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崔槿汐為太后做了二十年臥底,為何卻因甄嬛背叛舊主?

2020-12-14 娛氏影視

導語:崔槿汐貌似敦厚溫良、端莊持重,實際上卻是城府頗深、老謀深算的一個女子。而且極有「背景來歷」。她能在波譎雲詭、血雨腥風的後宮廝殺中立住腳跟,站對立場,除了有一雙犀利的慧眼,還必須具備清醒的頭腦和審時度勢的應變能力。

崔槿汐從前是跟隨太后的人,在太后還「沒成為太后」之前,崔槿汐就選擇了這支「潛力股」,效忠於太后。

1、崔槿汐初次與甄嬛見面時,就無意間透露出了自己的「來歷」不簡單

崔槿汐第一次在碎玉軒拜見甄嬛,自稱是七品順人。

甄嬛問道:「崔順人是哪裡人?在宮中當差多久了?」崔槿汐立即跪下說:「奴婢不敢。小主直呼奴婢賤名就是。」

甄嬛伸手扶她起來,笑說:「何必如此惶恐。我一向是沒拘束慣了的,咱們名分上雖是主僕,可是你比我年長,經得事又多,我心裡是很敬你的。你且起來說話。」

崔槿汐這才起身,滿臉感激之情,恭聲答道:「小主這樣說真是折殺奴婢了。奴婢是永州人,自小進宮當差,先前是服侍欽仁太妃的。因做事還不算笨手笨腳,才被指了過來。」

甄嬛道:「你是服侍過太妃的,必然是個穩妥懂事的人。我有你伺候自然是放一百二十個心。以後宮中雜事就有勞你和康公公料理了。」

看到這一情節,大家是否想起了宜修皇后,曾經賜給華妃一個宮女,名叫小福子。華妃深知這是宜修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沒幾天就把小福子給扔在井裡淹死了。

而當年的崔槿汐,被太后以心腹眼線的身份派往欽仁太妃的宮中,很顯然是讓她監視欽仁太妃的一舉一動。然後及時過來「匯報情況」。崔槿汐能在不辱使命的前提下,同時還能取得欽仁太妃的信任,可見其深藏不露的功力有多深。

隨著胤禛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全面勝利,崔槿汐也功成身退,又回到了太后的身邊。太后對她頗為欣賞。所以,才有了那句「因做事還不算笨手笨腳,才被指了過來。」

那太后為何要把崔槿汐派到甄嬛這裡來呢?是因為甄嬛太像純元,太后擔心皇帝會愛屋及烏,因甄嬛酷似純元,而被皇帝過分抬愛,乃至逐步撼動宜修的後位。

所以,她必須派一個行事妥當、又精明幹練的心腹時刻監視甄嬛。看甄嬛到底有沒有攀爬後位的野心。一旦發現萌芽,立刻打壓抑制,免得長成氣候以後,反而不好收拾了。

而崔槿汐,最初也一直是效忠於太后的,所以,直到甄嬛誤穿了純元故衣,還都是崔槿汐在做太后和皇后的幫兇,明知是計,卻不點破。讓甄嬛瞬間從觸手可及的妃位,降為甘露寺的「莫愁」娘子。而太后的目的,就是不讓甄嬛成長太快,唯恐她威脅到宜修的皇后尊位!

2、崔槿汐背叛舊主的動機和理由

隨著崔槿汐對甄嬛的了解和感情的加深,又加之太后已經垂垂老矣,她必須得為自己找一個新的靠山和後路。而皇后宜修是靠不住的,因為沒有任何人比崔槿汐更了解宜修是個怎樣的女人,心狠手辣,過河拆遷。

所以,她不能去投靠宜修。而且,宜修自己沒有皇子,很難保證下一個「太后之位」會花落誰家。宮裡有子女的嬪妃並不多,齊妃雖然有皇子,但是不得寵,三阿哥又笨。

敬妃、端妃、華妃等身份比較高貴的嬪妃,都已經「被絕育」,而欣貴人和曹貴人之流雖然生下了公主,還有機會生皇子,但她們的家世和聰明才智以及得寵程度,都遠遠不及甄嬛。

說白了,當下甄嬛才是最大的潛力股。以甄嬛的恩寵,將來一旦生下皇子,那前途將不可限量。而且,崔槿汐似乎也懂一點面相學,說甄嬛髮際線很高,額頭飽滿,將來必是前途無量的。

