能。

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而孩子遇到困難如果不會主動求助,在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壓倒。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和其他小朋友不愉快,可以告訴爸媽;遇到校園霸凌,一定要向同學朋友和老師尋求幫助,也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等等。

只有學會向別人求助,別人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困境,孩子才能更快的獲救。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不能光依靠學校制度,更要加強對孩子的觀察和用心,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更重要。

我是黃小莉的育兒經驗,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析《聲之形》:校園暴力最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孤島式霸凌」
    繼《你的名字》之後,又一部動畫電影的上映在日本廣受觀眾的讚賞,這部電影名叫《聲之形》。看似是一部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但實際上卻隱藏著一個十分黑暗的問題——"孤島式霸凌"。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十分巧合相似的人,在校園中成為施暴者與被施暴者的故事。
  • 《聲之形》熱映引爆輿論 「校園霸凌」爭議重重
    電影《聲之形》上映後,「校園霸凌」話題被推上輿論焦點,電影中的男主石田將也,多次欺負患有聽覺障礙的女主西宮硝子,而後反被其他人欺負,這一直指現實的劇情設定,不斷引發網絡熱議。  《聲之形》由竇靖童親力操刀創作電影推廣曲,曾被新海誠導演盛讚,更在「東京動畫獎2017」評選中,擊敗《你的名字。》斬獲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兩項重磅大獎。
  • 關於校園霸凌,《聲之形》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我並不擔憂孩子的學業問題,相反,最怕的是人際交往裡,那種自覺、不自覺地形成的小圈子,對於過於幼小的心靈來說,一旦遭遇集體性的diss,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這種現象嚴重一點來說,就是當下流行的「校園霸凌」。作為母親,我們總是一遍遍地呼喚著,要永遠對校園霸凌說不,但霸凌事件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著,很多時候,是因為身處其間的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行惡。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淺析《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和孩子的孤獨
    文|小雅編輯|小雅《聲之形》是一部2008年日本周刊少年漫畫大獎的獲獎漫畫,以校園霸凌為引子,講述的關於欺凌與被欺凌者的自我救贖的故事。因為與常人不同,是個殘疾人的她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男主角也是其中一個,他不僅毀掉了少女賴以生存的助聽器,還對她實施了一些暴力行為,少女因為這些校園霸凌的行為而選擇了轉學。漫畫劇情發展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接下來接受霸凌行為的變成了男主角,也是原先欺凌少女的成員之一。因為同樣的經歷,所以男主角對少女產生了同理心,並對她產生了悔恨愧疚的心理。
  • 聲之形:日本校園霸凌文化的脈絡釐清與和解
    《聲之形》的序幕:精準呈現出日本的校園霸凌背後的文化脈絡而《聲之形》的故事從有聽覺障礙的女主角西宮,在小學時轉入男主角石田班上開始說起。不明就裡的石田對於西宮在溝通上的障礙感到無法理解,因而也不知道怎麼回應,所以就出現了像是表錯情的情況,只是這樣的表錯情是透過罷凌這種最糟的方式來表現出來。
  • 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動漫《聲之形》,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昨天,對於學生們來說有一個特別的好消息,那就是人大代表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而如果這部法案確定通過的話,那麼對於校園霸凌事件將是一個強心劑,而對於受害者的同學們來說,也是一種好事。因玩笑而失去內心:小孩子撒,最喜歡的就是去玩耍,不管是哪裡的、哪個國家的孩子都是一樣的,而熊孩子就是這樣一群「奇怪」的人。而《聲之形》中的男主角石田將也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熊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人的心,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惹事,然後結局拜拜了。
  • 解析電影《聲之形》:讓孩子學會「自我認同」,才是育兒的精髓
    《聲之形》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講的是將也和西宮硝子自我救贖的故事。有很多人抱著看唯美愛情電影的心態去看,看完後卻感覺到心裡很悶,特別是對於有了孩子的家長來說,將也和西宮硝子的經歷是大多數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去經歷的。
  • 《聲之形》:荒唐的劇情,帶你走進校園暴力的惡