深諳世故的崔槿汐還看出了皇帝對甄嬛的感情不一般,之所以將甄嬛發配到甘露寺,而不是賜自盡或像對待麗嬪和芳貴人那樣,打入冷宮任人踐踏,正是因為「餘情未了、百般不舍」。

有皇帝這份特殊的情意在,還怕甄嬛將來不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所以,崔槿汐回宮之後,把甄嬛的「宮外戀」瞞得死死的,半點風聲也沒向太后透露,因為她早已經決定「棄暗投明」另尋靠山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崔槿汐陪著甄嬛走到最後,小允子憑什麼也能笑到最後呢?
    孫儷的《甄嬛傳》是宮鬥戲裡面比較經典的一部,也是良心之作的代表。經常能看到網友評價甄嬛,說「甄嬛自從得到了崔槿汐就贏定了!」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卻不無道理。甄嬛身邊崔槿汐,而崔槿汐是蘇培盛的心尖尖,得到了崔槿汐的鼎力相助,就相當於收服了蘇培盛。
  • 甄嬛傳:槿汐姑姑如此高位份的宮女,究竟是被誰派來照顧甄嬛的?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7期:槿汐姑姑如此高位份的宮女,究竟是被誰派來照顧甄嬛的?這幾個宮應該也有主事宮女,主要受主位小主支配,因為主角光環以及主宮受寵不受寵的原因,並沒有表出來,但不代表她們不是姑姑。所以,被稱為姑姑,並不是因為她們年齡大,或者是輩分大,亦或者是伺候過太妃或者太后的人,而是一種地位的象徵。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皇后為什麼不打胎了?
    《甄嬛傳》中甄嬛,甘露寺回宮,那可是風風火火,排場極大,皇上為了甄嬛能夠順利回宮,不惜直接將她抬旗,現在甄嬛腹中的孩子,是皇上最為看重又珍惜的。 這些年,後宮但凡有了妃嬪懷孕,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流產,其背後的幕後黑手就是皇后。
  • 甄嬛傳:淳兒本有生還機會?甄嬛為何見死不救,為母則剛
    #《甄嬛傳》裡面,淳兒的死讓很多人惋惜,估計都恨透了陰險的曹琴默與狠毒的華妃,但事實上,淳兒是真的會死在花池裡嗎?因為這件事如果說透露給華妃,那麼華妃這個人比較疑心病重,當時華妃和心腹謀劃時,淳兒剛好出現,而淳兒又和甄嬛關係好,可能會被認為是甄嬛派淳兒跟著華妃,故意想要窺探她的秘密。可即便如此,甄嬛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及時救淳兒呢?關鍵就是淳兒說了不該說的話,提了不該提的要求,就是要求做甄嬛孩子的乾娘。
  • 甄嬛傳的職場之道6:崔槿汐怎麼一步步成為甄嬛的心腹?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崔槿汐是甄嬛身邊第一得力的心腹加軍師,相當於華妃身邊的曹琴默。如果說曹琴默是華妃這頭猛虎的利爪,可以讓她傷人傷的更深;那崔槿汐就是甄嬛這隻雄鷹的翅膀,可以讓她飛的更高,看的更遠,升的更快。但是像崔槿汐和甄嬛那麼謹慎的人,到底是怎麼一步步的磨合起來,成為一對所向披靡的黃金搭檔的呢?
  • 甄嬛傳:怪不得太后會對甄嬛討厭至極,你看甄嬛都做了些啥事?
    甄嬛傳:甄嬛本身聰慧無雙,為何太后一直不喜歡她,還處處刁難?在甄嬛傳中,其實除了當時華妃和皇后對甄嬛十分的忌憚之外,在後宮之中還有一位特別有權勢的女子對於甄嬛從頭至尾都沒有喜歡過,她就是當時後宮真正的掌權者太后。
  •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淪落甘露寺,竟是咎由自取,聽崔槿汐怎麼說?
    崔槿汐一番話揭開了事情的本來面目,其實,甄嬛並非無辜,在這場失敗的愛情裡,甄嬛才是那個「始作俑者。」1、皇帝與甄嬛的愛情,從開始就是虛的甄嬛與皇帝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虛的。甄嬛進宮後曾對崔槿汐和浣碧說過,聽聞果郡王最擅長六藝……等等,這說明,甄嬛在進宮之前,就對果郡王傾慕已久、視作男神了。作為粉絲的甄嬛很喜歡搜集男神的各種信息資料,甚至深扒細掘。皇帝在後宮花園裡第一次邂逅甄嬛的時候,謊稱自己是果郡王,甄嬛明知有詐卻故意不點破,與他將錯就錯的假戲真做下去。