    不知道大家在動漫電影《聲之形》上映的時候有沒有去看,反正我是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但我想了很久很久,才決定動筆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我曾求助過很多人,同學,家長,老師甚至是求助到校長那裡,可我得到的只有漠視,除此之外,還有變本加厲的欺凌,甚至老師也開始加入這個隊伍。故事的結局,在我看來是魔幻的,西宮和石田在一起了,被霸凌者愛上了一直以來欺辱她的惡人,雖然導演強調過《聲之形》的主題並不是「欺凌」,不能簡單地把欺凌的一方稱之為惡人。
  • 林建廈獲死刑:那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校園霸凌問題
    總有一些人把校園霸凌當成孩子間的小打小鬧,認為不至於上升到嚴重的程度,但霸凌就是霸凌,並不因為孩子小就可以無視掉,你當成的小打小鬧可能只是因為小孩子破壞力有限,這時候不加以管教等到他長大了闖下大禍你還會這麼以為嗎?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是開學的日子,一想到面對新的學校,或者可以見到熟悉的老師或同學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甚至是開心?但是有的孩子卻覺得: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向地獄!他發出求救信號,但被同學們視而不見。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所有人,都無動於衷。校園霸凌有多可怕?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但是在性善論的對面還存在著性惡論,從古至今,圍繞著兩個觀點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過,一個成人的善惡會受到成長過程中非常多的因素影響,而小孩子大部分時候就是純真的代名詞,雖然偶爾有「熊孩子」的稱呼,但是到底還是帶著善意的調侃意味,而最近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的新聞充斥在每一個新聞網站,有些內容殘酷得令人吃驚,甚至讓人背後一涼。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孩子是否真的是善良的呢?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研究發現,在校園霸凌中,大多數施暴者的家庭都過分的溺愛孩子,平日並不注重家庭教育,導致孩子養成任性驕縱的性格,又或者是因為不良的家庭生長環境導致孩子背負過多的壓力,導致孩子催生心理障礙,甚至有些家中存在家暴行為,從而使孩子有樣學樣,將這種痛苦市價在他人身上。
  • 日漫《聲之形》,動漫和電影評分兩極化,校園霸凌應該被原諒嗎?
    今天小紅看的電影名字叫做《聲之形》,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畫,講的是關於友情、救贖、校園霸凌的故事。這幾年來校園霸凌的電影有很多,比如《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都很觸動大家的心。這部日本的電影也是同樣的壓抑和讓人難受。不過很多朋友認為電影並沒有表現出漫畫想要表達的情節,電影有些地方的邏輯和情感都有缺失。
  • 京阿尼電影票房榜首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我想說:這是一部佳作,女主人公看似「做作」的行為其實是她對友情的渴望,而電影本身呼籲的,是我們對於校園霸凌這一事件應該加以關注。我是童青蛙,一個喜歡動漫的大學生,喜歡我的文章不要忘記關注我~校園霸凌,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問題。作為一部面向大眾的動漫電影,《聲之形》很大膽,它敢於揭露這一事件,再一次把它拉到大眾視野。
  • 《聲之形》無聲的傾訴和吶喊背後,是深痛的沉思,校園霸凌何時了
    更多的是面對校園霸像這樣反霸凌題材的影片凌的無言膽怯,自己討厭這樣的自己內心的無限掙扎。沉浸在自己無聲無法面對生活的世界裡,突然有了媽媽的親切吶喊,這時男主就似乎有了溫情的陪伴,可能似乎慢慢的轉為心中的力量勇於去面對那個討厭自己的自己。電影中男主石田將也在同學臉上畫叉叉是怎樣的勇氣與膽量在學生時期。漸漸地大家都開始孤立他,聽力正常的石田將也跟失聰有何等區別。
  • 汪涵:我的孩子遇到霸凌了怎麼辦
    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更為可悲的是,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心靈來說幾乎是不可逆的。那麼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者,當發現孩子在遭受校園霸凌的時候,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日本動漫《聲之形》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經典的日本動漫電影《聲之形》的賞析。《聲之形》是由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反映校園暴力的現象級影片。在當今這個校園暴力越來越突出的社會,這樣的一部影片可謂是不可多得的。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區分不了霸凌行為的,不僅只有施暴者的利益相關方,受害一方同樣會感到困惑。當下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應對霸凌行為時,早已摒棄了「溫良恭儉讓」的傳統說教,更多的家長選擇教導孩子「打回去」。有調查數據表明,面對霸凌行為時,被霸凌學生選擇打回去的比例接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