  • 甄嬛傳:後宮小主都無孕,為何甄嬛能數次懷上龍種?太后一語道破
    《甄嬛傳》中的雍正,雖然坐擁後宮三千,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子嗣非常單薄。在甄嬛這一批秀女進宮之前,宮中已經有皇后、端妃、華妃、敬嬪、欣常在和曹貴人等諸位小主,但是子嗣卻只有,宮女生下的四阿哥,常年不在宮中;齊妃生下的三阿哥,宜修和純元的大阿哥早在王府就去世了,公主有溫宜公主,曹貴人所生,皇上很是寵愛。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為何開始信佛了?原因只有太后知道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女主甄嬛從一個小小的答應一步步成為一朝太后,這道路中的艱辛只有甄嬛知道。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當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她的宮殿中竟然擺有一個小小的佛堂,而且甄嬛從此以後也開始信佛,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背後原因只有太后知道。
  • 甄嬛傳:安陵容不知道的秘密,為啥甄嬛回宮後,去給宜修簪花?
    甄嬛傳:安陵容不知道的秘密,為啥甄嬛回宮後,去給宜修簪花?甄嬛雖然最後成為了大清的太后,打倒了皇后一派,但是對於甄嬛而言這個過程卻並非那麼簡單,甚至算得上是危險重重。甚至當時為了實現這計策還是犧牲了自己的貼身侍女崔槿汐,崔槿汐當時和蘇培盛成為對食之後才獲得了蘇培盛的鼎力相助,從而使得皇帝來到甘露寺為太后祈福,之後皇帝和甄嬛順理成章的發生了關係。在皇帝以及甄嬛兩方勢力的推動之下,甄嬛也成功回宮,當時也是讓後宮之中的一干人等十分的嫉妒,畢竟她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甄嬛有一天竟然還能回來,並且還受到皇帝這般的寵愛。
  • 甄嬛傳:葉瀾依無意說漏一句話,甄嬛瞬間起殺心,這女人必須除掉
    甄嬛傳:葉瀾依並非為果郡王殉情而死,她的死亡另有隱情後宮之中。可以說是步步殺機,有的時候說錯一句話,並有可能為自己招來禍事,甚至落入萬丈深淵,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甄嬛傳中甄嬛可謂是聰慧無比,即便當時被皇后逼上甘露寺,卻依舊能夠憑藉著自己的機智以及聰慧反殺回來,最後除掉皇后的左膀右臂,成功將皇后踩在腳下,並且扶持自己的養子四阿哥即位,自己最終成為大清的太后,在甄嬛一步一步問鼎太后的路途之上,其中皇帝的死亡則是重要一步。
  • 《甄嬛傳》曹琴默: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最終敗給自己的慈母心
    排出的順序是端妃齊月賓第一,女主甄嬛第二,皇后宜修第三,宮裡老人崔槿汐第四,鸝妃安陵容第五。 說實話,裡面除了崔槿汐以外,其他幾個我都同意。這樣說並不是否定槿汐的智商,而是她那點智計跟曹琴默比,只能說自保無虞。到了真正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曹琴默絕對能不露聲色地,置其他人於死地。
  • 甄嬛傳:後宮嬪妃都無孕,為何甄嬛能懷上多次?原因只有太后知道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皇上後宮中的女人雖然非常多,但他的子嗣卻是很少的。比如說齊妃生下的三阿哥,宮女生下的四阿哥以及曹貴人生下的溫宜公主。皇上身為一個九五之尊,他的子嗣竟然還沒有達到5個,這真的太奇怪了。
  • 同樣是太監,為何蘇培盛深愛崔槿汐,王欽卻百般「凌辱」蓮心?
    在《甄嬛傳》中有一個剛正不阿,愛憎分明的太監蘇培盛令我們印象深刻。而最終他的結局可謂是古裝戲裡太監中最好的歸宿。他與槿汐之間的愛情,甚至令後宮中人都羨慕不已。崔槿汐嫁給蘇培盛有多幸福?電視劇中就發現蘇培盛對崔槿汐是真愛,兩人從小就相識,在後宮裡看透了爭鬥,彼此最後相知相惜,因甄嬛懷下龍鳳胎後,特意被皇上賜婚,婚後兩人很幸福,槿汐也很會過日子,而蘇培盛一直都對崔槿汐十分好,想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給槿汐,兩人白頭到老,這個結局是不錯的。王欽娶了蓮心卻百般凌辱她?
  • 甄嬛傳:後宮妃嬪大多無孕,為何甄嬛屢次懷上龍胎?太后一語點破
    雍正後宮佳麗三千,但是登基數年,子嗣卻少之又少。在甄嬛生下朧月公主之前,宮裡頭只有三阿哥和溫宜公主,四阿哥因母親身份卑賤,是皇帝意識不清時寵幸得,難以拿上檯面,便一直養在圓明園。除了這三位外,皇上沒有了其他子嗣。
  • 甄嬛傳:才明白皇帝栽在甄嬛手上一點都不冤,不信你看太后說了啥
    甄嬛傳:才明白皇帝栽在甄嬛手上一點都不冤,不信你看太后說了啥導語:《甄嬛傳》中最讓人糾結的一對,莫過於皇帝和甄嬛。明明兩人都對彼此有感情,但卻相愛得不是時候,一度落入反目成仇的局面中。才明白皇帝栽在甄嬛手上雍正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在政事上勵精圖治,在位期間做了一番成就,身後也享有赫赫名聲,可惜這個人在感情上,就跟很多毛頭小夥子一樣,完全是一筆糊塗帳,這也給他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 甄嬛傳中,最大的「老狐狸」被人忽略了,就連甄嬛都被騙過
    但是這些爭鬥的妃子們,卻都忽略了一個人,那便是太后,就拿經典宮鬥劇《甄嬛傳》來說吧,縱觀整個宮鬥的過程會發現,太后是那個站在最高處睥睨整個後宮的女人,也是隱藏最深的老狐狸。 ,但依然會在華妃在跟前念叨雍正對甄嬛的過度寵愛時,送給華妃一直金鳳簪,來表示自己對華妃的安慰,華妃本來對甄嬛是怒氣衝衝的,但是太后僅僅用一直金簪子就撫慰了華妃的醋意,讓華妃不至於因為醋意去煽動年羹堯,可見太后知道該如何有差別地滿足後宮妃嬪們的需求。
  • 甄嬛傳:甄嬛假摔漏洞百出為何皇后還被禁足?其實是皇上的意思?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就與皇后勢不兩立,兩人都把對方當作眼中釘肉中刺。甄嬛是皇上心愛的人,並且又順利生下了龍鳳胎。而皇后是太后力保的人,同時又是純元的妹妹。所以她們二人很難分出勝負,直到甄嬛假摔事件之後,皇后才被禁足。但是為什麼漏洞百出的假摔事件會成功呢?
  • 甄嬛傳:甄嬛第二次生產,為何被子上灑滿菊花?皇上對她最大寵愛
    甄嬛一共經歷過兩次生產,並且兩次生產所得孩子的父親都是不同的。她第一次所生的朧月的父親是皇上,第二次所生龍鳳胎的父親則是果郡王。最重要的是甄嬛第一次生產的時候,皇上只是將她當作純元皇后的替身,而甄嬛第二次生產的時候,皇上早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女人。
  • 甄嬛傳:為何甄嬛在景仁宮養鴿子?原來這招,才是她的必殺技
    電視劇《甄嬛傳》就講述了一群女人爭鬥的故事,在後宮眾生中,有兩位女人特別引人注意,一位就是本劇的最大主角甄嬛,一位就是後宮之主皇后。她們兩人的關係正印證了那一句話:「後宮當中沒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會有永久的敵人」,在後宮當中,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為了利益去交朋友,也可以為了利益結仇,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皇后還將甄嬛看成自己這一派的人,甄嬛也將皇后看成自己的朋友,但到結局的時候,皇后已經成為甄嬛最大的敵人,甄嬛也被皇后視作為眼中釘。